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  物质的检测
1.(21届宁波“十校”高三联考)含固体混合物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合物,溶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且得到澄清溶液,推测可能存在的物质不合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A. 若过量,则反应生成NaAlO2和水,得到澄清溶液,选项A推测合理;   
B. 若为,反应可得到[Ag(NH3)2]Cl和NaNO3,得到澄清溶液,选项B推测合理;
C. 若为,则会反应生成硅酸和氢氧化铁沉淀,无法得到澄清溶液,选项C推测不合理;
D. 若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钾、硫酸锰,得到澄清溶液,选项D推测合理;
答案选C。
2.(青海湟川中学22届年高二期末)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配制银氨溶液时,向2%的稀氨水中滴加2%的硝酸银溶液,边滴边振荡,直到生成的沉淀溶解为止
B.用新制Cu(OH)2悬浊液可以鉴别甲酸和乙二酸
C.卤代烃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后,再滴入硝酸银溶液,可检验卤原子的种类
D.为除去苯中少量的苯酚,可加入足量浓溴水后过滤
【答案】B
【解析】
A.向硝酸银溶液中逐滴滴加氨水,生成的沉淀恰好溶解得到银氨溶液,操作不合理,故A错误;
B.甲酸除了含有羧基,还含有醛基,因此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后,浊液溶解,溶液变蓝,加热后产生砖红沉淀;乙二酸只含有羧基,因此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后,浊液溶解,溶液变蓝,加热没有砖红沉淀,因此可以鉴别,故B正确;
C.卤代烃在碱性环境下发生水解,水解液加入过量的硝酸,再加入硝酸银,进行卤原子的检验,在碱性环境下,不能检验卤离子,故C错误;
D.苯酚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三溴苯酚,三溴苯酚与苯互溶,溴也易溶于有机溶剂,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可以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分液即可,故D错误;
故选B。
3.(21届福州高三一模)常温下为无液体的二甲基硫醚(CH3-S-C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将含有质量分数25%的二氧化硫与75%的二氧化碳的烟气通过以下工艺制取二甲基硫醚,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选择合适的吸附剂和压力可以达到对混合气体进行分离提纯的目的
B.“粗制硫磺”工序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中硫元素被还原
C.“粗制二甲基硫醚”的主要反应方程式为:2CH3OH+H2S→2H2O+CH3SCH3
D.“精制二甲基硫醚”的主要操作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答案】D
【解析】
A.采取合适的压强和吸附剂可以对混合气体分离提纯,A项正确;
B.二氧化硫中硫显+4价,在“粗制硫磺”工序中硫由+4价降低到0价,被还原,B项正确;
C.“粗制二甲基硫醚”工序中硫化氢与甲醇反应生成二甲基硫醚,反应方程式为:,C项正确;
D.题目已知二甲基硫醚在常温下为液体,且二甲基硫醚与水不互溶,所以“精制二甲基硫醚”的主要操作为分液,D项错误;
答案选D。
4.(21年高考二轮复习)已知Ag2CrO4是砖红沉淀,下列滴定反应中,指示剂使用不正确的是(    )
A.用标准FeCl3溶液滴定KI溶液,选择KSCN溶液
B.用I2溶液滴定Na2SO3溶液,淀粉作指示剂
C.用AgNO3溶液滴定NaCl溶液,Na2CrO4作指示剂
D.用H2O2溶液滴定KI溶液,淀粉作指示剂
【答案】D
【解析】
A.铁离子与碘离子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碘单质,KSCN溶液遇铁离子显红,当溶液显红时,说明碘离子反应完全,达到滴定终点,故A正确;
B.淀粉遇碘单质显蓝,当溶液显蓝时,说明亚硫酸根离子已经被碘单质充分氧化,碘单质剩余,达到滴定终点,故B正确;
C.Ag2CrO4是砖红沉淀,当溶液中有砖红沉淀时,待测液中的氯离子被充分沉淀,银离子剩余,故C正确;
D.待测液中的碘离子被双氧水氧化生成碘单质,淀粉显蓝,即开始滴定就出现蓝,蓝加深,碘离子反应完全时,蓝不再加深,但是不易观察,不能判断滴定终点,故D错误;
选D。
5.(21届齐齐哈尔高三一模)某白固体混合物由NaOH、K2CO3、BaCl2、KAl(SO4)212H2O中的两种物质组成,进行如下实验: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澄清透明溶液;做焰反应,通过钴玻璃可观察到紫;向溶液中加少量盐酸,产生白沉淀。根据实验现象可判断其组成为
A.NaOH、K2CO3    B.NaOH、KAl(SO4)212H2O
C.K2CO3、BaCl2    D.BaCl2、KAl(SO4)2备战高考∙12H2O
【答案】B
【解析】
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澄清透明溶液,说明不能生成硫酸钡、碳酸钡等沉淀;做焰反应,通过钴玻璃可观察到紫,说明含有钾元素;向溶液中加少量盐酸,产生白沉淀,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可含有KAl (SO4)2·12H2O,由可知,KAl (SO4)2·12H2O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白固体不含K2CO3、BaCl2;答案选B。
6.(21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义)有4支试管中分别进行如下表所示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滴加淀粉碘化钾溶液
溶液变蓝
原溶液为氯水
B
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反应
火焰呈黄
原溶液中有Na、无K
C
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
下层溶液显紫
原溶液中有I
D
通入过量CO2气体
生成白沉淀
原溶液中只有AlO
【答案】C
【解析】
A.其他含氧化性物质的溶液也可以,如溴水,A项错误;
B.黄火焰可以掩盖K的浅紫火焰,故检验K需透过蓝钴玻璃观察火焰,正确操作为: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反应,火焰呈黄,透过蓝钴玻璃观察没有浅紫火焰,原溶液中有钠离子、无钾离子,B项错误;
C.氯水中的和碘离子反应生成碘单质,四氯化碳把碘从水溶液中萃取出来,四氯化碳密度比水大,下层溶液显紫,所以滴加氯水和四氯化碳,下层溶液显紫说明原溶液中有碘离子,C项正确;
D.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能产生白沉淀,可能含有硅酸根、苯酚钠的溶液,不一定是偏铝酸根,D项错误;
答案选C。
7.(21年高考纠错笔记)某未知溶液X可能含有Al3+、Na+、NH、Cl、CO、SO中的若干种,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若实验过程中所加试剂均过量,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中可能存在Na+,n(Cl)≥0.01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