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冀东陡河北岸,当地称小河沿儿。小河沿儿的白菜远近有名,其特点是:白、口感好、水汽足、棵儿壮。每棵菜十几斤、二十几斤很平常,三四十斤的白菜王也是有的。
  白菜是乡亲们栽种的重点作物之一,是一年收入的重头戏。说白了,种菜主要是为了卖钱,所以乡亲们为了种好菜历来舍得投入。种菜要用上等园田,选用优良品种,适时移栽。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底下种荞麦。是家乡的一句农谚。还要防病害、中耕锄草、适时浇水、施肥、雨季注意排涝。特别是施肥这个环节,坐底肥,施追肥,家家户户不惜重金购买大量化肥,手头儿没钱借钱也得买。因为给菜施肥,就像给人加强营养一样,你糊弄它,到时候它也给你来个样儿看看。
  立冬不砍菜,必有一大害。求爷爷告奶奶”每到白菜收获的日子,家家又像办大事一样,那么投入,那么隆重。为了不违农时,自家人忙活不开的,就请助工或亲朋帮忙,运输力不足的就联系车辆,或大车、或汽车,以便突击抢收抢运。砍完菜运到家门口,码成垛像一座座山似的,家家门口两侧都如此,整个街道成了大白菜的世界。运到家门口以后,新的一道工序又开始了,把带荒帮
乱叶的菜择成净菜,上万斤的菜,少则三五天,多则七八天,白天干,晚上挑灯夜战。为防冻害,夜晚要把菜垛苫盖好。一旦大冻来临,就要全力以赴突击入窖,一二人在窖里码菜,多数人往窖里抱菜,来来往往,有说有笑,夜以继日,连续奋战。菜全部入窖,菜农的心才算一块石头落地。然而却不能高枕无忧,彻底轻松,紧接着打落头遍菜的活儿又开始了。五六十年代,我家每年收获四万多斤白菜,我和弟妹们都小,父亲一个人要在窖里折腾三四遍,一冬一春没有闲着的时候。
  窖里有菜不等于钱到手了,所以销售不能不算一关,而且有时竟成了困扰。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计划经济时期为例,三弟在老家成家立业,每年卖菜难成了一大负担;白菜刚刚收获时卖吧,一大车菜卖不了一筐苹果钱,菜贱伤农,农民舍不得卖;过两三个月菜价倒是上扬了,但收购的有限,求爷爷告奶奶也卖不了多少;春节过后,天气渐暖,贮存困难,菜多为患。
90年代实行市场经济后,家乡农民的市场观念增强,调整了种植结构,发展了保护地生产,实行反季节栽培,卖菜难的问题终于缓解,我和家人再也不为年年推销大白菜发愁了。
1、请按“介绍白菜特点——种白菜——收白菜——收白菜”的表达顺序,用“//”将短文分成四
段,并概括段意。
2、“小河沿儿”的白菜具有:                、和    特点,因而远近文明。
3、种菜除了用上等园田,选用优良品种、适时      外,还要                              和雨季注意排涝等,由此让我们感受到乡亲们为了种好大白菜要              
4、在窑里码菜,往窑里抱菜是繁重的劳动,人们为什么对这繁重的劳动不但不厌倦,还有说有笑?
5、画出第三自然段中说明大白菜丰收的比哈句,并根据这个比哈句有意思写出一个“堆”字打头的成语          
6、夜以继日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