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8日星期六
第八讲准确理解含蓄语句
什么叫“含蓄”。《辞海》注,含蓄即“含有深意,藏而不露,不作正面说明而用委婉隐约的话把意思表达出来。”收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概括含蓄有如下特点:
1、含蓄具有深刻性。所谓深刻,即语句的意义非同一般,具有一定的深度。这种深刻意义往往不作任何附带的说明,不能用语言文字的本来含义来理解,它的内蕴大大超出了原本的含义。韦庄《菩萨蛮》其二,有这样一句词,“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就具有深含义,大大超过了原本的含义,首先它是江南美景和惬意的江南生活的再现:江南的水澄明碧绿,可与蓝天媲美;躺在画船上,看江南朦朦雨景,听着细细雨声悠然入梦。其次,这句词描写的生活与中原战乱比较起来,是何等闲适自在,怎不叫人留连忘返呢?其三,其潜藏着另一层深意,那就是词人流浪避乱江南,中原地区已烽火连天,有家归不得。因而,作者在歌颂江南美好的同时,也寄托了对中原故乡“不堪回首”的叹惋。所以这些描写都是“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仅十个字所蕴含的深刻内容。
2、含蓄具有委婉性。所谓委婉即语句本身只是这种含义的媒介,作者通过这种媒介婉转曲折地表达某种意义,字里行间有一种暗示。引导读者咀嚼品味展开联想,在寻思中得到启示和妙悟。如杜甫的《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国破”而“山河在”,使人联想到遍地疮痍,临“
春”而“草木深”,使人想到人烟稀少,花鸟平时是供赏娱乐之物,此时看到花开而泣,闻到鸟鸣而
悲,可知诗人的哀伤和时世的颓败,这种言外之意,通过“国破”“春草”“花鸟”而委婉曲折地表达出来,让读者在品味中领悟到了诗句的真谛。
3、含蓄具有哲理性。含蓄离不开哲理。作家在作品中还把一些日常的现象和琐事通过语句艺术地概括为发人深省的哲理,使人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令人豁然开朗。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种隽永的哲理名句不知启迪了多少代人。这里的“目”已经不限于视觉,“楼”也不再是建筑物的实体,诗人已把生活常见的事物上升到了一定的哲理的高度。
4、含畜具有象征性。作品中作者蕴含的意思往往通过象征来表达。“在象征下边,可以巧妙地把讽刺和大胆的言语掩蔽起来”。施耐庵的“那雪下得正紧”,鲁迅中的“坟头花环”,的“浪遏飞舟”等无一不具有象征性。
当然,在理解含蓄的特点时,既可以从不同侧面分开剖析,但有时又不能单一的考虑,因为在同一语句中往往共有几个特点,这就要进行综合考虑,不能过于拘泥。
含有哲理的诗句其次,我们再来分析怎样解释含蓄的语句。含蓄的语句的本质往往在明白朴实的语句表面罩着一层面纱,又像糊着窗户的一层薄纸,要解释这些语句,须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从而曲径通幽,见著知微,心领神会。下面就几个角度对含蓄语句如何解释作一些探讨。
1、联系语境。这是洞察理解含蓄语句最基本的方法之一。语境即上下文,是从文章内部材料的角度进行解释。刘勰说“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不管语句如何含蓄只要我们能紧紧抓住上下文,沿着语言的滚
滚波涛前进,那么,我们就一定能探索到含蓄语句真正的源头,领会它的精深内涵。
2、联系背景。这是从文章外部材料的角度进行洞察理解的,文章受客观背景的制约,一篇名文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背景,都在特点的背景上定格,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也可以理解洞察含蓄的语句。
3、
3、联系中心。这是从文章的观点态度角度进行洞察解释。文章的材料要由观点统帅,作者颂赞或揭露,讴歌或鞭挞的立场观点,就是我们对含蓄语句进行解释的另一把钥匙。
4、联系修辞。这是从文章语句的表现方法的角度加以解释的。深刻、含蓄的语句往往借助某些修辞手法传递最大的信息量,以含蓄为特征的常用修辞方法有双关、反语、比喻等,或用以表达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或借题发挥,或表里相反,或寓意的深刻性和形象的丰富性相统一,如此等等,其传递含蓄的信息,皆能用修辞特点体会出来。
总之,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那么阅读鉴赏各类文学作品时,再含蓄的语句也能理解和注释出来。
含蓄句子理解类型的试题有多种表现形式,下面这些是常见的形式,如:
1.如何理解“x x x”这句话?
2.作者为什么反复说“x x x”这句话?
3.请你解释“x x x”的这句话的含义。
4.怎样理解“x x x”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7-30题。
我们要了解和评判一个作者,应该知道他那时代对于他那一类作品
的意见,这些意见就是后世文艺批评史的材料,而在当时表示一种文艺风气。一个艺术家总在某些社会条件下创作,也总在某种文艺风气里创作。这个风气影响到他对题材、体裁、风格的去取,给予他以机会,同时也限制了他的范围。就是抗拒这个风气的人也受到它负面的支配,因为他不得不另出手眼来逃避或矫正他所厌恶的风气。正像列许登堡所说,模仿有正有负,亦步亦趋是模仿,“反其道以行也是模仿”;圣佩韦也说,尽管一个人要推开自己所处的时代,仍然免不了和它接触,而且接触得很着实。所以,风气是创作里的潜势力,是作品的背景,而从作品本身不一定看得清楚。我们阅读当时人所信奉的理论,看他们对具体作品的褒贬好恶,树立什么标准,提出什么要求,就容易了解作者周遭的风气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好比从飞沙、麦浪、波纹里看出了风的姿态。
一时期的风气经过长时期而能保持,没有根本的变动,那就是传统。传统有惰性,不肯变,而事物的演化又使它不得不以变应变,于是产生了一个相反相成的现象。传统不肯变,因此惰性形成习惯,习惯升为规律,把常然作为当然和必然。传统不得不变,因此规律、习惯不断地相机破例,实际上作出种种妥协,来迁就事物的演变。它把规律解释得宽,可以收容新风气,免得因对抗而摇动地位。传统愈悠久,妥协愈悠久,妥协愈多,愈不肯变,变的需要就愈迫切,不再能委曲求全,于是旧传统和新风气破裂而被它破坏。新风气的代兴也常有一个相反相成的现象。它一方面强调自己是崭新的东西,和不相容的原有传统立异;而另一方面要表示自己大有来头,非同小可,向古代另一个传统作为渊源所自。例如明、清的批注家要把《水浒》、《儒林外史》等白话小说和《史记》、《汉书》挂钩搭线,西方十七、十八世纪批评家也要
把新兴的长篇散文小说遥承古希腊、罗马的史诗。
这类暴发户造谱牒或者野孩子认父亲的事例,在文学史上常有;它会影响创作,使作品从自然的天真转而为自觉的有教养、有师承,所以未可忽视。
(节自钱钟书《中国诗与中国画》)请用文中的词语,稍加组织,填入空格,不超过20字,注意前后的衔接。
文中用“暴发户造谱牒”、“野孩子认父亲”作喻,来说明当时现象。
该题的答案是:新风气向古代另一个传统作为渊源所自。
说树(吴冠中)
童年的故乡本有很多高大的树,孩子们谁也不理会树有什么美,只常冒险爬上高枝去掏鸟窝。后来树几乎被砍光了,因为树干值钱。没有了大树的故乡是多么单调的故乡呵,也似乎所有的老人都死去了,近乎凄凉。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游子最珍惜老树,因树比人活得久长,抚摸老树,仿佛抚摸了逝去的故旧亲朋,老树仍抽枝发叶,它尚活着,它自然认识世世代代的主人,至于千年古柏古松,更阅尽帝王将相,成为读不尽的历史卷轴。
人们到树下纳凉,摆小摊,四川的黄桶树荫更是挑夫们中途最佳的歇脚处,那里还往往有小姑娘卖茶水。“抖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如果没有了古柳,盲翁失去了卖艺的好场所。夏木荫浓固具郁郁葱葱之美,而冬天的树,赤裸着身躯,更见体态魁梧或绰约多姿之美,那纯是线结构之美,进入抽象美的范畴了。不少人沉洒于人间丰胰,不爱看冬天的树,因其荒秃。宋代画家郭熙几乎专画冬天的树,郭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