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处在青藏高原连接中南半岛的中间地带,自古以来不仅是众多民族生息繁衍之地,而且又是各民族沿横断山脉南北迁徙的走廊.因此,云南不仅民族众多,而且民族的自然分布和社会发展与内地民族省区有着不同特点.
少数民族分布随地理环境、地形地貌的变化,呈现各民族立体分布.各民族分布为大杂居与小聚居交错,以村寨为聚居点,也有少数村寨多民族杂居.人口较多的民族当中,多数人口相对集中在几个地区,少数人口分散在各地,全省没有单一的民族地、县.如彝族多数相对集中在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一些县,以与哀牢山、无量山和小凉山地区,其他分散在各地,全省绝大多数县都有彝族居住.藏族、怒族、傈僳族、独龙族、纳西族、普米族等主要分布在滇西北高原地区,白族主要分布在滇##区,傣族、景颇族、拉祜族、布朗族、佤族等主要分布在滇西南地区,哈尼族主要分布在滇南地区,壮族、苗族、瑶族等主要分布在滇东南地区.云南各民族都保持本民族的语言、服饰和风俗习惯,不容易与其他民族同化融合;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杂居的各民族之间又都互相影响.云南的民族分布与由此形成的,与我国其他单一民族地区相比,情形就显得较为特殊.
不仅是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而且是跨境而居民族最多的省份.全省25个少数民族中,跨境而居的
民族有13个,即傣族、壮族、苗族、彝族、哈尼族、佤族、拉祜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傈僳族、独龙族.另外,还有未识别民族的克木人也是跨境而居.这13个民族与克木人分别跨越中越、中老、中缅边境,分布在越南北部、老挝北部、缅甸东北部的广阔地区,有的还延伸到泰国、柬埔寨和印度.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根据 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分布的数据,全国 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 52个,其中人口在 5000人以上的民族有 26个,除汉族外,少数民族 有 25个,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其中云南的世居民族有 15个:白族、哈尼 族、傣族、僳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 诺族、德昂族、独龙族.全省总人口约 4192万人<1999年> ,其中少数民族人口 1300多万 人, 占全省总人口的 1/3. 在 2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彝族, 有 400多万; 人口最少的 是独龙族,仅 5500人.
云南民族众多,其形成原因也很多,主要是因为:云南地处高原,崇山峻岭,交通阻隔,各 地居民处于相对 " 封闭 " 的状态之中, 久而久之, 逐渐发展为不同的民族; 中原和北方统治民 族进入云南, 也带来了一些少数民族人口; 一些少数民族人口在元明清时期因避难、 逃荒或 其他缘故, 先后从内地迁入云南. 由于上述一些主要原因, 使得云南成为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
云南 25个少数民族分布比较复杂,但突出的特点有两个:一是交错分布、大杂居、个居. 全省没有一个单一的民族县<市> ,也没有个民族只住一个县<市> ,总的说来,在边疆地区 分布居多;二是立体分布,与云南立体地形、立体气候相联系,总的看来,傣、壮两族主要 居住在河谷地区,回、满、白、纳西、布依、水等民族主要聚居在坝区,哈尼、拉枯、佤、 景颇、基诺等民族居住在半山区,苗、僳、怒、独龙、藏、普米等民族主要聚居在高山区. 云南少数民族民居建筑各具特, 各式和样. 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绚丽多彩, 各具特. 在 语言和文化方面也有各自的语种和文字. 民族节目也丰富多彩, 有的民族有许多节日, 有的 节日则是多民族所共有. 大致分为##祭祀性节日、 生产活动性节日、 纪念庆祝性节日、 社 交娱乐性节日.较著名的节日有: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街、傣族的泼水节、纳西族的 三朵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僳僳僳族的刀杆节等.
1、阿昌族
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现有人口 2.77万人,云南有 2.76万人,主要聚居在滇西陇川县户撒乡和梁河县遮岛、大厂 两个乡.阿昌族是云南境内最早的土著民族之一,由古代的 " 寻传 " 部落的一部分发展而来, 远在公元二世纪就居住在怒江流域. 公元五、 六世纪后一部分向西南迁移, 定居在陇川、 梁 河等地,
元明后称为 " 峨冒 " ,今户撒地区自称为 " 蒙撒 " 、 " 蒙撒禅 " 、 " 衬撒 " ,梁河地区则自 称为 " 汉撒 " 、 " 阿昌 " ,解放后统一定名为 " 阿昌 " .
阿昌族有语言无文字.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 大多数阿昌男子会讲汉语和傣语, 有的还会讲 缅语和景颇语.
2、德昂族
现有人口 1.54万多人,云南有 1.53万人,主要分布在潞西、盈江、瑞丽、陇川、保山、梁河、耿马等县,居住极为分散.德昂族原称 "崩龙"这一族称始于清代,系他称,现改为"德 昂",系自称.其先民在现在的佤、布朗等族同为" 白濮 "中的一支.德昂族种茶历史悠久,有"古老茶农"之称.德昂族由于方言和服饰的差异,又分别称"红德昂""花德昂""黑德昂"等.
3、基诺族
现有人口 1.8万余人,主要聚居在景洪市的基诺山区,其余分散在景洪、勐海的一些地方. 基诺族自称 " 基诺 " ,意为 " 舅舅的后代 " 或 " 尊敬舅舅的民族 " .根据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 普查统计,基诺族人口数为 20899.主要从事农业,善于种茶.使用基诺语,属汉藏语系藏 缅语族彝
语支. 基诺族有自己的语言, 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由于无文字, 过去多靠刻竹木 记事.无本民族文字.
4、蒙古族
现有人口480.6万余人,其中云南有 1.3万人,聚居在通海县新蒙乡,分中村、下村、白阁、 高椅湾和陶家嘴 5个自然村,是元转初年随忽必烈征战遗留在云南的蒙古族后裔.云南的蒙古族会彝语和汉语,其蒙古语与北方的蒙古语大致可相通,现以农耕为主.
5、布依族
现有人口 254.5万,主要聚居在贵州,少量在四川.云南有 3.4万多人,居住在罗平、富源 县的布依族地区, 少量在师宗、马关、河口等县.布依族由古代越人中的 " 骆越 "与后来的" 僚人"逐步发展形成,五代时称" 都匀蛮"、明清以来称"八番 "、" 仲苗 " 等,自称" 布依"布饶 "等.云南的布依族是从贵州的凯里和##迁来.
6、独龙族
现有人口 5800多人, 云南省有 5500多人, 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 聚居在贡山县的独 龙江两岸.史称独龙族为 " 俅人 " 或 "曲人".独龙族内部分为 50多个父系氏族,每个父系氏族中又划分成若干个兄弟民族.独龙族的传 统生活方式是以家族公社为中心的原始共产制,共同生产,共同占有生产生活资料.家族长负责自理协调,族人共耕,儿媳轮流煮饭,吃饭时由主妇按人头平均分配. 族人之间亲善友爱,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7、水族
现有人口 34.59万多人,主要分布在贵州省三都、荔波、都匀、独山等县,##北部也有少 量分布. 云南有7000多人, 主要分布在富源、彝良, 是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新识 别出来的.云南的水族与贵州三都的水族同源,由古代" 百越 "中" 骆越 "的一支发展而来. 但由于早年迁 入云南,与贵州三都的水族长族脱离, 语言、习俗等已不尽相同, 而与邻近的布依族、壮族、苗族、彝族都相仿.
8、满族
原是北方的民族,全国有 982.1万人,云南有 7000多人,多数是清代到云南,主要居住在 昆明与
其他地区. 由于人少且分散, 基本上没形成较大的自然聚居区和村落, 其语言习俗与 汉族基本上一样.
9、景颇族
现有人口12万人,云南有11.8万人,主要聚居在德宏州.景颇族中有景颇、高日、蒙友、 载佤、浪峨、布拉等支系,主要使用景颇和载佤两种方言.椐本民族历史传说,景颇族先民 最早居于青藏高原, 约在一千多年前沿金沙江, 怒江和思梅开江南迁, 到十七世纪以的后才 逐步定居在缅甸北郊和德宏等地.唐代的" 裸形 "、"寻传" 部落即其先民.景颇族人以骁勇膘悍、顽强刚毅著称.他们十分重视本民族的团结.最近几年, 在云南文坛上还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景颇族作家, 他们的作品有的在省内外获 奖,有的被译成项文,日文等介绍到国外.
10、布朗族
现有人口 8.2万多人,云南有 8.1万多人,主要聚居在西双版纳勐海县的西定、巴达山区, 那里是著名的 " 普洱茶 " 产地之一. 其余散居在临沧地区的云县、 双江、 镇康和思茅地区的澜 沧、景东、墨江等县.唐代称 " 朴子蛮 " ,元代称 " 蒲人 " ,明清称 " 濮满 " , " 苞满 " 等,这些都 是同音异字的族称.
11、普米族
现有人口 2.96万人,云南有 2.93万人, 90%居住在滇西北的兰坪、宁蒗、丽江、维西、永 胜等县、旧称" 西蕃 ".普米族原是西北青藏高原的游牧部落氏羌的支系, 公元八世纪左右逐渐南移至川、 康一带, 公元十三世纪中叶, 由部落首领率众加入蒙古族军队, 随忽必烈入滇. 普米族自称 "普米英"、"普日米"、" 培米都是白人的意思.他称有"博"" 巴苴 "等. 1960年定名为普米族.
12、怒族
现有人口 2.7万人,云南有2.6万,主要分布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的福贡,贡山与兰坪县的免 峨乡. 此外,迪庆州的维西县也有少量分布. 由于长期与僳僳族相处,怒族人普遍会僳僳语. 贡山、福贡两县的怒族,是当地最早的土著居民,自称"阿龙"和" 阿怒 ",在古代就与独龙族 有亲属关系.原碧江县的怒族自称" 怒苏 "被认为是唐代" 庐鹿蛮 "的后裔.这两部部分来源不同的怒族先民,长期居住在怒江峡谷内,相互相往通婚,逐渐形成为一个民族.
13、佤族
现有人口 35.1万人,其中云南有 34.7万多人.主要聚居在沧源、西盟两县,双江、孟连、澜沧、镇康等县亦有分布.佤族的先民在先泰时期便是"白濮"族的一支, 唐代称为"望蛮""望苴子"、" 望外喻 ";明代称为" 古刺 "、" 哈刺 ";清初称为"卡佤"等.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 棉语族佤崩语支,有四种文言.
14、纳西族
现有人口 27.8万多人,云南有 26.5万多人,主要聚居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宁蒗、永胜、维 西、中甸、德钦以与四川的盐源、盐边、木里等县也有少量分布.纳西族与我国古代游牧民 族氏羌支系有渊源关系,古文献里记载的" 牦牛夷""摩些旁""摩沙夷"指的就是纳西族的 先民.其自称叫" 纳 "" 纳西 "、"摩梭"等.纳西族人民早在一千多年前创造的象形文字和用象形文字书写的东巴经籍, 使纳西族文化享誉世界.流传至今的两万余册"东巴"经典,记载了古代纳西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东 巴"文化对研究比较文字学和人类文化史学等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纳西族十分重视接受其 他民族的先进文化,今天们可以从纳西族的建筑、音乐、壁画等看到具有汉、藏、白、纳西 文化相互融合的特点.
15、瑶族
现有人口 213.4万人,分布于##、广东、湖南、贵州和云南等省.云南现有 17.3万人,主 要分布在河口、金平、马关、富宁、文山、麻栗坡、邱北、元阳、绿春、红河等地.此外, 勐腊、景东、江城等地也有少数分布.历史上.瑶族和苗族有密切的亲属关系,同源于秦汉 时的 " 武陵蛮 " 部落.大约在隋代,居于现在湖南、湖北一带的瑶族和苗族已分化成两个族. 云南的瑶族在明、 清以后分别从两广和贵州迁入文山境内的.以后又分迁到红河流域和墨江、 勐腊等地.云南的不少瑶族不仅会说本民族的语言, 还兼操汉语、壮语和苗语,是有其历史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