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中国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500字一
的是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是普通中国人的人生百味,所谓“天人合一”,在这里也能完美体现。诚意面对食物,精心烹饪,然后有感情地把菜端上桌子,给心爱的人,这是厨房和美食的秘密。一位澳门76岁老阿婆和老伴儿做了50年虾酱,老伴儿去世了,老阿婆自己默默制作虾酱,食物里满是对老伴儿的怀念。其实,这就是节目想告诉我们的,有感情的东西才是美食。
每一道美食背后,都包含着古老的文化传统和关于食物朴素而精彩的故事,通过美食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悠久的历史。中国人热爱美食,是源于对生活的热爱。
该片的总导演陈晓卿,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项目运营部主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美食专栏作家。1965年生于安徽灵璧,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主修摄影,同年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摄影美学,毕业后进入中央电视台。
他的美食理念:“美食不是技术,绝对来自民间”,做纪录片的理念:“摆事实,不讲道理”。
看完了陈晓卿的资料,对于此片在摄影上的成就也就有了完美的答案——只有具备极高美学修养和热爱生活的导演才能做出如此专业的片子。陈晓卿说一部好看的片子决定于题材、预算和创作者,三者缺一不可。此部片子的题材关于“吃”,与所有人息息相关,必然会受到关注。一个好的制作团队更是这部片子成功的关键所在,所谓天时地利人和然也。这样想来,《舌尖上的中国》能出自这样的团队之手也是理所应当的。
“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舌尖上的中国》给我们诠释了一个精彩的美食世界。中国传统文化的还有许多方面,希望有更多更广的传统题材展现在观众面前,诸如:历史、自然地理、旅游、文化、宗教礼仪、文房书画、收藏等等,希冀中国未来能涌现出更多优秀的导演和专业的团队,带给国人更加好看的作品,摒弃商业利益,更多地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不仅可以愉悦我们的眼球,更能净化和感染我们的精神和心灵,让我们感恩于祖先并且热爱养育我们的这片土地。相信只有这样的节目才纯净、质朴、感动,才更有生命力,为观众所喜爱。
观看中国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500字二
老爸,《舌尖上的中国》拍得好,你要看呵!我对烹饪有一种偏爱,知我者莫过于女儿也。这是一部很有深度的记录片,从始至终,“中国人与食物的关系”才是这部记录片的主题。
那吱呀呀的石磨声,呼呼的擀面声,让人自然地想到了农村的生活。年夜饭的场景,不断的出现,我们感受到中国人特有的大家庭的和谐。广东的河粉,江浙的年糕,广西的米粉,山西的哨子面,兰州的拉面,每一种食品的挖掘制作,触动我的不仅仅是味觉感受,更多的是中国文化的美感。
他们的大多数人,不是专业厨师,也不是美女私房菜,他们不是饮食技术表演者,而是参与者,是主角,展现的是他们的生存,情感和命运。镜头的不断转换中,不同地域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扑面而来。仿佛我们也在旅游,边吃边游。我们又好象在对话,与人对话,与天地对话。
第五集——厨房的秘密,讲述精湛的美食技艺的人有关的故事。我们的菜肴,经历了煮蒸炒三次重大的飞跃,他们的共同本质无非是水火关系的调控。美食作家沈非宏为该片撰写的
解说词,“厨房的秘密,表面上是水与火的艺术。说穿了,无非是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和谐关系。因为土地对人类的无私给予,因为人类对美食的共同热爱。所以厨房的终极秘密,就是没有秘密。”说得都深刻呵!
《舌尖上的中国》,与其说是一档美食节目,不如说是以美食为主题,反映了一种原始的世代传承的饮食文化,传递了人们对自然的无限敬意,和感恩。每一个镜头都朴实、善良、感恩、平静、纯净,每一个镜头都让人感到温暖,尽流露出浓厚的乡思之情。
观看中国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500字三
受伤的心 七天假期,我们没有出去旅游,有较多时间。妈妈(她最爱美食)推荐我看《舌尖上的中国》。
从纪录片中我了解到,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民族多样,景观丰富的国家。因为有森林、湖泊、高原、草原等各种景观,所以造就了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食物原材料。人们通过采集、捡拾、挖掘、捕捞,得到了这份自然的馈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