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
1.按要求完成词语练习。
①高庄是我家在西湖边的庄园,由我曾祖父所建,造得( )非凡。
②无论何时也要从容不迫,保持( )。
(2)下面词语中与“一瞬间”意思不相同的是( )。
美丽的故事A.顷刻间 B.刹那间 C.一世纪 D.霎时
2.拼读音节,结合语境,写出正确的词语或字。
我在蒙胧中,看见一个好的故事。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cuò zōng( )起来像一天云jǐn(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的景物都倒影在chéng bì( )的小河中,并水里的 píng zǎo( )游鱼,一同dàng yàng( )。
3.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下面是三位同学对这句话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
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A.这句话中的“……”表现了“我”还沉浸在那美丽、幽雅、有趣的故事中
B.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C.这句话中“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可以看出“好的故事”其实是一个梦境,这正是“我”希望见到的情景
(2)我闭了眼睛,向后一仰,靠在椅背上;捏着《初学记》的手搁在膝髁上。
①这句话是对“我”的 描写,生动地写出了“我”此刻的
。
②请用“ ”圈出动词,试着用这种方式写一写爷爷晒太阳的情景。
阳光下,爷爷躺在躺椅上,
4.下面对课文内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五自然段写澄碧清新的江南水乡,百花竞放的山野风光,勤劳朴实的农夫村妇,以及萍藻游鱼等,是实写少年时在故乡绍兴所见之景,也是“好的故事”
B.《初学记》是本资料书,灯火又很暗,昏昏欲睡,和作者当时所处的重重重压下的环境相似,也能表现作者郁闷的心情
C.作者在极短的篇幅中,从多个角度,来展开那种超现实的想象
D.“好的故事”呈现出一种非常美好而又明快的美学意境,明快愉悦是它的感情基调
5.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焰。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
现在我所见的故事也如此。水中的青天的底子,一切事物统在上面交错,织成一篇,永是生动,永是展开,我看不见这一篇的结束。
河边枯柳树下的几株瘦削的一丈红,该是村女种的罢。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如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茅屋,狗,塔,村女,云,……也都浮动着。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剌奔迸的红锦带。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在一瞬间,他们又将退缩了。但斑红花影也已碎散,伸长,就要织进塔,村女,狗,茅屋,云里去。
(1)课文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 》,这是他的一篇描写
的文章。在梦里,“我”看到“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如诗如幻一般。
(2)品读画“ ”的句子,体会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倒影”一词表现了大面积的,相对 (静止 灵动)的景物;“夹带”则表现了斑斑点点的 (静态 动态)之美;而“荡漾”则表达了作者对河水、对水乡浓浓的、沉醉的 ,那河水就像醇醇的米酒,荡漾在作者的心头。
(3)鲁迅的许多作品都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结合下面给出的时代背景,谈谈你对“好的故事”象征意义的理解。
此文写于1925年,当时的中国极其混乱,军阀混战,帝国主义也在迫害中国,广大的劳动人民生活得很艰苦。
6.下面这副悼念鲁迅的挽联,上联有两个字模糊了。请你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风波 故乡 呐喊 祝福
上联:译著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
下联: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7.小练笔。
“好的故事”其实是一个梦境,是作者想象的。请你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这故事很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