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上学期阶段性学情分析(三)
七年级历史(RJ)
考试范围:第一~三单元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两大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请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3.答卷前请将弥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
总分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一、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籽等。“材料反映了北京人(  
A.会制造和使用石器        B.已饲养家畜            C.会分工合作            D.懂得人工取火
2.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有着悠久的农业文明历史。中国农业起源于距今约10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使人类由“穴居”时代步入“定居”时代。下列现象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的是(  
①农作物种植    ②家畜饲养的出现    ③原始聚落的出现    ④磨制石器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②③④
3.《礼记·礼运》中所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社会局面,最早出现在(  
A.山顶洞人时期            B.尧舜时期            C.商朝时期            D.西周时期
4.《国语》中写道:“夫祀,国之大节也。”西周对青铜器使用规格制定了制度,如天子为九鼎八簋,诸侯为七鼎六簋,卿大夫为五鼎四簋。这一制度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西周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
B.西周王公贵族之间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C.西周青铜铸造业规模宏大,分工细致
D.西周青铜器的功能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
5.妇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请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带兵,结果大胜。这个故事很可能记载在(  
A.竹简或木牍上            B.丝帛或麻布上        C.龟甲或兽骨上        D.羊皮上
6.“当时(春秋时期)的大小诸侯国,在名义上都承认周王的共主地位,但周王的实权早已消灭,只有霸主才能左右当时的政局。”这反映了(   )
A.周王室实权名存实亡                B.周王室实力增强
C.周王室中央集权加强                阴识D.周朝的政局稳定
7.史料记载:商君治秦,“勠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商鞅此举(    
A.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                B.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D.打击了封建的守旧贵族
8.“遇河流弯道,截去锐角,减缓冲势;在主河道中心深挖,让江水按一定轨道流淌”是古人留下的治理都江堰的要领,现仍是整治河道的原则。这表明都江堰的修建(  
A.凝聚了人民智慧                    B.有利于堤防分洪
C.便利了农业灌溉                    D.方便了河道航运
9.“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体现了《道德经》中辩证法的思想。下列我们常用的四字词语中不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南辕北辙            B.祸福相依            C.否极泰来            D.吐故纳新
10.颜渊问“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子贡问“仁”,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司马牛问“仁”,孔子说:“仁者其言也切(说话谨慎)。”这说明孔子在教育学生方面注重(  
A.因材施教            B.言传身教            C.教学相长            D.有教无类
11.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纳李斯的建议,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中央之于地方“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由此可知郡县制(  
A.不利于巩固统治                    B.有效地避免农民起义
C.比分封制更优越                    D.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
12.下图为秦始皇陵出土的铜车马实物照片。经学者研究,虽然两辆铜车马的等级、用途、规制不同,但它们的车轮结构、大小基本一致,两轮的间距也相差无几。铜车马的出土印证了秦朝推行的某项措施,这一措施(  
A.促进了文化交流                    B.便利了交通往来
C.加强了君主专制                    D.加快了南方开发
13.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应该出现在下面年代尺的(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14.据《史记·平准书》记载:“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这里的描述体现了“文景之治”时期我国(  
A.政治清明            B.经济繁荣            C.文化昌盛            D.社会
15.以文教治天下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理想和追求。的知识分子努力建立一个庞大的知识系统,以与大一统的统治秩序互为表里,为此(  
A.司马迁著成《史记》                B.董仲舒创建新儒学
C.班固著成《后汉书》                D.晁错提出“削藩策”
16.汉武帝接受朝臣建议,实施新型专卖政策:“敢私铸铁器、煮盐的人,用脚镣锁住左脚,将该人用以生产的工具和生产的产品没收并充人府库。”材料中“新型专卖政策”最直接的影响是(  
A.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B.保障生产生活稳定
C.促进各地的经济交流                D.推动诸侯王势力扩大
17.他未及弱冠之年即多次出兵征战,践行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初心。漠北战役中,他与卫青率将士给匈奴以沉重打击。材料中的“他”是(  
A.蒙恬                B.霍去病                    C.甘英                D.祖逖
18.东汉光武帝在分封功臣爵邑(爵位与城邑)时,阴乡侯阴识虽有军功,然以贵人阴丽华之兄身处外戚,竟不得增邑。当时,外戚授官,也以九卿为限。材料说明光武帝时期(  
A.重用宦官            B.控制外戚                C.宦官专权            D.外戚专权
19.《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维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这段史料记载了蔡伦改进造纸术的(  
A.原因、材料            B.传承、工艺                C.时间、传播            D.地点、影响
20.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对疼痛的论述颇多,针对不同病因导致的疼痛,亦采用不同的治法。华佗创编“五禽戏”,以“通”和“和”为运动目的,推动和调控机体的生命进程。这反映出他们注重(  
A.药食同源,用药简易                B.预防疾病,针灸疗法
C.辨证施治,气顺体健                D.诊断疾病,望闻问切
得分
评卷人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30分)
21.(8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考古发扫的化石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考古发的工具
           
图三 长江流域出土的骨耜        图四  黄河流域出土的骨器、角器
(1)材料一中的古人类被命名为什么?其生活在距今多少年?(2分)
(2)根据材料二可知,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分别生活着哪一原始居民?与材料一中的早期人类相比,材料二中的原始居民有了哪些进步?(从生产、居住、工具等方面分析,6分)
2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所示是《商鞅舌战守旧臣》。
材料二 因卫鞅本为卫国公族之后,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秦孝公死后,受到贵族诬害以及秦惠文王的猜忌,车裂而死。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2分)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商鞅代表了当时哪个阶级的利益?请指出其在军事上的主要措施。(2分)
(3)根据材料二,说说导致商鞅“车裂而死”的原因。(2分)
23.(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所示是秦灭六国后统一货币示意图。
材料二 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铸钱,把全国各地私铸的钱币运到京师销毁,成立专门的铸币机构,铸造五铢钱,成为当时唯一合法的货币。
材料三 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汉武帝派使臣联合西域的大宛、乌孙、大月氏等国,
成立了一个松散的合作联盟,旨在孤立和削弱匈奴势力。之后是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再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由长安到西域,到中亚,到西亚,再绵延至欧洲。物质交流的同时,中国文化、印度佛文化、伊斯兰文化、基督文化也相互间交集共生。
——穆涛《汉代的政治丰碑和国家隐痛》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统一的标准货币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为改变各诸侯国使用的长度、容量和重量标准不一的状况,采取的措施。(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武帝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在经济方面的另一项措施。(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西汉政府开通西域的初衷,并概括丝绸之路的特点。(4分)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皇汉武这两位封建帝王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所起的共同作用。(2分)
24.(6分)“大一统”始见于春秋时期的《公羊传》,其基本含义是:以天下统一为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秦朝。秦实现统一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将全国分为36郡……在郡下设县。
材料二
材料三 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全国上下的思想。
(1)根据材料一,回答秦朝在地方实行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为解决上图所示问题,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秦朝和汉朝统治者用以“规范”思想的措施分别是什么。(2分)
2023~2024学年上学期阶段性学情分析(三)
七年级历史(RJ)参考答案
一、1.A   2.A   3.B   4.B  5.C  6.A  7.B  8.A  9.A   10.A   11.D  12.B  13.A  14.B   15.B
16.A   17.B  18.B   19.A  20.C
二、21.(1)命名: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
(2)原始居民: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进步:会种植农作物,建造房屋居住,使用磨制石器,制作陶器等。
22.(1)事件:商鞅变法。
(2)阶级:新兴地主阶级。措施: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3)原因:受到贵族诬害以及秦惠文王的猜忌。
23.(1)名称:圆形方孔半两钱。措施:统一度量衡制度。
(2)措施: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另一项措施:盐铁官营、专卖。(或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