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2.了解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速度和周期。
二、能力目标
学会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现象,形成空间想象能力。
三、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教学重点】
自转和公转的运动规律。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看懂“恒星日和太阳日示意图”,说出两者的差异及其原因
【教学媒体教具】
投影片、投影仪、吹塑圆片一个(圆片上系一红绳)、地球仪、彩墨水、滴管、椭球仪、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纸模型。
教学过程
【设疑引入】主席有一句著名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这种说法是否科学呢?【学生回答】是
【总结讲解】我认为这种说法要辨证的去对待,若位于赤道地区,说法很科学,但对于我们这个地区而言却不是很科学,到底是为什么呢?这主要是由于地球的运动造成的,这节课我们就解决这个问题。
【板书】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第一课时: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过渡】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两种形式,下面我们逐一学习。
【板书】一、地球的自转
1.方向
【提问】教室的东西南北方向。
【学生回答】略。
【演示】教师转动地球仪。
【提问】描述自转的方向。
【学生回答】略。
【演示】转换地球仪的观察角度,分别从北极和南极上方观察转动的地球仪。
【提问】描述从北极看和南极看到的地球自转状态。
【学生回答】略。
【板书】
记忆方法:右手——四指半握,大拇指代表
地轴指向北极星,四指为自转方向
【提问】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
【学生回答】略。
【演示】地球仪自转。
【提问】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怎样知道地球自转了一周?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呢?
【过渡】刚才同学回答的很好,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随观测参照物的不同而不同。我们一般以太阳和天空中的恒星为参照物,相应的周期我们分别称之为太阳日和恒星日。
【演示和讲解】运用“太阳日和恒星日”(课本第13页)投影片分析“恒星日与太阳日图”中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关系。
注意交代:恒星(除太阳外)距离地球很遥远,不论地球公转到何处,所看到的恒星方位几乎不变
结论:
恒星日23h56'4''(3600)——自转的真正周期
太阳日24h(360059')——昼夜交替的周期
【同时用吹塑片演示】
(1)在黑板上框按一图钉代表太阳S,将一个吹塑片上的红绳固定,让该吹塑片如课本插图中的E1状态,在吹塑片和绳的交点上作记号P,在黑板上描出红绳和地球的位置;
(2)让该吹塑片以P为参考点自转并绕日公转到E2位置,作图。在黑板上用虚线连接太阳和E2,P点未在此线上,说明以太阳为参考点时,地球还未自转一周。在黑板上做E2到P的延长线,此线的上方为遥远的宇宙中的一颗恒星H,该线与SPE1线平行,以该恒星为参考点,则说明地球自转了一周。
(3)要保证以太阳为参考点的自转一周,地球必须继续向前公转到E3点,使S、P、E3三点一线。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个太阳日比一个恒星日多转出一个角度SE3H。
(4)由于地球每天公转东进59分,即图中的角E1SE3的度数。课本中的示意图实际是夸大了该角度。若按照严格的度数画图,就会发现,E1PS线和E2P线距离很近,该恒星距地球十分遥远,这种误差可以忽略,所以图中的三颗恒星是一颗恒星。角E1SE3和角SE3H是内错角,因此一个太阳日,地球实际自转了360度59分,多出的59分,在时间上要用3分56秒。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板书】
【引导看书】请学生看书中第14页图1.16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及右侧文字思考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的升高有什么变化规律?南北两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是多少?
【同时展示模型】展示与之对应的立体纸制模型,帮助学生理解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含义。【板书】3地球自转速度
【总结】
通过对地球运动周期的分析得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360÷24=15度/每小时
【讨论】线速度:读图P15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图思考各地的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
【学生回答】略。
【总结】A角速度全球(除南北极点)都相同
B线速度随纬度的升高而递减;注:纬度60度的地方的线速度是赤道的一半(备注:有时间可以引导学生用数学方法分析)
【过渡】以上我们分析了地球的自转,实际上,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公转,下面我们就来分析地球的公转
【板书】二、地球的公转
【指导看书】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5相关内容思考: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轨道?速度?
【讲解】
1.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可以简单讲述作为对地球自转方向的巩固
2.地球公转的周期:
365天6时9分10秒
3.地球公转的轨道和速度
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形
速度:近日点(较0.3km/s)和远日点(较慢29.3km/s)
(备注:该部分可以补充右图讲解)读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公转速度的变化,观察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关系
(补充知识:开普勒三定律增加学生对公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理解)
【板书】1、方向:自西向东
2、周期:365天6时9分10秒
3、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形
4、速度:近日点(较0.3km/s)和远日点(较慢29.3km/s)
【课堂总结】
【探究性作业】P16活动3
【板书设计】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第一课时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一、地球的自转
1.方向
3.地球自转速度
二、地球的公转
1.方向:自西向东
2.周期:365天6时9分10秒
3.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形
4.速度:近日点(较0.3km/s)和远日点(较慢29.3km/s)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昼半球、夜半球、时区、地方时等概念
2.理解昼夜更替产生的原理;并能画出晨昏线
3.理解地方时、区时的成因;并会计算不同地方的地方时和区时;
二、能力目标
1.能在不同的光照图中画出晨昏线
2.能计算不同地方的地方时和区时
【教学重点】
昼半球、夜半球、时区、地方时的计算
【教学难点】
1、晨昏线的画法;
2、时间的计算;
【教学媒体教具】
投影片、投影仪、地球仪、时区和国际日期变更线图、或多媒体教具
【讲授过程】
【知识回顾】
1.地球自转的周期、方向
2.地球自转的周期、方向、轨道
【新课讲授】
【引入新课】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知道有昼夜变化,为什么回出现昼和夜的差别呢?我们在假期中可能看了雅典奥运会,若想看直播现场,大多数会在我们的晚上或夜间进行,这又是为什么呢?这些都是由于地球自转与时差造成的,下面我们便来解决这个问题。【板书】第二课时地球自转与时差
【引导读书】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6——17内容思考什么是晨昏线?地方时又是如何计算的?
【学生回答】略
【板书】一、晨昏线(圈)
【讲解】
由于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
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
表面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背着太
阳的半球是黑夜(如图)。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
界线(圈),叫做晨昏线(圈)。晨昏线(圈)把经
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绿虚线)和夜弧(兰
虚线)。
下面我们具体介绍一下晨昏线:
【板书】1晨昏圈概念: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昏圈由晨线和昏线组成
【板书】2晨昏线的画法:
【板图】晨昏线的画法(图2)A
【学生练习】在上图中的B图和C图上绘出晨昏线。
【学生回答】略
【讲解】各种不同光照图中晨昏线的画法
1、侧面图:夏至日(6.22)冬至日(12.22)
N N
S
昏
线昼弧
昼弧
晨
线
夜弧
高中地理教案太
阳
光
线
N
2、北极上空图:
3、南极上空图【学生活动】用地球仪演示晨昏线如何画侧面图和极地上空图【过渡】假如同学们就是太阳,地球对着太阳的一半是白天,背着太阳的一半是黑天,由于每天地球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转,东边的地点比西边先看到日出,东边的时刻要比西边的时刻早。当北京正对着太阳的时候,也就是说北京是12点时,纽约还是黑夜。古时候各地都把正午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刻定为12点,因而各地的12点是不同的,所以其他时刻各地也不相同,这种因地而异的时刻,称为地方时。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下一个问题:【板书】二、时区和日界线
(出示标明北京、纽约的地球仪)
【教师边演示边讲解】【板书】1.地方时
【讨论】请学生看教材P16~17页思考:我们看雅典奥运会直播现场,为什么大多数会在我们的晚上或夜间进行?
【学生回答】略
【转折】为了克服时间上的混乱,1884年在华盛顿召开了一次国际经度会议,在会上创立了标准时制度,明确了世界上的时区划分、时间计算等问题。
【板书】2.时区的划分和区时的确定
(出示时区和国际日界线图)
【提问】1.地球自转一周需要多少小时?
2.地球每小时转多少个经度?
【教师指图讲解】由于地球每24小时自转一周,一小时转15个经度。因此,国际上规定,每隔15°划为一个时区,全球可分为24个时区。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西经7.5°至东经7.5°,划为中时区,或叫零
时区。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称为东西十二区。
(让同学看书时区和国际日界线图)
【提问】北京、东京、莫斯科、开罗、伦敦、纽约、华盛顿各在哪个时区?
【教师指图讲解】每个时区跨经度15°,同一时区各处地方时也不相同,因此国际上规定,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叫做该时区的“标准经线”,标准经线上的时间,便是整个时区的“区时”。N S
S N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