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教育功能德育教育论文
气质如兰
一、仪式教育的特殊效应及特殊意义
1.仪式教育的特殊效应
描写小白兔的作文仪式教育是以仪式为载体进行知识、情感等传播的教育方式,表现为人们通过一个个具体活动实现增长知识、增强才干和情感体验的过程。仪式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具有一些别的教育方式所没有的特殊效应,仪式教育正是通过这些效应发挥其独到的作用:(1)氛围效应。仪式是一定空间内的典礼形式,常常利用远距离、大空间、标语、彩旗等元素营造出或欢快热烈或激动紧张或庄严肃穆的气氛。仪式的本质是通过情境营造氛围,让氛围对人产生影响。与其他相对理性的教育形式相比,氛围对人的感染是视听并举、情理交融、多渠道通达人的内心世界的,因而仪式教育使得人们能获得多方面的感受。(2)直观效应。仪式生动活泼,其过程每每将抽象的观念变成可感知的行动。感知是人的综合能力的运用,不仅有眼前的触发,更有过往经验的参与,故感知的东西见效快、印象深、效果好。(3)体效应。“从众”是人类普遍的心理。现今流行的学习型组织就是要形成一种趋同氛围,使个人受组织的“裹挟”而学习。仪式教育正是组织学习的典型形式。仪式中所有人都围绕同一主题活动,协调一致、紧密配合。高度的同一会形成强大的体压力,使人产生非理性控制的服从或其他从众行为,并相互感染、共同强化。(4)仿做效应。仪式中每一位参加者都是动作行为的发出者。仪式动作不仅可以观摩,更多的时候需要当即发出。
晋书陶潜而且很多场合参加者都是“这一个”———上台自己上,发言自己发———个体得到充分锻炼,其受教育效果比被动灌输要
好得多。(5)综合效应。仪式牵涉到人、物、时、空等很多要素,每一要素无一不是民族文明的体现,同时也是参与者个体品位、风貌的展示。因此,仪式教育对人的影响又是综合的。有些人可能在改变了人生观的同时也注意到了现场环境细节,有些人可能既受到了精神洗礼,也提高了着装水平。
2.仪式教育的特殊意义
仪式的本质之一是通过情境聚集情绪。情境教学强调情绪调动在学习中的作用。教育理论认为,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是相互作用的,学生情绪高涨、欢欣鼓舞之时往往是最好的知识内化和深化之时。认识的直观原理认为世界通过形象进入人的意识。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一切知识都从感官开始。”①同时,人的认知是一个有意识心理活动与无意识心理活动相统一的过程。无意识心理活动能对客体产生不知不觉的认知及内部体验。而仪式正是情绪的、直观的、有意识与无意识相结合的,其作为教育方式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体现在它同时具有以下多种功能:
第一,有教育功能。仪式能传播知识、交流感情,具体表现方式为言行、过程展示,特点为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受教育者的参与性强。仪式现场带来的美学元素还有美育功能。
七人橄榄球
第二,有传承功能。仪式在不断强化着人们的历史记忆。代表社会主流意识、积极、成熟的仪式相对稳定,虽然代有改变,但其凝练的内涵和主要形式大都不变,因而在文化沿革中起着强大的传承作用。当然,有些诡秘仪式也因某些需求流传至今。
第三,有导向功能。仪式目的多样,但扬善抑恶、褒美贬丑是社会主流仪式活动主题,所以仪式具有明显的积极导向功能,往往使参加者、观望者引以为豪,心生羡慕,仪式的主角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和学习的榜样。
第四,有约束功能。仪式都有一定的程序、步骤、规则甚至特殊的要求,参加者必须亦步亦趋、按部就班地完成整个过程,不得随意增减、改变。其规范和过程的约束,无形中即让参与者受到很好的约束意识教育。
第五,有激励功能。仪式的这一功能与导向功能相关联。因为仪式的公众效应,成为仪式主角、被邀请参加仪式的待遇,都可起到激励作用;旁观者也会因情绪感染而受到一定激励。
第六,有凝聚功能。仪式将同一类人聚集在一起,他们之间存在着鲜明的共性,更容易沟通及形成共识,因而也更容易产生凝聚力。
第七,有辐射功能。仪式在一定的时空中举行,又有导向、激励作用,故容易传播,并在一定范围内
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就是辐射,受影响的区域就是仪式辐射区域。以上七大功能很少为其他教育形式所同时具备。
二、专业学位教育中仪式教育及不足的原因
1.培养方案中的仪式教育要素
根据全国MBA、MPA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总培养方案,各校培养方案一般都有“课程设置”、“社会实践”为代表的课程教学和实习、实践两大块,并对后者予以了充分重视。例如,有的学校在两个项目的培养方案中不仅分别详细列出了“商业伦理与道德”、“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中国转型时期的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民生改善与社会公正”等与现实密切相关的讲座,还专门在课程设置中辟出“综合训练”模块,并规定了相应的学分。但在教学实施中,很多学校的教学组织者、实施者对其中的有些课程、实践教学及教学方式认识不足①,主要表现在对有些课程及教学方式中的“情境性”认识不足。教学的“情境性”意味着教学现场应采用生动活泼、有明显现场感的手段来还原或营造情境进行教学。“情境”用在教学环节中,是希望“真实地展示”,因而身处其中的人物言行及事件过程就具有了鲜明的仪式性,所以对教学的情境性认识不足也可以说就是对其中的仪式性认识不足。
2.仪式教育要素实施不足的现状及原因
据了解,各办学院校都在不同程度上实施了课程中的实验及实践教育环节。其中仪式教育特点明显的拓展训练受到绝大部分办学院校的重视,几乎成为MBA、MPA的招牌教育形式,还曾是有些院校宣传的亮点。毕业典礼也是各校的工作重点。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及其他实践教学环节,则因受重视程度不同、师资不足等原因,实施状况不尽如人意。
电脑中毒的表现(1)仪式要素实施不足的现状
欢庆六一黑板报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多数学校仍重理论课程即所谓硬课程的设置,强调所学理论的
深度、广度和系统性;轻视思想教育、道德伦理以及应用写作、管理沟通等应用课程的作用,每每压缩其在课程中的比例。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多以学科分类设课,未能体现MBA、MPA 研究生的应用型特点;即使有些学校的培养方案已改为模块式设置,但在综合能力训练的设置和实施上仍显不足。目前,各MBA、MPA办学院校收集学生意见时,发现学生反映最多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有:课堂教学中理论教学偏多而结合实际不够;案例陈旧,案例教学展开不够;课堂讨论不充分、流于形式,效果不够理想。各校的培养方案均设有社会实践环节,对外宣传时也特别强调这一点。但在实施时,往往因重视不够、人手不够、时间仓促、经费不足等原因,会出现对活动的主题没有很好提炼、学生动员不充分、行程仓促紧张、过程拖拉松散、学生参与率不高等情况。大多数院校对这一教学环节是重完成任务而轻结果,所以每每收效较差。
(2)仪式教育要素实施不足的原因
导致上述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有业界人士认为,是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学校仍将MBA、MPA项目作为一项学术教育来抓。有些培养方案编订者认为MBA、MPA研究生已经在实践一线工作了,既然入校学习,还是应该以系统理论提高为主,形成了课程设置和教学实施中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同时,为最大限度发挥高校教师理论基础强的优势,希望能在办学中创出特、提高质量,就尽量多设置理论课程,而每每忽略了应用型研究生应该特别重视职业道德、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培养的特点。MBA、MPA师资不足也是上述现象存在的原因。目前,大部分MBA、MPA任课教师长期担任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工作,已形成一套相对固定的教学模式,一时难以改变。由于体制、机制和个人等方面的原因,相当多的教师缺少与实际接触的机会,教学内容难免从书本到书本。有些教师教学、科研任务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