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 辛仲甫传》专练
辛仲甫,字之翰,汾州孝义人。仲甫少好学,及长,能吏事,伟姿仪,器局沉厚。周广顺中,郭崇掌亲军,置仲甫掌书记。显德初,出镇澶渊,仍署旧职。崇所亲吏为厢虞候,部民有被劫者,诉阴识贼魁,即捕盗吏也,官不敢诘。仲甫请自捕逮,鞫之,吏故稽其狱。仲甫曰:“民被寇害而使自诬服,蠹政甚矣,焉用僚佐为?”请易吏以雪冤愤。崇悟,移鞫之,乃得实状。太祖受命,以崇为监军。陈思诲密奏崇有奸状,上怒且疑,遣中使驰往验之。未至,崇忧懑失据,谓宾佐曰:“苟王人不察,为之奈何?”皆愕相视。仲甫曰:“皇帝膺运,公首效节,军民处置,率循常度,且何以加辞?第远侦使者,率僚属尽郊迎礼,听彼伺察,久当自辨矣。”崇如其言。使者至,视崇无他意,还奏,上大喜,归罪于思诲。乾德五年入拜右补阙出知光州州有横河与城直会霖潦暴疾水溢溃庐舍仲甫集船数百艘军资民储皆赖以济六年,移知彭州。州卒诱营兵及诸屯戍,谋以长春节宴集日为乱。属春初,仲甫出城巡视,见壕中草深,意可藏伏,命烧芟之。凶党疑谋泄,有自首者。禽百余人,尽斩之。先是州少种树,暑无所休。仲甫课民栽柳荫行路,郡人德之,名为“补阙柳”。太平兴国初,迁起居舍人,奉使契丹。辽主问:“党进何如人?如进之比有几?”仲甫曰:“国家名将辈出,如进鹰犬材耳,何足道哉!”辽主欲留之,仲
甫曰:“信以成命,义不可留,有死而已。”辽主竟不能屈。使还,淳化二年,出知陈州。代归,会蜀有寇,以仲甫素著恩信,将令舆疾招抚,以疾未行。咸平三年卒,年七十四。
(节选自《宋史·辛仲甫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乾德五年/入拜右补阙/出知光州/州有横河与城/直会霖潦暴疾/水溢溃庐舍/仲甫集船数百艘/军资民储/皆赖以济/
B.乾德五年/入拜右补阙/出知光州/州有横河与城直/会霖潦暴疾水/溢溃庐舍/仲甫集船数百艘/军资民储/皆赖以济/
C.乾德五年/入拜右补圈/出知光州/州有横河与城直/会霖潦暴疾/水溢溃庐舍/仲甫集船数百艘/军资民储/皆赖以济/
D.乾德五年/入拜右补阙/出知光州/州有横河与城/直会霖潦暴疾水/溢溃庐舍/仲甫集船数百艘/军资民储/皆赖以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受命:受天之命,古代帝王自称受命于天以巩固其统治。文中指宋太祖称帝。
B.中使:宫廷中派出的使者,一般都肩负皇帝的命令,大都由宠信的宦官担任。
C.契丹:古国名,后来改国号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D.代归:又称代还,指任外官者期满回到家乡,文中指辛仲甫从陈州回到家乡。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
A.辛仲甫公正严明,为百姓伸张正义。郭崇的一位亲信官更所辖百姓有被抢劫的,诉说暗中认出贼寇的首领就是捕盗的官吏,官府不敢追究,辛仲甫请求亲自去逮捕,后来请求更换官吏来审讯。
B.辛仲甫冷静沉着,助郭崇自辨嫌疑。郭崇因陈思诲的中伤受到皇上猜疑,担忧苦闷,不知所措,辛仲甫建议郭崇派僚属跟随中使,密切关注调查,相机而动;中使认为郭崇没有其他意图。
C.辛仲甫睿智机警,让叛乱自动消解。辛种甫主政彭州时,州卒密谋叛乱;辛仲甫出城巡视,发现护城河草木茂盛,可以藏匿埋伏匪人,合令烧毁制除,叛党误以为阴谋泄露,前去自首。
D.辛仲甫不厚使命,对辽主以死抗争。辛仲甫在任起居舍人时拳命出使契丹,应对辽主的提问时,不卑不亢,不失大国风度,面对辽主的强留,辛仲甫以死抗争,辽主最终也没能使他屈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仲甫曰:“民被寇害而使自诬服,蠹政甚矣,焉用僚佐为?”(5分)
(2)先是州少种树,暑无所休。仲甫课民栽柳荫行路,郡人德之,名为“补阙柳”。(5分)
辛仲甫,字之翰,汾州孝义人。仲甫少好学,及长,能吏事,伟姿仪,器局沉厚。周广顺中,郭崇掌亲军,署仲甫掌书记。显德初,出镇澶渊,仍署旧职。崇所亲吏为厢虞候,部民有被劫者,诉阴识贼魁,即捕盗吏也,官不敢诘。仲甫请自捕逮,鞫之,吏故稽其狱。仲甫曰“民被寇害而使自诬服,蠹政甚矣,焉用僚佐为?”请易吏以雪冤愤。崇悟,移鞫之,乃得实
状。 
太祖受命,以崇为监军。陈思诲密奏崇有奸状,上怒且疑,遣中使驰往验之。未至,崇忧懑失据,谓宾佐日“苟主人不察,为之奈何?”皆愕相视。仲甫曰“皇帝膺运,公首效节,军民处置,率循常度,且何以加辞?第远侦使者,率僚属尽郊迎礼,听彼伺察,久当自辨矣。”崇如其言。使者至,视崇无他意,还奏,上大喜,归罪于思诲。 
乾德五年,入拜右补阙,出知光州。州有横河与城直,会霖潦暴疾,水溢溃庐舍。仲甫集船数百艘,军资民储,皆赖以济。六年,移知彭州。州卒诱营兵及诸屯戍,谋以长春节宴集日为乱。属春初,仲甫出城巡视,见壕中草深,意可藏伏,命烧薙之。凶党疑谋泄,有自首者。禽百余人,尽斩之。先是州少种树,暑无所休。仲甫课民栽柳荫行路,郡人德之,名为“补阙柳”。 
太平兴国初,迁起居舍人,奉使契丹。辽主问:“党进①何如人?如进之比有几?”仲甫曰:“国家名将辈出,如进鹰犬材耳,何足道哉!”辽主欲留之,仲甫曰:“信以成命,义不可留,有死而已。”辽主竟不能屈。使还,以刑部郎中知成都府。既至,奏免岁输铜钱,罢榷酤,政尚宽简,蜀人安之。八年,加右谏议大夫。时彭州盗贼连结为害,诏捕未获。仲甫诱令自缚诣吏者凡百余人,余因散去。 
淳化二年,出知陈州。代归,会蜀有寇,以仲甫素著恩信,将令舆疾招抚,以疾未行。咸平三年卒,年七十四。 
(节选自《宋史·卷二六六》) 阴识
注:①党进(927年~977年)北宋初年军事将领。 
1.对下列句子中粗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军资民储,皆赖以  济:渡河 
B.吏故其狱  稽:拖延 
C.既至,奏免岁铜钱  输:缴纳 
D.党进何如人?如进之有几?  比:比较 
2.以下各组句子中,最能表现辛仲甫“能吏事”的一项是 ( )(3分) 
①仲甫诱令自缚诣吏者凡百余人 
②请易吏以雪冤愤 
③仲甫集船数百艘,军资民储,皆赖以济 
④以仲甫素著恩信,将令舆疾招抚 
⑤使者至,视崇无他意,还奏,上大喜 
⑥既至,奏免岁输铜钱,罢榷酤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①③⑥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辛仲甫一生为官,尽心朝廷。淳化二年,朝廷有意让辛仲甫抱病前往蜀中招抚乱寇,可惜辛仲甫病情严重未能前往。咸平三年去世,享年七十四岁。 
B.辛仲甫任职期间,治理有方。出任光州知府,妥善应对洪水灾害,使百姓渡过难关。任彭州知府时,春初将州内差役与驻军士兵的叛逆之举扼杀在筹划之中。 
C.辛仲甫遇事沉着极有主见。宋太祖登基后,陈思诲举报监军郭崇有不轨之为,太祖派遣陈思诲前往调查核实。在郭崇困惑烦闷之际,辛仲甫为其出谋解围。 
D.辛仲甫少年好学、仪表堂堂,长于吏事、见识深远。在后周广顺年中,跟随郭崇做军中书记。后郭崇外出镇守澶渊,辛仲甫仍旧担任此职。 
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陈思诲密奏崇有奸状,上怒且疑,遣中使驰往验之。(5分) 
(2)辽主竟不能屈。使还,以刑部郎中知成都府。 (5分) 

答 
1.D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D项解释不正确,由原文上下句大意内容可知,D项,比,应为“类”,“这样的”。所以选D。 
2.C根据文意及句意来判断是否表现辛仲甫“能吏事”。②是说明进言情况;④是皇帝的行为;⑤使者巡视的情况,做此题注意“吏事”的内涵。所以选C。 
3.C  C项,“宋太祖登基后,陈思诲举报监军郭崇有不轨之为,太祖派遣陈思诲前往调查核实”理解不正确,由原文内容可知,太祖大怒但又心存疑虑,于是派遣使者去查验此事。所以选C。 
4.(1)陈思悔密奏郭崇有不轨行为,太祖大怒但又心存疑虑,于是派遣使者去查验此事。 
(2)契丹皇帝最终也没能使他屈服。出使回国后,凭借刑部郎中的身份任成都知府。 


参考译文: 
辛仲甫,字之翰,汾州孝义人。仲甫自幼好学,长大后,擅长吏事,姿态丰伟,仪表堂堂,有才能器量,见识深远。后周广顺年间,郭崇掌管亲军,让仲甫担任掌书记。显德初年,郭
崇外出镇守澶渊,仍让辛仲甫担任旧职。郭崇一个亲信官吏任厢虞候,有被抢劫的所辖百姓,说自己暗中认出贼寇的首领,就是捕盗的官吏,官府不敢追究。仲甫请求亲自去逮捕此人,并对他进行审讯,吏人故意拖延这个案子,仲甫说:“百姓被贼寇侵害却让他们无辜服罪,是政事腐败到了极点,还要政府官员做什么呢?”请求更换官吏以洗刷冤愤。郭崇终于醒悟,异地审查讯问,才查出实情。 
太祖登基,任命郭崇为监军。陈思诲密奏郭崇有不轨行为,太祖大怒但又心存疑虑,于是派遣使者前去查验此事。使者还没有到,郭崇担心烦闷得无所适从,对宾客和随从说:“如果主上不能了解实情,我该怎么做呢?”众人都愕然相视,不知所措。辛仲甫说:“皇帝受天命而称帝,您首先效忠,军队百姓的治理安排,全都依照寻常法度,(朝廷)将凭什么给您加罪名呢?您只要远远地探知使者的情况,率领下属尽郊迎的礼节,任使者去探访调查,时间长了事情自然会明白。”郭崇就按照辛仲甫说的去做。使者到了以后,(经过探查)看郭崇并没有不轨之意,于是回去把情况报告给皇上,皇上大喜,反过治了陈思诲的罪。 
乾德五年,仲甫入朝,拜右补阙,出任光州知州。州境有横河与城相对,适逢久雨不停河水暴涨,大水冲毁了房屋田舍。仲甫调集了几百艘船只,使得军用物资和民用储备都因此得以流通补给。六年,调任彭州知州。彭州士兵引诱营兵和各屯守军,谋划在长春节宴会之日进
行叛乱。时值初春,仲甫出城巡视,见到护城河的草长得很深,想到可以隐藏埋伏,便命人将草烧光、拔除。叛乱者因此怀疑是自己的阴谋泄露,便有人前自首。仲甫捕获了一百多人,将他们全部斩杀。在此之前彭州种树很少,夏天没有休息乘凉的地方。仲甫督促百姓栽种柳树遮蔽道路,老百姓都非常感激他,因此将柳树命名为“补阙柳”。 
太平兴国初年,升为起居舍人,奉命出使契丹。契丹皇帝问他:“党进是什么样的人?宋国像党进这样的人有多少?”仲甫说:“国家名将相继涌现而出,像党进这样的不过是供驱使之辈,哪里值得一提!”契丹皇帝想将他留在辽国,仲甫说:“从守信用上说我要完成使命,从道义上说我不可以留下,如果一定要留我,我只有一死。”契丹皇帝最终也没能使他屈服。出使回国后,以刑部郎中任成都知府。到成都后,上奏免除成都府每年上交朝廷的铜钱,废除官府对酒的专卖,为政崇尚宽厚简便,蜀地百姓因此得以安居乐业。八年,被加封为右谏议大夫,彭州盗贼不断为害作乱,朝廷下诏缉捕却未能抓获。经过仲甫的诱导劝说,这些人中将自己捆绑起来到官吏处自首的达到一百多人,剩下的也因此解散。 
淳化二年,担任陈州知州。任职期满回到朝廷,正碰上蜀地贼寇作乱,因为辛仲甫一向有很高的恩德和威信,准备让他抱病前去招抚,因为生病未能前往。咸平三年去世,享年7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