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家庭教育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现在家庭已经不是四代同堂或者子女结伴的模式,大多是三口之家。当代我国最多的家庭类型是“独子家庭”:只一个孩子,孩子成了中心,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孩子自然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大部分的家长都能注意和关注孩子的成长,费了不少心思和精力,自己不但注意言行举止,而且能够地认真学习一些好的家教办法,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了良好的引导和示
1.常见问题
 问题一:家长能力上的苍白。现在可以说很少的家长不关注自己孩子的成长,也很想掌握一种或多种有效的家教办法,总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有些人也认为粗暴和放任的教育方式是不良的教育方式,认为说服教育是良好的教育方式,但是专家们的调查也发现,说服教育的方式在少年犯家庭中也占主导。在“说谎、学习成绩不好、欺负同学、抢别人钱物、偷拿别人的东西、结交有违法行为的伙伴”这六种不良行为中,父母不管不教的只占一成,又打双骂的占三成,60%的父母是采用的说服教育方式,从这些来看,不是方式方法的问题,而是家长的能力问题。方式只影响教育效果不能决定教育效果。
 问题二:目标上重智轻德。只注重智力投资,忽视对道德教育,不重视孩子的良好品行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孩子成绩成了家长的心病,只要学习好,就一切都好,一切都没有问题,对学习过分的关心,常常使孩子反而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一个新生命的诞生给家庭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希望,同时也给做父母的带来终身的责任。父母们希望孩子来完成自己未实现的夙愿,早日成为智能型人才,常常逼着孩子在双休日参加难以数计的各类补习班,不但剥夺了孩子的应有的童年的快乐和生活,而且在认识世界学会劳动学会实践方面大人去代替、去包办。孩子不会关心社会、不会遵重他人的权利,公德意识欠缺。在时间精力财力物力很舍得下本钱,对子女的道德修养熏陶方面想得不多做得不够。
问题三:观念上守旧偏激。一种是母亲重视家教而父亲不重视,二种是家长往往和同事亲朋好友念叨孩子的问题以有家庭教育的困惑,主动与学校老师交流的少;三是关心孩子智力和身体,不关注孩子的心理发育;四是家庭成员教育的观念不一致,孩子无所适从;五是只想让孩子将来成为什么“家”,对工人农民等一些职业的轻视,限制孩子的思维。
问题四:方法上过分呵护。421式的家庭,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家长陪读陪送陪练,孩子缺自立意识,耐受挫拆及艰苦奋斗的精神。手段上物资刺激:孩子要什么就买什么,没有精神鼓励。
2. 基本对策
  对策一:家长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2004年的《南方都市报》做过一次问卷调查,“孩子对家长提一条意见”的汇总显示,34%的孩子提出的是属于家长自身素质方面的意见,如希望父母戒烟,不要赌博,说到做到,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等。
  曾对一个班学生问卷调查----“请你对家长说一句最想说的话”,有的学生写道:“爸爸不要逼我写课外作业了,让我多玩一会儿吧!!!”“请你们做我永远的朋友。”“我长大了,不需要像照顾小朋友一样的照顾我。”“在家不要对我那么厉害!”等等。
 教育应该既要照顾到孩子自然人的成长过程,又要兼顾孩子社会人的成长过程,这种两重性,使得我们既不能把孩子只当成孩子,也不能不把孩子当成孩子。
 所以作为家长要注意克服“六无”现象:无微不至的关怀,无节制的满足,无边际地许诺,无原则的让步,无分寸的褒贬,无休止的唠叨。最大的问题是家长要克服用自己的意志来主宰孩子的一切。
要努力做到“五心”:有信心,上进心、爱心、宽容心,耐心。
孩子教育问题 一个理想的家长,要能够给孩子的成长提供一个健康和谐,愉快、宽松、自由的平台。
对策二:学会赏识孩子
不能“赏识”简单等同于“赞扬”或“奖励”,如果说后两者更多地针对孩子已完成的良好行为、已取得的优秀成绩,目的是给予孩子肯定的评价;那么,赏识的更大的作用应该是针对孩子做事的过程、努力的过程,目的是让孩子有信心坚持下去。
国内有组织曾对13000名中小学生作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80%的孩子不愿在否定声中长大,31.09%的孩子不喜欢父母用命令、催促的口吻与自己谈话,18.05%的孩子对父母否定、贬低、侮辱自己表示强烈不满,54.67%的孩子希望父母别总说其他孩子比自己强。从这些数字可以侧面的反映出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从思想观念到方法存在的问题。
总让孩子努力,却总不让孩子尝到成功的甜头,他哪来动力呢?让孩子尝成功的甜头有个诀窍,不妨称为“够苹果原理”:跳一跳,够得着。父母必须在接纳孩子目前成绩的前提下,承认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差异,面对孩子每一次的成功与失败,要像最初教孩子说话和走路那样,
对未来充满信心与希望。要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不要把尺度定得太高,要定在孩子够得着的范围之内。让孩子在成功的良好感觉下轻松愉快地飞翔,否则只能痛苦而缓慢地爬行。
对策三:培养孩子做个负责任的人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家中应明确哪些事情是由爸爸、妈妈来做的哪些事情可由爸爸、妈妈帮助孩子做,又有哪些事情则必须自己做,对应当自己做的事必须给孩子一个明确的要领和范围,在不同的年龄给他制定不同难度的目标范围,父母绝不要包办代替,不能总是替孩子承担责任。
  ——家里的事别人的事帮着做。应让孩子明白,光做好自己的事还很不够,因为还是家庭的一员,是集体的一员,当然有责任协助做一些家里的、集体的事,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家庭、对集体尽责,只有这样将来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尽责。
——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负责。 要善于抓住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无论事情的结果好坏,只要是孩子的独立行为结果,就要鼓励孩子敢作敢当,不要逃避责任,应该勇于承担后果,家长不应替他承担一切,以免淡漠孩子的责任感。当然,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家长们应努力要求自己做有责任感的好家长、好公民,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办到的事,自己首先要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