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氏名人
纪 瞻:(公元253~324年),字思远,丹阳秣陵人(今江苏南京)。著名晋朝大臣。
少年时以方直出名,举秀才,历官谘祭酒、尚书右仆射、领军将军,因功封临湘县侯。才兼文武,朝中称“忠亮雅正”。他与陆机兄弟友善,陆机死后,遗一个幼女,成人后,纪赡厚治资装嫁她出去。
纪瞻曾率军击溃石虎大军,保护西晋政权于一时,后辅佐了东晋王朝的建立。
他力荐郗鉴“补衮职之缺”,其政治意向是希望郗鉴在王敦叛乱迫在眉睫之时站在晋元帝一边,以抗拒王敦。其时戴渊以六州都督拥兵屯驻合肥,与屯驻淮阴的刘隗同为晋元帝所倚重。
后东晋明帝司马昭(公元323~325年在位)在褒奖纪瞻的诏告中说:“纪瞻忠亮雅正,识局经济。”升领军将军。
纪 昌:(生卒年待考),著名战国时期神箭手。
纪昌很喜欢射箭,自己做了一付弓箭来练习。可是练了好久,却连二十步外的树头也很难射中,不是手臂发抖,就是眼目昏花。练久了,满眼金星,头昏脑涨。
后来,纪昌听说远处有一个射箭的高手飞卫,他决定去拜师。
纪昌走了三十天,好不容易到飞卫。可是飞卫看看他,说:“你不适合射箭。”
纪昌苦苦要求飞卫收他为徒,飞卫便说:“如果你真的要学箭,你先回去,准备两把斧头,每天走三十里路到山里砍柴,双手使双斧,专拣榛树砍。直到你能每天一担两百斤,两头见太阳,那时再来见我。”
纪昌回到家里,照着飞卫的吩咐去做。
过了三年,强壮威武,手脚灵活的纪昌只花了二十天就走到飞卫家里,按老师的要求,砍了三天柴。飞卫对他说:“你身体合格了,但眼睛不行,你回去练眼睛吧,练到眼睛能瞪住任何物体,无论什么情况下,你都不眨眼再来见我。”
纪昌又回到家里,白天砍柴,晚上躺在妻子的织布机下,瞪着梭子看。
过了两年,纪昌又去见飞卫,飞卫手中正拿着弓箭,见纪昌来到跟前,手臂一动,锐利的箭头闪电般刺到纪昌眼前,可纪昌却一动也不动。
飞卫问:“你看见什么?”
纪昌回答:“我看见您的手和一根细小的竹签。”
飞卫说:“你眼睛行了,但视力还很差劲。你回去一只跳蚤,用丝线绑住它的后腿吊着,天天瞪着它看。什么时候看到跳蚤大了再来见我。”
纪昌又回到家里,照着飞卫的吩咐去做。
过了半年,纪昌第四次去见飞卫。飞卫问他:“你看我手中的碗有多大?”
纪昌说:“我看得有饭桌那么大。”
老师很高兴,开始给他讲解射箭的要领、技巧。讲完以后,将手中的重弓长箭交给他,指着远处飞来的小鸟让他射,纪昌一箭中的。飞卫说:“你已经学成了,可以出师了。”
纪昌成了高明的箭手。虽然历史上很少听见纪昌的名字,但战国名将神箭手养由基,却是纪昌的学生。
一种技艺的成就离不开两个因素:教和学。名师指导加上自己的刻苦努力,是走向成功之路。
纪 信:(生卒年待考),四川南充关文镇扶龙村人,著名秦末汉初将领。
刘邦起兵抗秦,为部将。汉王三年(公元前204年)农历4四月,项羽率兵围攻河南荥阳月余,城内粮缺,朝不保夕,将士也筋疲力竭,汉王刘邦十分着急。农历5月,将军纪信见情况危急,便对汉王说:“事急矣,臣请诳楚。”在征得汉王同意后,由陈平写了一封诈降书,送与项羽,说汉王今夜便出东门投降。
半夜,城中两三千妇女从东门鱼贯而出,络绎不绝,楚兵都拥至东门看热闹,汉王乘机与张良、陈平、樊哙、夏侯婴等数十骑从西门逃出。天明,纪信扮汉王乘龙车出城受降。项羽发现被骗,下令将士齐集火炬,烧毁龙车,纪信全然不惧,于烈火仍大骂项羽的残暴。
纪信死后,被葬在荥阳城西孝义堡。刘邦建立汉朝后,特在他的家乡置安汉县(今四川南充),
以资纪念。
后人感其英勇忠义,把纪信诓楚的史实编成戏剧《纪信替死》,搬上舞台演出,使之名昭千古,同时,亦把纪信的家乡安汉,称之为“忠义之邦”。
纪少瑜:(生卒年待考),著名南朝文士。
他自幼专攻《六经》,善于谈吐,对答如流,深受当时读书人的钦佩,后来官至东京学士。
相传纪少瑜幼年时,才华并不出众,但是他非常刻苦用功,他的诚心感动了文神,有一天晚上,他看书不知不觉地睡着了,梦见著名的文人把一支笔送给了他,并告诉他用这支笔能够写出最漂亮的文章。纪不瑜梦醒之后,果然在枕边发现一支非同寻常的毛笔。用了这枝笔,纪少瑜的文章大有长进,终于成了一位著名的作家。
“梦笔生花”也写作“梦笔”,是用来表示才思日进的典故。张孝祥的《鹧鸪天》就有这个典故:“忆昔彤庭望日华,匆匆枯笔梦生花。”
十里秦淮纪君祥:(生卒年待考),又名纪天祥,大都人(今北京)。著名元朝戏曲作家。
生平事迹待考。
所作杂剧今留有六种,现存《赵氏孤儿》即是其中的一种,另寸的《松阴梦》仅存曲词一折。
历史上,人们对其作品的评价是“如雪里梅花”。
纪映淮:(生卒年待考),女,小字阿男,上元人。著名清朝诗人。
适杜氏,早寡。
她曾写有《咏秋柳》一诗:“悽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疏树几行。不与行人绾离别,赋成谢女雪飞香。”同代大诗人王士祯闻之感动不已,诗兴大发,因作《秦淮杂事诗》和云:“十里秦淮水蔚蓝,板桥斜日柳毵毵。悽鸦流水空萧瑟,不见题诗纪阿男。”
纪 昭:(生卒年待考),字懋园,号悟轩,直隶献县人(今河北河间)。著名清朝大臣。
清乾隆年间进士,官内阁中书,后因父亲纪容舒(清康熙年间举人,官姚安知府,著有《唐韵考》、《玉台新咏考异》、《杜律疏》)有病而请假归家,不再做官。著有《毛诗广义》、《
养知录》。
纪 昀:(公元1724~1805年),字晓岚,一字春帆,号云石,纪昭之弟,直隶献县人(今河北河间)。著名清朝学者、文学家。
纪昀是清乾隆年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逝世后御赐谥号“文达”。
在深厚家学渊源的熏陶下,纪昀从四岁起开始读书问学,以过目不忘、才思敏捷被称为“神童”。二十四岁那年,他在顺天乡试中一举夺魁。六年之后,在“最号得人”的京城会试中,高中甲戌科进士,从此步入鸿才硕学荟萃的翰林院。起初,他的仕宦生涯可谓春风得意,由乡试主考官、同考官到侍读、侍读学士,为当朝文学重臣之一。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因向姻亲走漏朝廷消息,纪昀被流放乌鲁木齐“效力赎罪”。四年之后,他获赦回京,重入翰林院。恰在此时,一项浩大的文化工程即《四库全书》的纂修正在乾隆帝的主持下紧锣密鼓地展开,历史的机缘把纪昀推向实现其人生价值的顶峰。
纪昀学问渊博,长于考证训诂。清乾隆年间辑修《四库全书》,他任总纂官,并主持写定《四库全书总目》二百卷,论述各书大旨及著作源流,考得失,辨文字,为代表清代目录学成就的巨著。
《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囊括了清朝乾隆以前中国历史上的主要文史百科典籍。纂修如此巨制鸿篇,组织和人选是关键。为了如期如愿完成大业,清廷特设四库馆,任命总裁主管馆事,总裁之下又设总纂官,总揽编纂事宜;又设总阅官、总校官总管各书的审定工作。总纂官下设纂修官,分管具体书籍的编纂、审定以及辑佚、编写提要、查勘违碍书籍等。此外,还设有督催官,分管督促编书、抄书工作。参与四库馆修书者人数众多,且多为乾隆时期第一流的学者。然而没有一个能博古通今、众望所归的大学者总揽全局,也难成大业。因此,四库馆开设之始,大学士刘统勋就大力举荐纪昀担此重任。纪昀以总纂官的角,总揽纂修全局事宜,于“繁简不一,条理纷繁”之中,“撮举大纲”,“斟酌综核”,为《四库全书》纂修工程中出力最巨者。陆锡熊和孙士毅也曾任总纂官,但孙士毅任职短暂,陆锡熊入馆较晚而又早逝,“始终其事而总其成者”唯有纪昀。
在总纂《四库全书》期间,纪昀夙兴夜寐,殚十年之力于修书伟业,常常是“鲸钟方警,启蓬馆以晨登;鹤籥严关,焚兰膏以夜继”。按照《四库全书》的纂修步骤,各纂修官先对分管书籍予以初步清理、甄别和考校,在此基础上为每种书籍撰写提要初稿(分纂稿),叙述书籍作者的生平事迹、内容要旨以及在学术上的是非得失,并注明该书应刻、应抄或应存等处理意见,集中送到总纂官纪昀和陆锡熊审阅。纪昀和陆锡熊根据纂修官提出的“应刊刻”、“应抄录”
、“酌存目”、“勿庸存目”等不同意见,检稽原书,决定各书的取舍录存与否。经过乾隆帝过目钦定之后,应收录的书籍送至武英殿缮书处逐一进行抄录。然后对纂修官撰写的各书提要分纂稿进行认真细致的考订,从作者的年代、爵里、生平事迹到著作的内容要旨、长短得失,乃至别本异文、典籍源流,都在分纂稿的基础上,或增或删,或分或合,反复予以修订。就连各分纂稿的行文,也是字斟句酌,再三润饰。经过纪昀“笔削考校,一手删定”,原来行文风格不尽相同、评说有失偏颇的分纂稿“无不灿然可观”。最后按照经史子集四部分类体例,通盘筹划,排比编次,纂成独具特的《四库全书总目》二百卷。
《四库全书》和《四库全书总目》毫无疑问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但纪昀在其中所起的关键作用丝毫不可忽视。以《四库全书总目》而言,全书行文风格一致,思想主旨贯通,都昭示了纪昀“笔削一贯”的重要作用。四库馆总阅官朱珪在纪昀墓志铭中写道:“公馆书局,笔削考核,一手删定为《四库全书总目》。”张维屏《听松庐文钞》云:“或言纪文达公(昀)博览淹贯,何以不著书?余曰:文达一生精力,具见于《四库全书提要》,又何必更著书!”“一手裁定”、“一手删定”、“一手编注”《 四库全书总目》或者说纪昀“一生精力,萃于《四库全书提要》一书”,都说明纪昀对《四库全书总目》所倾注的心血得到时人和后人的公认。从这个意义上说,《四库全书总目》最大限度地反映了纪昀的学术文化思想就不是什么无本之木了。
正如黄云眉所言:“就形式观之,《提要》似为多人心血之结晶品,其实此书经纪氏之增窜删改、整齐画一而后,多人之意志已不可见,所可见者,纪氏一人之主张而已。”
纪昀总纂的《四库全书》和一手删定的《四库全书总目》问世以来,得到历代学者的高度赞誉。阮元说:“高宗纯皇帝命辑《四库全书》,公(纪昀)总其成,凡六经传注之得失,诸史记载之异同,子集之支分派别,罔不抉奥提纲,溯源彻委。所撰定《总目提要》多至万余种,考古必求诸是,持论务得其平允。”江藩指出:“《四库全书提要》、《简明目录》皆出公手,大而经史子集,以及医卜词曲之类,其评论抉奥阐幽,词明理正,识力在王仲宝、阮孝绪之上,可谓通儒也。”有目共睹的学术价值还使得这部大著的文化影响历久不绝。晚清张之洞对读书士人谈到:“今为诸生指一良师,将《四库全书提要》读一过,即略知学问门径矣。”对该书有精深研究的余嘉锡说:“《四库全书提要》之作前所未有,可为读书之门径,学者舍此,莫由问津。”他还谈到清朝嘉道以后通儒辈出,“莫不资其津逮”,将其奉作指南,“功既巨矣,用亦弘矣”。他对《四库全书总目》的缺点多有指摘,但也承认自己“略知学术门径,实受《四库全书总目》之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