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原⽂课⽂故都的秋赏析
  故都的秋是⼀篇优美的散⽂,通过阅读能够体会到作者对故都的真挚情感。以下是由店铺⼩编为⼤家整理的“故都的秋原⽂课⽂故都的秋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家阅读。
  故都的秋原⽂
  秋天,⽆论在什么地⽅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凋得慢,空⽓来得润,天的颜⾊显得淡,并且⼜时常多⾬⽽少风;⼀个⼈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港⼴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余年了。在南⽅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的⾍唱,⽟泉的夜⽉,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海之中,租⼈家⼀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碗浓茶,向院⼦⼀坐,你也能看得到很⾼很⾼的碧绿的天⾊,听得到青天下
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丝⼀丝漏下来的⽇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花的蓝朵,⾃然⽽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分的秋意。说到了牵⽜花,我以为以蓝⾊或⽩⾊者为佳,紫⿊⾊次之,淡红⾊最下。最好,还要在牵⽜花底,叫长着⼏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种能使⼈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不是花的那⼀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也没有,⽓味也没有,只能感出⼀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阵扫后,灰⼟上留下来的⼀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古⼈所说的梧桐⼀叶⽽天下知秋的遥想,⼤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低,所以⽆论在什么地⽅,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是⾮要上郊外或⼭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可和蟋蟀耗⼦⼀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的家⾍。
  还有秋⾬哩,北⽅的秋⾬,也似乎⽐南⽅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来⼀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来了。⼀层⾬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晴了,太阳⼜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或夹袄的都市闲⼈,咬着烟管,在⾬后的斜桥影⾥,上桥头树底下去⼀⽴,遇见熟⼈,便会⽤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
  “唉,天可真凉了……”
  “可不是吗?⼀层秋⾬⼀层凉了!”
  北⽅⼈念阵字,总⽼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北⽅的果树,到秋天,也是⼀种奇景。第⼀是枣⼦树,屋⾓,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它都会⼀株株地长⼤起来。像橄榄⼜像鸽蛋似的这枣⼦颗⼉,在⼩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便是沙尘灰⼟的世界,只有这枣⼦、柿⼦、葡萄,成熟到⼋九分的七⼋⽉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是⼀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学⼠,尤其是诗⼈,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的⾊彩,所以中国的诗⽂⾥,赞颂秋的⽂字的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念的不多,也不想开出帐来,做⼀篇秋的诗歌散⽂钞,但你若去⼀翻英德法意等诗⼈的集⼦,或各国的诗⽂的Anthology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和悲啼。各著名的⼤诗⼈的长篇⽥园诗或四季诗⾥,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最有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类,对于秋,总是⼀样地特别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就是被关闭在牢狱⾥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定能感到⼀种不能⾃已的深情,秋之于⼈,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字⾥有⼀个“秋⼠”的成语,读本⾥⼜有着很普遍的欧阳⼦的《秋声》与苏东坡的《⾚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与秋和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要在北⽅,才感受得到底。
  南国之秋,当然也是有它的特异的地⽅的,⽐如廿四桥的明⽉,钱塘江的秋潮,普陀⼭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彩不浓,回味不永。⽐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蟹,黄⽝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折去,换得⼀个三分之⼀的零头。
  ⼀九三四年⼋⽉在北平
  故都的秋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年12⽉7⽇-1945年9⽉17⽇),男,原名郁⽂,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中国现代作家、⾰命烈
⼠。曾留学⽇本,毕业于名古屋第⼋⾼等学校(现名古屋⼤学)和东京帝国⼤学(现东京⼤学)。
  郁达夫是新⽂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之⼀,⼀位为抗⽇救国⽽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在⽂学创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救国宣传活动,其⽂学代表作有《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怀鲁迅》等。
  故都的秋赏析
  1934年7⽉,郁达夫“不远千⾥”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
  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故都的秋》。作者在对北平秋的“⾊”“味”“意境”和“姿态”的描绘中,寄寓了眷恋故都⾃然风物的情愫和对美的执著追求,流露出⼀种沉静、寡淡的⼼境。语⾔清新淡远,蕴含着⾊彩感和韵律美,体现了郁达夫散⽂的独特个性和美学价值。
  由主观感受和客观描绘的统⼀⽽形成的和谐的⾊彩感和画⾯美,是《故都的秋》的第⼀个特⾊。
  ⾊彩,作为美学上的概念,具有两个⽅⾯的内容:⾃然界的万事万物,⽆不带有⾃⾝的某种⾊彩,我们不妨称它为客观⾊彩;客观存在反映到⼈的意念上来,它的⾊彩便有⼀定的主观性,我们称它的主观⾊彩。这两种⾊彩在郁达夫的笔下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秋天,⽆论在什么地⽅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和静,来得悲凉。
  这“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家意念之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章的基调和底⾊。读者也许会提出这样⼀个问题:就全⽂看,作者意在颂秋,为什么⼀开始就在读者感情上涂上⼀层悲凉的⾊彩呢?是不是违反了⽣活的逻辑?不,这种清、静、悲凉正是故都秋的特⾊,是作者着⼒表现的东西,因为这⾊彩本⾝就是⼀种美的表现。
  将⽂中富有主观⾊彩的词语汇集起来:清、清闲──恬静安谧,这是故都秋的“清”;细腻、幽远──幽静深邃,这是秋的“深沉”;落寞、衰弱、萧条──萧条凄凉,这是秋的“悲凉”。郁达夫⽤情感绘画了⼀幅细腻深沉的主观意境图,它构成了⽂章的⾻架。读者可在对秋⾊、秋味、秋的意境和秋的姿态的体味中,感受作品美的⼒量。
  如果把以上的主观⾊彩称为“理智的思索”,需要借助读者的⽂学素养和⼀定的鉴赏能⼒才可完成的话,那么,也可以把《故都的秋》对客观⾊彩的描绘称为“⾃然的再现”,它直接诉诸读者的感官。这篇散⽂,对于⾃然风物,即没有浓装艳沫的涂饰,也没有对⾊彩层次的刻意雕琢,只是在⽣活的底⽚上稍事点染,把⾃然⼒赋于北平秋天的种种神韵和盘托出给了它的读者,既映衬出秋的底⾊,⼜和谐着⽂间的基调。你看:
  就是在皇城⼈海中……早晨起来,泡⼀碗浓茶,向院⼦⼀坐,你也能看得到很⾼很⾼的碧录的天⾊,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说到了牵⽜花,我以为以蓝⾊或⽩⾊为佳,紫⿊⾊次之,淡红⾊最下。
  这是⼀幅巨⼤的画⾯,带有⽴体的美感。碧绿辽阔的天空作了画的背景;地⾯上,五颜六⾊的牵⽜花荟萃成流光泛彩的野花圃;天与地之间,间或出现⼀两只⽩⾊或⽡灰⾊的驯鸽,点缀在⼀⼤⽚的空⽩中间,显得疏密得体,浓淡相宜,可与天⼯媲美。坐在院⼦⾥的⼈,⼿棒茶碗,带头望碧空,俯⾝撷牵⽜,⽿边不时传来驯鸽的飞声,画⾯有静有动,绘声绘⾊,秋的美、秋的情趣完全融合在蓝天⽩花之中。
这种清淡中略带⼀点“野味”的情调,体现出故都秋的质朴美和原始美。从表⾯看,作者只是信笔⽽⾄的点缀,其实作者对⾊彩的选配是颇具匠⼼的。这幅画⾯选⽤的⼤多是些“冷⾊”,如青、蓝、灰、⽩冲淡了故都秋特有的风味和精神。它是作家审美观点在⽂学作品中的反映。
  韵律感和⾳乐美,在《故都的秋》中表现得⽐较强烈。韵律本是诗歌的专门术语,这⾥借以揭⽰这篇散⽂的诗意美。
  关于散⽂的⾃然韵律,郁达夫作过明确的阐述。他说:“在散⽂⾥,那种王渔洋所说的神韵,若不以⾳律的死律⽽讲,专指⼴义的⾃然韵律……却也可以有;因为四季的来复,阴阳的配合……⽆⼀不合于⾃然的韵律,作为描绘⾃然风物的散⽂,⾃然是可以具备这⼀美学特征的。
  先看作品对秋⾬的描写: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来⼀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来了。⼀层⾬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晴了,太阳⼜露出脸来了。
  再看对槐树的描写:
  像花⽽⼜不是花的那⼀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也没有,⽓味也没有,只能感到⼀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读了这两段,在娓娓的叙述之中,创造了⽆穷了诗意。⾸先作者选择的事物,具有诗意,其中有动(凉风、落⾬、云逝)有静(灰沉沉的天,⽆声⽆息的落蕊),亦情亦景。⾏⽂像轻轻飘浮的⽩云,⼜像叮咚作响的⼭泉,⾃然是韵律和⾳乐的节奏融化在平静细腻的描绘中。
  诗歌的声韵和节奏,加强了《故都的秋》的⾳乐美。“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调得/慢,空⽓/来得/润,天的颜⾊/
显得淡……”上⾯三句,结构相同,动词后⾯均辅以结构助词“得”,形式整齐划⼀,有⼀种整体的美感。作谓语的形容
词,“慢”“润”“淡”,表现的都是平淡细腻的意味。它们⼜都是响亮的⾳节。“慢”(màn)“润”(rùn)“淡”(dàn)声调相同,前后两字⼜叶韵,这样读起来声韵铿锵,词势贯通,具有很强的⾳乐感。
  ⼀切景语皆情语。这篇散⽂“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显⽰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它既是对北平的客观描绘,⼜是作者当时⼼情的折射,在郁达夫⼤量的写景抒情散⽂中,是很有特⾊的⼀篇。
  拓展阅读:
  故都的秋教案
  ⼀、教学内容分析
  《故都的秋》是⼈教版普通⾼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必修②第⼀单元的第2篇课⽂。这个单元学习写景状物的散⽂,主要⽬的是引领学⽣展开想像的翅膀,领略⼤⾃然,感受作者⼼灵的搏动,由此⽽进⼊⼀种审美境界。
  这篇⽂章是郁达夫⼀篇颇具特⾊的散⽂,体现了他的艺术个性和审美追求,全⽂紧扣“清、静、悲凉”,描绘了“⼩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秋果奇景”这五幅画⾯,通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法,将⾃然的“客观⾊彩”(故都的秋⾊)与作家内⼼的“主观⾊彩”(个⼈⼼情)⾃然完美地融合在⼀起。本⽂是本单元的第⼆篇散⽂,⽰范作⽤仍不可忽视,因此,继续重视指导学⽣掌握散⽂“形”与“神”的关系,难点放在运⽤⽂章“景”和“情”和谐统⼀的表现⼿法上,进⼀步让学⽣感悟作家对⾃然、对⼈⽣的丰富体验和深刻的思考。
  ⼆、学⽣学习情况分析
  学⽣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的学⽣教授知识的时候,⾃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理特征,从⽽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我的教学对象是民办普通⾼中⼀年级的学⽣,⼤部分学⽣的语⽂基础不⼤好。但他们对散⽂是不陌⽣的,初中学过朱⾃清的《春》,刚刚⼜学过朱⾃清的《荷塘⽉⾊》等散⽂,感受过散⽂的语⾔美、意境美,进
⾏过初步的鉴赏。为了拓宽学⽣的视野,开学时,我就要求每位学⽣必须⼈⼿⼀册课外杂志。诸如《读者》、《散⽂》、《青年博览》、《⼩⼩说选刊》等等,让它们成为全体学⽣的共同资源,达到共享。经过调查,⼀般同学也能说出散⽂“形散⽽神不散”的特点,但学⽣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和审美能⼒尚在形成之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学⽣进⼊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胸。
  三、设计思想
  1、以教师为主导,以学⽣为主体,以素质、能⼒培养为主线。
秋天的文章  2、语⽂课就要有语⽂味。教学注重整体感知,要学⽣能够知⼈赏⽂,利⽤⾃⾝普通话过⼆甲及擅长朗诵的优势,营造良好的氛围,引导学⽣进⼊特定的审美情境。
  3、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本单元的要求,结合我校学⽣的实际,制定教学⽬标,确定教学重点及难点。备课不仅备教材,也备学⽣。充分发挥学⽣的主观能动性,关注学习过程,适宜地启发与评价,⼒求能够实现课堂教学的三维⽬标。
  4、本课只安排⼀课时,时间可能较紧,因此要求学⽣必须充分地预习课⽂,其⼀,朗读课⽂三遍,出五幅画⾯;其⼆,查有关作家的⽣平及作品等材料。
  5、鉴赏作品注重以点带⾯,引导学⽣举⼀反三,学以致⽤。
  6、有效利⽤多媒体。
  四、教学⽬标
  进⼀步体会散⽂“形”与“神”的关系。进⼀步学会运⽤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法。陶冶学⽣性情,提⾼审美能⼒。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领悟⽂章的感情基调,体会作者对故都的情感。
  难点:全⽂如何紧扣“清、静、悲凉”,描绘了“⼩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秋果奇景”这五幅画⾯,通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法,将⾃然的“客观⾊彩”(故都的秋⾊)与作家内⼼的“主观⾊彩”(个⼈⼼情)⾃然完美地融合在⼀起。
  六、教学过程设计
  ⼀课时。
  ⼀、导⼊
  同学们,今天我们⼀起来欣赏⼀篇情深意浓的散⽂。在进⼊对这篇⽂章的学习前,让我们先来看⼀幅画,这是我请我们学
校的⼀位美术⽼师根据⼤家初中学过的⼀⾸词描写的景象所画的:
  展⽰画⾯⼀
  出⽰《天净沙•秋思》(个别背诵与师⽣背诵相结合)
  思考:这⾸词表达了作者⼀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是怎么体会到这种感情的?(学⽣⾃由发⾔)
  明确:⼤家理解得⾮常好!天涯沦落,秋⽇思归,情与景在这⾸词⾥得到了完美的结合。的确,读⼀⾸诗,看⼀幅画,常常是通过眼前的有限的形象去捕捉和领会到某种更深远的东西,⽽获得美的享受。这种更深远的东西,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对于写景抒情散⽂来说,作家笔下绝没有单纯的风景,往往是情寄寓于景中,我们阅读这类散⽂的时候,要从具体的形象⼊⼿,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握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
  出⽰思维⽅向借景抒情
  这种⽅法,⼤家在初中已很熟悉,⾼中阅读对我们提出了更⾼的要求,需要我们深⼊其中的对景物进⾏细致的揣摩和体会,从⽽更好的理解与把握作者的感情。今天,我们就要在学习这篇课⽂基础上掌握这种阅读⽅法。
  ⼆、整体感知
  1、美学家说:⼀⽚⾃然风景就是⼀个⼼灵的世界。那么,我们就从《故都的秋》景⾛⼊郁达夫的⼼灵世界,看作者⼜通过写什么样的景物去抒发⾃⼰怎样的深情?
  学习⽬标:(幻灯)
  1、体会散⽂“形”与“神”的关系。
  2、理解本⽂“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法,学会分析借景抒情散⽂的阅读⽅法。
  北平故都,已是历繁华的过眼烟云。这篇⽂章的题⽬中的“故”字就含有⼀种深深的“眷恋”。⼀个旧都的秋景,为何会引起作者如此的眷恋?秋声秋⾊中蕴涵了什么样的深情?我们先来整体感知故都的秋景。下⾯,请⼤家看课⽂,你们先齐读第⼀、⼆⾃然段,然后听我对课⽂主体部分(3-11)的朗诵。⼀起神往故都,观其⾊,闻其声,品⼀品故都的秋味。(播放配乐朗诵。)
  2、思考下⾯两个问题:
  (1)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呢?出⽂章的⽂眼。
  (2)作者在⽂中描写了⼏幅故都秋天的画⾯?
  明确(1)“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是故都的秋的特点。这是课⽂的主线或⽂眼。对课⽂⽂眼或主线的把握有利于我们对课⽂的深⼊理解。如:《荷塘⽉⾊》中“这⼏天⼼⾥颇有点不宁静”。
  (2)五幅画⾯:⼩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闲话秋凉秋果奇景
  三、分析鉴赏
  “清”“静”“悲凉”不是空⽳来风,它来⾃作者对故都秋景的客观感受上。作者是怎样细致⼊微的刻画描写这⼏幅秋景的呢?什么样的景物,会使郁达夫感到这样的压抑,感到这样的凄清和孤独?
  思考:(1)在五幅画⾯中,作者是从那些⽅⾯来写秋的?
  明确:作者从秋声和秋⾊两⽅⾯(⾓度)来细致⼊微的展开描写。
  (2)从秋声秋⾊的⾓度来写,有何好处?
  明确:声⾊的⾓度能很好的表现出故都的秋的特点。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其境。
  (3)描写了哪些秋声和秋⾊?(分两组,讨论)
  ①明确:⾊:碧空蓝朵黄中带⽩青布淡绿微黄
  提问:A、本⽂选择的秋⾊⼜有什么特点?(颜⾊的格调)
  明确:冷⾊调。⽤青蓝⾊,暗灰⾊,灰⽩⾊调绘出⼀幅冷⾊的画⾯。
  B、落槐为何也是秋⾊呢?
  明确:它的花⽩⾥透黄,突出了秋天的特点,与⽂中描写的其他颜⾊格调⼀致。
  C、⾯对这样的⾊彩与景物,你⼼⾥会产⽣怎样的感受?
  明确:冷清。处处散发着丝丝的凉意。
  ②明确:声:帚声衰弱的蝉声风⾬声⼈声
  A、如果说,秋⾊的描写是“清”;那么,秋声呢?⽤⼀个字概括。
  明确:静。处处透着寂静与落寞。
  B、写了秋声,为什么我们还说它静呢?
  明确:反衬。在秋天的故都,在那⽆际的碧天下,连⼩⾍的鸣叫、扫帚扫街这样的细微的声⾳都能听得清清楚楚,不正反衬出故都的寂静吗?“蝉噪林愈静,鸟鸣⼭更幽”,艺术家们往往⽤这种以静衬动的艺术辨证法来取得更强的表达效果。我们在《荷塘⽉⾊》中已经接触过这种⽤法,⽤蛙鸣来衬托⽉下荷塘的幽静。
  C、举⼀个例来说⼀说:
  如看到扫帚的丝纹,为何也让我们仿佛听到了那细微的声⾳?精细的丝纹,灰⼟上⼀条条的痕迹。我们仿佛看到了扫街的在树影下清闲的挥动着扫帚,听到了灰⼟与落叶发出的沙沙的轻微的声⾳。这不正折射出故都秋景的寂寞与衰败吗?
  D、在看到冷清的⾊彩后,⼜听到这微漠的声响,作者⼜会有怎样的感觉?
  明确:更加孤独,凄冷。息列索落的秋风秋⾬之⽇,伴着衰弱的蝉声的天籁,和着鸽哨的鸣叫,远处传来荒野的钟声,作者连细微的扫帚声也仿佛听得真真切切。“这次第,怎⼀个‘静’字了得!”
  四、揣摩感悟
  1、秋⾊冷清,秋声寂寞,作者在这样清静的秋⾊秋声⾥品味到⼀种什么样的秋味呢?我们⼤家已经抓住秋景的特点对景物进⾏了分析,现在让我们⼤家⼀起进⼊作者所创造的意境中去体味,去揣摩,去感悟!
  意境是什么呢?意境是内在的情趣与外在景物的融合。包括两⽅⾯的因素,⼀是境,即眼前之景;⼆是意,即⼼中之情;情景相⽣。景物本来是没有感情的,作者带着某种特定的感情来看景物,那么景物就染上了作者的感情。感情的不同则对于同⼀景物的观感也不相同。这就是我们美学上常说的“移情作⽤”。
  下⾯,我们就深⼊作品中的意境,观景⽽察情。看到第三段,请全体⼥同学诵读,这是故都⼩院秋天的清晨之景。男同学在听的时候试着概括⼀下客观的景。
  展⽰画⾯⼆
  (预设学⽣回答)
  ⼩院晨景:天⾼⾊青下,驯鸽飞天,⼀椽破屋旁,⼀棵⽼槐树,破壁腰静对着牵⽜花的兰朵,⽇光穿过槐树叶透射下来。
  院中之⼈:清晨,穿着青布长衫的作者坐在院中的槐树下,喝着⼤碗浓茶,细数⽇光或静对牵⽜及产
⽣的联想(疏落的秋草)。
  主观感受:清闲、寂寞、悲凉。
  明确:同学们回答不错。这是⼀幅巨⼤的画⾯,带有⽴体的美感。碧绿的天空作了画的背景,地⾯上五颜六⾊的牵⽜花荟萃成流光泛彩的野花圃;天与地之间,间或出现⼀两只⽩⾊或⽡灰⾊的驯鸽,点缀在⼀⼤⽚的空⽩中间,显得疏密得体,浓淡相宜,可与天⼯媲美。穿着青布长衫坐在院⼦的⼈,⼿捧茶碗,举头望望碧空,细数槐叶间透下来的⽇光,俯⾝撷牵⽜,⽿边传来驯鸽的飞声,画⾯有静有动,绘声绘⾊,秋之美,秋之情趣完全融合在蓝天⽩花之中。这种“清、静”中略带“悲凉”的情调,体现了故都秋的原始美和质朴美。
  “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彩”,作者笔下渲染的秋是冷清的,⼜是寂静的,也是美丽的。同学们,⽼师想通过解读“⼩院秋晨”来感悟“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希望同学们课后能以点带⾯去分析其他四幅画⾯的意境。(板书“以景显情”)
  2、国学⼤师王国维有⾔:“⼀切景语皆情语”,景由情⽣。“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断有谁怜”,林黛⽟在悲伤的泪眼中才会看到那纷飞的落蕊。那么作者为什么会把秋景看得如此的“清静与悲凉”?
  这跟当时作者的⽣存环境有关,由于⽩⾊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作为知识分⼦的郁达夫在30年代中期,
思想苦闷,过着⼀种闲散安逸的⽣活,为了逃避现实,到处游⼭玩⽔,在⼀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给他带来的苦闷和离索居的寂寞,正是带着这样的⼼境来看故都的秋景,才使原本⽆感情的景物染上了浓重的主观⾊彩,内外和谐。(板书:“以情驭景”)
  五、细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