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卷第1期2020年2月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J.NORTH CHINA UNIV.OF TECH.
Vol.32No.1Feb.2020
收稿日期:2019⁃07⁃2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 金元文人雅集研究”(11YJA751059)㊂作者简介:牛贵琥,教授,博士生导师㊂研究方向:国学㊁金元文学㊂
论答禄与权‘杂诗“及皈依汉文明的原因*
牛贵琥
(山西大学文学院,030006,太原)
摘 要 答禄与权采用 杂诗”这一体裁,是为了便于表现这一时期复杂的心境㊂其内容㊁写作手法㊁艺术风格和汉魏六朝古诗相一致,但不是机械的模仿,而是表现出温柔敦厚的特征㊂其出仕明朝以及一系列的表现都可于此得到印证㊂作为亡国的太阳汗的子孙,源远流长的汉文明填补了心灵的空缺,并和远祖的文明融合在一起㊂这是其真诚皈依汉文明的重要原因㊂
关键词 答禄与权;‘杂诗“;元代文学;乃蛮诗人分类号 1206.2
  乃蛮诗人答禄与权在元明过渡的文坛十分具有代表性㊂关于他的家世以及生平,杨镰先生在‘答禄与权事迹钩沉“‘双语诗人答禄与权新正“中已经做了详尽的考证[1],在文献上已经没有多少可以发现的空间㊂本文所要探索的是:答禄与权重要的作品是‘杂诗四十七首“[2],他为何要采用 杂诗”这一体裁,在‘杂诗“中反映了那些内容,继承了那些传统,自身又有了什么特点,这些特点与答禄与权的立身行事又有什么关联㊂这些都是在资料十分有限的情况下研究答禄与权所必要做的工作,对于研究元代西域籍文士的华化也有所裨益㊂概而言之,答禄与权之所以采用 杂诗”这一体裁,是为了便于表现其这一时期的复杂心境㊂他的‘杂诗“在内容与风格上与汉魏六朝的传统基本类似㊂但答禄与权既不像阮籍那样遥深,也不像陶潜那样悠然,潇洒中又表现出矛盾和徘徊㊂其出仕明朝以及一系列的表现,都可在此得到印证㊂其核心在于:他在汉文明中到了自己失落的精神家园,使其超越了族㊁政权的观念㊂这对于文化史和文学史的深入研究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㊂
1摇答禄与权为何采用 杂诗”体裁
首先,我们看答禄与权为何要采用 杂诗”这一体裁进行创作㊂所谓 杂诗”,不是 杂体诗”㊂‘文体明辨“云: 诗有杂体:一曰拗体,二曰蜂腰体,三曰断弦体  各十九体㊂”这是近体诗产生之后的各种诗体,和古诗体中的杂诗不是一回事㊂也不是‘文镜秘府论“所云: 古人所作,元有题目,选入‘文选“,失其题目㊂古人
不详,名曰杂诗㊂”因为‘文选“卷二十九㊁卷三十杂诗一类下,收入的诗除了‘古诗十九首“,还有王仲宣㊁刘公干㊁魏文帝等人以 杂诗”为题的诗,并且收入了大量有题目的诗㊂如张平子的‘四愁诗“,曹子建的‘朔风诗“‘情诗“,陆士衡的‘园葵诗“等等㊂这说明 杂诗”自有其体系,和原有题目关系不大㊂还是李善注‘文选“王粲‘杂诗“讲得明白: 杂者,不拘流例,遇物即言,故云杂也㊂”李周翰也云: 兴致不一,故云杂诗㊂”[3]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写作自由,内容广泛㊂‘古诗十九首“不就是有什么说什么的产物?就连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㊂无为守贫贱,憾轲长苦辛”这样的话都能随便写出,还有什么不能写的呢?这倒是
和‘文镜秘府论“解阮籍‘咏怀诗“所云 咏怀,咏其怀抱之事也”有些接近㊂我们再看答禄与权的
‘杂诗四十七首“㊂这些诗正是有感而发,不拘方式,随意创作㊂什么都可以兴起写作之意,内容繁杂㊂如果给每一首诗都起个题目也不是不可以,但都很难准确概括所写的内容,而且整体上都反映出共同的风格和气氛,的确除了 杂诗” 咏怀”一类之外,还没有一个更恰当的题目㊂其原因在于答禄与权写作这一组作品的时候,正值元明易代之际㊂从其第二十三首 渔矶在洛滨”㊁第二十七首 幽居洛水滨”来看,他当时正在洛水之上,也即永宁,今天河南省的洛宁县㊂当时元代政权处于灭亡的前夜,朱元璋的明代政权正在建立㊂前途未卜,时局亦不明朗㊂答禄与权情感复杂,纯是为自己而写,写自己的实情,自然要采用 杂诗”这一自由抒写的古诗体裁,而不会采用格律严密,以美的形式得到他人之赞赏的近体了㊂其内容甚杂,其核心特点则是情感真切,内涵深厚㊂
2摇‘杂诗“的内容
答禄与权的‘杂诗“虽然内容甚杂,但基本上可分为四大类㊂
第一类是感兴㊂比如第一首: 东风扇微绿,卉木日繁滋㊂慨此春荣花,宁忘冬悴时㊂涧底松郁郁,淇澳竹猗猗㊂物性固难变,千春恒若斯㊂”第十一首: 俯彼阶下草,湛湛寒露凝㊂寒露已为霜,岂知非坚冰㊂所以古人心,慎初唯战竞㊂至教有如此,凛然独抚膺㊂”都是由自然界的变化兴出人生的无奈,可以称之为感时㊂第四首㊁第三十三首㊁第三十四首㊁三十五首也是这一类㊂第十三首: 瓠蛆杂粪壤,反以安其躬㊂斥鴳笑鹏鸟,奋翼翔蒿蓬㊂物类有清浊,世道有污隆㊂怅然拂衣起,目送天边鸿㊂”第二十首: 楚国贱荆璞,弃之等沙砾㊂宋人宝燕石,藏之重圭璧㊂举世目多盲,茫然无所识㊂贤愚共乘轩,谁分尧与跖㊂”还有第二十一首㊁第二十二首,都是由物兴起自己的不遇时之感,可以称之为感物㊂这类作品在答禄与权的‘杂诗“中所占比例甚伙㊂第二类是乐隐乐静㊂比如第二首: 勾芒布春令,微和满郊墟㊂开门足生意,青青见园蔬㊂抱瓮时灌溉,植杖自耰锄㊂寄迹衡门下,神闲体亦舒㊂”第十四首: 凌晨适南亩,驾言观我田㊂我田奚不臧,稂莠郁芊芊㊂愿耘叹力薄,释此愁思牵㊂及时功不懈,终期大有年㊂”是对其从事农作近似陶渊明隐居生活的描写,可以称之为乐隐㊂第三首: 静坐掩虚室,尘事何扰扰㊂斋心服我形,稍欣繁虑少㊂披襟淡忘机,味道穷幽杳㊂俯听枝上蝉,仰看云间鸟㊂好风何处来,悠悠动林杪㊂一笑天宇开,百年静中了㊂”描绘的是陶渊明所追求的无尘扰的环境㊂因以静为其核心价值,可称之为乐静㊂第二十四首㊁第二十五首㊁第二十六首㊁第二十七首㊁第二十九首也是这一方面的内容㊂第三类是言理㊂如第七首: 至人不可见,至理谅可论㊂恭唯千载下,获仰圣谟尊㊂人言溟海上,灵槎蟠古根㊂张骞骨已
朽,谁复穷其源”有对理的追求㊂第八首以猗兰 不与芝同芳,乃与蒿并植”引出 异类等敷荣,此意谁能识”㊂第九首以秋兰托根轩楹,引出 令德良自贵,慎勿当门生”之理㊂第二十三首㊁第三十一首㊁第三十二首㊁都讲的是道家至乐和去智抱朴的观念㊂第三十七首㊁第四十三首则推崇儒家,提倡做君子儒,固守原则㊂
第四类是讲抱负和追求㊂如第十五首: 在昔颜氏子,陋巷困箪瓢㊂为邦兼四代,克复在一朝㊂青蝇附骥尾,腾骧千里遥㊂竭才方卓尔,奚暇嗟无聊㊂”咏颜回实是自喻㊂第十七首 陈藩既下榻,蔡邕还倒屣㊂上有贤主人,下有高世士㊂今古同一时,胡宁独异此㊂周公躬吐握,千春照文史㊂”迫切希望有圣主欣赏自己㊂第十八首㊁第三十首都表现了强烈的事功之心和远大的抱负㊂第三十九首㊁第四十首㊁第四十一首㊁第四十二首则表现君子固穷的高尚节操㊂
以上四类之间是有交叉的㊂比如第三十八首: 人生如飞篷,飘荡随风转㊂及时不为乐,日月去人远㊂华亭有鸣鹤,上蔡有黄犬㊂已矣复何言,追游谅非晚㊂”既可以说是乐隐,也可以说是言理㊂第十九首以团扇为喻,归结为 行藏随所遇”,既可以说是言理,也可以说是感兴㊂第二十九首由 太空无纤尘,十五清光圆㊂止水风不兴”,写到 此乐真自得”,既是写乐静,也是言理㊂不过,总的来看,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上四类㊂
411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第32卷 
3摇‘杂诗“与汉魏六朝古诗相一致
我们看得清楚,答禄与权‘杂诗“所写的内容和古代特别是汉魏六朝时期的‘杂诗“相类似㊂比如感兴类㊂第十一首: 俯彼阶下草,湛湛寒露凝㊂”由物起兴的写法就和‘古诗十九首“的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㊂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㊂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㊂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4]以物兴起人生之感慨,再写到
当下是一回事㊂第一首 东风扇微绿,卉木日繁滋㊂慨此春荣花,宁忘冬悴时㊂”和‘古诗十九首“中的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㊂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㊂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5], 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㊂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6]相比,不仅因时起兴相似,而且所言之物
性不变,人生常变也同是千秋不变的话题,而阮籍‘咏怀“第七首 炎暑唯兹夏,三旬将欲移㊂芳树垂绿叶,清云自逶迤㊂四时更代谢,日月递差驰”[7]㊁第十四首 开秋兆凉气,蟋蟀鸣床帷㊂感物怀殷忧,悄悄令心悲㊂多言焉所告,繁辞将诉谁”[8]也是如此㊂再如乐隐和乐静一类㊂答禄与权的第二首㊁第十四首 青青见园蔬”㊁ 植杖自耰锄”㊁ 临晨适南亩”㊁ 终期大有年”,和陶渊明‘归田园居五首“的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㊁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㊂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㊂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9],‘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的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㊂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㊂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㊂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㊂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㊂长吟掩柴门,聊
为陇亩民”[10],‘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的 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㊂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㊂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11],都是对隐居生活的描写㊂而陶氏‘饮酒二十首“中的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㊂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12]和答禄与权‘杂诗“第十四首 安得一壶酒,自酌还自斟”等反映乐静的生活相一致㊂答禄与权言理类的作品,如第七首的 至人不可见,至理谅可论”和阮籍‘咏怀“第四十二首 王业须良辅,建功俟英雄㊂元凯康哉美,多士颂声隆㊂阴阳有舛错,日月不常融㊂天时有否泰,人事多盈冲”[13]以及第五十三首 自然有成理,生死道无常㊂智巧万端出,大要不易方”[14]同样是直讲其理的写法㊂答禄与权‘杂诗“第八首 猗兰生园中,含馨媚幽”㊁第九首 秋兰出幽谷,托根临轩楹”和阮籍‘咏怀“第四十五首
幽兰不可佩,朱草为谁荣㊂修竹隐山阴,射干临增城㊂葛藟延幽谷,绵绵瓜瓞生㊂乐极消灵神,哀深伤人情㊂竟知忧无益,岂若归太清”[15]以及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幽兰生前庭,含熏待清风㊂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16]同是以形象来喻所言之理㊂答禄与权‘杂诗“第三十九首写 独抱固穷节”㊁ 我本渊宪徒,商歌心自悦”,第四十首写 恶服非吾惭,狐狢非吾慕㊂由也百世师,斯道宜深悟”㊁第四十一首写 袁安居陋巷,偃卧非自高㊂颜渊与原宪,饭籺还哺糟㊂”阮籍‘咏怀“第六十也写 儒者通六艺,立志不可干㊂违礼不为动,非法不肯言㊂渇饮清泉流,饥食并一箪㊂岁时无以祀,衣服常苦寒㊂屣履咏南风,缊袍笑华轩㊂”[17]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也言 劲气侵襟袖,箪瓢谢屡设”㊁ 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㊂[18]
答禄与权‘杂诗“不仅仅是内容上和汉魏六朝古诗相一致,就是写作手法和艺术风格上也是亦步亦趋㊂比如第三十三首: 明月出东隅,扬晖烛我堂㊂涓涓行空谷,皎皎遥相望㊂举酒酎明月,我亦尽一觞  ”与左思‘杂诗“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㊂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㊂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㊂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19]很是相似㊂第十九首 纨素丽且洁,实劳机杼功㊂制为团团扇,为君播仁风  秋至商飚发,弃置靡所庸㊂”第二十一首 箧笥尚有恩,墙角竟何情㊂”只要和班婕妤‘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㊂裁成合欢扇,团团似眀月㊂出入君怀袖,动揺微风发㊂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㊂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20]相比较,模仿的痕迹也太明显了㊂第二十四首 自酌还自斟”㊁ 陶然乐吾心”,第二十八首 但愿考终命,乐天复奚疑㊂”也是陶渊明 引壶觞以自酌”㊁ 乐夫天命复奚疑”[21]的翻版㊂就连六朝人士善于以仰观俯察来写作的方式,答禄与权也熟练加以运用㊂如第三首的: 俯听枝上蝉,仰看云间鸟㊂”就和魏文帝‘杂诗“: 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㊂”是一个路数㊂可以说,从内容到风格㊁写作手法,答禄与
511
 第1期        牛贵琥:论答禄与权‘杂诗“及皈依汉文明的原因
权对汉魏六朝古诗效仿得十分到位㊂这既说明答禄与权对传统文化十分精通,也证明他已经是一个纯粹的文士了㊂
对于前代作品的模仿,在古代诗歌特别是汉魏古诗中是司空见惯的现象㊂比如答禄与权的
中夜动息,寒鸦栖复惊㊂西风飒然至,万木皆商声㊂达人尘虑绝,仰瞻星汉明㊂洒心游八极,但觉元气清”(第十首)等作㊂有点仿效阮籍的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㊂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㊂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㊂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㊂”[22]但阮籍又是仿效魏文帝的‘杂诗“: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㊂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㊂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㊂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㊂天汉回西流,三五正纵横㊂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㊂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㊂”[23]而‘古诗十九首“: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㊂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㊂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㊂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㊂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㊂”[24]岂不又是魏文帝所本?其实汉乐府‘伤歌行“早就这样写了: 昭昭素月明,晖光烛我床㊂忧人不能寐,耿耿夜何长㊂微风吹闺闼,罗帷自飘扬㊂揽衣曵长带,屣履下高堂㊂东西安所之,徘徊以彷徨㊂春鸟翻南飞,翩翩独翱翔㊂悲声命俦匹,哀鸣伤我肠㊂感物怀所思,泣涕忽沾裳㊂伫立吐高吟,舒愤诉穹苍㊂”[25]魏文帝和阮籍之作岂不可以说是‘伤歌行“的缩写版?‘古诗十九首“在 孟冬寒气至”一首中写了 客从远方来㊂遗我一书札”,又于下一首以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26]开头㊂但他们各自都有存在的价值㊂其道理就在于人类虽然处于不同的时代,而在情感遭际上都没有多大的区别,于是形成许多永恒的话题和探索的对象以供诗人们吟咏㊂像阮籍在‘咏怀“中一连几篇都写同一个内容㊂第三十二㊁三十三㊁三十四㊁三十五都是写人生难料的老话题㊂然而在写同一内容的时候,又由于处境㊁环境㊁角度的不同,能给人以新的启示和感受㊂这就是为何在文学史上同一题材㊁同一话题,人人在谈,
人人在写,世世代代在谈㊁在写,却能常谈常新的缘由所在㊂那么答禄与权‘杂诗“之新在哪里,价值又在哪里呢? 4摇‘杂诗“温柔敦厚的特征
可以说,答禄与权的‘杂诗“对汉魏古诗的仿效不是如江淹‘杂诗三十首“一样机械的诗,没有自己㊂读者在他的‘杂诗“中所能够感受到的汉魏六朝古诗的风格㊁手法大多是片断性的,很少有整体模拟的现象,更多的是以自己独特的身份和感受进行创作,从而和前代的作者在本质上拉开了距离㊂比如他也在感叹人生的无常,写了许多自然无限与人生有限的冲突这一永恒的话题㊂第三十八首: 人生如飞蓬,飘荡随风转㊂及时不为乐,日月去人远㊂”第二十八首: 四时有代谢,人生有盛衰㊂”但没有‘古诗十九首“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㊂无为守贫贱,憾轲长苦辛”㊁ 昼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27]这一类极端的思想,而是比较平和的 幸兹康且宁,好德心孳孳”㊁
已矣复何言,追游谅非晚”㊂如前所引,他有许多仿效阮籍‘咏怀“的作品,如第十首㊂但很少像阮籍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那样旨意遥深㊂他缺乏阮籍‘咏怀“七十二: 性命岂自然,势路有所繇㊂高名令志惑,重利使心忧㊂亲昵怀反侧,骨肉还相雠㊂”[28]对名利之害的深刻揭露,也缺乏阮籍‘咏怀“七十七: 百年何足言,但苦怨与雠㊂雠怨者谁子,耳目还相羞㊂声为胡越,人情自逼遒”,[29]对人生苦恼的排斥㊂还很少有‘咏怀“三十九: 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㊂驱车远行役,受命念自忘㊂良弓挟乌号,明甲有精光㊂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㊂岂为全躯士,效命争战场㊂忠为百世荣,义使令名彰”[30],那样慷慨赴难之勇气㊂有的是 洒心游八极,但觉元气清”的平淡心情,最多是 常恐晦朔交,清光深自藏㊂与汝不相见,泪
下空沾裳”的惆怅而已㊂还如前所引㊂答禄与权有许多和陶渊明相类似的隐居作品㊂但他缺乏陶渊明‘九日闲居“ 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㊂尘爵耻虚罍,寒华徒自荣㊂敛襟独闲谣,缅焉起深情㊂栖迟固多娱,淹留岂无成”[31],那种隐居生活非真自然却又将不自然变得自然的深刻感㊂也没有陶渊明‘怨诗楚调示庞主簿“ 炎火屡焚如,螟蜮恣中田㊂风雨纵横至,
收敛不盈㊂夏日抱长饥,寒夜无被眠㊂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㊂在己何怨天,离忧凄目前㊂吁嗟身后名,于我若浮烟㊂慷慨独悲歌,锺期信为贤”[32],对真正隐居生活之艰辛的描写和体会㊂答禄与权有关言理的篇章,缺乏陶渊明‘饮酒二十首“中 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㊂是
611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第32卷 
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33],哲理式的深刻探讨,也缺少 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㊂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㊂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㊂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34],对人生意义的思考㊂只是 静此愁思牵”(第十四首)㊁ 怅然拂衣起,目送天边鸿”(第十三首)㊁ 奚暇嗟无聊”(第十六首)㊁ 俯首长渊默”(第三十一首)㊁ 幸兹康且宁”(第二十八首)罢了㊂因此答禄与权 安得一壶酒,自酌还自斟”与陶渊明‘拟挽歌辞“ 得
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㊂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㊂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35],在深刻的程度上不是一个档次㊂其第二十二首: 我有三尺琴,泠泠椅桐质㊂上无冰丝弦,妙音谁能识㊂高人得深趣,时时横在膝㊂摩娑久沉吟,悟悦心自怿㊂终焉无与愬,俯首常渊默㊂”用的是陶渊明之典㊂‘晋书㊃隐逸传“言陶渊明 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㊂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㊂曰: 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㊂’”[36]但在本质上全不相同㊂陶是深刻领会后进入趣的境界,答禄与权只是不为人知的怨叹而已㊂
如上所述,答禄与权和魏晋人士一样都是处于政权更迭之际的乱世,所以都用 杂诗”的形式写出了自己复杂的感受㊂尽管这些感受大多是相类似的,但在实质上都有所不同㊂如果从表面上看,答禄与权的‘杂诗“要平和得多,主要是文人式的言其性情,和元代大多数文人一样,其特征是传统的诗教  温柔敦厚㊂这从答禄与权所参与的至正二十一年正月二十六日玄沙寺雅集,和玉山雅集具有一致性,便可得到证明㊂贡师泰所作‘春日玄沙寺小集序“中言: 方今宽诏屡下,四方凶顽犹未率服㊂且七闽之境,警报時至,而吾辈数人,果何暇于杯勺间哉?盖或召或迁,或以使毕将归,治法征谋,无所事事,故得从容,以相追逐,以遣其羇旅怫郁之怀㊂然而谢太傅之于东山,王右军之于兰亭,非真欲纵情丘壑泉石而已也㊂夫示闲暇于抢攘之际,寓逸豫于艰难之时,其于人心世道亦岂无潜孚而默感者乎?他日当有以解吾人之意者矣㊂”[37]玉山雅集分题诗序云: 相与议论时务,凡可惊可愕可忧可虑者不少㊂予乃曰: 于斯时也,弛张系乎理,不系乎时;升降在乎人,不在乎位㊂其所谓得失安危又何足滞碍于衷耶?  呜呼!于是时能以诗酒为乐傲睨物表者几人,能不以汲汲皇皇于世故者又几人㊂观是图,读是诗者,宁无感乎?”[38]两者又何其相似㊂然而更重要的是答禄与权和魏晋士人以及传统士人身份处境的不同㊂
5摇答禄与权皈依汉文明的原因
我们知道,答禄与权是乃蛮人,是 太阳汗”的子孙㊂公元1204年成吉思汗击杀太阳汗,其子屈出律逃脱,其宠妃古儿别速成为成吉思汗的皇后之一㊂屈出律逃亡西辽,成为西辽最后一代君主㊂公元1218年,成吉思汗派大将哲别攻西辽,屈出律败亡,其子抄思为蒙古军队所获,被古儿别速收留,25岁时随窝阔台汗出征灭金㊂其子别的因承父职为副万户㊂别的因次子囊加歹以答禄为姓㊂答禄与权便是囊加歹(也名文圭)的孙子㊂他于迁葬父祖二十年后,请翰林侍讲学士黄溍写出‘答禄乃蛮氏先茔碑“㊂[39]所以说,答禄与权作为目人,有着一部家族的血泪史㊂他的家族在中原定居后,已经失落了自己的精神家园㊂不论是乃蛮文明,还是西辽文明,都在蒙古的征骑下消失得无影无踪㊂是新居地的汉民族的传统文明使其在精神上到了归宿,生命的价值得到了体现㊂他不是对太阳汗的文化没有向往, 人言溟海上,灵槎蟠古根㊂张骞骨已朽,谁复穷其源?”但是 至人不可见,至理谅可论㊂恭唯千载下,获仰圣谟尊”(第七首),新的文明填补了心灵的空缺㊂他真诚地皈依了源远流长的汉文明,并和远祖的文明在心灵里融合在了一起㊂其第六首写道: 黄河自天来,日夜无停奔㊂崩腾荡山岳,浩汗彻乾坤㊂龙马负图出,羲皇道弥敦㊂妙契画前易,人文今古存㊂”西方正是黄河的源头啊!元代的汉人文士往往惊讶于目人的程度,感到甚至水平超过汉人,如‘至正直记“卷三 高昌偰哲”条就载,高昌偰哲笃世南兄弟五人同登进士第,且教子有法,为目本族之首㊂使汉人文士羡慕效法,这实际上正是元代目人士到精神家园后,真诚臣服汉文化的反映㊂
正是由于对祖先的了解,对汉文化的服膺,答禄与权能够以冷静的态度来对待元明之际的动乱㊂虽然他在元中了进士,但一直是低级官员㊂元末担任河南江北道肃政廉访司佥事,正遇战火正炽㊂在政权覆灭之时,他不是有守土之
711什么是近体诗
 第1期        牛贵琥:论答禄与权‘杂诗“及皈依汉文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