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教学设计
什么是近体诗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理解文意。
    2.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3.感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点】:在字里行间仔细揣摩文中所体现出来的“苦",家苦、国难、诗人苦闷的灵魂。
    【教学难点】:感受诗人在忧国忧民中所体现出来的复杂情感和矛盾心理。
    【教学方法】:朗读法、赏析法、表演法、归纳法等。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熟读课文,疏通文意,搜集杜甫的资料,并根据自己的理解排练课
本剧。老师搜集资料,制作课件等。
    【教学过程】:
    导入: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郭沫若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朱德
    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______    ___  ——成都草堂对联
    请学生分析这些对联是在歌颂谁?(杜甫)
    今天,就让我们跟着杜甫走进《石壕吏》(板书课题、作者)
    一、初步知其人
    (一)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而衰的时期,其诗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种种社会现象,反映了人民的疾苦,谴责了统治阶级的残暴,揭示了尖锐的社会矛盾,诗歌被誉为“诗史”。杜甫被后世尊为“诗圣"。
    (二)背景链接
    《石壕史》的写作背景是唐朝安史之乱时期。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洛阳一带又骚动起来。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杜甫这番经历写成了著名的“三吏”“三别"。“三吏”是《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是《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二、整体知其意
    (一)诵读诗歌,读出韵律
    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2、听录音范读,听准字音、听准节奏、听出情感。
    3、听完这首诗,大家会发现这是一首什么感情基调的诗呢?
    (悲伤、凄凉、悲痛、沉郁......)
    所以读的速度要怎样?
    (缓慢一点)
    那么请大家有感情地自由诵读课文,一会我们同学读一下。
    4、学生范读。
    5、学生猜测一下古体诗的特点
    古体诗:也叫古诗或古风,唐代以来指区别于近体诗(律诗、绝句)的一种诗体。
    特点:
    ①句数没有限制;
    ②每句的字数也无严格限制,多数通篇是五言或七言,也有以五言或七言为主而杂有长短句的;
    ③用韵灵活自由,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中途换韵;
    ④对字词的平仄、对仗没有要求;
    ⑤语言自由,可俗可雅。
    (二)授之以渔,理解诗意
    老师带领同学们示范翻译一节(先点出重点词语,再结合课下注释翻译整句,连句成段),同学们自由翻译课文,小组内解决难题,班级内展示评价。
    (三)展示疑问,激发兴趣
    1.“有吏夜捉人”,为什么是在夜里,为什么用“捉人"而不是“征兵”?
    2.为什么是“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通常不应该是老翁冲在前面吗?
    3.老妇前致辞,后面一大段是她一气呵成说出来的吗?4.为何敢于仗义执言、忧国忧民的杜甫在石壕吏面前却失语了呢?
    三、石壕故事会(设疑自探)
    1.这是一首叙事诗,它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简要概括。(提示:人物、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
    2.梳理故事情节
    暮  ——投宿——    开端:有吏
    夜    捉人夜  ——住宿—— 发展:听妇前致词
    夜久    _________高潮:请从吏夜归
    天明——告辞——    结局:独与老翁别
    时间顺序线索:诗人的行踪
    3.“有吏夜捉人”,为什么是在夜里,为什么用“捉人"而不是“征兵”?“夜"表明官吏捉人之事时常发生,百姓白天躲藏,捕吏就趁入睡的黑夜,突然袭击。从中可以看出百姓日夜难安,县吏捉人手段的狠毒。“捉”暗示官吏不顾百姓意愿,强迫百姓当兵,刻画了官吏们的凶残和霸道
    4.为什么是“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通常不应该是老翁冲在前面吗?老翁担心被捉走,赶紧躲出去;老妪被抓走的可能性不大,出门周旋。(最终,老妪竟然被抓走当兵!征兵无度!)
    四、石壕课本剧(解疑合探)
    (一)过渡语:老妪出门看后,跟小吏发生了一场激烈的冲突,从哪一句读出来?“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尤其是从哪几个字上面看出来?呼—啼 怒—苦 一何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多么强烈的对比(板书怒、苦)“一何"是“多么、无以复加”的意思,形容程度之深。(补充“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突出了老妇人的苦表达了同情百姓,批判差吏欺压百姓的行为。
    (二)老妇人的话是一气呵成说出来的吗?不是。那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来的?一问一答,是在石壕吏步步紧逼下说出来的。(韵脚不同:矣、裙、炊杜甫暗示)
    (三)你能想象一下小吏问了什么吗?
    吏问:“你家的男人都哪儿去了?快让他们出来!”
    妇答:“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吏问:“ 啰嗦什么!还有什么人?!速速报上来!”
    妇答:“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吏问:“那也不行!还有什么人可以充军!必须有一个人和我们走!”妇答:“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运用了“藏问于答”的手法。
    (四)课本剧准备:
    请同学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想象官吏与老妇对话的情景。在此基础上创作一个课本剧,添加上符合人物形象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舞台说明,完成后进行表演。将当时的情景还原出
来。以 6人为一小组,分配角:老翁、老妪、杜甫、儿媳妇、两个石壕吏。然后现场编写,进入角,尝试表演。
    (五)课本剧展演:
    选一组同学上台展示。展示完后,大家觉得这六个人,谁表演的最好?请说出你的理由。其他小组同学给予评价(标准:表情、动作、语言是否演出了角的特点)
    五、石壕吐心语(质疑再探)
    同学们现在有没有什么问题跟这六个角交流的呢?针对角,向演员进行提问,提出自己的疑惑,演员先回答,其他同学可以补充,老师进行总结升华。
    (一)预设问题
    1:老妪是什么样的角?
    苦:三男二死,丧子之苦。家境困难,困窘之苦。晚景凄凉,应征之苦。
    追问:这是杜甫写的表面上的苦,其实诗中处处有苦,你发现了吗?你还可以从哪些细节当中看出来这一家人的苦?
    (同学们自由发言)
    1.如闻泣幽咽 低声啜泣,有泪无声,想哭却不能哭,有苦无处诉说
    2.惟有乳下孙 “唯"字写出后代凋敝,人口减少
    资料助读 1:
    新丰折臂翁
    (白居易)
    无何天宝大征兵,户有三丁点一丁。
    点得驱将何处去,五月万里云南行。
    闻道云南有泸水,椒花落时瘴烟起。
    大军徒涉水如汤,未过十人二三死。
    村南村北哭声哀,儿别爷娘夫别妻。
    皆云前后征蛮者,千万人行无一回。
    资料助读 2:安史之乱中,叛军所过之处,战乱四起,屠城,杀俘虏,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持续将近八年的安史之乱,唐朝由顶峰期的 5500万人口,锐减至不足 1100万人。其中 85%以上的中原人口,在这次安史之乱中全部消失。
    3.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征兵无度,条件反射,生活过的不安宁
    4.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生死离别之苦作者把老妪一家的苦写的痛彻心扉、苦入骨髓,这就是杜甫的高明之处,他极其真实地反映当时的历史,所以称他的诗为“诗史”。(板书:诗史)
    (二)预设问题 2:为什么不像老翁那样逃跑而要留下来呢?舍小家为大家的牺牲精神 为国家勇于担当苦难的爱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