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以来闻一多诗歌创作研究述评
葛南楠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江苏南京210097)
摘要:本文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对闻一多诗歌的研究为对象,从对它的艺术特、意象、形式等的分析:从中国传统文学和西方现代文学对闻一多创作的影响以及他对中西文化的态度:从闻一多的爱国诗和爱情诗的思想内涵:从闻一多与郭沫若、徐志摩等重要诗人的比较等四个方面.对这近30年来的闻诗研究进行了简单的概括和总结。
关键词:闻一多诗歌艺术特文化影响思想内涵作家比较
闻一多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诗人、学者和战士。作为一名诗人.他是一个不仅有理论。而且肯实践的身体力行的新格律诗的倡导者。“对闻一多的研究最早可以上溯到1922年”①;从20年代初到30年代中期,出现了不少评价闻一多新诗创作的文章;在闻一多逝世之后,人们对他的研究日趋丰富和深刻起来。到80年代之前,人们对闻一多的研究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深度和广度。可以说.80年代以来对闻一多诗歌创作的研究都离不开此前的学术积累。本文拟就从闻一多诗歌的艺术特研究、中西文化对其创作的影响研究、与其他同时代诗人的比较研究等若干研究热点人手,对近30年的研究状况进行简单的归纳和概括。
一、闻一多诗歌的艺术特研究
回顾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闻一多诗歌创作研究。对其艺术特的探讨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无论是宏观上对其艺术风貌的整体把握,还是微观上对其诗歌所呈现出的“三美”以及其它方面特的剖析;无论是运用形式主义文论对其诗歌创作手法的探讨,还是从结构主义诗学的角度对闻一多的诗歌文本进行分析.都出现了一批可圈可点的佳作。
关于闻诗的美学特,郭沫若、朱自清、臧克家、田间等老艺术家都对此有过较为准确的评价。可以说80年代之后的评价基本无出其右者。这也促使新的研究者们将研究的视角从宏观转向微观。这其中最为集中的研究方向无疑是对闻一多诗歌的“三美”研究。
在1926年发表的《诗的格律》一文中闻一多提出“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旬的均齐、。”Q他的诗歌创作也努力实践着这一理论主张。80年代以来。对此问题研究者众多,但多为泛泛而论,缺乏新意。可喜的是.有一些学者努力开拓思路、寻新的角度,并采用了一些新的方法重新对此进行了研究。还有部分学者开始跳出“三美”的局限,将目光投向闻诗的其他“美”,这对以后的深入研究是大有启发的。
关于闻一多新诗的“绘画美”,研究者们的观点基本一致.认为它主要表现在“通过具体景物的描绘.在诗中构成一幅或多幅艺术图画”;运用“富于彩。富于形象的词藻构思‘画面’。创造生动、感性的艺术形象”;
以及他的“情调彩”。…江锡铨指出闻一多在“绘画美”的阐述中还引入了绘画理论中“廓线”概念。他将…廓线’与艺术想象.与诗歌语言形象的形态感联系了起来”。而“廓线对于诗中画面的组织安排与诗歌节奏韵律的协调一致,又带来了语言形象的层次感。”文章还认为闻一多“注重诗中画面彩的选择和配置”.并赋予了彩“相对确定的感情象征意义。”【2】
关于“建筑美”.这其中比较有新意的是许霆运用了格式塔心理学理论.从图形、意义、韵律方面,分析了闻一多新诗的“建筑美”。【3]而张德明则认为:“三美”并不能和谐统一在一起,它们与新诗这种艺术形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与冲突。其问题就在于“建筑美”,“这个美学要求与新诗所依赖的现代汉语语法体系、所反映的现代人的物质与精神生活之间有着不可避免的矛盾和
版社.1979年第234页.
[3]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16页.
[4]转引自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444页.
[5][11]莫言./J、说创作与影视表达.文史哲,2004年第2期.
[6][德]克拉考尔著.邵牧君译.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第301页.
[7][8][9][10]谢柏梁,袁玉琴主编.中国影视艺术筒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第145—146页.
[123查一路.小说的叙事风格与电影的表现空间.186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7,(26),(4).
[13]转引自尹晓丽.小说在电影世界中的沉浮——关于中篇小说电影改编的个案考察.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9.(27),(5).
[14]陈朝华.是否先锋并不重要——羊城访余华.南方周末.1994.10.28.
[15]于国鹏.独家专访刘振云:我不会给电影打工.大众日报.2004.3.16.
[16]林舟.人生的逼视与抚摸——刘恒访谈录.花城,1997。(2).
[17]转引自舒晋瑜.小说——红红火火上荧屏.中华读书报.2001.10-31.
冲突。”因此,闻一多关于诗歌格律建设的“三美”主张
“究其实,只不过是一项难以实现的诗学工程。”【4】在“三美”之外.林植汉就认为,闻诗具有“动人心魄、撩人情思的动态美”“表现出一种意态盎然的生命力”。他还指出了闻一多构建动态美的6种途径。[5】王文金则通过研究发现闻诗具有含蓄美:“这种美是诗人经过精心选择并且注入主观之情所组装成的形象美”,“他是通过一系列形象暗示出来的”。[6】而孙玉石先生却指出.闻一多是“现代诗学史上最早关注诗
的神秘美的人”.并在创作实践中,运用创造梦境与幻象、意象与象征、死亡意象与氛围等方式,给诗带来了神秘美的特征。【7】
在对闻诗艺术特的研究中。意象分析一直备受关注,但总体来说,显得较为零散。大部分学者只是抓出一两个意象去论证某个观点,其中“死水”是被研究得最多的一个意象;或分析闻诗中的某类意象与文化的关联,如传统意象与古代诗歌和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很少有文章能上升到对他的诗歌意象作整体的观照和系统的研究。
诗歌的形式对内容的展现、思想的传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我们在研究诗歌创作的过程中不能绕过的问题。王富仁认为“在闻一多的诗歌里,美与丑、理想与现实、反抗与忍耐,这一切尖锐对立着的东两都僵持在一起。”“而就在这僵持与对立中,构成了他的诗的张力。”…李怡则发现,闻一多的诗歌在思想内涵与形式选择上形成了一种非常特殊的“互斥”效果:“他想象飞跃,跨越时空;但是,他所选择的语言形式却又是严格的古典主义样式.均齐的音顿、均齐的句子、均齐的段落乃至均齐的字数.刻板的语言造成了对自由思想的极大的压力,而活跃的思想,变幻的意象又竭力撞开封闭的形式外壳”。[91而学者江锡铨更是判定,闻一多是致力于新诗“标准化”探索的第一人:“他有着高度自觉的新诗文体观念:他的形式实验注重‘充实的内容’和‘天然的整齐的轮廓’的有机统一:他的关于新诗艺术形式的一些构想,直至今日仍然是‘最先进的考虑一。”rl O l
二、中西文化对闻一多诗歌创作的影响研究
闻一多出生在“世家望族,书香门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特别的钟爱。1922年。他留学美国。在美期间,他选修过“丁尼孙与伯朗宁”与“现代英美诗”。1923年2、3月间,他又曾多次会见美国意象派著名女诗人爱米洛威尔,同进过晚餐.听她朗诵过她自己的诗作。此外,闻一多还研究过凡尔哈伦、叶芝、桑德保、狄丝黛尔等人的作品。这样难得的人生经历,使我们很难忽略中西方文化对他的创作所造成的影响.以及他面对这两种异质文化的态度。
传统文学对闻一多诗歌创作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被论及的有其诗歌的取材、古诗词的语言、情感表现、诗歌意象、格律等许多方面。论述较为全面的是陆耀东。他认为闻一多对待传统文化的主张大体可归纳为三点:“第一,对中国和外国固有的文学都不仅不反对,相反主张要从中汲取营养,在其基础上超越;第二,反对因循守旧,力主创新;第三,中外并重兼取,但精神更倾向于中国传统,技巧则无妨‘西化’。”而闻一多接受中国古代诗词的影响则更是多面的“如重意境、意象、幻象、感情、音节、绘藻,体制上重均齐、蕴藉、圆满。风格上喜‘雄浑沉劲’融有‘秀丽’,手法上推崇暗示、比兴、事与情‘配合得恰到好处’,主张炼字炼句‘洗刷尽’等等。”111]
西方现代文学对闻一多的影响同样显而易见。过去大部分论者都认为早期的闻一多是纯粹的唯美主义者,近20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更加理性的看待这个问题。现在一般认为,闻一多对欧洲唯美主义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都加以了选择和运用,不过并未全盘接受欧洲的唯美主义。“为艺术而艺术”并不能概括他的全部文艺思想。早前的学者更多的注意到他接受英国浪漫派的影响。现在,许多学者
都发现。很难再认为闻一多单一性承袭某个西方流派的理论,而是融汇了各流派思潮理论,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系统的主张和见解.其中亦含有某种现实主义、古典主义以及现代主义的成份。西方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对闻一多的影响也不可忽视。何佩刚较为全面地总结了闻一多对现代派技巧的汲取。他指出“在创作上。闻一多出国以后所作的诗篇,也渐渐出现了印象诗、意象诗、象征诗的品种;在回国后出版的《死水》集里,有些诗的现代派风味愈加明显,直至1931年1月发表著名的象征诗《奇迹》。这种情况表明闻一多的诗歌创作.在审美情趣和方法技巧上.早已介入光怪陆离的现代派。”t m S关.于美国文学对闻一多的影响,王小林作了专门的论述。[13J赵普光则从闻一多的译诗人手.发现了闻一多所受的西方文学的影响。[14]
三、闻一多诗歌的思想文化研究
对闻一多诗歌所体现出的诗人独特的个性气质、所包蕴的文化思想内涵的发掘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闻诗研究取得较多成果的又一个领域。研究者从人格、文化切人研究。
闻一多诗歌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和民族情结,历来被人们所称颂,也是研究的热点。爱国主义思想是闻一多诗歌的主旋律已毋庸置疑.要想在这一问题上有所突破.后来的学者就必须透过这单纯的外观,观察其更加丰富、复杂的内涵。朱自清于1935年在《(中围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中首次提出:闻一多“几乎可以说足唯一的爱国诗人”④在这之后他又先后4次重申了这~观点。这~细节开始为人
所关注。朱自清何出此言呢?他所谓的“唯一”又该怎样理解呢?常文昌、常立宪从爱国诗篇的数量上、从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上以及中外意象所占的比重上阐明了这一问题。Ⅲ]而江锡铨则从对中国历史文化理智的爱和理想的投射两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度评价。他认为“在爱国情感中置重于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敬重:在以抒情言志为特征的诗歌文学中强调理智的爱和具有理性精神的鉴赏意味——这种奇崛深远的。包含着艺术悖论的诗思,在当时的诗人中似乎是仅见的。作为爱国诗人的独特美学追求,好像的确具有‘唯一’的品格。”[】6】闻一多的爱情诗贯穿于他的新诗创作的始终.在闻诗中约占1/3。这些爱情诗蕴涵丰富,感情强烈.技巧高超,堪称爱情诗中的一朵奇葩。结合对闻一多生平的研究,探讨爱情诗背后所展现的爱国激情与传统意识的纠结、伦理道德与现代爱情观念的冲突,也是很有意义的。刘川鄂从闻一多的情诗人手.探讨了以闻~多为
187
代表的现代知识分子的情感世界。C17]郑守江则指出。“闻一多的爱情诗正是从中华民族古老的情感。道德规范形成的文化积淀中,吸取了传统文化的营养,诗中处处洋溢着传统的思想和人格精神。”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则与中国律诗的“均齐”、“浑括”等民族特点一脉相承。而“由于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分,他的爱情诗在思想和技巧等方面,又有所突破和变革……从闻一多的爱情诗对民族文化的变异中,可以看出,他是从深层意义上冲决了传统文化.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风貌和异质。”[18】
关于80年代以来对闻一多诗歌的思想文化研究.虽然没有突破性进展,成果也并不丰硕,但在研究思路上却有一些值得称道的地方。如,结合作家的人格和思想,挖掘诗歌背后深层的文化内涵,对旧的命题进行新的阐释,这很可能成为今后闻一多研究的重要方法。而通过对闻一多研究资料的阅读.发现新的、有价值的问题,则更是值得我们借鉴的。部分学者能够打破“由人而文”的惯性思维,转向“由文而人”的研究。这也是非常可贵的。
四、闻一多与其他重要诗人的比较研究
徐志摩爱情诗
在研究者对闻一多诗歌创作的不断探寻中。研究方式日益走向多样化,除了上述的文化研究、影响研究,比较研究也是较为成功的一种。这比较主要集中在郭沫若、徐志摩等同时代重要诗人身上,也有与其他重要作家的文化心态、爱国思想、创作理论等多方面的比较。这种横向比较无疑又拓展了闻诗研究的外延,为我们多角度、多侧面的认识闻一多的诗歌创作打开了思路。
龙泉明很早就开始关注郭、闻之间的联系,他认为在整体风格上,郭诗具有情感的冲击力、爆发力和情绪流程的完整性。闻诗着意于事物的理性透视和事物内在结构的有机把握。因而其诗具有理性的穿透力和意象的完美性。[19]王富仁则指出“在郭沫若的诗歌里,美永远压倒丑.理想是唯一有力的东西;而在闻一多这里,一切对立的东西都是界限分明的,但二者同样有力,彼此僵持、对视,毫无一方压倒、毁灭一方的趋势与可能。而就在这僵持与对立中。构成了他的诗的张力。”C20]闻一多与徐志摩都是新月诗
人.又同为新格律诗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他们俩经常被拿来比较。毛迅分析了闻、徐二人在意象选择、典故选用、章句调理上,“闻诗更频繁地流露出中国文化传统的痕迹,而徐诗则更多一些欧洲文化的特征”。在处理艺术与现实的关系时.“闻先生的唯美追求似乎只是诉诸诗的纯形式美的雕琢.较少涉及唯美主义对于内容的限制和约束”。“至于徐志摩.他不仅在形式美的追求上恪守唯美主义信条.而且在表现内容上也尽量适应其内视的趋向。”[21]由于两人的个人气质、家庭环境、生活经历截然不同,两位诗人的诗歌创作也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因此又有研究者从诗人人格论及诗歌风格,比较两人异同。杜春强、董业铎则分析指出“志摩的诗给人一种内容健康、格调清新、天真自然、飘逸洒脱的感觉,有种空灵感;而一多的诗大多给人内容积极深邃、结构严谨、风格沉郁、传统精神较浓的感觉,读之颇感沉重。这不同的风格也正是其不同人格外化的承载形式。折射出了他们188不同的人格力量:志摩是天真自然、清新洒脱、富于幻想的执着、真纯:一多则是沉静、严谨、朴实、深邃、直面现实的倔强和赤诚。”【笠】
这期间的有价值的比较还有:与鲁迅的比较、与王统照的比较、与留学欧美的诗人的比较、与宗白华的“绘画美”理论的比较、与周作人的文化心态的比较.等等。
五、小结
80年代以来对闻一多诗歌创作的研究.总体来说是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进行了深化和拓展。研究者们努
力寻新的方法.试图从新的角度对闻一多的诗歌创作进行重新认识。在这20多年来,发表这方面论著者数百人,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学者。如孙玉石、蓝棣之、俞兆平、陈山、江锡铨、时萌、王富仁、林植汉、唐鸿棣等。大家所研究的内容也远不止文中提及的这些,还有如对《死水》、《奇迹》等重要诗篇的研究和争论;对闻一多接受象征主义影响.在创作中表现出的“化丑为美”的手法研究:艾略特对闻一多的影响研究……对闻一多新诗的研究,虽然不乏佳作。但许多论文都未能突破之前的研究水平。重复研究较多。往往只是在某一问题或局部上提出创建或达到新的深度.如长期被忽视的闻先生的爱情诗已有人开始进行研究;用比较诗学的方法研究外国诗歌对闻诗的影响、用形式主义文论研究其诗的意象世界、从文化学角度研究中西文化对闻一多创作的影响。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今后若要在研究上取得新的进展.我们必须做到“新一点”、“深一点”、“细一点”。也就是说,我们要努力提出新的见解、发掘新的史料、寻新的研究课题、运用新的方法:也许我们的观点别人已经研究过,那我们就必须比他更深入.这同样也是有意义的;我们要重视对诗歌和文学现象的细读。不能脱离文本天马行空的进行论证,其实对诗歌和某些问题作细致的艺术剖析、欣赏,我们会不断发现新的研究课题。
注释:
(D江锡铨:《闻一多研究四十年>,《闻一多研究四十年>,清华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521页。
(参闻一多:《诗的格律>,《闻一多全集(第2卷)>,开明书店.1948年,第141页。
(萤卞之琳:《完成与开端:纪念诗人闻一多八十生辰>,《闻一多纪念文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年.第215页。
④朱自清:《朱白清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4),第374页。
参考文献:
[1]郑守江.论闻一多新诗的绘画美.闻一多研究四十年.清华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264、265、266页.
[2]江锡铨.闻一多:诗画歌吟——闻一多与新诗绘画美关系述略.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9月.22卷第5期.
[3]许霆.形神音——对闻一多新诗建筑美的分析.江苏社会科学。1991年第3期.
[4]张德明.一项难以实现的诗学规划——闻一多“三美”主张新论.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8月.第27
90年代以来丁玲小说研究述评
李莎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江苏南京210097)
摘要:90年代以来的丁玲小说研究在80年代取得的突破性研究成果基础上向着更加深广的境界拓展,本文拟对近二十年来丁玲小说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作整体性。规律性的梳理与点评。总结其中的“得”与“失”。以期寻新的研究突破1:2。
关键词:丁玲小说研究热点问题述评
丁玲是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之一。自30年代创作《莎菲女士的日记》塑造了“心灵上负着时代苦闷的创伤的青年女性的叛逆的绝叫者”[-](圃’莎菲形象轰动文坛起.丁玲究其一生都用一支凌厉的健笔以强烈而独特的女性意识探索女性解放的道路。然而身为左翼作家.丁玲的文学命运不可避免地受到政治风暴的冲击和主流话语的影响.它的荣辱沉浮引证着现代文学的发展变迁,因而备受国内外学界的关注.研究热情久盛不衰。80年代丁玲小说研究已取得实质性突破:.由主题观念的把握转向思想文化的探究。从整体上的政治功利评判转向艺术上的审美评判。90年代以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向着更深广的境界延伸.新批评理论的引进带来研究视角的拓展与方法的革新.学界对丁玲小说中的热点问题展开了多方
位多侧面的探讨,本文拟对其进行整体性.规律性的梳理与点评.总结其中的“得”与“失”.以期寻新的研究突破口。
一、关于丁玲小说女性意识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末,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我国兴起,
并在批评实践中得到一定发展,90年代以来日益成为文学研究中一个行之有效的批评视角。这一批评方法的引介。为丁玲小说研究开辟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上世纪80年代初西方学者白露首次从女性文学批评的角度阐述了丁玲女权主义的思想核心。12180年代末国内已有学者关注丁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如张炯。王淑秧【3】,钱荫榆【”,王友琴[引,赵园【s]等学者的文章,但总体上止于对女性形象的浅层梳理.缺乏对作家独特女性意识的探究。90年代以来。学者们对此深入挖掘,并以开阔的眼光将丁玲小说放在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发生发展的全局背景上。探讨丁玲创作之于中国女性文学的意义。
万直纯《女性寻:自我世界男性世界整个世界——从丁玲看现代中国女性精神的历程》以丁玲的创作勾勒出中国现代女性意识变迁的全过程.指出丁玲创作揭示了中国女性的命运,第一次纰漏了中国女性的心灵密境,表现出强烈而鲜明的女性意识。17]董炳月《男权与丁玲早期小说》从男性角度分析丁玲早期小说的女性意识.认为早期小说“逆向性别歧视”的反男
卷第4期.
[5]林植汉.论闻一多诗歌的动态美.孝感师专学报.1986年第l期.
[6]王文金.闻一多诗歌的含蓄美.闻一多研究四十年.清华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270页.
[7]孙玉石.论闻一多对新诗神秘美的构建.荆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1999年第6期.
[8]王富仁.矛盾中蕴含的一种情绪——闻一多与二十年代新诗.闻一多作品鉴赏辞典.和平出版社.1993年4月.
[9]李怡.传统心理结构的自我拆解——论闻一多与中国传统诗歌文化.贵州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
[10]江锡铨.闻一多与新诗的“标准化”.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11月。第20卷第6期.
[11]陆耀东.闻一多新诗与中国古代诗歌的联系.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1999年。第3期.
[12]何佩刚.闻一多诗歌创作对现代派技巧的汲取.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5期.
[13]王小林.闻一多与美国文学.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9月.第32卷第5期.
[14]赵普光.论新月派诗歌翻译对新诗建设的影响——以闻一多、朱湘为例.
[15]常文昌,常立宪.试解闻一多研究中的一个谜——兼谈闻诗的传统意象.贵州社会科学,1995年第6期.
[16]江锡铨.“唯一”:闻一多爱国诗篇的深度评价.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11月,第19卷第6期.
[17]刘川鄂.现代知识分子情感世界的切片解剖——论闻一多的情诗.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5期.
[18]郑守江.对于闻一多爱情诗的文化思考.北方论丛.2007年第6期.
[19]龙泉明.诗歌双重性格的展示:“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的凸凹——郭沫若与闻一多诗歌比较论.社会科学战线.1988年第2期.
[20]王富仁.矛盾中蕴含的一种情绪——闻一多与二十年代新诗.闻一多作品鉴赏辞典,和平出版社,1993年4月.
[21]毛迅.诗人闻一多、徐志摩的历史比较.四川大学学报.1988年第l期.
[22]杜春强,董业铎.风格与人格——徐志摩与闻一多诗歌创作比较.现代语文。2007年第l期.
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