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本
部编版教科版三年级下册
科学
全册教案
班级______
教师______
日期______
                                           
目录:
一、物体运动
1.运动和位置
2.各种各样的运动
3.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7.我们的 “过山车”
8.测试 “过山车”
二、动物的一生
1.迎接蚕宝宝的到来
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
3.蚕长大了
4.蚕变了新模样
5.茧中钻出了蚕蛾
6.蚕的一生
7.动物的繁殖
8.动物的一生
三、太阳、地球和月球
1.仰望天空
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3.影子的秘密
4.月相变化的规律
5.月球——地球的卫星
6.地球的形状
7.地球——水的星球
8.太阳、 月球和地球
部编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1.1.运动和位置教案
课题
运动和位置
单元
一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三年级
学习
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
2.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时刻的位置。
科学探究目标
1.判断物体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2.借助方向盘软尺等工具,测定和表述某个物体位置。
科学态度目标
1.关注生活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状态。
2.与同伴合作探究,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初步感知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和快捷。
重点
知道如何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难点
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 新课聚焦
展示滑雪的课件,提问:滑雪的人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师:他既是运动的,又是静止的。
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这么说吗?
我们站在地面观察物体时,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怎样准确的判断物体的位置?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学习新的课题《运动和位置》,板书课题。
预设运动的
预设不知道
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对已有的认知开始动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科学探索
一.观察图片,判断物体的运动或静止。
(1)提问:甲、乙同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我们把地面作为参照物(以什么为参照物,那么参照物是假定不动或者静止的),甲和乙同学都从一个地点跑到了一个新的地点,因此甲和乙都是运动的。
我们把乙同学作为参照物,乙同学是静止的,刚开始甲乙同学的位置是在一起的,跑了一段距离,甲同学比乙同学跑的快,跑在了乙同学前面,相对于乙同学,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甲同学是运动的。
(2)观察公共汽车站,判断物体的运动或静止。
相对于站台的人来说,他们自己是静止的,车中的人是运动的。
相对于车中的人来说,它们自己是静止的,站台的人是运动的。
(3)观察大草原的图片,判断物体的运动或静止。
相对于空中的老鹰来说,它是静止的,而白云是运动的。
相对于白云来说,它们是静止的,而老鹰是运动的。
物体的运动是指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来说,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就是静止。
要想描述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必须先确定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定的物体叫参照物。参照物是假定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观看图片,对图片中的问题进行回答。
结论:
参照物不同,判断物体运动的结果不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二、两人静止不动时,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女同学的位置。
两人静止不动,用卷尺测量两人之间的距离为1米。描述女同学的位置为:位于男同学的东北方向,1米处。
在生活中,我们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
做一做,确定女同学的位置。
图中男同学静止不动,女同学多次改变位置,用方向和距离和描述女同学的位置。即位于男同学的什么方向,距离多少。
三、想把自己在校园中的位置告诉同学,该怎么说?
观察图片,应如何告诉同学你的位置?
方法:
(1)确定图片中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在生活中,我们一般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来描述方向)
(2)对位置进行描述:
①选择参照物;②确定物体与参照物的方向;③确定物体与参照物距离。
参照物:学校正门;方向:西北方;距离:50米
描述方法:我在学校正门西北方向50米处。
参照物:操场;方向:东南方;距离:50米
描述方法:我在操场东南方向50米处。
根据课件图片,用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你的位置。
观察图片
运动的
观察图片
以汽车作为参照物,汽车里的人是静止的,等车的人是运动的。
以等车的人为参照物,汽车里的人是运动的,等车的人是静止的。
学生可根据教材图片进行活动,描述女同学的位置。
学生描述位置方法。
学生描述自己的位置。
了解参照物的知识
知道判断运动或者静止的方法
学习准确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
3. 交流研讨
研讨一: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要想确定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我们必须先选定参照物。
如果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一物体是运动的;
如果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它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这一物体是静止的。
研讨二:怎样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
(1)首先选择参照物;
(2)确定自己与参照物的方向。
(3)确定自己与参照物的距离。
例:描述方法:我在学校正门西北方向50米处。
交流、讨论、回答。
交流、讨论、回答。
对这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加固,正确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根据所学知识,正确描述自己的位置。熟悉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步骤。
4. 科学拓展
一辆汽车从车站出发,向东行驶,因发生故障停在离车站1500米的地方,请用圆点在图中标出汽车的位置。
参照物:车站;方向:车站东方;距离:1500米。
标出正确的汽车的位置。 
因为地球的运动方式是自转和公转,所以相对于地面处于静止状态物体,每天都会随着地球的转动而转动,只是我们感觉不到罢了。因此,没有绝对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能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对问题进行解答。
拓宽自己的认知,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
作业布置
完成同步练习题
课后作业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物体运动和静止的概念,知道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方法;能够通过参照物准确描述自己或者物体所处的位置。
思考小结内容,巩固学习知识。
板书
1.1 运动和位置
板书设计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1.运动和位置 教案 反思
1.运动和位置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现象。
2.能够利用参照物判断某一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3.能用一些表示方位的术语描述自己的位置。
【教学重难点】
1.能够利用参照物判断某一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2.能用一些表示方位的术语描述自己的位置。
【教学准备】
方位图,皮尺,教学课件、校园地图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出示教学课件,展示人或物运动的场景,提问学生看到什么现象?
2.学生汇报:图(视频)中的人或物在运动。
3.教师站在黑板前,提问学生老师的位置。
4.学生讨论回答。
5.教师提问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判断物体的运动和位置呢?(板书课题)
6.学生相互讨论,并根据经验做出回答。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
1.观察前,明确观察的要求。
从哪些方面展开细致认真的观察。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实验过程。
2.实验一:观察物体运动的图片。
(1)教师继续提供关于运动的图片(仿照课本P2关于运动的插图),并提问:左侧的图与右侧的图相比哪些物体(或人)运动?哪些是静止的?
(2)学生观察并做好记录,教师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3.实验二:用方位和距离描述位置。
(1)教师请两位同学,仿照课本P3探索2、3展开实验:先让两人静止不动,让其中一人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的位置;然后再让中心的同学静止不动,外围同学多次改变位置,同时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2)教师在实验中提问学生,台下同学观察实验并回答问题。
4.实验三:教师出示校园地图,指导学生描述自己在校园中的位置。
(1)教师点名学生观察校园地图,出自己当前的位置并作出描述。
(2)学生观察地图,作出汇报。
(3)教师指定校园中某一地点,指名学生对该地点的位置作出描述。
(4)学生相互讨论并作出汇报。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1)教师提出问题:我们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2)学生进一步观察物体运动图片。
(3)学生说一说判断的依据。
(4)总结:教师告诉学生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需要选定一个固定参照物,再比较前后位置相较于参照物是否变化。
2.描述自己的位置。
(1)教师提出问题:我们应该怎样描述自己的位置,在描述位置时我们需要借助什么?
(2)学生说一说自己描述位置的方法。
(3)总结:教师告诉学生在描述自己的位置时需要选定某一位置或事物,然后再运用方向和距离描述位置。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阅读资料:阅读课本P3拓展资料,标注汽车的位置。
【板书设计】
运动和位置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做到遵循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努力成为学生学习
科学知识的伙伴和激励者以及科学教学的调控者。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出发点,引导学生根据生活中现象总结科学知识;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实验活动,并讨论观察到的现象,集思广益得出结论;在课前做好教学准备,根据教学内容提供各种教学用具,较好地发挥好教学课件对课堂教学的辅助作用。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还发现自身语言素质与科学素养需要进一步提升。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不断磨炼自己的教学能力,不断学习以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2.各种各样的运动 教案 反思
2.各种各样的运动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常见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2.掌握常见的运动形式以及辨别方法。
3.经历观察各种运动的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实
验现象。
4.经历实验探究,体会各种运动的复杂性与趣味性。
【教学重难点】
1.知道生活中常见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2.掌握常见的运动类型以及辨别方法。
【教学准备】
指尖陀螺、钢尺、悠悠球、木马玩具、汽车玩具、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能动的物体,它们是怎样运动
的呢?”
2.学生汇报:“见过秋千、汽车、鸟、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