农民母亲的作文(精选5篇)
母亲是最爱我们的人之一,在大家眼中,母亲的形象是怎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关作文,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农民母亲的作文 篇1
我的母亲,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一个陕北黄土高原的庄稼人,一位淳朴善良的农民。
20XX年大学毕业后,我从西北陕西来到遥远的东南福建工作。这些年,越长大,离家的日子越久,对家人、对故土的思念与眷恋越深。我知道,无论我走在哪里,也永远走不出那片黄土地,走不出故乡的窑洞,走不出母亲的心。
母亲是一位农民
母亲这大半辈子没有走出大山,年复一年的在这片黄土地上耕耘劳作种庄稼,那个小山村就是母亲的整个世界。我笑母亲见识浅薄,视野狭窄。
现如今,生活好了,吃穿不愁,年龄也越来越大了。多少次反复相劝,劝母亲不要再那么辛苦劳动,不要拼命打工,多休息静养为好。可母亲不听。
“娃,咱是农民、庄稼人,农民就得劳动,不劳动不种庄稼,吃什么?”。
“农民!农民!农民怎么了?难道农民就没有安享清福的权利吗!农民就不可以理直气壮的抬起自己的头吗!农民生来就是受苦的命吗!”我激动而气愤的说。
母亲不语,悄悄地的落泪了,好一阵子不跟我说话。
母亲有自己的道理。农村人忙活惯了,闲是闲不住的。母亲说,开春了,不点营生做焦躁的心慌,我还年轻,胳膊腿利索,开辟几畦荒地,种上玉米、土豆、南瓜和蔬菜,等到秋天收回来就可以好好吃了,或者去工地上当小工,搬砖头、和(huo)水泥都行。庄稼人,只有双脚踩在土地上,手上沾点土,脚上带些泥,脊梁骨才能稳稳地撑起来,心里才会踏实、自然、洒脱。咱又没缺胳膊没少腿,既然能劳动,干嘛偏要窝在窝里等着发霉。
娃呀,咱就是个农民,这一点,你永远不要忘记。你看那城里人,吃喝好了就宅在家里一动不动的,什么高血糖高血脂的,得病了吧,遭报应了吧。老天爷看着呢……
再说,你们姊妹都还没有自己的家,我和你爹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哟。
说到这里,母亲的嘴角重重的噘了一下。我猜,母亲一定又在心里暗暗的告诉自己:儿女不成全,劳动不能歇。
劳动,为什么母亲的生活里只有劳动,劳动,无休止的劳动。
我知道,这是一位农民骨子里的农民意识,是流淌在血液里的农民意识,你甭指望改变她。母亲的世界里只有黄土、大山与庄稼,以及猪娃、鸡仔和那头只知道低头耕地和拉车的老黄牛。母亲的身上永远书写着繁忙与劳动的字眼,她把改变家庭面貌和改变生活状况的全部希望,寄存在自己的力气里。
苍天知道她的付出。在母亲心里,农民、庄稼人,就得像牛一样的劳动,像土地一样的奉献。只要活着,只要还能站起来,生命就应该属于土地,属于庄稼,属于儿女,属于这个家。如果有一天,生活的狂风暴雨把她淹没,那么,也愿意淹没在这片黄土地里。踏实,安然。
也许,一味的好言相劝、设法“逼迫”、单纯的靠自己的判断企图改变她的世界和生活轨迹,
结果并不一定就会如你所愿。过去,大家都过得恓惶,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如今,生活好了,可不知为什么,日子还是如此艰辛负重。我甚至不知道我这样是爱她还是会害她,我也不知道这是爱的伟大还是另一层面的悲哀。
农民母亲的作文 篇2
母亲没读过书,不识字,是个文盲。
文盲不等于没文化。有时候,恰恰是文盲给我们上了一堂人生的文化课。我认为文盲二字本身并无褒贬之分,就比如,我们会不自觉的给予不认字的伯伯婶子力所能及的帮助、善意的理解甚至萌生心底的同情,但我们把反感、排斥和厌恶的目光投向没文化的人。诚然,不能想当然的把文盲与“没文化”联系在一起。
春节回家,亲戚朋友聊起我那遥远的工作地,然后不禁感叹:路途遥远,探一次家实属不易。我想,心头最无奈的是我的母亲,她既有对亲情的不舍,还有对距离的迷茫。
我告诉母亲,从福州到西安路程是2000公里左右,坐飞机只要两个半小时,快得很。
母亲茫然的抬起头,似懂非懂道:“噢,从老家到县城差不多也是这个点”,然后又摇摇头,有些疑惑,皱起了眉头,若有所思……
我知道,母亲不能理解2000公里到底有多远,这个直观的数字在母亲眼里其实并不直观,她只知道这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一段很远的距离。到底有多大、有多远,她说不上来。
“那你爹去县城打个来回的功夫,你是不是就可以飞到外国去了”,母亲疑惑的问我。
“这得看从哪里起飞,飞往哪里。如果是从丹东飞平壤的话,那可能都不足一个小时”,我说。
“平壤是外国吗,怎么是中国名字,我说的是外国”,母亲反问。
“这——”。
我知道,这样下去,母亲还会有一连串的疑问。比如,飞机为什么会钻到云里去,云的上头是什么,以至于天有多高,宇宙有多大……
很多时候我在想,母亲心中的距离到底是什么样的。就比如,西北荒漠到东南沿海的距离是
个什么概念。我试着通过换位思考来走进母亲的世界,希望用形象的比喻让母亲直观理解。结果是没有结果。也许母亲有自己更为形象的判断,也许母亲对于距离的考量只能停留在想象中,就像外国有多远,天空有多高一样。或者,她早已把这个具象的'距离演变成了我两天一夜的归途,以及被她在想象中无限放大了的艰难旅程。
我不说母亲的疑问有多么无知和幼稚。如果站在你跟前对你发问的是一个小学生,面对那充满疑惑的眼神,你这个大学生该如何解释清楚。而眼前,母亲是个不识字的农民,从未踏进过校门,知识层面还不及一个小学生。她不需要多么专业的书面理论,只要一个能感觉到的直观轮廓。但是,在生活层面以及精神层面,你这个大学生还真是嫩了点。其实,谁无知谁幼稚已经很明朗了。也许母亲心里早就有了答案:天再高也高不过一个农民的脊梁,宇宙再大也大不过庄稼人的心。
农民母亲的作文 篇3
母亲又来了,为了省下那两元的车费,她竟顶着烈日、忍着酷暑,徒步走了四十几里的山路……把沉甸甸的一袋米放在我的书桌上,折身就走。因为,他还要回家忙着割牛草……
作文我的母亲
那瘦小的身影,渐渐消失在了刺目的阳光里,不由牵出了我的泪泉,伴随而来的绵绵牵挂,使我又回到了那生我养我的大山里。我是大山里的男孩,山里就是我的老家,贫穷、落迫。改革的大潮,把村里能走的人都卷走了,剩下的,不是刚刚学会走路的娃娃,就是孱弱的老人,包括我那年过半百的母亲,她依旧固守着那方水土。
寒来暑往,春秋代序,一年365天,难得几个休闲日。
春天,是播种希望的季节,年过半百的母亲,更是挣死巴命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感冒了,发烧了,为了省下那一元元的钱,硬是咬着牙,给挺过来了,一垄一垄,一亩一亩地刨着那薄薄的土地。
烈日炎炎的荷锄时节,母亲更不得闲。为了能够换来微薄的10元人亲,一大早,翻山越岭,摸黑走过几十里山路,带着自家那永不变更的"土特"产品——大米,赶到集市上。她像许多农民一样,不会喊叫,不会做广告,更不会将稻草说成是金条,只是默默地蹲在那里。那焦灼忧虑的表情,那期盼无奈的目光,常常把心慈面善人的脚步拉了过来。买东西的人不在乎那几毛钱,而母亲因此却欣喜万分。她那感激和温暖的目光,会一直把人家送出老远老远……
生活是坡,岁月是河,洪起浪落,依然是沉稳的老沙石滩。打工的,回来了,又走了。这里,是留不住他们的脚步。母亲,摇着头,叹息着,依旧一往情深地躬耕在故乡的土地上。
我是山里的孩子,我跟许多人一样,同情母亲这样勤勤恳恳、无怨无悔的农民们,他们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啊,他们是最可尊敬的人!
农民母亲啊,但愿老天有眼,送来一个风调雨顺,让你们那淌成小河的汗水,每年都换来喜人的丰收。
农民母亲的作文 篇4
母亲年轻时并不漂亮,脸大,身子壮实,绣花缝针不在话下,砍柴挑担也不输给男人。她只有几身衣裳,但嗓子很好,会唱很多当时流行的黄梅戏曲,这为她在连家村赢得了很多赞扬。
据说,她结婚那天是父亲用凤凰牌自行车驮回来的,父亲扯了几丈红的确良布,她自己缝制的衣裳,就成了她的嫁衣。或许那是个秋天,云淡风轻,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父亲骑车的速度并不快,母亲坐在后座,揽着父亲的腰,黝黑的辫子落在胸前,满脸幸福与羞涩。
清脆的铃声滴落在青石小巷,他们就像自行车的前轮后轮,紧紧相随,一辈子。
我的母亲,跟许多农民母亲一样,善良、朴实、坚韧而又充满爱。母亲也懂得美,不管农事再忙,早上收工回来,总要把头发梳理一番,一张写字桌,一面红塑料边框的圆镜,一把梳子,一盒雪花膏,这些便是母亲全部的化妆品。对于雪花膏,农忙是舍不得用的,只在赶集的时候,母亲才会往脸上抹上一点,在乎的是那种香气,也在乎那种被雪花膏修饰过的心情。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