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 划时代高科技 ——世界科技一百年(六)20世纪40年代
王渝生
【摘 要】20世纪40年代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历时6年(1939-1945)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现代军事科学技术及其相关的核物理学、粒子物理学、半导体物理学和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以及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得到飞速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划时代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如1945年的爆炸、1946年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和1948年宇宙热大爆炸模型的提出都是划时代的科技事件。
【期刊名称】科学中国人
【年(卷),期】2011(000)014
【总页数】10
【关键词】第二次世界大战;计算机技术;;高科技;年代;军事科学技术;热大爆炸模型;半导体物理学
20世纪40年代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历时6年(1939-1945)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现代军事科学技术及其相关的核物理学、粒子物理学、半导体物理学和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以及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得到飞速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划时代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如1945年的爆炸、1946年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和1948年宇宙热大爆炸模型的提出都是划时代的科技事件。
20世纪40年代,中国科学技术也有长足的发展。1941年潘钟祥提出陆相生油理论;1943年侯德榜改进联合制碱法;1945年陈省身提出示性类概念;1946年钱三强发现铀核三分裂、华罗庚《堆垒素数论》出版;1948年张文裕发现μ子原子。1949年中国科学院在北京正式成立。
1940年
哥德尔证明公理集合论的相容性
1940年,美籍奥地利人,著名数学家、逻辑学家和哲学家哥德尔(Kurt Godel,1906.4.28-1978.1.14)证明公理集合论的相容性。
麦克米伦和艾贝尔森发现第一个超铀元素——镎
1940年,由物理学家麦克米伦(Edwin Mattison McMillan,1907.9.10-1991)和艾贝尔森(Philip Hauge Abelson,1913.4.27-2004.1.8)用中子轰击铀获得半衰期为2.3天的超铀元素镎239Np。
温费尔特和迪克逊首先合成涤纶纤维
1940年,英国人温费尔特(T.R.Whinfield)与狄克逊(J.T.Dickson)首先合成涤纶纤维。1941年进行纺丝,发现具有很好的成纤性能。
1941年
比德尔和塔特姆创立“一种基因一种酶”学说
20世纪30年代,生物学家已经确定基因需要酶的帮助才能完成功能,但是,基因和酶到底是什么关系,仍是需要搞清楚的问题。1941年,美国生物学家比德尔(George Wells Beadle,1903.10.22-1989.6.9)和塔特姆(Edward Lawrie Tatum,1909.12.14-1975.11.5)
揭开了这个谜。他们认为每个基因控制且仅控制一种酶的形成。这就是著名的“一个基因一种酶”的学说,该学说为遗传学家普遍接受。由于他们的开创性工作,比德尔和塔特姆与莱德伯格分享了1958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星族霍奇金首先测量盘尼西林的结构
英国化学家霍奇金(女)(Dorothy Mary Crowfoot Hodgkin,1910.5.12-1994.7.29)因确定盘尼西林及维他命B12的晶体结构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42年
费米领导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原子核裂变反应堆
1939年1月,美国物理学家费米(Enrico Fermi,1901.9.29-1954.11.28)听到中子引起铀裂变的消息,马上就直观地设想了原子反应堆的可能性,并开始为它的实现而努力。费米组织了一支研究队伍,对建立原子反应堆问题进行彻底的研究。1942年12月2日,费米的研究组人员全体集合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足球场的一个巨大石墨型反应堆前面。这时由费米发出信号,紧接着从那座埋没在石墨之间的7吨铀燃料构成的巨大反应堆里,控制棒缓慢地被拔了
出来,随着计数器发出了咔嚓咔嚓的响声,到控制棒上升到一定程度,计数器的声音响成了一片,这说明连锁反应开始了。这是人类第一次释放并控制了原子能的时刻。
林德布拉德提出密度波概念
1942年,瑞典天文学家林德布拉德(Bertil Lindblad,1895.11.26-1965.6.26)提出了形成旋臂的“密度波”概念,以期克服旋涡星系的形成和维持旋臂的理论困难。后来,林家翘等人于1964年发展了密度波理论,并且探讨星系激波形成恒星的理论。
阿尔文提出太阳系起源的电磁说
1942年,瑞典物理学家阿尔文(Hannes Olf Gosta Alfvén,1908.5.30-1995.4.2)提出,太阳在空间运行过程中穿过一个气体星云,受电磁作用气体已离子化,带电荷原子向内做螺旋运动,形成气体环,随后凝聚成小颗粒,再聚集成行星。
布劳恩制造并试飞成功远程液体火箭V-2
1942年1月,德国火箭专家布劳恩(Wernher von Braun,1912.3.23-1977.6.16)研制的装
填有新式火箭推进剂的A-2火箭进行试飞试验。它的速度接近每秒2公里,最大飞行高度可达96公里。为了保证命中精确度,布劳恩给它安上了“眼睛”,将弹体自动引导到预定目标上的自动控制设备。这种新式武器被称为“V-2”。
1942年10月3日,V-2导弹进行第一次试飞。导弹发射后,一瞬间就升到了96公里的高空,然后转弯,在与地面平行方向飞了190公里,在离预定目标4公里处爆炸。试验获得成功。
1943年
冯·诺依曼和图林创立计算机理论
在计算机理论和研制上贡献卓著者是匈牙利出生的美国数学家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1903.12.28-1957.2.8)和英国数学家图林(Alan Mathison Turing,1912.6.23-1954.6.7)。前者提出的存储程序——逻辑推演模型使计算机的全部运算成为真正的自动过程,后者于1943年设计制造的一台有600个电子管的破译密码专用计算机很可能是世界上真正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图林在1945年提出的仿真系统思想和1947年提出的自动程序设计思想,开创了思维的机器模拟,即现代人工智能研究的新领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