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民俗与传说
               
鸭绿江的由来
若问到“鸭绿江”其名的由来,恐怕很少有人能够准确地将来龙去脉说得很清楚。
关于鸭绿江其名的来历流行着两种说法:一说因江水颜似鸭头之而得名;二说因上游地区有鸭江和绿江两条支流汇入,故合而为一,并称为“鸭绿江”。然而,上述两种说法都有欠妥之处,经不住认真推敲。笔者认为:鸭绿江其名的称谓,源自于满族先民的语言,“鸭绿江”本是满汉双语的合成词汇,即“鸭绿”为满语,“江”为汉。
    众所周知,在我国先秦与两北地区有一支古老的族系——肃慎人,那些人就是今日满族同胞的远古先民。中国东北的长白山地区乃是满族先民的发祥之地,在长白山之巅有一片浩大的碧水,满语称其为:Tamun omo(读音:闼门欧瑁);或称Tomen omo(读音:图门欧瑁),其满语的含意是“万水之湖”,汉译音为“闼门湖”或“图门泊”。汉语则称此水为“天池”。

水为“天池”。从长白山天池中向外流泄出三条水流,一条向北,名目“混同江”(今称“第二松花江”);另一条向东,名日“图门江”;还有一条自山南向西,流入黄海,名日“鸭绿江”。这三条江的名称都是源自满族先民的语言而命名的。北流之水,满语称做:Huun tung ula(读音:混同乌拉),汉译音为“混同江”,其满语的含意是“狂野之江”;东流之水,满语叫做:Tumen ula(读音:图门乌拉),汉译音为“图门江”,其满语含意是“万水之江”;而流向黄海之水,满语称为Yalu ula(读音:鸭绿乌拉),汉译音为“鸭绿江”,其满语的含意是“边界之江”。“yalu”一词在满语中本是“土地的边端,疆界的分野”之意,这与鸭绿江在地理位置上的实际作用完全相吻合,而“ula”一词在满语中只是“江”的意思。
鸭绿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是满族先民的聚居地,辽金时期至明朝末年,曾有大批的女真人部族沿江居住,并以“yalu”一词做为本部族的称谓,史称“鸭绿江部”,为明末建卅女真长白山三部之一,万历十九年(1591)被努尔哈赤所兼并,成为满州八旗中的主要力量。于是,现今的许多人每当面对“鸭绿江”三个汉字时,则不免要使用汉语的思维方式对其名进行顾名思义的猜想或分析,并望文生义地杜撰出“因为江水绿似鸭头之而得名”的传闻故事。以汉字的字面含意来推断和假想出鸭绿江其名产生的历史,并弄假成真地加以宣传,此种缺乏历史考据的“假说”,着实遮盖和遗失了“鸭绿江”其名的真正含意及历史本源。子在哪?”阵阵癞蛤蟆的哀叫声哩!在中国和朝鲜之间,有一条闻名世界的界河,人称“鸭绿江”,全长795公里,末端注入黄海。这条水流,更因为1950年朝鲜战争而成为国际社会瞩目的焦点。

“凤凰山”的传说
凤凰山原先叫“熊山”。   
传说很久以前,这儿根本就没有山,而是一个方园几百里的深潭。人们都说这深潭是东海的海眼。海眼中住着一恶龙,经常出没水面扰乱四方。从海眼里往外喷水害人,直搅得恶浪滔天,飞沙走石,日月无光,本来的一片草青林茂的沃野变成了一块恐怖的世界。因此方圆几百里断绝了人烟。
后来大禹治水来到长白山一带,见到那里的人们都住在阴暗潮湿的地窖子中,很奇怪,就问道: “此地山高林密,木材又多,为何不伐建造房屋居住,要住地窖子呢?”人们告诉他:“正因为此地山高风大,气候寒冷,所以在平地上耐不住寒冷,才住在地窖子中。大禹又问:”听说东海的海眼附近,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为什么不到那儿去居住呢?”人们说,那海里住着一恶龙,经常兴风作浪,比这寒冷嘲热讽的气候还厉害,在深潭那儿根本无法生活,所以人们才躲避到这里,”大禹听了人们的述说,心里非常同情,决心填平海眼,压死恶龙为民除害,让人们搬迁到比较暖和的地区居住。 
   他来到海眼边,端量了海眼绝非平常,只有长白山较大的山头,才能填平这海眼。他立刻回到了长白山下,用他千钧之力使劲去搬那山头,可是,山头非常坚硬沉重,大禹连搬了次都没有搬动。最后、大禹变成了一头雄猛的大熊,用头使劲向山头撞去。“轰隆隆”一声惊天动地地般的巨响,山头被撞了下来,他才抱起山头,转身来到了海眼旁,把恶龙压在了山底下,把海眼填死了,不多久这儿变成了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土支肥沃的好地方。人们纷纷由长白山地窖子搬来建造成房屋定居在这了,为了纪念大禹化熊撞山,填死海眼,镇住恶龙,就把这座山叫做熊山,后来这山里山外生长了许多梧桐树,人们又把它叫做凤凰山。 
  “凤凰山”的最高峰为攒云峰,其海拔836米。因此,凤凰山不是以它的高度而著名,是它的“
险”,威名遐迩。
求爷爷告奶奶
獐岛和鹿岛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