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诗经二首
学习目标中考导航
1.了解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把握两首诗歌内容。2.了解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品味诗歌重章叠句、回环往复的特点。
3.体会诗中蕴含的美好情感,感受《诗经》独特的艺术魅力。1.“窈窕”“寤寐”“参差”“辗转”“溯回”等是中考易考词语。
2.中考常以默写的形式考查这两首诗中的重点语句。
3. 古诗词比较阅读是近几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中增加的新题型,难度比较大,对此应重视。
知识点01 文题解读
《关雎》:《关雎》是《诗经》的首篇,篇名取自该诗的第一句“关关雎鸠”,“雎鸠”,一种水鸟,一般认为就是鱼鹰。“关”即“关关”,拟声词,雎鸠鸟的鸣叫声。
《蒹葭》:篇名同样取自该诗第一句“蒹葭苍苍”,“蒹葭”就是芦苇,一种水草。【微点拨】风、雅、颂
“风”又叫“国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共160篇。它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不少篇章揭露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也反映了人们的劳动生产情况和爱情生活。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体现出民族特。
“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共105篇。它分为《大雅》和《小雅》两部分,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
“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三部分,共40篇。
【文体知识】
赋、比、兴
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它们与风、雅、颂合称《诗经》“六义”。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比就是比喻,以彼物比此物。兴则指先说别的事物,引出所吟咏的对象,兴大多在诗歌的发端。
知识点02 作者作品
作者简介
知识精讲
《诗经》诗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收集了西周到春秋时期诗歌305篇,到汉代被奉为经典,列为《五经》之一。其内容分为“风”“雅”“颂”三类,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
【知识拓展】相关背景
本文选自《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版)。《关雎》选自《诗经•周南》,《蒹葭》选自《诗经•秦风》。关于《诗经》作品的来源,主要看法有二:一是当初周朝设有专门采集民间歌谣的官员,他们收集这些民歌以供朝廷考察民情风俗、检校政治得失之用,《风》多源于此;二是周朝有“献诗”制度,《雅》诗多是公卿大夫献诗的汇集。总之,《诗经》是我国古代人们智慧的结晶,开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先河。
知识点03 字词句积累
1.字音:
雎.(jū)鸠.(jiū) 窈窕
..(jiān jiā)
..(wùmèi) 芼.(mào) 蒹葭
..(yǎo tiǎo) 逑.(qiú) 荇.(xìng) 寤寐
溯洄
..(sù huí)晞.(xī) 湄.(méi) 跻.(jī) 涘.(sì) 沚.(zhǐ) 坻.(chí)
【即学即练1】
《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先秦时称为《诗》或《诗三百》,到西汉时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因此称为《诗经》。
知识点04 重点梳理
1.《关雎》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之情,诗一首爱情诗,为什么开头要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写起?
《关雎》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写起,是运用了“比兴”的手法。“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画面:成双成对的雎鸠鸟在沙洲上嬉闹戏逐,发出悦耳的和鸣。这本是诗人眼前之景,但水鸟和鸣也
可用来比喻男女间和谐恩爱,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义上有关联,这使得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相契相合,浑然一体,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2.《关雎》和《蒹葭》在内容情感和表现形式上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关雎》和《蒹葭》都属于《诗经》中的“国风”,都是当时的民歌;都运用了“兴”的手法,借景抒情,托物寄意;都大量使用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反复咏唱;在语言形式上大多四言一句,二二拍,一般隔句用韵,但并不拘泥,而是富于变化;都使用了双声叠韵词,富于声韵美。
不同点:《关雎》是一首热情的恋歌,表现了对爱情和婚姻大胆执着的追求,感情坦率朴素、健康明朗、热烈浓郁;《蒹葭》一诗则含蓄委婉地抒发了对“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情意,全诗充满难言的惆怅和伤感。《关雎》叙事线索明晰,画面形象可见;《蒹葭》意境含蓄,场景朦胧,情感韵味更加浓郁。
3.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请简要分析《蒹葭》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如“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的变化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时空序列,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即学即练2】
按原文内容填空。
(1)《关雎》中统领全篇的诗句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关雎》中写男主人公日日夜夜都念念不忘、执着追求淑女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3)《关雎》中“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幻想和淑女结婚时鼓乐齐鸣的热闹场面,表达了青年男子对美好婚姻的希求和良好愿望。
(4)《蒹葭》中,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图,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的诗句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5)《蒹葭》中写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诗句是“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
知识点06 主旨点睛
《关雎》写的是一个男子对爱慕的女子的思念、追求以及求之不得的焦虑和幻想求而得之的喜悦,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执着追求。
《蒹葭》是一首情景相生的爱情诗。通过对实景和想象、幻想之景的描述,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人公对意中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苦恼、惆怅及对其强烈的思念之情。
【即学即练3】
下列对《关雎》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赞美一个文静、美丽、热爱劳动的姑娘,歌颂一个贞洁、有德行的姑娘。
B.“流之”“采之”“芼之”写出了女子左右采摘荇菜时勤劳灵巧的姿态。
C.“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写青年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也是他想象结婚时的热闹情景。
D.全诗情感率真、淳朴,表现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解析】A.有误,该诗不是托物言志诗,而是爱情诗。故选A。
古代诗歌之比较阅读
一、考点解说
古代诗歌之比较阅读是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中难度比较大的题型,要求考生在理解所给诗
歌的基础上进行比较解答。这种题型的材料一般是不同诗人写的相同或相近题材的诗,或者同一诗人写的不同时期的诗。因为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环境不同,所以同一题材的诗或不同时期的诗,会有不同的思想感情、语言风格、表达技巧等。如《关雎》《蒹葭》两首诗的风格和表现手法相近又不相同。纵观近几年各地中考出现的此类试题,其考查方向主要有两种——“异中求同”和“同中求异”,例如要求分析不同的诗歌运用的相同表现手法或表达的不同情感。
二、主要设问方式
①两首诗在表达情感上有相似之处,但又各具特,请比较分析。
②两首诗都运用了xx手法,请作具体分析。
三、技法攻略
1.异中求同。
此种题目通常要求比较不同的诗作,出其在内容和表达技巧上的相同点。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一些关于诗歌主题和表达技巧的术语。如:①边塞诗中征人思乡的主题相同;②表达技巧上,情景交融的抒情手法相同;③思乡诗中乐声传情的表现手法相同。④思亲诗中明月寄情的手法相同。
2.同中求异。
此类题目的考查点主要集中在对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点、诗歌风格等的对比分析上。
(1)分析思想感情,不能脱离诗句孤立分析。内容突显情感,景物蕴含情感,答题时要在对内容的比较中发现思想感情的不同。比较常见的有关诗歌思想感情的术语有豁达乐观、恬淡闲适、忧愁伤感、寂寞孤独、忧国忧民等。
(2)对表现手法的分析可以从多角度入手,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都不能脱离诗句。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铺垫、象征、烘托、欲扬先抑、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
(3)语言特点的对比主要体现在诗歌的“炼字”上。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将题目所给的字分别还原于诗歌中,结合作品内容展开联想,再现诗歌描绘的景象,分别点明所给字的运用之妙,然后在分别将所给字和作品主题建立联系,点出其在突出主题方面所起的作用。
(4)诗歌风格的对比要做到“知人论世”。如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李白的豪放飘逸、王昌龄的雄健高昂、王维的诗中有画、杜牧的清健俊爽、高适的悲壮苍凉、李贺的雄浑奇特、李商隐的朦胧隐晦、陆游的悲壮忧愤等。
分层提分
题组A 基础过关练
1.下列加点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雎.鸠(jū)窈.窕(yǎo)好逑.(hào)水中沚.(zhǐ)
B. 荇.菜(xìng)寤.寐(wù)参差.(cī)水之涘.(sì)
C. 琴瑟.(sè)芼.之(mào)溯.洄(sù)水中坻.(dǐ)
D. 乐.之(lè)未晞.(xī)且跻.(jì)水之湄.(méi)
【答案】B
【解析】A.“好”应读“hǎo”。C.“坻”应读“chí”。D.“跻”应读“jī”。故选B。
2. 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关关
..雎鸠(拟声词,指鸟叫声)  B. 寤.寐.求之(睡觉)
C. 寤寐思服
..(穿衣服)  D. 宛在水中坻.(底部)
【答案】A
【解析】B项“寤寐”指日日夜夜;C项“思服”指思念;D项“坻”指水中高地。故选A。
3.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起兴手法的一项是()
A.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B.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C.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D.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答案】C
【解析】起兴是《诗经》主要的写作手法之一。起兴,指先说别的事物,引出所吟咏的对象。A.以河
洲上关关鸣叫的雎鸠引出主人公对淑女的殷切盼望。B.以水中左右漂荡的荇菜引出君子欲求淑女的渴慕之心。D.以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起兴,引出对伊人的追寻,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诗歌主人公心中的那个“朦胧的爱”的境界。故选C。
4.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B.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C.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经 爱情
D.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答案】D
【解析】D项正确的划分应为:“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故选D。
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 《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礼时的乐歌。
C. 《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
D. 《诗经》中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答案】D
【解析】ABC选项停顿正确。D.《诗经》中大都是四言诗。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