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伤”—《氓》《孔雀东南飞》对比阅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氓》与《孔雀东南飞》都是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的中的两篇课文,其人文主题为“诗的国度”。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积累文言阅读经验,体察古人情感与生命思考,感受古诗词之美,获得情感浸润和审美体验。《诗经》和《楚辞》是古典诗歌的源头,分别开启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文学传统。《氓》是《诗经》中的经典名篇,是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公元前六世纪卫国的民间歌谣,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弃妇诗。诗歌通过春秋时期一个被遗弃的女子的自诉,讲述了女子从恋爱、结婚到被抛弃的过程,展示了她从情意绵绵到悲伤无助,再到激愤决绝的心路历程,将叙事与抒情巧妙地结合起来。诗歌生动形象地向后人展示了春秋时期女性的特征和社会生活的场景。乐府诗是汉魏六朝时期重要的诗歌类型,其继承了《诗经》所开创的现实主义传统,在叙事诗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讲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孔雀东南飞》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被誉为“乐府双璧”之一。《孔雀东南飞》是一首经典的长篇叙事诗,展现了西周到春秋中叶的社会风貌。这首汉乐府民歌讲述了刘兰芝、焦仲卿凄美的爱情故事,从刘焦分离、抗婚、殉
情的悲剧中突出他们追求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渴望。两诗都属于民歌范畴,都是流传千古的不朽名篇。一首是《诗经》中的“国风”,一首是“汉乐府”,在表达上有相同之处,如都用到了“兴”这一表现手法。更重要的是两诗在题材上近乎相似,都是男女爱情生活的题材,都写了“弃妇”的生活经历与思想情感。两篇诗歌都是悲剧性质的结局,两篇诗歌虽然在写作的时间上相差七八个世纪,但矛头都指向腐朽制度,都在为提高妇女地位而呼唤和呐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 2020年修订)》最具特的内容之一是“学习任务”,要求教师“从祖国语文的特点和高中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出发,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语文学习任务’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学习任务是教师课程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与重点,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全面发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面对两诗中的“相同,相似”,本教学案例以学习任务为导向,依据“学习提示”对《氓》和《孔雀东南飞》开展了比较阅读,学生通过文本分析探究相似爱情故事底之下的不同悲剧故事,在文阅读的对比辨析中形成思辨意识和逻辑思维。“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更清晰地明了事理,提高学生的思辨、分析、鉴赏能力。正如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
础,借助比较我们才得以去了解这个世界。文学作品的阅读若能借助“比较”进行巧妙开掘,会收到较好的阅读效果。通过反复比较,才会是有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才会是灵活的,而不是呆板的。通过带领学生对《氓》《孔雀东南飞》进行比较阅读,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不同时期的女性特征和社会生活场景,品味诗作中不同的人物形象和命运结局,观照社会现实,感受作品无尽意蕴。
课标分析
统编版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其人文主题为“诗意的探寻”。按照课程标准的规定,学生通过此单元的学习,积累文言阅读经验,能体察古人情感与生命思考,感受古诗词之美,获得情感浸润和审美体验;培养民族审美趣味,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目标与内容如下:
(1)选择中国文化史上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一些代表性作品进行精读,体会其精神内涵、审美追求和文化价值。
(2)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场景中考察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认识作品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贡献。
(3)梳理所学作品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文化常识,注意古今语言的异同。
(4)阅读作品应写出内容提要和阅读感受。选择一部(篇)作品,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讨论分析,撰写评论。
(5)学习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的表达艺术,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本单元就是依照课程标准的这些规定设置的,选编了 7首诗,按照文学史发展次序编排,分为 4课。主要学习内容为中国古典诗歌。古典诗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歌的创作与欣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数千年来,伟大的诗人灿若繁星,名篇佳作层出不穷。本单元的主题是“诗意的探寻”,这一主题有两方面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本单元选编的诗歌,都有着丰厚的意蕴,需要细细品味咀嚼,多方面探求作品的“诗意”;其次,
还要学会让自己的阅读体验与生活经验相印证,由此感受诗人创作时心灵与世界之间的相互碰撞、激荡,学会从千变万化的社会生活中发现诗意,体认诗歌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但爱情也充满了酸甜苦辣。千年之前,两位妙龄少女无比渴盼着属于她们自己的幸福。但等待一位少女的是无情的抛弃与亲友的嘲讽;另一位与自己的丈夫被迫分离,双双殉情,一个举身赴清池一个自挂东南枝。他们有着相似的爱情,却有着不同的悲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穿越千年,去感知她们的爱与伤。
二、学习目标
1. 比较两篇文章男女主人公人物形象的异同
2.比较两篇文章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的异同
3.探究两篇文章中爱情悲剧的根源好,我们已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那么她们的爱情如何
相似,这两首诗又有怎样的相同之处呢?让我们回顾上节课所学。
主题相同:两篇都是古代________故事。
诗体相同:两篇都是优秀的,都是在_______基础之上创作。
明确:
1.主题相同:两篇都是古代婚姻爱情悲剧故事;
2.诗体相同:两篇都是优秀的叙事诗,都是在民歌基础之上创作。
三、任务一 从表达方式上看,这两首都是叙事诗。
叙事诗总与人物形象的刻画密不可分,这两首诗中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现在让我们来分析两首诗中男女主人公人物形象的异同。四五分钟时间,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小组代表回答,并另外学生补充,出示表格明确答案。
氓妇
刘兰芝
焦仲卿
善良体贴遵守礼法热情真挚
心灵手巧知书达礼
婚前
性情急躁
谨于职守
勤劳能干
勤劳能干
婚后
性情凶暴
忠于爱情
警觉清醒
有礼有仪
不卑不亢
婚裂遣归
负德变心
薄情寡义
懦弱顺从
优柔寡断
倔强刚强
勇于抗争
忠贞不渝
遣归之后
始乱终弃
忠贞不渝
四、任务二
1.师:回想之前我们学过的诗经六义,分别是?
学生齐答。
明确:风雅颂、赋比兴。
师:风雅颂是?
明确:三内容。
师:赋比兴是?
明确:三手法。
那问题随之而来。
1)《氓》篇幅虽然较短,但综合运用_____种表现手法,_____兼_____的特点更为突出,表现出诗经的本。
(2)《孔雀东南飞》第一段用_____,全篇则以_____和_____的运用为主,其中赋的诗句较为华丽。
明确:
《氓》篇幅虽然较短,但综合运用种表现手法,的特点更为突出,表现出诗经的本。
《孔雀东南飞》第一段用,全篇则以的运用为主,其中赋的诗句较为华丽。
2.两首诗取材于民歌,语言皆保留朴实生动的特点,然又经过文人的加工整理,具有书面韵文特点。
沈德潜曾评点道:“长篇诗若平平叙去,恐无泽。中间须点染华缛,五陆离,使读者心目俱炫。”由此我们来分析语言风格的异同。两三分钟时间,同桌讨论完成表格。
《氓》
《孔雀东南飞》
有民歌的特点,质朴生动
有文人加工润,再创作的痕迹
自白
对话
质朴生动,简洁精炼
优美畅快
学生回答。
明确:相同点:有文人加工润,再创作的痕迹;
不同点:《氓》自白;《孔雀东南飞》优美畅快。
五、任务三 俗话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情不知所终,一往而殆。那么有些悲剧,是因为爱情的消逝产生的。
《氓》
《孔雀东南飞》
直接原因
氓负德变心
焦母不满儿媳
诗经 爱情根本原因
封建礼教压迫
周礼体制束缚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那么有些悲剧,是因为死别造成的。那么,造成这两位女子爱情悲剧的根源是什么呢?六分钟时间,小组合作探究,稍后同学来展示自己的成果。
助读资料:《论中国女人》中说,在古代,有一件怪事:男人离不开女人但又看不起女人。
古代中国女人,在中国唯一的出路,就是出嫁做妈妈。她们没有职业,蹲在家里就是她们的职业。她们没有人格权,人格权已经被爸爸、丈夫、儿子所吸收。
《氓》产生于先秦,在周礼体制下,妇女受到的约束更多,社会地位更低,因此婚变完全是被动的。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政治上都处于附属地位,她们生活的幸福与否都维系在丈夫身上。女主人公的悲剧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这是由社会特点决定的。汉武帝时,儒家的伦理纲常发展到了相当完备严密的程度。在婚姻制度方面有“七出(无子、淫佚、不事舅姑、口舌、盗窃、妒忌、恶疾)”“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等清规戒律;《礼记》又有云:“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等。父母对子女的婚姻有绝对的决定权。《孔雀东南飞》产生于汉末动荡年代,儒家的教化开始松动,女性追求婚姻自由个性舒张的意识开始觉醒。
六、总结
生活在当今社会的我们,最应该感到庆幸的是,女性的价值不再仅仅通过婚姻来表达。在各行各业,女性的努力和光辉正在被更多的人看到,社会成了批判个人价值的第二标准。而第一标准——对于每一个从腐朽思想中苏醒的现代女性来说——是她们的内心。我们要正确地
对待爱情,学会“爱而不伤”。
七、课后作业
以“跨时空的相遇”为主题,想象如果此时的你遇到正在淇水畔哭泣的氓妇或者遇到在改嫁前一天正在窗前裁衣的刘兰芝,你们会有怎样的对话呢?自选一个情境,自拟题目,写一篇 300字左右的短文。
评测练习
一、选择题《氓》
1.对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来贸丝,来即我谋 匪:非,不是
B.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爽快,干脆
C.匪我期,子无良媒愆:拖延
D.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贿:嫁妆
2.下列运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B.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C.不见复关,泣涕涟涟D.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3.对下列四句诗艺术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用了比和兴的手法,意指女子的憔悴和被弃。
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用了赋的手法,桑葚是甜的,但多吃易醉;爱情是美好的,但太痴情易上当。
C.“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这是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既表现了男子的狡黠、急切,又为下文两人的婚姻悲剧埋下伏笔。
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兴中有比,言下之意为水有岸,泽有边,我的痛苦为何没尽头。
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氓》,完成下列各题
《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