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常识与历史文化大全
基本知识点
1,中国现文史发展的三个十年:第一个十年(1917—1927);第二
个十年(1928—1937);第三个十年(1938—1949)
2,中国现代文学总体性、全局性的本质特征:新与旧的冲突与承接;中与外的沟通和融会;伴有始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从雅片战争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知识界经历了四个阶段:洋
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三种文化思想:洋务派
以经济改革为中心的“中体西用”的文化思想,维新派与革命派以政治改
革为中心的启蒙主义文化思想,五四新文化运动以伦理革命为中心的文化
思想。
4,晚清的又一次文化繁荣表现在:文化观念的变化,翻译文学的繁荣,小说界革命,话剧的萌芽。
5,两个话剧团题:1906年成立的春柳社和1910年成立的进化团。
6,春柳社1907年在日本东京演出的《茶花女》和排演的五幕话剧
《黑奴吁天录》,是中国现代话剧的最初萌芽。
7,《新青年》1915年创刊于上海,主编陈独秀。
8,《新青年》于1917年1月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1917
年2月发表了陈独秀的《文学革命史》。这两篇文章拉开了五四文学革命
的大幕,标志着中国现代新文学的正式开始。
9,上述文章的发表得到了一批旗手的积极呼应: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傅斯年,鲁迅,周作人。周作人还发表了两篇重要论文《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
10,1918年1月,以《新青年》为核心形成为了新文化的统一战线。
11,除《新青年》外,五四时期的重要刊物还有:《晨报》副刊,《时事新报》副刊《学灯》,《民国日报》副刊《觉悟》等。
12,1920年,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被迫承认白话为“国语”,通令全民学校采用。至此,白话文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13,相信文化新闻学法铺的复古牌:学衡派,甲寅派。甲寅派代表人物:张士钊。
14,胡适的《尝试集》是中国现代第一部新诗集。刘半农的无韵诗和散文诗为中国最早。
15,陈衡哲是最早创作白话小说的女作家。她的小说《老夫妻》1918年10月发表在《新青年》上,是中国现代第二篇白话小说,1920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的《小雨点》是中国现代最早的童话小说。
16,胡适于1919年3月发表的独幕剧《终身大事》,是中国现代第一步刊载于正是刊物的话剧创作。
17,1921年5月在北京成立了五四文学革命后最早的话剧社团“民众戏剧社”,创办了最早的话剧刊物《戏剧》月刊。
18,1918年4月《新青年》开辟了“随感录”专栏,这是现在散文最早浮现的品种。徐志摩爱情诗
19,1921年周作人发表了《美文》一文,号召新文学作家致力于美
文创作,对推动中国现代散文的自觉发展有重要意义。
20,鲁迅的创作:1)前期创作:现实题材小说集《呐喊》《旁皇》;
抒情散文集《野草》;叙事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2)后期创作:历史题材小说集《故
事新编》,杂文集《而已集》《三闲集》《贰心集》《准风月谈》《南腔
北调集》《花遍文学》《且介亭杂文》。
21,郭沫若的诗集《女神》出版于1921年8月。
22,文学研究会:成立于1921年1月北京。主要发起人:沈雁冰
(矛盾),叶圣陶,郑振铎,王统照,周作人,许地山等12人。其机关
刊物主要是革新后的《小说月报》。
23,张资平的《冲积期化石》,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出版的长篇小说。
24,郁达夫的小说集《沉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集。
25,新月社:新月社于1923年成立于北京,是五四以来最大的以探
索新诗理论与新诗创作为主的文学社团。该社活动在1927年春迁往上海,1933年结束,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他们把
《晨报副刊》作为阵地,后又创办《诗刊》周刊,《新月》月刊
(1928.3.10)。新月社是一个涉及政治、思想、学术、文艺各领域的派别,在思想上和组织上都表现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特点。它在中国现代文学史
上的主要贡献在于新诗,闻一多、徐志摩等人针对自由体诗体现的散文化
倾向,提出新格律诗的主张,闻一多主张新格律诗要保持整齐的外形.讲究
音节和压韵,讲究诗的辞藻,建立了建造美.音乐美,和绘画美的新格律诗理论。他们对于诗歌艺术的追求带有唯美倾向,但在当时对于新诗在艺术技
巧上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闻一多的《死水》等是新月派的佳作。
新月诗社虽然命名与新月派有关,但并不以新月派为核心研究对象。新月诗社注重的是灵魂的表达、美的诠释。新月诗社认为真正的诗歌是来自灵魂的,诗歌就是用灵魂说话然后去感动灵魂除此之外新月诗社更注重诗歌的众化,希翼诗歌能够接近每一位热爱生活的朋友。新月诗社提出若只是诗人能够写诗
、品诗、论诗的话,那末诗歌这一文学形式将显得太过狭隘,而真正的诗歌应该是包容的。新月诗社遵循“和谐、共进、新月求新”的交流宗旨并坚持自己独特的创作追求——以诗歌之名演绎平庸人的诗意人生。
新格律诗派:1923年,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等人发起成立新月社,开始是个俱乐部性质的团体,共后,因提倡现代格律待而成为在诗坛上有影响的社团。
新格律诗派因此逐步形成,由于新格律诗派源自于新月社,所以也称为新月派。
1925年,闻一多回国,徐志摩接编《晨报副刊》,并于1926年4月1日创办《诗刊》,团结了一大批后期新格律诗派的新诗人。
新格律诗派是中国新诗史上活动时间长并在创作中取得了较高成就的诗派。新格律诗派提出了“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提倡格律诗,主张诗歌的采美和意境美,讲究文辞修饰,追求炼字炼意,其鲜明的艺术纲领和系统理论对中国新诗的发展进程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新格律诗派诗人中,徐志摩是最有代表性的杰出诗人。
26,闻一多的三美主张:新诗要做到:建造的美,音乐的美,绘画的美。
27,语丝社得名于1924年11月在北京创刊的《语丝》周刊。代表作
家有:鲁迅,周作人,林鱼塘,钱玄同,孙伏元,俞平伯等。
28,沉钟社,鲁迅评价为“中国的最顽强,最诚实,挣扎的最久的团体”代表作家有:杨晦,陈炜谟,陈翔鹤,冯至等。
29,象征诗派以李金发为代表。
30,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0年3月2日成立于上海,鲁迅在成立
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31,新感觉派小说:刘呐鸥是最初尝试者,他创办于1928年9月的《无轨列车》半月刊,标志着中国新感觉派小说实践的开始。他的短篇小
说集《都市风景线》是现代中国第一部新感觉派作品集。还有穆时英和施
蛰存都是新感觉派代表人物。
32,中国诗歌会1932年9月成立于上海。代表诗人有:蒲风,穆木天,任钧,杨骚等。其机关刊物是《新诗歌》
33,延安文艺座谈会于1942年5月由中共中央主持在延安召开。
34.创造社:中国现代文学团体。1921年7月由留学日本归来的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前期
的创造社反对封建文化、复古思想,崇尚天才,主张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强调文学应该忠实于自己“内心的要求”,是其文艺思想的核心命题,表
现出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倾向。郭沫若的诗集《女神》,郁达夫的小说《沉沦》及郭沫若的译作《少年维特之烦恼》(歌德),是该社最有影响
的作品。以其独特的文学主张和锋铓毕露的文学活动,成为五四以后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