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导图 二、专题讲解 (一)说明方法及作用 1.举例子 (1)概念 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文中如有:例如、又如、比如、再如、如、譬如等词语,一般可判断为举例子) (2)作用 使说明对象更具体、真实、更具说服力。 (3)答题模式 真实具体有力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基本特点+基本内容) (4)例题展示 《中国石拱桥》在写出了石拱桥的三大特点:历史悠久,形式优美,坚固耐用后,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进行说明,试说说其表达效果。 答: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真实具体地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坚固耐用这三大特点。 2.列数字(列数据) (1)概念 运用数字来说明事物。(数字可分用确数和概数) (2)作用 运用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3)答题模式 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 (4)例题展示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答:介绍桥的长度和宽度,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赵州桥雄伟的特点。 3.作比较 (1)概念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联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2)作用 突出事物的特点,增强了说明效果。 (3)答题模式 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和……作比较,鲜明突出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 (4)例题展示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答:拿古代的宫殿、一般住房和苏州园林来比较,突出了苏州园林绝不讲究对称的特点,增强了说明的效果。 4.列图表 (1)概念 列图表是指采用绘制图形或表格的方法进行说明。 (2)作用 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观、更具体。 (3)答题模式 列图表:这里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照片类的,它的作用是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对象)……(特点)。另一种是图表类的,包括圆饼图、柱状图、曲线图和表格等,它的作用是简明直观地说明了……(对象)……(特点)。 (4)例题展示 如《统筹方法》一文,通过图表使统筹方法的原理能醒目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5.说明方法作用:思路:(1)无论何种方法,都是为了说清说明对象的××特征 (2)应注意是为了说明本段中心句,还是全文说明对象的特征 (二)补充:引用的作用 1.概念 引用典故、文献、名言、诗词、俗语、谚语、歌谣、故事、传说等。 2.作用 (1)引用了……,写出了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明语言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2)引用故事或传说还能加强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3)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3.答题模式 真实可信地写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充实。(可根据实际酌情加答“权威性和说服力、引出说明对象、加强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等。) 注意:如果是引用故事和传说来进行说明,不要答“增强说明语言的权威性和说服力”。因为它们都属于不可靠的事实。 4.例题展示 赵州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答:引用张嘉贞的话,真实可信地说明了赵州桥构造奇特,施工技术巧妙绝伦的特点,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充实,增强了文章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例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走进C919:国产大型客机解密 王思磊 ①2015年11月2日,国产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正式总装下线。C919的命名颇具深意,“C”是“中国商飞”英文缩写“COMAC”的第一个字母,也代表“China”,也恰好与“空中客车(Airbus)”和“波音(Boeing)”的字头构成顺序排列。第一个“9”代表“长久”,后面的“19”则代表最大载客可达190座。C919承载着中国人的“大飞机”梦想。它将在首飞和通过适航测试之后,进入航线运营,填补航线上没有中国干线喷气客机的空白。 ②科研人员除了考虑大飞机的先进性和科学性,还在努力提升飞机的经济性和安全性。飞机的耗油量与飞机的升阻比(升力和阻力的比值)有直接的关系,升阻比越高,飞机的气动效率越高,耗油量就越少。而飞机的升力主要来源于机翼,为了保证飞机的座级,避免“油老虎”的出现,在飞机机翼上动脑筋,便成了提高飞机气动效率的关键。 ③C919的机翼设计运用了这一超临界翼型(1)。相对于古典翼型,超临界翼型可使巡航气动效率提高20%以上,巡航速度提高100多千米/小时;如果用同一厚度的标准来设计古典翼型和超临界翼型,超临界翼型的整体阻力比古典翼型要小8%左右,而这可以减轻飞机的结构重量,增大结构空间及燃油容积。 ④在C919飞机的设计上,超临界机翼与发动机、机身和吊挂之间还采用了性能更为优化的局部融合设计,这些设计进一步提高了C919飞机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选自《知识就是力量》2016年第1期,有删改) 【注】(1)是一种高性能的跨音速翼型。 第③段画线处除用了列数字外,还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分析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比较,通过把超临界翼型与古典翼型的整体阻力相比较,准确突出地说明C919的机翼设计运用超临界翼型的整体阻力小,可以减轻飞机的结构重量,增大结构空间及燃油容积。 【解析】 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必须要结合文段的内容的来分析说明方法,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者文段的内容所体现出来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来分析作用即可。“超临界翼型的整体阻力比古典翼型”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了C919的机翼设计运用超临界翼型的整体阻力小,可以减轻飞机的结构重量,增大结构空间及燃油容积。 例2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题。 纳米技术与永磁体 ①提到永磁体,你大概会觉得陌生,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一辆普通的汽车的电动座椅、电动后视镜、电动天窗、雨刮、空调器等几十个部位,都要使用到各种永磁电机、永磁电动器件和永磁声响器件,这些都离不开永磁体。 ②永磁体是指能够长期保持吸引铁质物体的磁性材料。它们磁性的强弱取决于其最大磁能积,如果磁能积越大,那么实际应用需要的永磁体的体积将越小,用量和成本也将随之降低。 ③当前永磁体中磁性能最强、应用最广的是稀土永磁材料,主要为Nd-Fe-B系永磁体。 ④Nd-Fe-B系永磁体,是1983年由日本和美国学者发明的具有最高磁能积的新型稀土永磁材料,它的磁能积非常高。Nd-Fe-B永磁体的吸力可以达到自身的600倍,也就是说一块60千克的永磁体可以吸起重达36吨的集装箱。它被称作当代“永磁之王”,是目前磁性最高的永磁材料,也是综合性能最高的一种永磁材料。“永磁之王”的研制成功,使各种永磁器件实现了超小型化。例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1000cc汽车发动机上采用这种永磁体后,发动机重量减少近50%,体积也小了将近一半。 ⑤在Nd-Fe-B稀土永磁制作的电机中添加极少量的镝和铽,就能够使电机中的磁铁变轻90%,它们是绿能源产品的魔法配料。稀土元素镝和铽非常紧缺,世界上99%的镝和铽产自中国南方的广东、四川、江西等地。但开采过程却充满污染风险,用来提取稀土元素的酸性物质可能会进入溪涧和河流,破坏稻田及渔场,污染水源,会引发极其恶劣的环境问题。严重缺乏稀土的日本和富产稀土但封存了本国稀土矿的美国等发达国家,都从中国进口大量廉价稀土,给中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重大压力。 (原文有改动) 选文第④段中画线句子:“例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1000cc汽车发动机上采用这种永磁体后,发动机重量减少近50%,体积也小了将近一半。”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准确具体地突出了“永磁之王”的研制成功,使各种永磁器件实现了超小型化。 【解析】 此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解释其作用。 三、课堂练习 (一)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扇子的起源和功用 付秀宏 ①晋代《古今注》记载,扇子发端于殷代,以鸟羽制成,作仪卫之美。三国孔明之羽扇,非为自用,而是仪令之物。汉代之后,湖南竹扇、山东纨扇问世,才用之除热取凉。及宋时,折扇由朝鲜传入神州,张合自如,风行一时,苏东坡曾有“高丽白折扇,展之广尺余”的妙语。 ②但是,中国人对扇子的使用发展到后来却是艺术功用大于实际功能。一般来说,扇面之书画创作,以美态愉悦于人;而制作裱糊之时,却以精妙工艺潜化自身。苏州檀香扇、杭州绫绢扇、新会火画扇、自贡竹丝扇、江苏麦秆扇,声名遐迩。书画家在扇面写字取景,不求形似,但求神韵。飘逸造清凉,执扇祛暑气。 ③明代大书画家祝枝山曾喻书扇为美女舞于瓦砾,乃盆景之象。其实,书扇环肥燕瘦,气候虽小,却能做到风云际会。吴子深、张大千等人的行书扇,文字如神龙升腾,达数十万港元之高价,令世人刮目。任伯年和赵之谦联袂的扇面,墨笔与金石同在,更价值不菲。 ④喜好收藏明清闺秀折扇小楷的张中行,最爱其“形娟秀而神柔婉”。明清的书法扇面,最出众的是女性手迹,有薛素素、黄媛介、叶小鸾、周淑禧、李陀那、董小宛和马守真,或闺阁气韵,或工笔娟秀,或运风挟雷。 ⑤作为艺术品,扇面之画讲究气韵迷人。鸟兽虫鱼、人物山水,无不能画,贵在品位。有时仅画菊一枝、白菜一棵,也要清风雅意。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唐寅扇面画《秋江垂钓》,令人冥思。北京故宫博物馆珍藏的纵长59.5厘米、横宽152厘米的明代大折扇,一面画的是柳阴赏花,气息飘动,闲情如梦;一面画的是松下读书,主仆对语,儒风拂面。此画出自明宣德帝朱瞻基之手,为中国之最大折扇,乃罕见传世宝物。 ⑥对于工笔书画家,定是意象在心中涌现,心迹在扇上流注。对于收藏使用者,必是悠然处见有意趣,挚爱间涌出性情。一朋友购得一把雪白鹅毛扇,折起像白鸽回巢,展开似白鹤亮翅,遂赞曰:“美,此处无墨胜有墨。”另一同事的客厅壁上,挂一把竹扇,白扇面只写四字隶书“宁静致远”,此时无声胜有声。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列出其中两种来,并举例说说各自在文中的作用。引用资料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三种说明方法是举例子、列数字。举例子,举出孔明羽扇的例子具体说明扇子发端时制作材料与功用;列数字,列举明代大折扇长度和宽度的数字,准确说明它是中国最大的折扇,是罕见的宝物。引用资料,引用苏东坡的诗句形象说明朝鲜折扇张合自如的特点; 【解析】 此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必须要结合文段的内容的来分析说明方法,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者文段的内容所体现出来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来分析作用即可。举例子:三国孔明之羽扇,非为自用,而是仪令之物。说明了扇子发端时制作材料与功用。作引用:苏东坡曾有“高丽白折扇,展之广尺余”的妙语。说明了朝鲜折扇张合自如的特点。列数字:北京故宫博物馆珍藏的纵长59.5厘米、横宽152厘米的明代大折扇。说明它是中国最大的折扇,是罕见的宝物。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修复大脑不是梦 ①在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往往由于高度分化而失去了再分裂的能力,最终衰老死亡,而在长期的发展适应过程中,人体保留了一部分未分化的原始细胞﹣﹣干细胞。干细胞,即起源细胞,它是一类具有多项分化潜能和自我复制能力的未分化细胞,是形成哺乳动物各组织器官的原始细胞。全球目前已经开展了上万例的干细胞移植,经临床证实的干细胞可用于移植的疾病达92种,包括脑瘫、老年痴呆、糖尿病、肝脏疾病、肿瘤、烧伤、衰老等。 ②按照发育状态,干细胞可以分为成体干细胞和胚胎干细胞。成年动物的许多组织和器官,比如表皮和造血系统,具有修复和再生的能力,成体干细胞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在特定条件下,成体干细胞或者产生新的干细胞,或者按一定的程序分化形成新的功能细胞,从而使组织和器官保持生长和衰退的动态平衡^胚胎干细胞(简称ES或EK细胞)是早期胚胎 或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的一类全能性细胞。无论在体内还是体外环境,胚胎干细胞都能被诱导分化为机体几乎所有的细胞类型。在科学家的不断尝试下,人胚胎干细胞可分化成多种细皰比如神经元、心肌细胞、胰岛细胞和血细胞等。 ③最近,中国科学家对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一项新突破走在世界前列。 ④2013年5月,复旦大学张素春教投领军的科研团队首次将人类胚胎千细胞成功地转化成特定的神经细胞,并将转化后的中间细胞注入到小鼠大脑中,使已丧失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小鼠恢复了学习和记忆能力。该成果第一次证明人类干细胞可以成功植入到大脑中,对治愈各种神羟功能缺陷疾病有重大意义。 ⑤张素春团队选中了一种不会排斥其他物种移植物的特殊品种的小鼠,他们首先“蓄意破坏”了小鼠大脑中掌握“学习和记忆”、被称为“内侧隔阂”的大脑区域的线路,使小鼠暂时丧失“学习和记忆”能力。植入后的干细胞立刻形成两种常见的、重要的神经类型,它们分别与大脑中“指挥”行为、情感、学习、记忆、成瘾和许多其他神经问题的化学物质氨基丁酸或乙酰胆碱能神经元进行有效沟通,并响应来自大脑的化学指令,开始特化并与海马体中的适当细胞相连接。测试证实,这些接受干细胞移植后“连接”成功的小鼠,常规学习和记忆能力得到了有效恢复,评分明显优于那些依然丧失“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小鼠。尤其在“水迷宫”测试中,干细胞移植成功的小鼠对迷宫的设置记忆清晰,应对自对照组小鼠面临迷宫则慌作一团,不知所措。 ⑥干细跑移植研究的终极目标是通过细胞替代来修复大脑损伤,前景诱人。但张教授指出,目前干细胞还不大可能立即产生效应,因为许多精神疾病仍难以确定是大脑的哪部分出现了问题。 (节选自(《生物读本》) 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干细胞和其他几种细胞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样理解第③段句子中的“新突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⑤段画横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说明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⑥段加点的“目前”和“不大可能”在句子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干细胞和“失去了分裂能力的细胞”是并列的两类细胞,干细胞又分为“成体干细胞”和“胚胎干细胞”. 2.“新突破”是针对以往的研究而言的,以往的研究是干细胞的移植和分化.张素春教授研究的是胚胎干细胞的转化,将胚胎干细胞转化成特定的中间细胞﹣﹣神经细胞,将其注入到小鼠大脑中,使已丧失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小鼠恢复了学习和记忆能力.该成果第一次证明了人类干细胞可以成功植入到大脑中,对治愈各种神经功能缺陷疾病有重大意义. 3.作比较.用接受干细胞移植后“连接”成功的小鼠和对照组小鼠那些依然丧失“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小鼠的状态作比较,突出了实验取得的显著效果. 4.“目前”,从时间上加以限定,指出今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干细胞会有广阔的前景,体现了说明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不大可能”从可能性程度上加以限制,指出干细胞有可能性也存在局限性.措辞极有分寸,体现了说明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解析】 1.通读第①、②自然段,抓住关键句“细胞往往由于高度分化而失去了再分裂的能力”、“人体保留了一部分未分化的原始细胞﹣﹣干细胞”、“干细胞可以分为成体干细胞和胚胎干细胞”.在文章各个部分寻关键的词语,提取关键的信息来组织表达即可. 2.通读第③、④自然段,明确两段是总分关系,“新突破”指第④自然段,然后概括总结本段内容即可. 3.根据句子的特征明确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用接受干细胞移植后“连接”成功的小鼠和对照组小鼠那些依然丧失“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小鼠的状态作比较,然后分析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明确作比较的作用:突出了实验取得的显著效果. 4.答题时只要明确“目前”从时间上加以限定,“不大可能”从可能性程度上加以限制,进而结合以上答题模式来回答即可. (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各题。(10分) 于心 ①宣纸的原产地是安徽省泾县。关于宣纸的起源,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东汉安帝建光元年(121年)发明造纸技术的蔡伦离世后,他的弟子孔丹在皖南以造纸为业,很想造出一种世上最好的纸,为师傅画像修谱,以表怀念之情,但年复一年难以如愿。一天,孔丹遇见一棵老的青檀树倒在溪边,由于终年日晒水洗,树皮已腐烂变白,露出一缕缕修长洁净的纤维,孔丹取之造纸,经过反复试验,终于造出一种质地绝妙的纸来,这便是后来有名的宣纸。宣纸中有一种名叫“四尺丹”的名贵品种,一直流传至今,就是为了纪念孔丹。 ②“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宣纸具有洁白稠密、韧而能润、搓折无损、润墨性强等特性,并有独特的渗透性能,利于笔挥墨运,一笔落成,深浅浓淡,墨韵清晰,正是宣纸的这些性质而使中国书画艺术具有了一种独特性。 ③宣纸具有很强的弹性和韧性。将生宣揉成一团之后还可以展平,经过熨烫,依旧可以恢复平展如初的原貌。所以即使是作品皱痕起伏,经过装裱之后,也会平展如新。如书法工艺中的拓片,当薄薄的宣纸贴在凸凹不平的碑文、器皿的表面时,任凭反复敲打,宣纸依然能够保持伸缩自如,裂而不断的完美状态。 ④到商店里购买宣纸时,当水滴在宣纸上,落在纸面上的水滴逐渐向四周扩散的就是生宣,而水滴落在纸面上没有立即扩散或不再扩散开的就是熟宣,这是检验生宣与熟宣的简单方法。我们把生宣显现的这种水滴逐渐向四周扩散开来的现象称做湿染性特性,生宣具有较强的湿染性,使得书写时困难加大。因此,书法实践作为一种提高人生修养的实践行为,需要漫长的修为才能达到期待的目标。这种湿染性现象,它可以锻炼书写者内在的涵养和自我内聚力,同时,也是检验书写者耐心和品格的途径所在。 ⑤生宣除具备湿染性之特性之外,还具备较强的吸墨性能。生宣具有的湿染性由水的特性引发,用淡墨书写产生的湿染性现象比较明显,用浓墨书写产生的湿染性程度相对减弱。宣纸的吸墨性与其内在的构造以及所用墨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这种极其细小的“墨颗粒”与宣纸内部纤维“管道结构”完美融合后留下了墨流走了水。 ⑥待墨迹晾干后,把晾干字迹后的生宣纸泡在清水里,即使泡上半天,着墨的生宣纸也不会发生跑墨现象,即墨汁不会因为水的浸泡而发生墨汁化开的问题,这种现象就是宣纸具有胶着性能的表现所在。生宣纸具有的胶着性与前面说到的吸墨性有内在关系,这种胶着性还是因为生宣纸具有较强的吸墨性,即使你用干燥的写过字的生宣纸擦湿手,手上通常也不会沾染墨迹。 ⑦宣纸在生产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剔除了性质不稳定的木质素、蛋白质等元素,保留下来的几乎全是相对稳定的纤维,这种持久性不招惹虫蛀,它是自古以来可以保存时间最长的纸质载体。 ⑧宣纸可谓“水走墨留”、“寿纸千年”,至今人们依旧用宣纸作为书写和书画创作的专用纸。 (选自《市场周刊 》2013年第2期,有删改) 1.文章分写部分先后从宣纸的_____________→湿染性→___________→胶着性→持久性五个特性做了说明。(2分) 2.第③节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⑥节加点词语 “通常”一词能否删除,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的第⑤⑥节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弹性和韧性;吸墨性 2.举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了宣纸具有很强的弹性和韧性。 3.不能删除。“通常”指“一般情况下”,用干燥的写过字的生宣纸擦湿手,也不排除偶尔会沾染墨迹。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不能。第⑤节补充说明了宣纸的湿染性并阐述了宣纸吸墨性的原因,在结构上承上启下,在内容上交代了第⑥节宣纸具有胶着性的原因,⑤⑥节如调换就违背了从因到果的逻辑顺序,不符合人的认知规律。 【解析】 1.此题考查对关于宣纸五个特性写作顺序的细节理解,注意把握上下文及语境意理解即可。 2.此题考查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引用、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吧、做定义、下诠释、摹状貌、作假设等11种,作用就是突出了……特点,或者说明了……内容,或者表达了……情感。句中“如”是举例说明的标志,其说明的问题即是本段段首的中心句的内容。 3.此题考查考生对词语含义及其作用的把握。注意联系词语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以及当时的情况及作者的情感。比较辨析有无此词语语意的变化,从而说明此词的作用,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个角度来概括,要使用评价语“准确说明”。 4.此题考查段落顺序,阅读两段文字,了解内容,根据两段文字的内容从结构上的承接和内容上的因果关系来说明不能调换的理由。 (四) 阅读下列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说一说“好声音” ①“中国好声音”节目的前期投入是人民币六千万,最后的收益达到了三亿。作为最受瞩目的电视娱乐节目,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听”。 ②“好声音”里的“声音”是狭义的,单指歌唱之人声。在中国,早在春秋战国之前,“声”和“音”两个字是分开使用的。 ③构成声音的是声源,构成声源的是能量,而能量的表现形式之一﹣﹣振动,使空气分子和其他分子产生摩擦,声音就此出现。 ④请不妨运用想象视觉化一下这个只有一瞬间的“漫长过程”﹣﹣能量的碰撞产生声音(振动),通过或远或近的空间﹣﹣声源与你耳朵之间的媒介(通常就是大气),以每秒182.88米的速度抵达你的耳廓,通过你的耳道,于是这两者开始产生共振,然后你的耳膜开始振动,耳膜内侧的小听骨对声音进行限幅和衰减以免声能传送到内耳时对其造成损害。现在,声音的振动传送到了幽暗潮湿的内耳,分子的机械振动变成了液体振动,海螺状的耳蜗开始工作。它开始分辨声音振动的信息,14000个长短不一的毛状声音感知细胞开始对不同频率进行处理,长的对应低频,短的对应高频。耳朵把声音这一犹如絮乱线团的混沌整体条分缕析地拆解成一根根声音组成的最细小的声音丝线,重新组合。刹那间,声音完成了从声源到接收系统的旅程,神经元的能量电流在我们的头脑中雷声四起、纤毫毕现﹣﹣声音由振动变成了大脑能感受到的信息﹣﹣声音的物理属性到此结束,而接下来的征程则变得愈加波云诡谲。 ⑤听觉是被动的,别无选择的。而听音是主动的,有所取舍的。听觉就像一块巨大的海绵,吸收所能吸收的所有声音,而我们的大脑对声音的轻重缓急进行组织排序,有选择地过滤、注意、集中、记忆,然后再做出反应,亦即,我们对声音的反应其实是我们的“欲望”﹣﹣大脑的偏好对声音所做出的,要不然江州司马如何会在听了一曲其实并无太多过人之处的琵琶曲后青衫尽湿,随后触景生情地写道:“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揉搓麻将牌的“哗哗”声反之在牌友的耳朵里恐怕就有提神醒脑之效了。正所谓,甲之熊掌乙之。 1.仿照下面划线语句,根据第④段中的相关内容填空,概括声音从声源到接收系统的过程。 能量碰撞产生声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耳蜗分辨振动信息。 2.为什么说“听觉是被动的,别无选择的。而听音是主动的,有所取舍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划线句中加点的词“之一”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段中划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声音传播抵达耳道 耳膜振动传到内耳. 2.听觉就像一块巨大的海绵,吸收所能吸收的所有声音,而听音是由大脑对声音再做出反应. 3.不能;因为“之一”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它表明能量的表现形式是有多种的,振动只是其中的一种,删掉“之一”,就改变了愿意,不符合实际情况. 4.列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毛状声音感知细胞的数量. 【解析】 本题的考点是说明文阅读综合;说明方法. 这篇文章首先由“中国好声音”受到瞩目引出说明对象,接着指出早在春秋战国之前,“声”和“音”两个字是分开使用的,然后介绍了构成声音的过程,最后介绍了听觉和听音的区别. (1)这道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提取,细读第四段,根据“能量的碰撞产生声音…以每秒182.88米的速度抵达你的耳廓,通过你的耳道…然后你的耳膜开始振动…声音的振动传送到了幽暗潮湿的内耳…海螺状的耳蜗开始工作.它开始分辨声音振动的信息…刹那间,声音完成了从声源到接收系统的旅程”,据此提取关键信息概括即可解答. (2)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根据第五段“听觉就像一块巨大的海绵,吸收所能吸收的所有声音,而我们的大脑对声音的轻重缓急进行组织排序,有选择地过滤、注意、集中、记忆,然后再做出反应”,据此概括解答. (3)本题考查说明语言,理解加点词语的含义,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以及去掉之后的意思变化,最后点明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4)本题考查的是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根据标志性语言判断说明方法类型,结合上下文及该段的说明中心,分析其说明作用即可.“14000”可见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作用在于“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XX特点”. (五) 阅读下列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蓝能源 ①“龙宫”作为神话里海底龙王的居所,曾引发了人们无数的想象,围绕它产生了众多故事。现实中“龙宫”自然是没有的,但迄今为止,浩瀚的海洋仍深深地吸引着人类:海洋蕴藏的财富,大海深处的奥秘……一切都那样诱人。 ②当今最诱人的海洋资源之一就是“蓝能源”。它既不同于海底储存的煤、石油、天然气,也不同于融于水中的铀、镁、锂,而是利用海水温差、潮汐、波浪等产生的动能、热能等能源,它具有清洁、可再生、能量惊人、分布广泛的优点。常见的蓝能源是温差能、潮汐能和波浪能。 ③6000万平方公里的热带海洋一天吸收的太阳热能,相当于2500亿桶石油的热能。如果将这些热能的1%转化为电能,相当于新增140亿千瓦装机容量,也就是每小时能发140亿度电。太阳辐射热进入到海面,绝大部分被表层海水吸收掉,深层海水几乎接收不到。因此人们可利用海洋表层水温与较低层水温之间的温差把热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时,将海洋表面的温水引进真空锅炉,温水因压力突然大幅下降立即变成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用过的水流入海洋,如此循环使用。一般而言,冷、热水温差在20℃以上即可发电,因此若能把南北纬20度以内的热带海洋都利用起来发电,前景将十分诱人。 ④无边无际的大海,在太阳和月亮的引力作用下,时而潮高百丈,时而引退千里。海洋这种有规律、有节奏的起伏现象就是潮汐。潮汐发电就利用了潮汐能,人们涨潮时将海水以势能的形式保存,落潮时放出海水,利用潮位之间的落差发电。据初步估算,我国潮汐能资源量约为1.1亿千瓦,年发电量可达2750亿千瓦小时。潮汐能周而复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成为沿海地区生产生活,甚至国防需要的重要补充能源。 ⑤波浪能也是不容忽视的蓝能源。“无风三尺浪”是奔腾不息的大海的真实写照。海浪有惊人的力量,5米高的海浪,每平方米压力就有10吨。大浪能把13吨重的岩石抛至20米高处,能量惊人。据计算,全球可供开发利用的海洋波浪能有20﹣30亿千瓦,年发电量可达9万亿度。波浪能的利用将有助于缓解矿物能源逐渐枯竭导致的能源危机,改善生态环境。 ⑥古往今来,海洋一直以其阔大的胸怀哺育着人类,吸引着人类。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会越来越多地依赖海洋。探索并利用蓝能源,已经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蓝能源,大有可为! (原文有修改) 1.读完这篇文章,说说你对蓝能源有了哪些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划线词语“几乎”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自然段画线句子使用了那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材料,结合上文中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可以在南海开发何种蓝能源。 【材料】 南海是中国以南的边缘海,是中国最深、最大的海,平均水深约1212米,中部深海平原中最深处达5567米。由于接近赤道,接受太阳辐射的热量较多,所以气温较高。年平均气温在25﹣28℃.5月份测得水深30米以内的水温为30℃,而1000米深处便只有5℃。 四季教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蓝能源的概念②蓝能源的特点③常见的蓝能源类型④常见蓝能源的发电原理⑤蓝能源的应用前景 2.划线词语“几乎”不能去掉.几乎是表示绝大部分情况,太阳辐射热被表层海水吸收,但不排除特殊情况,删去则过于绝对化,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列数字,(1分)具体准确的说明了海浪的能量惊人 4.可开发温差能.根据上文,太阳辐射绝不大部分被海水吸收掉,深层海水几乎接收不到.在冷热水温差达到20℃以上时,就可利用海洋表层水温与较低层水温之间的温差把热能转化为电能.而南海平均水深约1212米,年平均气温在25﹣28℃,表层海水与较低层水温差多在20℃以上,因此可在南海开发温差能 【解析】1.本题考查了这篇文章的说明内容,需要通读全文,提取相关信息.根据第二段介绍了什么是蓝能源、蓝能源的特点、类型,第三段介绍了蓝能源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据此解答. 2.本题考查说明语言,理解加点词语的含义,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以及去掉之后的意思变化,最后点明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3.本题考查的是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根据标志性语言判断说明方法类型,结合上下文及该段的说明中心,分析其说明作用即可.划线句运用了大量的数字,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作用在于: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XX特点. 4.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需要结合材料,材料介绍的是南海是中国最深、最大的海,随着水深的不同,温度也具有巨大的差别,根据“常见的蓝能源是温差能、潮汐能和波浪能”可知可以开发温差能. 四、课堂小结 总结:说明方法及作用 五、课后作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在印度打“象的” 刘润生 ①马是人类的传统交通工具。不过你可能不知道,在巴基斯坦,骆驼可以当“车”用;而在印度,大象可以当“的士”用。 ②如果说我们乘坐出租车为“打的”,那么在印度,乘大象出行也就是打“象的”了。在斋浦尔,很多人,特别是从山下前往山上的琥珀堡游览的外国游客,基本都打“象的”。 ③与站在路边随便就可以拦到出租车不同,打“象的”需要到“象的”车站。“象的”站与大象一般高,乘客需要爬到高高的“象的”站排队。轮到的乘客,就直接盘起右腿,从站台坐到象背上。 ④“驾驶”大象的人被称为“象夫”。象夫叉开双腿坐在大象头颅上的方形坐垫上。一个“象的”一般可以搭乘两名乘客(不包括象夫)。乘客的座位是一个长方形的藤椅,用绳索紧绑在大象背上,其中3面有安全护栏,前面是一根可以自由活动的链条,在乘客上下“象的”时拉上或解开。座位外侧有一块牌子,上面有编号,这就是“象的”的“车牌”了。 ⑤“象的”走得慢,但走得很稳重,这刚好符合游客们休闲观光的目的。正因如此,“象的”也从来没有超速的问题。另一方面,如果“象的”司机喝酒,也不会因“酒后驾驶”造成交通事故,毕竟大象是活的。 ⑥实际上,除了“象的”之外,要到山顶琥珀堡的游客也可以选择游览轿车,这就快得多了。只不过,也就没有机会领略“象的”上特别视角下的“象背风光”了。与街上印度的红男绿女相对应,大象身上也是披红戴绿,装饰十分艳丽。 ⑦那么,一路上既有机动轿车,又有大象,会不会很容易造成大象的伤亡事故呢?这种情况基本不会发生。要知道,大象在印度可是令人敬仰的“国宝”。所以,轿车一旦在公路上遇到“象的”,只能乖乖地给大象让路。更何况,“象的”还有象夫“驾驶”,一路上更加通畅无阻。 ⑧不过,并不是随便一头大象就能胜任“象的”的。专门训练大象的象夫才能把野生象驯化为“工作象”。大象是一种记忆力很强的动物,一头被象夫驯化的“工作象”,至少能够牢牢记住40个来自象夫的指令,这种超强的记忆力也保证了“象的”行驶的安全。 ⑨据统计,印度大象的平均寿命一般为75岁,也有高达100岁的“老寿星”。因而被象夫训练后的“工作象”,都可以为主人赚取几十年的收入。成年的大象身高往往高达3米,重量达到四五吨,力气巨大,驮3个人对它们来说只是小菜一碟。可是,和食肉性的狮子、老虎等不同,拥有如此庞大肉身的大象却以素食为生,只吃嫩叶、嫩竹、野果、野草、野菜等。 ⑩印度大象温顺而耐劳的形象,给外国旅客留下深刻的印象。难怪一位德国旅客在乘完“象的”后说“印度象比印度人给我留下更美好的回忆。” 1.根据文意,分条概括印度“象的”是如何保证行驶安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请简要分析。 一路上既有机动轿车,又有大象,会不会很容易造成大象的伤亡事故呢?这种情况基本不会发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⑨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你来到印度古城斋浦尔旅行,很容易见到一支大象运输队整齐有序,稳步前行。 B.一个“象的”一般可以搭乘三人,象夫和乘客坐在象背上就能饱览独特的城市风光。 C.大象是一种记忆力很强的动物,经过驯化的大象,能够牢记住40个左右来自象夫的指令。 D.印度象性情温顺而耐劳,因而在印度民众都驯养它们用来骑乘、服劳役和表演等。 【答案】 1.①“象的”走得慢,但走得很稳重。②大象在印度是令人敬仰的“国宝”,轿车一旦在公路上遇到“象的”,只能乖乖地给大象让路。③一头被象夫驯化的“工作象”,至少能够牢牢记住40个来自象夫的指令,这种超强的记忆力也保证了“象的”行驶的安全。 2.“基本”表示“通常(一般、大多数)情况下”,文中指一路上既有机动轿车,又有大象时,轿车会乖乖给大象让路,一般不会造成伤亡事故发生。这个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突出强调了大象以素食为生,但是身形高大、力气巨大的特点。 4.A 【解析】 1.此题考查对于文章内容的概括与总结,要注意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提取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点内容,提取关键词,用自己的语言合理表达出来即可。 2.此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注意要结合具体的词语进行分析。 3.此题考查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分别有:①举例子②分类别③作比较④打比方⑤下定义⑥列数字,要求学生学会区别这些说明方法的具体要求,能够进行区分。考查考生对说明方法作用的理解,这是小升初说明文中的常考题型。常考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考生需要明确各说明方法的作用,如列数字——科学准确;举例子——举例证明,说服力强;打比方——生动形象;作比较——强调突出等。 4.此题考查对于文章细节内容的理解,B.象夫驾驶时乘坐在大象头颅上;C.原文说的是“至少40个指令”;D.原文是“专门训练大象的象夫才能把野生象驯化为‘工作象’”,而非普通民众。 |
春季教案12-初一语文-说明方法
本文发布于:2024-11-22 23:28: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上一篇: 中班教案 科学《夏天好热》
- 下一篇: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5篇)
实时天气 2024-11-22 22:27:18发布
北京
-
温度:1℃~14℃
西南风
-
明天多云
9 南风
-
后天多云
9 西南风
-
大后天小雨转多云
6 西北风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