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美术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和文化,是民间众最纯朴的思想表现,是民族民间生活最朴实的追求。民间美术的内容丰富多彩,有明显的地域特,也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在其表现的艺术形式上,无不体现了广大劳动众的生活理想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民间美术离不开民族的生存生活环境。由于人们居住的地理环境不同,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以及民俗活动也因此而有别,民间美术往往是就地取材而得心应手的制作,不同的材料经过民间艺人的匠心构思后,会产生千姿百态的民间艺术品。它的表现形式很多,种类也很多,如雕塑、刺绣、剪纸、编织、陶艺、银饰、服饰、建筑等,无论是哪一种艺术形式,它的产生总是与民族民间生活息息相关,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摸索实践的经验积累,是民族民间的文化积淀,总是与该民族的生活习俗,生存环境分不开,与民族的传统生活习惯紧密联系,体现了各个民族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体现人们的精神追求。
具体来说,民间美术的品种丰富多彩,既有供玩赏用的造型艺术,又有衣食住行中以实用为主的工艺品,又与民俗、宗教及其他民间文艺存在密切关系,形成多种分类法:①绘画。包括版画、年画、建筑彩画、壁画、漆画、灯笼画、扇面画等。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②雕塑。包括彩塑(寺观彩塑、小型
泥人)、建筑石雕、金属铸雕、 木雕、砖刻、面塑、琉璃建筑饰件等。③玩具。包括泥玩具、陶瓷玩具、布玩具、竹制玩具、铁制玩具、纸玩具、蜡玩具及综合材料所制玩具等。④染织刺绣。包括蜡染、印花布、土布、织锦、刺绣、 挑花、补花等。⑤服饰。包括民族服装、儿童服装、嫁衣、绣花荷包、鞋垫、首饰、绒花绢花等。⑥家具器皿。包括日用陶器、日用瓷器、 木器、竹器、漆器、铜器及革制品、车马具等带有装饰及艺术价值者等。⑦戏具。包括木偶、皮影、面具、花会造型等。⑧剪纸。包括窗花、礼花、刺绣、刺绣花样、挂笺等。⑨纸扎灯彩。包括各种花灯、各种纸扎。⑩编织。包括草编、竹编、柳条编、秫秸编、麦秆编、 棕编、纸编等。⑾食品。面花面点造型、糕点模、糖果造型等。
民间美术是体性艺术,是在民风民俗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民间美术与民俗活动关系极为密切,民间美术有其共性审美特征,遍及各民族民俗节日中,如民间的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生子祝寿、迎神赛会等活动中的年画、剪纸、春联、戏具、花灯 、扎纸 、符道神像 、服装饰件 、龙舟彩船、月饼花模、泥塑等以及少数民族民俗节日中的服饰、布置等。民间美术分布于各地,因地域、风俗、感情、气质的差异又形成丰富的品类和风格。但它们都具有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统一的特点。.它不仅丰富了庶民百姓的生活,也为各门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历史的见证。
徽州文化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在这片热土上生息繁衍、辛勤劳作,以卓越的智慧和创造力,书写了一部辉煌灿烂的文明史,留下了丰富、厚重的文化遗产。安徽合肥古称“庐州”,望江古称“雷阳”,两地民间流行挑花,白地蓝花。后来在此基础上,采用现代机印花工艺,重新组合传统挑花图案,制成适合于衣饰、帘布、被面等实用的印花布。后被称之为“庐阳花布”,成为安徽地区民间工艺推陈出新的作品, 1985年得到社会承认。望江挑花,始于唐、兴于今,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较高的艺术成就。在20世纪50年代民间艺术普查、发掘中,皖北的陶器、剪纸、年画,皖中的挑花、竹编、漆器,皖南的砖雕、木雕、石雕、铁画等,作为古皖文化的艺术家深受世人瞩目。《中国民俗辞典》记载:挑花,亦称“十字花”,汉族民间传统手工艺,流行于江南部分地区。古皖挑花作为流传于安徽农村的一种民间艺术,以合肥、芜湖、望江为盛。望江挑花原为当地民间敬神的敬褡,是村姑用头发在土布上织绣而成。在唐代大诗人罗隐的点化下,望江挑花便在村姑们的手中演变成亦人物、动物、花卉、风景和图腾纹样、民风民俗为题材,将图案再现于经纬,应用于生活,溶艺术性、实用性于一体的民间特技艺。妇女们在劳动之余,从现实生活中获取题材,通过精巧的构思,凭着灵巧的双手,在各种织法的变化中,把三角形、菱形、矩形等组合起来,构成花鸟虫鱼、飞禽走兽以及人物等等,形象千姿百态,花美不胜收,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何憧憬。
民间美术贯穿于整个民俗之中。民俗在不断发展着民间美术,而民间美术则丰富着民俗礼仪的内容。二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