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说普通话、用规范字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语文教学是语言文字规范化的主阵地,应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不断提高学生说普通话意识和能力,端正孩子的书写态度,提高学生口语交际和朗读水平。语文教学如何规范语言文字呢?
一、课堂应成为学生学语言、用语言、积累语言的主阵地
1. 普通话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一门语言艺术。朗读教学搞得好,有助于学生积累词汇,扩大知识面,增强语感、开掘深意,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朗读教学搞得好,能使学生在起伏跌宕、轻重有致的感情变化的波涛中受到多方面美的陶冶。一句话,朗读是我们搞活语文教学,促进推普工作,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朗读作为语言的桥梁,把作家的文学作品用有声语言表达出来,绘声绘地传达给听众,
使其受到感染,达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地步。语文教师如果都能在自己的教学中把朗读这一教学手段运用得很得体,处理得有水平,那么,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中,必能收到“一举多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一课时,我就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引导学生体会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优秀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在教学时,运用了指名分段读、自由读、齐读、比较读、示范读、表演读等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读得绘声绘,整个课堂上回荡起琅琅的读书声。尤其是在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段落进行品读时,读出了意、读出了情、读出了味,真正调动了学生的朗读激情,真正把学生带入了文本,与作者与文本产生了共鸣,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语感,积累了语言。
2. 口头续编故事,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发挥。有些课文结尾常常余音未了,留有想象的空间,这就给孩子们提供了想象和发挥的机会,他们可以通过续说故事结尾,达到锻炼自己口语交际的能力。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表一点新思想,吐一点新见解,说一点不一样的话,这样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例如我在教学完《穷人》后,让学生想象口头续编故事。通过口头续编故事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3. 复述课文,强化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复述课文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凡是有利于学生复述的课文,在教学中,我都在熟读的基础上重视复述,使学生能运用自己的语言把故事完整、简洁地说出来,把“课文”变成自己的语言,训练他们的表达能力。
二、在语文综合实践中,规范学生的语言文字
在语文教学中,语文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不读书就不会读书,不写作就不会写作。在语文教学中,要处理好课文阅读教学与课外扩展性阅读的关系,处理好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和谐发展、有效提高的关系,形成“语言文字手抄报读写一体,综合训练”的语文教学方式,在教学活动中规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使用。
1. 利用学校图书室的阵地,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我结合我们学校开展的创建书香校园活动,在班里有计划、有指导性地开展读书活动,营造勤奋读书、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培养学生爱好书籍,博览书的好习惯,在班里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班级设立图书角,有一定的藏书量,采取各种方式鼓励学生阅读。坚持每日一次课前三分钟演讲,由班内的每一位学生轮流进行,促进口头表达能力。通过活动,一方面大幅度提
高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在阅读中开阔视野,提高兴趣,增长见识,培养能力。
2.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孩子们活泼好动,好胜心强,为此我经常以班级为单位召开 “小书法家作品展示会”、“读书经验交流会”、 “古诗文诵读比赛”、“手抄报比赛”、“小小啄木鸟”等活动,并开展“我与爸妈共同学普通话,共同学书法和比书法活动”等。这不仅扩大了孩子们的视野,增强了知识,激发了学生的书法热情,提高了审美情趣,而且大大调动了家长支持孩子写字的激情,实行了家校结合,亲子互动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语言文字是人与人交流的工具,正确并规范地使用,不仅是个人的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同时是学校教育中应该重视并着重解决的问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不断加强自身语言修养的同时,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