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怀疑学问》一文的中心论点是(    )
  A、学则须疑。   B、对于传说,都应当经过怀疑。
  C、对于无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怀疑。
  D、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的基本条件。
  2.填空
  (1)吕叔湘,语文教育家,_______学家。《论求知》的作者叫_______,_______国哲学家。
  (2)论证就是用_______去证明论点。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_______ 、_______ 、_______ 等。
  (3)前面分项列举事实,后面用极简短的话归纳得出结论,就样的论证方法叫做_______。
  (4)《论求知》一文的排比论述的作用是_______。
  (5) 复句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只有”、“只要”、“除非”等,它们常和副词“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配合使用。
  (6)《发问的精神》一文用“第一,……”、“其次,……”、“更进一步说,……”分_______个方面讲道理。
 
  3.选出加点词义相同的一项(    )
    A先要会疑
    就是对于过去的的学说也要常常抱怀疑态度。
  B否则就是盲从,是。 C  著者知道?
    她很,常烧香拜佛 孔文子谓之“文”也?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4.选出对下边二重复句分析有错误的一项(    )
  A我们虽然不一定人人能成为大科学家大思想家,但是不能不求知识,
                        (转折)
  ︱不能不明道理。
  (并列)
  B假使墨守旧说,不能发问,︱那怎样能研究,文明又怎样能进步呢?
        (并列)   (假设)    (并列)
  C总要有个数量问题,︱或者是说程度问题,才用得上“基本”二字。
           (选择)      (条件)
  D我们相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因果)    (并列)  (因果)
  5.对下面几句话的修辞方法顺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别人不肯动脑筋的地方,他偏会想出惊人的见解;别人以为平平常常的事,他偏会看出不平常的道理。
  (2)变动和进步又不断地给我们带来许多新道理、新知识、新问题。
  (3)经过反复的审问,真的自然会益见其真,对的自然会益见其对。
  (4)这种道理犹如封锁在秘密石库里的珍奇,我们要用钥匙去开启。
  A比喻 排比 对偶 排比
  B排比 排比 对偶 比喻
  C对偶 排比 对偶 比喻
  D排比 对偶 比喻 排比
  6.下列四字词语中完全是成语的一组是(    )
  A高谈阔论 运筹全局 轻鄙学问 逻辑修辞
  B淡而无味 自欺欺人 博学多闻 自命不凡
  C人面兽心 寻欢作乐 圆满结束 不计其数
  D寻根究底 平淡无奇 不足介意 益见其真
  7.选出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A、目(盲目地,不问是非) 启(开导)
  B、辩伪去(荒谬不合理) 腐草萤(变成)
  C、不足(在意) (泛指古代图书)
  D、(支使,调动) 万世(尊敬,仰慕)
  8.选出短语结构完全相同的一项(    )
  A、最重要 多么可惜 旧东西
  B、壶水滚沸 墨守旧说 古今中外
  C、苹果落地 动脑筋 创立学说
  D、秘密石室 知识和道理 万世景仰
  9.《发问的精神》一文列举牛顿、瓦特、释加牟尼、孔子等人有关事例是为了论证(    )
  A、他们对事物的敏感   B、发问精神的可贵
  C、他们的勤学好问    D、能发问是发明创造的开端
  (二)阅读
  1.(1)怀疑不仅是从(  )方面辩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  )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2)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思索,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3)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4)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
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5)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6)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7)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8)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9)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10)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产生的。(11)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  )也就停滞,人类的(  )也就不会进步了。
  (1) A积极 消极 学术 文化(    )
    B消极 积极 文化 学术
    C积极 消极 文化 学术
    D消极 积极 学术 文化
  (2)文中第一句话是一个什么复句?从内容上看它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                                     
  (3)“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一句中“这样”指代什么?
  答:                                     
  (4)画线句子使用的论证方法是(    )
  A举例论证   B道理论证   C比喻论证   D对比论证
  (5)选文举清代大学问家戴震的事例直接证明了什么?间接证明了什么?
  答:                                     
  (6)第一句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是(    )
  A、领起下文   B、承上启下、过渡   C、总结上文
  (7)上文共十一句话,把它分成五个小层。
     (1)(2)(3)(4)(5)(6)(7)(8)(9)(10)(11)
    
  (8)文中(2)(3)(4)(5)句是讲道理论证(1)句中的后一分句,其中正面论述的是______句,反面论证的是_____句。(填写句字的序号即可)(    )
  (9)文中(6)句同(7)(8)两句的关系是(    )
  A、递进关系      B、并列关系
  C、被证明与证明的关系 D、总分关系
  (10)第(9)“一切学问家”的“一切”和句中的四处“常常”能删去吗?为什么?句中的冒号为什么不宜改成逗号?
  答: 
  (11)第(10)(11)两句分别是从什么方面论述的(A、正面B、反面)第(11)句中的“学术”与“文化”这两个词能互换吗?为什么?
  答: 
  2.不仅如此,精神上的各种缺陷,还都可以通过求知来弥补。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运动来弥补一样。例如,打球有利于腰肾,射箭可扩胸利肺,散步则有助于消化,骑术使人反应敏捷,等等。同样,一个思维不集中的人,可以研习数学,因为数学稍不仔细就会出错。缺乏分析判断力的人,可以研习经院哲学,因为这门学问最讲究繁琐辩证。不善于推理的人,可以研习法律学,如此等等。这种种头脑上的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疗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