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
 
一.实验题(共28小题)
1.可逆反应Fe(s)+CO2(g)FeO(s)+CO(g),在温度938K时,平衡常数K=1.47,在1173K时,K=2.15.
(1)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依据是 
A.容器内压强不变了    B.c(CO)不变了  C.V(CO2)=V(CO)  D.c(CO2)=c(CO)
(2)若该反应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如果改变下列条件再达平衡后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①升高温度,CO2的平衡浓度,②再通入CO2化学平衡状态,CO2的转化率,③增大容器的体积,混和气体的平均分子量.
(3)该反应的逆速率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从图中看到,反应在t2时达平衡,在t1时改变了某种条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填序号,答案可能不止一个)
a.升温b.增大CO2的浓度c.使用催化剂d.增压.
2.火力发电厂释放出大量的氮氧化物(NOx)?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等气体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对燃煤废气进行脱硝?脱硫和脱碳等处理,可实现绿环保?节能减排?废物利用等目的?
(1)脱硝?利用甲烷催化还原NOx
CH4(g)+4NO2(g)=4NO(g)+CO2(g)+2H2O(g)H1=﹣574kJ/mol
CH4(g)+4NO(g)=2N2(g)+CO2(g)+2H2O(g)H2=﹣1160kJ/mol则甲烷直接将NO2还原为N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脱碳?将CO2转化为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2(g)+3H2(g)CH3OH(g)+H2O(g)H3
①取五份等体积的CO2和H2的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3),分别加入温度不同?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反应相同时间后,测得甲醇的体积分数φ(CH3OH)与反应温度T的关系曲线如图1所示,则上述CO2转化为甲醇的反应热H3  0(填“”?“”或“=”),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②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进行上述反应?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试回答:
010min内,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mol/(L•min)?第10min后,若向该容器中再充入1m
ol CO2和3mol H2,则再次达到平衡时CH3OH(g)的体积分数  (填“变大”?“减少”或“不变”)?
(3)脱硫?
①有学者想利用如图3所示装置用原电池原理将SO2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A?B是惰性电极,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某种脱硫工艺中将废气处理后,与一定量的氨气?空气反应,生成硫酸铵和硝酸铵的混合物,可作为化肥?常温下,向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硝酸铵溶液中滴加适量的氨水溶液,使溶液中的NO3和NH4+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则溶液的pH  7(填写“”“=”或“”)
3.通过煤的气化和液化,使碳及其化合物得以广泛应用.
Ⅰ.工业上先用煤转化为CO,再利用CO和水蒸气反应制H2时,存在以下平衡:
CO(g)+H2O(g)CO2(g)+H2(g)
(1)向1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CO和H2O(g),800℃时测得部分数据如下表.
t/min
0
1
2
3
4
n(H2O)/mol
0.600
0.520
0.450
0.350
0.350
n(CO)/mol
0.400
0.320
0.250
0.150
0.150
则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  .(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2)相同条件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1mol H2O(g)、2mol CO2、2mo1H2,此时v(正)  v(逆)(填“”“=”或“”).
Ⅱ.已知CO(g)、H2(g)、CH3OH(l)的燃烧热分别为283kJ•mol1、286kJ•mol1、726kJ•mol1
(3)利用CO、H2合成液态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4)依据化学反应原理,分析增加压强对制备甲醇反应的影响 
Ⅲ.为摆脱对石油的过度依赖,科研人员将煤液化制备汽油,并设计了汽油燃料电池,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一个电极通入氧气,另一电极通入汽油蒸气,电解质是掺杂了Y2O3的ZrO2晶体,它在高温下能传导O2
(5)以辛烷(C8H18)代表汽油,写出该电池工作时的负极反应方程式 
(6)已知一个电子的电量是1.602×1019C,用该电池电解饱和食盐水,当电路中通过1.929×105C的电量时,生成NaOH  g.
Ⅳ.煤燃烧产生的CO2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
(7)将CO2转化成有机物可有效地实现碳循环.如:
a.6CO2+6H2OC6H12O6+6O2      b.2CO2+6H2C2H5OH+3H2O
c.CO2+CH4CH3COOH            d.2CO2+6H2CH2=CH2+4H2O
以上反应中,最节能的是  ,反应b中理论上原子利用率为 
4.为有效控制雾霾,各地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大气质量,研究并有效控制空气中的氮氧化物、碳氧化物含量显得尤为重要.氮氧化物研究
(1)一定条件下,将2mol NO与2mol O2置于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g)+O2(g)2NO2(g),下列各项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保持不变
c.NO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    d.每消耗1molO2同时生成2molNO2
(2)汽车内燃机工作时会引起N2和O2的反应:N2+O22NO,是导致汽车尾气中含有NO的原因之一.在T1、T2温度下,一定量的NO发生分解反应时N2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根据图象判断反应N2(g)+O2(g)2NO(g)的H  0(填“”或“”).
(3)NOx是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发N2和O2反应,其能量变化如图2所示:
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5.石油化工生产中,通过裂解可获得化工产品如乙烯、丙烯等.在2L恒温密闭容器中投入10mol丁烷(C4H10),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4H10(g)C2H4(g)+C2H6(g).测得体系中乙烯的物质的量与时间关系如图Ⅰ所示:
(1)能判断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填字母).
a.c(C2H6)与c(C2H4)的比值保持不变     
b.容器中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c.容器中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d.单位时间内有1molC4H10消耗的同时有1molC2H4生成
(2)相对于曲线b,曲线a改变的条件是  判断的理由是 
(3)若图中b、c表示其它条件不变,改变温度时n(C2H4)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可以判断该反应的正反应是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4)在曲线b对应的条件下,反应进行020min区间内的速率v(C2H6)= 
(5)将C2H6和O2设计成如图Ⅱ电化学装置,若c、d均用铜电极,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6.碳、氮广泛的分布在自然界中,碳、氮的化合物性能优良,在工业生产和科技领域有重要用途.
(1)氮化硅(Si3N4)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它可由SiO2与过量焦炭在13001700°C的氮气流中反应制得:3SiO2(s)+6C(s)+2N2(g)Si3N4(s)+6CO(g).H=﹣1591.2kJ/mol,则该反应每转移1mole,可放出的热量为 
(2)某研究小组现将三组CO(g)与H2O(g)的混合气体分别通入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g)+H2O(g)CO2(g)+H2(g),得到如表数据:
实验组
温度/℃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达平衡所需时间/mol
CO
H2O
CO
H2
1
650
2
4
0.5
1.5
5
2
900
1
2
0.5
0.5
①实验1中,前5min的反应速率v(CO2)= 
②下列能判断实验2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容器内CO、H2O、CO2、H2的浓度不再变化      b.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c.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v(CO)=v(CO2
e.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③若实验2的容器是绝热的密闭容器,实验测得H2O(g)的转化率H2O%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b点v  v(填“”、“=”或“”),t3t4时刻,H2O(g)的转化率H2O%降低的原因是 
(3)利用CO与H2可直接合成甲醇,下图是由“甲醇﹣空气”形成的绿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2,写出以石墨为电极的电池工作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利用该电池电解1L 0.5mol/L的CuSO4溶液,当消耗560mLO2(标准状况下)时,电解后溶液的pH=  (溶液电解前后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
7.N2H4(肼)可作用制药的原料,也可作火箭的燃料.(1)肼能与酸反应.N2H6Cl2溶液呈弱酸性,在水中存在如下反应:
①N2H62++H2ON2H5++H3O+平衡常数K1
②N2H5++H2ON2H4+H3O+平衡常数K2
相同温度下,上述平衡常数K2K1,其主要原因是 
(2)工业上,可用次氯酸钠与氨反应制备肼,副产物对环境友好,写出化学方程式 
(3)肼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只产生两种气体,其中一种气体能使红石蕊试纸变蓝.
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平衡体系中肼气体的体积分数与温度关系如图1所示.
该反应的正反应H  0(填:或=,下同);P2  P1
(4)已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反应I:N2H4(g)N2(g)+2H2(g)H1
反应II:N2(g)+3H2(g)2NH3(g)H2
H1  H2(填:或=)
②7N2H4(g)8NH3(g)+3N2(g)+2H2(g)H
H=  (用H1H2表示).
③向1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1mol N2H4,在30℃、Ni﹣Pt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I,测得混合物体系中,(用y表示)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