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
摘要:孩子一出生,他的第一个模仿对象就是父母,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者。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也是“长成”教育,对每个人的一生及家庭的幸福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但是在当前的社会,家庭教育存在着种种问题。为此,本文对当前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进行一些初步的分析和探讨。首先,“家庭教育”这一概念进行了诠释,并说明其自身的作用。其次,针对当前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如学习上“过度重视”、物质上“过分满足”等等,一系列的现象让沉思。然后阐述家庭教育的种种问题,如家长不能把还孩子放在适当的位置、对孩子期望过高、过分宠爱、单亲家庭等方面。再者,我们根据现状和问题,制定一系列的对策。最后,呼吁广大家长重视家庭教育,发挥其巨大的作用,同时,学校教育也要紧紧跟上,相互配,携手并进。
关键词:小学生  家庭教育  现状  问题  对策   
一、 问题的提出
马卡连柯说:“正确的教育是我们的幸福,而错误的教育是我们的痛苦和泪水,也是我们对社
会对民族犯下的罪过。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改变人的身心素质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而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每个人的一生及家庭的幸福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和基础,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可以促进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净化社会风气。吕国一先生说:“一个成功的学生背后必有一个成功的家庭,一个失败的孩子背后必有一位失败的家长”。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因此。如何完善我们的家庭教育,是我们当前一个重要的课题。
二、家庭教育的概念、作用
     
按照传统的说法,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的、生活中,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其子女与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我们在这里所要研究、探讨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对子女、年长者对年幼者实施的教育,重点是是对儿童、青少年实施的教育。家庭教育贯穿与人的一生,可以说它是基础教育,也是终生教育。也有其自身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篇章,是个体社会化的奠基教育。孩子出生后,他们最先接触到的是家庭,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儿童在最初接触到的会在他们幼小纯真的心灵上烙上印迹。
(二)家庭教育可以起到影响和调整学校教育的效应。家庭教育伴随孩子到成年,潜移默化,直接影响学校教育的成效。
(三)家庭教育使儿童受到始终如一的道德熏陶。
三、当前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环节的基石,因为家庭教育奠定了一个人的人格基础和价值取向,奠定了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以家庭教育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教育的成败。当前的家庭教育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孩子期望高,样样要争先
许多家长们对孩子对孩子期望值很高,望子成龙,盼女成凤。为了这一目标,家长使出了浑身解数,具体表现在:
1.重视分数,学习至上。分数的孩子的命根,这是一直以来的一个定律。孩子学习不好,是家长最头痛的问题;孩子的分数,是家长最关心、最敏感的话题。分数是孩子的一切,如果孩子考了好分数,家长脸上就阳光灿烂;如果孩子分数不理想,家长就乌云密布。‘学’而优则‘奖’ ,早已成为许多家长鼓励孩子的常用手段,‘学习至上,成绩至上’是孩子的唯一目标。
2. 舍得投资,不惜重金。现在的许多家长不惜重金培养孩子,为了孩子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他们的目的只是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分数,为了孩子的成绩。他们给还孩子安排了许许多多的兴趣班,培养他们的才艺,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输在了起跑线上。
(二)过度保护,过度溺爱
    据调查, 有大多数的家长在培育孩子上不惜代价,孩子要什么就给买什么。每月给孩子的零花钱数目也有所增加,为了让孩子吃好穿好,不让他们参加任何家庭劳动,多数的孩子不会洗衣,不会做饭,更有甚者,为了孩子能“讲卫生”家长代孩子洗这洗那在情感上,家长都重视孩子的教育;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忽视教育的点点滴滴。长此以往,孩子养成了一些不良行为,家长一旦醒悟,招数使尽亦束手无策。中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教育阶段正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至关重要的时期,然而家长无微不至的关爱和越俎代庖,不仅造就了
任性,懒惰,自我中心的性格,而且会耽误孩子动手能力的发展,形成奢侈浪费的作风。
      (三)对孩子放任自流,顺其自然。
    在学校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家长把孩子的监护教育全部托付给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父母最多是给孩子一点生活费和学费,而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等大都文化程度低,根本没能力去辅导教育孩子;还有一部分学生就生活在父母身边,但父母也是早出晚归或忙于挣钱或忙于扑克麻将,对孩子的教育根本不闻不问,放任自流。他们认为把孩子交到学校,教育就是学校的事,根本不需家长再操心了,结果就造成了家庭教育的空白。使这些家庭中的孩子学习上随意性强、惰性强,出现了家庭作业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的现象。
       
    四、当前小学生家庭教育的问题
    (一)家长不能把孩子摆在恰当的位置
    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往往影响他的思想意识。如果孩子在家庭中居于特殊地位,往往会
产生特殊化的思想。不少家长把孩子当作家中的“小皇帝”,一切围着孩子转。这样疼爱孩子,使孩子滋生了“一切以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的思想。曾经有过这样的一个案例:我国河南省原阳县曾发生过一起母亲被独生儿子气得服毒身亡的事件,就是因为父母把孩子的地位摆得太特殊。在家庭中被供养的“小皇帝”的孩子,将来到社会上也难以适应社会生活,容易发生反社会的行为,走上犯罪的道路。
孩子教育问题      (二)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过高
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和目标,超出孩子的实际可能,以致效果常常不尽人意。这是当前小学生家庭教育一个严重的问题,是中国父母普遍存在的问题。家长对子女的期望也会鼓舞子女,使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获得更好的发展。但这种期望必须适当,如果期望过高,往往适得其反,成为子女的负担,而阻碍其发展。由于家长过高的期望值,造成了学生心理压力大,小小年纪,就整日愁眉不展。若自己的努力得不到家长的认可,极易产生自卑心理。
(三)过分宠爱,提供锻炼的机会甚少
于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不少家长把孩子看成自己心血浇灌的对象,倾注过分的爱,
形成严密的保护层。家长孩子一切都包办代替了。人为地隔裂了孩子和其他同伴的接触,使得孩子不能以伙伴的行为来纠正自己的行为。有的父母对孩子的爱缺乏理智,孩子提出的要求总是百依百顺,明明是错误的行为,却要百般庇护,从来不敢说“不”。这些情况造成孩子自理能力低下,社会适应能力极弱。孩子容易产生孤独、自闭等心理问题。
  (四)家庭气氛紧张,单亲家庭的增加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传统的家庭婚姻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离婚率的逐年上升,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的也在孩子逐年增多。离异家庭中的家长,有的视子女为累赘,经常训斥、打骂孩子。有的家长在生活上对孩子有求必应,满足孩子不合理得要求,以弥补离婚对孩子的伤害,长期生活在这种氛围里的孩子,极易造成各种不良的心理和行为倾向。另外很多家庭夫妻关系不和,或是婆媳相处产生矛盾,经常出现争吵或冷战,使得家庭气氛紧张,孩子长期处于恐惧、提心吊胆、担惊受怕的环境中,孩子根本得不到应有的家庭教育和照顾,直接影响孩子身心和谐发展。
五、当前小学生家庭教育的对策
家庭教育的现状和出现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它给孩子发展产生了消极和负面的影响,严重影响家庭教育的质量。究竟如何引导、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有效地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呢?有以下对策:
      (一)了解孩子,倾听孩子的心灵之音
正如读书一样,世界上的书浩如烟海,最难读的是子女这部无字之书。做父母的,要透过子女的内心世界,读懂他们的每一天,每一年。也就是说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
倾听是一种爱。有的时候,对孩子要听话听音。我们有的时候会因为我们对孩子的偏见,认为孩子没有多少想法,或者认为孩子自私,或者认为孩子空想,而误解甚至冤屈了孩子。其实孩子也是人,孩子也有一个丰富的心灵,我们要特别注意倾听他们的心声。著名的社会学大师费孝通先生说:孩子经常听不懂大人的话,孩子懂道理是看会的,不是听会的。有时候,孩子表达的只言片语都是真实的,可贵的信息。我们要学会翻译,学会继续去问。
当孩子有安全感或信任感时,才会对他们所信任的人说出他自己心里的小秘密。因此,家长应无条件地爱孩子,忧其所忧,乐其所乐。这样,才有可能经常倾听到孩子的心灵之音,而这是教育成功的前提。
  (二)家长应重视孩子非智力因素和广泛兴趣的培养
孩子的认识活动是受到兴趣和需求直接影响的,他们会积极主动地探索和认识感兴趣感到好奇和有需求的事物。家长应该鼓励、尊重孩子由自发兴趣引起的各种学习,使孩子的活动、学习、游戏在内容上丰富多彩,尽最大可能培养孩子宽泛、多样的兴趣。这样不仅有利于孩子多种智力潜能的全方位开发,也有助于孩子在多种体验、多种感受中奠定个人兴趣的基础。 未来的社会充满竞争和挑战,要让孩子在新世纪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家长必须从小对孩子进行各种学习和生活能力的培养,让孩子能适应日后的环境。一个人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能力,并不是简单地靠书本学习就可以获得的,而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加以培养的,有的家长忽略了生活、自然存在的教育契机,却刻意追求书本上的教育内容。其实,生活本身就是教育,家长要善于发挥自己的教育机智,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时机,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教育。同时家长不能仅仅要求孩子识字、会计算,还应该培养和促进孩子学习的基本能力、社会经验技能和行为,使其个性、心理和社会行为健康和谐地发展。
    (三)家长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教育的核心是学会做人,培养一个真正的人,即重在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培养孩子的健
康人格,则需要从培养习惯开始。
    真正的教育都是潜移默化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教育孩子莫做人上人,莫做人外人,要做人中人。平时要从细微之处着手,比如执笔的姿势,读书的坐姿等等,不良习惯第一次就应该把它改正过来。一个好的行为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对孩子来说一定而且要持之以恒。那么孩子的习惯养成呢,有一个过程,要训练。关键在头3天,决定在1个月。而且要反复抓,抓反复。
在培养好习惯的同时必然要矫正不良习惯,这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就是给孩子一个过程,让他们慢慢的把坏习惯改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父母不能希望坏习惯在一夜之间踪影全无,这就需要耐心坚持。
    (四)家长应爱严相济,全面关心孩子
爱严相济,就是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把对孩子的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紧密地结合起来,要处理好感情与理智的关系。爱对儿童来说是一种精环境。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儿童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精神因素,是教育孩子的前提、基础和催化剂。但爱孩子要掌握好分寸,如果爱的过
度了就可能变成了溺爱。因此,在爱孩子的同时,必须严格要求孩子,把爱与严结合起来,但是严也要把握分寸。要严中有理,严中有度,严重有爱。只有对孩子爱严相济,爱严结合,才是真正的爱,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
  家长要不断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家庭民主观等。要对孩子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智力开发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文化学习和思想品德等多方面给以全面的关心和教育,把孩子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
总之,重视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孩子的教育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一个人能够承担的责任。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受教育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模式,这两者应该互相影响、互相促进。才会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成长氛围,所以,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家长都应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共同配合,只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齐步,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