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
学生姓名 | 年 级 | 六年级 | 学 科 | 数学 | ||
上课时间 | 年 月 日 | 教师姓名 | ||||
课 题 | 第11讲 和差、归总问题 | |||||
教学目标 | 1、掌握和差、归总问题的题型及解题方法。 2、加强巩固数形结合的能力。 | |||||
教学过程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1、甲、乙、丙三个数的和是120,其中甲、乙两个数的和是丙的3倍,甲比乙多10。三个数各是多少? 2、一支钢笔比一支圆珠笔贵6.6元,已知圆珠笔的单价是钢笔的。钢笔和圆珠笔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3、图书馆有文艺书和故事书共960本,其中文艺书的本数是故事书的3倍,买来故事书多少本? 4、两根电线的长相差30米,长的那根的长是短的那根的长的4倍。这两根电线各长多少米? 1、有一块长方形蔬菜试验地,它的长比宽多12米,周围篱笆长92米,这块地长多少米?宽多少米? 2、白、绿两个书架共有书480本,如果从白书架取出40本书放入绿书架中,这时两个书架上书的本数正好相等。白、绿两个书架原来各有多少本书? 3、小华到文具店买笔,原计划按每支4元钱,可以买48支,结果笔的价格下调了,他用这笔钱多买了支16支,问笔的价格下调后每支多少元? 4、家具厂生产一批小农具,原计划每天生产120件,28天完成任务;实际每天多生产了20件,可以几天完成任务?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求出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问题,叫和差问题。 考点一:两个数的和差问题 1、和差问题的概念:已知两个数的和以及两个数的差,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和差应用题,简称和差问题。 2、和差问题的解题规律是: (两数的和-两数的差)÷2=较小的数;较小的数+两数的差=较大的数; (两数的和+两数的差)÷2=较大的数;较大的数-两数的差=较小的数。 【例1】甲乙两人同时以相同的速度打字,2分钟共打了240个字,已知甲每分钟比乙多打10个字。问甲、乙两人每分钟各打多少个? 【例2】甲乙两个仓库共存大米56包,从乙仓库调8包到甲仓库,两个仓库大米的包数就同样多了,甲、乙两个仓库原有大米各多少包? 【例3】学校买了4个足球和2个排球,共用去了162元。每个足球比每个排球贵3元,每个足球( )元,每个排球( )元。 线段图分析: 方法总结:解和差问题时,通常先用公式求一个数,再用减法求另一个数;可以先画出线段图,从线段图上到大数和小数,并到解决方法。 考点二:三个数的和差问题 和差问题是指两个数的和与差,若题目中出现了三个数,需要化为两个数的和差问题。 【例4】有三块布料一共190米,第二块比第一块长20米,第三块比第二块长30米。每块布料各长多少米? 【例5】南京长江大桥比美国纽约大桥长4570米,纽约大桥比我国武汉长江大桥长530米。已知三座桥长10640米,这些桥长分别是( )米、( )米、( )米。 线段图分析: 方法总结:解答这类问题的时候,同样可以借助线段图,从线段图上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到解答方法。 考点三:典型归总问题 1、归总问题概念:已知单位数量和计量单位数量的个数,以及不同的单位数量(或单位数量的个数),通过求总数量求得单位数量的个数(或单位数量)。 2、特点:两种相关联的量,其中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跟着变化,不过变化的规律相反,和反比例算法彼此相通。 3、数量关系式: 单位数量×单位数量的个数÷另一个单位数量 = 另一个单位数量的个数; 单位数量×单位数量的个数÷另一个单位数量的个数 = 另一个单位数量。 【例6】修一条水渠,原计划每天修800米 ,6天修完。实际4天修完,每天修了多少米? 【例7】小华每天读24页书,12天读完了《鲁滨逊漂流记》一书。小明每天读36页书,几天可以读完《鲁滨逊漂流记》? 【例8】食堂运来一批蔬菜,原计划每天吃50千克,30天慢慢消费完这批蔬菜。后来根据大家的意见,每天比原计划多吃10千克,这批蔬菜可以吃多少天? 方法总结: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考点四:归总问题的综合应用题(结合比例、方程、百分比等) 【例9】某车间生产一批零件,每小时生产80个,需要15小时完成,如果要求12小时完成,每小时必须生产多少个零件?(可用比例知识解决) 【例10】一项工程,8个人工作15时可以完成,如果12个人工作,那么多少小时可以完成? 【例11】18个人参加搬一堆砖的劳动,计划8小时可以搬完,实际劳动2小时后,有6个人被调走,余下的砖还需多少小时才能搬完? 方法总结:利用比例、列方程等知识解决归总问题时,需要注意好“总量”,并且先列出等量关系式,再将对应的量套进式子中。 1、小阳期中考试时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数是96分,数学比语文多8分。语文是( )分,数学是( )分。 2、一个人用140元买了一件外衣、一顶帽子和一双鞋.外衣比帽子贵90元,外衣和帽子共比鞋贵120元。一双鞋子多少元? 3、某工厂采用最新技术,每天用料14吨,这样原来7天的用料,现在可用10天,原来每天用料几吨? 4、修一条水渠,计划每天修60米,12天可以修完,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20米,只需要几天修完? 1、和差问题中可先求大数:大数=(和+差)÷2;也可先求小数:小数=(和-差)÷2 2、有些应用题把两个数的差“暗藏”起来,我们管暗藏的差叫“暗差”。到了隐藏的差,就转变成了典型的和差问题。 3、当出现第三数时,需要将问题转变为两个数的和差问题进行求解;灵活利用线段图进行理解。 1、甲、乙、丙三个数的和是105,甲数比乙数多4,乙数比丙数多4,求丙数。 2、二年级一班和二班共有85人,一班比二班多3人.问一班、二班各有多少人? 3、同学们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六(1)班比六(2)班多植10棵,六(2)班比六(3)班多植20棵,三个班一共植了170棵,三个班各植树多少棵? 4、学校总务处张老师去商店采购学生用练习本,练习本定价4元8角,带去买1350本的钱。由于买得多,可以优惠,每本便宜了3角钱,张老师一共买回多少本练习本? 5、锅炉房按照每天3600千克的用量储备了140天的供暖煤,供暖40天后,由于进行技术改造,每天能节约600千克煤,问这些煤共可以供暖多少天? (第1天) 1、两袋大米共重150千克,第二袋比第一袋多10千克,两袋大米各重多少千克? 2、六年级195人分乘三辆车去春游,第二辆车比第一辆车多坐5人,第三辆车比第二辆车少坐10人,三辆车各坐多少人? 3、三年级学生到茶园里劳动,女生有56人,男生有64人。4名学生分成一组,共可以分成多少组? 4、某工厂制作一种零件,第一次8个小时加工了640个零件,第二次6.5个小时加工了520个零件。 (1)写出第一次制作的零件总数与第二次制作的零件总数的比,并求出比值。 (2)写出第一次所用时间和第二次所用时间的比,并求出比值。 (3)写出第一次制作零件总数和所用时间的比,并求出比值。 (第2天)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甲数是32,乙数是10.6,要使甲数是乙数的5倍,乙数要给甲 . 2、甲乙共储蓄32元,乙丙共储蓄30元,甲丙共储蓄22元,三人各储蓄多少元? 3、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等于120,而减数是差的3倍,那么差等于多少? 4、小红是集邮爱好者。如果在集邮册中每页放6枚邮票,32页就可以放完。如果每页放4枚邮票,需要几页才能放完呢? 5、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2.8米。原来做791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第7天) 1、已知两个数的商是4,而这两个数的差是39,那么这两个数中较小的一个是多少? 2、李静和张华集邮,李静集的张数是张华的2.5倍,如果张华再集60张就和李静同样多.两人原来各有多少张邮票? 3、玩具厂生产一批电动智力玩具。原计划每天生产120箱,28天可以完成任务;实际每天多生产了20箱,这样可以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4、一项工程,预计30人15天可以完成任务。后来工作的4天后,又增加3人。每人工作效率相同,这样可以几天完成任务? |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