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阅读训练30篇(经典版)带答案解析
一、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
1.阅读短文。
野鸭
一天,我在小山上漫步,忽然看见一束枯草旁边躺着一只野鸭。
起初,我以为这只野鸭是害怕人发觉,藏在这儿的,我就用手杖拨了它一下,想叫它站起来,可是它一动不动。
我觉得很奇怪,便俯下身细看,这时我才发现它已经死了。它身体的一侧微微向上翘起,脖子向前伸出去,张着嘴,里面塞满了雪。它的翅膀稍稍张开来,一条腿微伸向后面,在它的腿跟前有两个蛋,我便把这只死鸭提起来。果然,在它身子底下有一个巢,里面有十一个蛋,连同外面两个,一共十三个。
我将它仔仔细细地审视了一番,没有发现一处伤痕或遭受暴力的迹象。从它身上的各种情形看,它是被冻死的。虽然看的只是表面现象,但是我还是毫不迟疑地得出了这个结论:它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同那场暴风雪进行了一番殊死的斗争以后死去的。
我望着这只野鸭,思绪久久不能平静。我想,这是一种多么深沉,多么感人肺腑的爱啊!
可怕的暴风雪席卷了这个孤寂荒凉的小山,凛冽刺骨的寒风令人窒息。而这只可怜的野鸭却不顾这一切,竟然敢向它的敌人挑战,执意保卫着自己的家和孩子,直到筋疲力尽,再也无力这样做的时候,毅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太阳已经落下去了,苍茫的暮渐渐隐没了远处的山峦。我用一张大纸把它们包起来,在地上挖了一个小小的坟,将它们母子放进去,用泥土把它们埋起来。我把它们留给大地母亲,便继续向前走我的路了。
(1)请写出与“平静”意思相近的两个带有“静”字的词语
________        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补充下列短语。
________的暮                ________的寒风
________的野鸭                ________的小山
(3)“而这只可怜的野鸭却不顾这一切,竟然敢向它的敌人挑战”,“这一切”指的是什么?“敌人”指的是谁?
(4)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而冻死的?
(5)作者为什么用纸把它们包起来,并把它们埋了起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解析:(1)安静;镇静
(2)苍茫;凛冽刺骨;可怜;孤寂荒凉
(3)“这一切”指的是凛冽刺骨的寒风和可怕的暴风雪。“敌人”指的是恶劣的环境。
(4)从它死去时的姿势及在它身下发现的蛋可以推测出它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而冻死的。
(5)因为野鸭这种伟大的母爱让作者感动,所以作者把它们包起来,并把它们埋了起来。表达了作者对野鸭的敬佩、赞美之情。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
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带有“静”字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
不唯一。(2)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或结合短文到答案。(3)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范围(2、3自然段),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5)回答此题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安静、镇静(2)苍茫、凛冽刺骨、可怜、孤寂荒凉(3)“这一切”指的是凛冽刺骨的寒风和可怕的暴风雪。“敌人”指的是恶劣的环境。(4)从它死去时的姿势及在它身下发现的蛋可以推测出它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而冻死的。(5)因为野鸭这种伟大的母爱让作者感动,所以作者把它们包起来,并把它们埋了起来。表达了作者对野鸭的敬佩、赞美之情。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搭配的能力,在于平时的词语积累。这些词语都是课文中的,只要对课文内容熟练掌握,做起来就不难。(3)此题考查对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的把握。(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5)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脚比路长
①古老的阿拉比国坐落在大漠深处,多年的风沙肆虐,使城堡变得满目疮痍,国王对四个王子说,他打算将国都迁往据说A()的卡伦。
②卡伦距这里很远很远,要翻过许多崇山峻岭,要穿过草地、沼泽,还要涉过很多的江河,但究竟有多远,没有人知道。
③于是,国王决定让四个儿子分头前往探路。
④大王子乘车走了七天,翻过三座大山,来到一望无际的草地边。一问当地人,得知过了草地,还要过沼泽,还要过大河、雪山……便调转马头往回走。
⑤二王子策马穿过了一片沼泽后,被那条宽阔的大河挡了回来。
⑥三王子漂过了两条大河,却被又一片辽阔的大漠吓退返回。
⑦一个月后,三个王子B()回到了国王那里,将各自沿途所见报告给国王,并都再三特别强调,他们在路上问过很多人,都告诉他们去卡伦的路很远很远。
⑧又过了五天,小王子C()地回来了,兴奋地报告父亲——到卡伦只需十八天的路程。
⑨国王满意地笑了:“孩子,你说得很对,其实我早就去过卡伦。”
⑩几个王子不解地望着国王——“那为什么还要派我们去探要乐?”
⑪国王一脸郑重道:“那是因为我只想告诉你们四个字——脚比路长。
⑫是的,脚比路长,远方无论多远j只怕没有追寻的双足抵达。人生亦是如此,我们不怕目标的高远,只怕没有追寻的勇气、热情、执着……只要心头时时燃烧着坚定的信念,D
()地行进下去,就回惊讶地发现——很多所谓的远方,其实真的并不遥远。
(1)文中A、B、C、D四处的括号里,选用哪个词语最适合?写在括号里。
一往无前风尘仆仆陆陆续续美丽而富饶
(2)国王让儿子们探路,其用意何在?
(3)四个王子的探路过程,你认为有何不同?作者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前三个儿子是________;小儿子是________;写作手法是________
(4)读了短文,你明白了“脚比路长”的意思吗?
(5)“很多所谓的远方,其实真的并不遥远。"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________
解析:(1)A 美丽而富饶;B 陆陆续续; C 风尘仆仆;D一往无前
(2)考验儿子,并借机对他们进行教育,使他们明白“脚比路长”的道理。
(3)畏首畏尾、没有善始善终、半途而废
;脚踏实地,坚持到底;对比
(4)生活中做任何事都要有勇气、信心、热情和执着的积极态度,面对现实,远方并不遥远,前途无限光明。
(5)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对困难、目标作出过高的估计,致使人们在做事的时候总是信心不足,畏首畏尾,以至给自己留下遗憾的借口,追悔莫及。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2)、(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5)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故答案为:(1)A 美丽而富饶;B 陆陆续续; C 风尘仆仆;D一往无前
(2)验儿子,并借机对他们进行教育,使他们明白“脚比路长”的道理。
(3)前三个王子均畏首畏尾、没有善始善终、半途而废;脚踏实地,坚持到底;对比。(4)本文告诉人们:生活中做任何事都要有勇气、信心、热情和执着的积极态度,面对现实,远方并不遥远,前途无限光明。
(5)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对困难、目标作出过高的估计,致使人们在做事的时候总是信心不足,畏首畏尾,以至给自己留下遗憾的借口,追悔莫及。
【点评】(1)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
(2)、(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5)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乡间荷塘
①家乡的村口,有一口很大而水不深的荷塘。打从记事起,我们这些光着屁股的村童,每逢夏天常在荷塘边玩耍。
②我们在这里玩耍的内容可多着呢,除了折纸船以外,还脱下头上戴的小草帽用来捉荷塘里的小鱼小虾。有时我们还在荷塘边抓起一_______泥巴,捏成一个个惟妙惟肖的小泥人,然后用来互相投掷取乐;有时,冒着火辣辣的太阳,大家一起跳进荷塘,利用荷叶做掩护,玩起水中的捉迷藏!
③盛夏之际,天气较为炎热,夏雨常光顾。在雨帘中,漫步在荷塘的周边,那雨打荷叶发出一阵阵“扑扑”的响声,倒像是鼓掌欢迎我呢。A.最引人注目的是雨打荷叶时,荷叶那摇头晃脑的姿势,真像荷叶在风雨中开心得意地尽情舞蹈!
④夏雨过后,荷塘的景致更加迷人。那一_______迎风摇曳的荷花,经过雨水的洗礼,宛如一个个刚出
浴的美人儿,打着一把把翠绿的小伞,站立在雨水_______的池塘中,显得更加妩媚,更加艳丽,更加_______动人!更为诱人的是在那_______硕大的荷叶上面,还盛着一瓢瓢雨水。B.当阵阵微风吹来,荷叶摇摇欲坠,雨水在绿叶的映衬之下,呈现出深蓝浅绿的泽,真像一个个绿的玉盘,盛放着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圆圆的、晶莹剔透的珍珠玛瑙!
⑤令人最爱观赏的还数夏夜乡间的荷塘月。盛夏之夜,一轮明月悬挂在天幕之上,荷塘里那挂满露珠的荷叶,在月光的照射下,泛着_______的银光。这时的荷塘之中,月光如泻,不时还传出一阵阵“咯咯”的蛙鸣。恰在这个时候,只要站在荷塘周边静静地欣赏,那满塘的月光,以及那琅琅的蛙鸣,令人如醉如痴……
(1)请将下列叠词填入文中的横线上。
楚楚盈盈闪闪朵朵团团枝枝
(2)小时候,“我们”在荷塘边玩耍,除了折纸船,“我们”还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三个字概括)等,体现了“我们”童年生活的________(填成语)。
(3)句子A处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荷叶在风雨中的姿态。B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荷叶比作________,把________比作珍珠玛瑙。
(4)请依次给短文第③④⑤段各拟一个小标题(不超过五个字)。
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5)第⑤段“恰在这个时候”指的是什么时候?令作者如痴如醉的仅仅是满塘月光与琅琅蛙鸣吗?如果不是,你认为还有什么?
解析:(1)团团;朵朵;盈盈;楚楚;枝枝;闪闪
(2)捉鱼虾;捏泥人;捉迷藏;无忧无虑
(3)拟人;玉盘;雨水
(4)雨打荷叶;雨后荷塘;荷塘月经典短文
(5)盛夏之夜,一轮明月悬挂在天幕之上时。示例:不是。令作者如痴如醉的不仅是满塘月光与琅琅蛙鸣,更是对家乡的热爱。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叠词的运用。应在积累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2)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3)句子A把“荷叶”当作人来写,赋予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是拟人。B处把荷叶比作玉盘,把雨水比作珍珠玛瑙,是比喻。
(4)考查拟定小标题。阅读短文,梳理段落,看看每部分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概括段意,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5)①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②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团团;朵朵;盈盈;楚楚;枝枝;闪闪 ;
(2)捉鱼虾、捏泥人、捉迷藏、无忧无虑 ;
(3)拟人、玉盘、雨水 ;
(4)雨打荷叶、雨后荷塘、荷塘月 ;
(5)盛夏之夜,一轮明月悬挂在天幕之上时。示例:不是。令作者如痴如醉的不仅是满塘月光与琅琅蛙鸣,更是对家乡的热爱。
【点评】(1)】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填空。
(2)这道题是按短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理解短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考查学生对拟人、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段落标题的能力。
(5)①此题考查对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的把握。②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心底盛开一朵花
①匆匆上了公交车,我才发现没带公交卡。司机倒是不错,可能是看我不像是经常逃票的人,才没有把我撵下去,但让我在皮包里继续零钱。
②在车上,我觉得自己像个小偷,把身上里里外外翻了个遍,除了几张百元整钞,再也没有到一个硬币。那种尴尬和狼狈是我从来没有过的。面对车厢里几十人诧异的目光,我恨不能马上掏张百元大钞扔进投币箱来证明自己的粗心大意和清白。慌乱时,一个粗哑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先生,我这里有一块钱,你拿去。”我回头一看,说话的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满脸黑的皱纹,穿着一套灰的布衫,头上裹了条很旧的白毛巾,脚套一双褪了的绣花鞋——一个典型的外地老太太。言语间,她已经替我把一块钱投了进去。我慌忙解释说:“那怎么可以,我怎么还您的钱呢?”
③老太太笑了:“一块钱,还什么?又不是一万元。”这时,我发现车里的人都冲我和老太太笑了,这种让我捉摸不透的笑容使我越发不安起来。他们越是这样,我越不好意思,迫不及待地说:“大娘,要不这样吧,我和您一道下车,您等我几分钟,我去买包香烟,换开零钱后给您。”老太太又笑了:“我下站就到了,下午回山东济宁老家。我儿子一家都在南京打工,我是专门来看孙子的。三年前,我第一次在南京坐车时,不知道要投币,身上也没有零钱,就像你现在的样子,是一位好心的姑娘帮我投了一块钱。今天我正好有机会还南京人一份情。下次,如果你在车上遇见像你一样的粗心人,替他投一块钱,就算你还我了,我把这一块钱暂时保存在你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