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好的故事
教学目标
1.能认识并掌握本课生字词。会写“搁、综、澄”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预告、烟草、烟雾”等词语。
3.学习对比的写作手法,感受“好的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
4.体会作者美好的人生信仰和执着的人生追求。
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品悟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2.感受“好的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
难点
体会作者美好的人生信仰和执着的人生追求。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本课共有13个生字。生字的学习,要结合汉字结构进行。比如“搁”“综”“瞬”等字在教学时,可利用左形右声的特点帮助记忆;“萍”“藻”等字也是形声字,但要强调上形下声的特点。多音字“削”在教学中,可借助句子理解记忆。本课有许多难懂的词语,可运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它们的意思。
2.阅读理解
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品悟“好的故事”就是一个“美丽、幽雅、有趣”的梦,体会作者从现实到梦境,再回到现实的情感变化。从文章的圆形结构中披文入情,既学习了阅读理解的方法,又品味了文字的魅力,还能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深刻含义。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朗读,体会作者美好的人生信仰和执着的人生追求。
3.表达运用
学习对比的写作手法。通过现实与梦境的对比,引导学生理解梦境中的景物的意蕴。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美好的人生信仰和执着的人生追求。从而使学生将方法灵活运用在自己的习作中,让学生真正从学过走向学会。
学前准备
1.预习提纲
(1)搜集《野草》的相关文章以及写作背景。
美丽的故事(2)初读课文,通过查阅字典认识本课生字,遇到难懂的词语可以先跳过去。
(3)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综、漾”等13个生字,理解运用“预告”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明确“好的故事”就是一个“美丽、幽雅、有趣”的梦。
教学过程
一、别样风景引文章,故事内容触于心
1.出示课件。
(一组照片;播放优美的音乐)
师:上课之前,老师想带大家去看看别样的风景。这次观赏从一条老街开始,老街上有一家历史悠久的小酒店,有一间名叫“跨湖”的书院,有一座总有游客端着相机去拍照的老房子。
老街的出口是一座桥,站在桥上眺望,可以望见远处的亭子,传说站在这个亭子上可以望见远处的大海。出了老街向右转,宽阔的河道一直陪伴在马路边,河上有桥,河边有塔,还有广袤的田野上那金的海洋。
2.这条路线就是鲁迅先生曾经走过的山阴道。在鲁迅先生的日记里,我到这样一条记载:
课件出示:
1913年6月26日,他“同三弟至大路浙东旅馆偕伍仲文乘舟游兰亭,又游禹陵。归路经东郭门登陆,步归”。
——《鲁迅日记》
3.我们刚才领略的就是鲁迅先生当年的行船路线,今天,我们就一起感受先生在这条路线上所见的《好的故事》。
(板书课题:好的故事)
【设计意图】
美的环境可以丰富人的情感,美化人的精神世界。充满诗情画意的照片与婉转动听的轻音乐相结合,使学生身临其境。美好情境的创设,是丰富学生情感的良好手段,有利于直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并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使学生更快地投入文本的学习中。
二、初读课文识生字,解词方法学于心
1.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遇到难懂的词语可直接跳过。
2.检查学生对生词的认读情况。
(1)课件出示生词:
课件出示:
预告 烟草 烟雾 昏沉 错综 澄碧 萍藻 荡漾 解散 退缩 瘦削 浮动 瞬间 凝视 骤然 陡然 凌乱
(2)请一组学生开火车读词语,师相机纠正读音。
预设:纠正“瞬间”“骤然”“瘦削”的读音。
(3)学生齐读词语。
(4)区别“综”的形近字。
综( )
踪( )
棕( )
(5)学习多音字。
削xuē(瘦削)
xiāo(削铅笔)
3.请学生默读课文,试着联系上下文理解难懂的词语。
课件出示:
膝髁(xī kē):骨头上的突起,指膝盖。
皱蹙(zhòu cù):皱缩。
瘦削(shòu xuē):形容身体或脸很瘦。
参差(cēn cī):不整齐。
澄碧(chénɡ bì):清而明净。
【设计意图】
小学语文教学是学习语文的启蒙阶段,要为学生打好识字、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初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才能为精读教学的“读得有感情”打下基础。只有加强对初读课文的自学情况检查,才能掌握字音、字形、词义,使之正确运用,积累词句。
4.读课文,评价朗读情况。
(1)听课文录音。
(2)指名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3)指出不足之处。
预设:
1“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这句话中的“倒影”读作“dào yǐnɡ”,不读“dǎo yǐnɡ”。
②“茅屋,狗,塔,村女,云,……也都浮动着。”读时注意停顿,省略号停顿时间稍久一些。
③“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一句要读出话已尽、音未了之感。
【设计意图】
在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听课文录音,及时发现自己朗读中的不足,寻差距。如此,学生到了学习的榜样,同时也不会被这个榜样所束缚。接着让学生朗读,在相互评价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掌握了朗读的技巧。
三、再探课文解疑惑,结构特点明于心
1.师:我们常常说,看人有第一印象,其实看文也是一样的。请大家谈一谈,《好的故事》给了你怎样的第一印象?
2.生回答,师相机点拨。
预设:
(1)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他写得很美。写了乌桕、野花的迷人,同时,也写得非常细腻。
(2)我的第一感觉是,这是一篇很轻松休闲的文章。
(3)我感觉这篇文章非常具有画面感,在读的时候脑子会浮现相关画面。
(4)这篇文章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看不懂。
(5)我感觉这篇文章很黑暗,重复出现“昏沉的夜”。
3.师总结。
师:这篇文章以《好的故事》为题,读了课文,我们知道了,“好的故事”实际上指什么?
生答:作者的梦。
师:作者从“昏沉的夜”开始,做了一个画面感极强的梦,最后又回到了现实中“昏沉的夜”。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