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8月 第18卷第4期
JOURNALOFZHENGZHOUUNIVERSITYOFLIGHTINDUSTRY(
SOCIALSCIENCEEDITION
) Vol.18No.4Aug.2017 收稿日期:2017-06-02
基金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3BSH002)
作者简介:李欣(1964—),女,河南省武陟县人,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引用格式:李欣.中国古诗中的春节习俗文化研究[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8(4):75-81.
中图分类号:K892.1;I207.22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7.04.011文章编号:1009-3729(2017)04-0075-07
中国古诗中的春节习俗文化研究
StudyonthecultureofSpringFestivalcustomsinChineseancientpoetry
关键词:
春节习俗;年俗诗;文化传承
李欣
LIXin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44
摘要:春节习俗如扫尘、祭祖、饮岁酒、放爆竹、除夕守岁、贴春联、拜年等活动已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符号和美好记忆。古往今来,这些春节习俗被写入诗词,广为流传。这些年俗诗或生动形象、客观真实地记录春节习俗文化;或表达
新年人们迎新的欢喜心情和阖家团圆的伦理亲情;或感叹时光易逝,抒发人生感慨。时至今日,春节习俗文化已成为中华儿女共同的乡愁,在现代文明发展进程中传承春节习俗文化,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延续,也是在向世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
57·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8月 第18卷第4期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的文化产物。千百年来,中国人在生活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风俗习惯,相沿成习、世代相传。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中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折射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中华民族伟大的智慧和精神,凝聚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家庭和社会伦理观念。春节习俗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影响深远,已成为世界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春节习俗如扫尘、祭祖、贴春联年画、除夕守岁、放爆竹、拜年等活动,已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符号和美好记忆。古往今来,一些春节习俗被文学大家写入诗词,成为千古流芳的名诗佳句。这些名句有的被写入春联,成为人们节日吟诵的热点。比如,元稹、高适、曹松、来鹄、文天祥等著名诗人都曾写过同名诗词《除夜》;著名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些作为春节的标志性诗句被人们广为流传。如今,这些描写春节的古诗名句已成为春节文化的元素之一,与其他春节文化一起被进一步传承和发扬光大。
目前,研究春节习俗文化的著述较多,研究古诗词的文章也较多见,但从文化传承角度,探寻古诗词中春节习俗文化的文章比较少见。鉴于此,本文拟以古诗里的春节习俗为主题,谈谈春节习俗文化传承之我见。
一、中国古诗中的春节习俗
春节,民间称“新年”,欢度春节就是过年。春节起源于殷商,萌芽于先秦,形成于汉武帝时代。春节的节期较长,而且各地不同。有的地方春节从腊月初八开始到元宵节结束,有的从“祭灶”(腊月二十三,另说二十四)一直到正月十六(另说正月十八),但共识是除夕和正月初一是春节的高潮。春节习俗随着岁月变迁、跟着时代发展,也经历了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春节习俗源于古时年终岁尾的腊祭活动,主要表达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等愿望。所以时至今日,每逢春节,全
国各地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规模宏大而隆重的庆祝活动,其活动形式和内容丰富多样、异彩纷呈,一些主要的习俗事项至今仍然保留着。这些习俗被历朝历代的诗人吟咏成诗,写入春联,佳句辈出,广为流传。如今春节习俗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成为华人的传家宝,流进民族的血脉里,融化成浓浓的乡愁,召唤人们回家团圆。
1.扫尘
《清嘉录》卷十二记载:腊将残,择宪书宜扫舍宇日,去庭户尘秽。人们借助“尘”与“陈”的谐音以表达除陈、辞旧的意愿。古诗中写春节除尘习俗的有很多,如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爆竹行》写道,“食残豆粥扫罢尘,截筒五尺煨以薪”。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首是南宋著名江湖派诗人戴复古的《除夜》,诗中写道:
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开听颂椒。
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1]
戴复古的这首诗形象地描写了除夕之夜人们扫尘、拜祖、放爆竹、守岁和喝椒酒的习俗,表现了人们对新春的期盼,抒发了对瑞雪兆丰年美好生活的向往。
2.祭祖
汉代崔萛在其《四民月令》中写道:“正月之朔是为正月,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室家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
·
67·
李欣:中国古诗中的春节习俗文化研究
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2]这说明,早在汉代,祭祖就已成为春节重要的民俗活动。春节祭祖的习俗也出现在白居易的《三年除夜》诗中:
晰晰燎火光,氲氲腊酒香。
嗤嗤童稚戏,迢迢岁夜长。
堂上书账前,长幼合成行。
以我年最长,次弟来称觞。
七十期渐近,万缘心已忘。
不唯少欢乐,兼已无悲伤。
素屏应居士,青衣侍孟光。
夫妻老相对,各坐一绳床。[3]
诗人选取除夕夜这一特定的时间,第一部分(前四句)描写除夕夜合家欢乐、共庆佳节的场景,浓墨重彩地描写了除夕夜的节日氛围:点燃祭祖和照明的火炬,火光通明;祭祀的酒摆上祭台,满屋飘香;孩童们喧闹的嬉戏声萦绕耳畔,亲人们长幼有序排成行给年长的诗人祝寿。第二部分(后四句)写自己年高心淡、无欲无求、归于本真的恬淡心境,与前一部分形成鲜明对比。
3.饮岁酒
屠苏酒、柏叶酒、椒酒,是古代中国人春节期间主要饮用的酒品,故又名岁酒。屠苏是一间草庵(茅舍)
的名称,据说古时此草庵曾住着一位名医,每到除夕夜时都要给附近的家家户户送药酒以避瘟疫。由于不知道这位神医的姓名,人们便用草庵的名称“屠苏”来命名这种药酒,故称屠苏酒。柏叶酒,是用柏叶浸制的酒,春节饮用它有祝寿和避邪之意。椒酒,又称椒花酒、椒柏酒,是用椒花或加入柏叶浸泡而制成的酒,其作用与柏叶酒相同。
古人饮屠苏酒等岁酒的顺序由幼及长,先从年少者开始,然后按年龄顺序,由小到长逐人饮少许,年长者最后。宋朝文学家苏辙在《除日》写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苏轼在《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中写道,“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宋代诗人范成大在《分岁词》中也写道,“老翁饮罢笑捻须,明朝重来醉屠苏”。由此可以看出,饮岁酒这种风俗在宋朝非常盛行。
古人除夕饮岁酒成习,所以诗人们以酒入诗的佳作比比皆是。例如,南梁庚肩吾在《岁尽应令诗》中写道,“聊开柏叶酒,试奠五辛盘”;北朝庾信在《正旦蒙赵王赉酒》中写道,“正旦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杜甫在《人日诗二首之二》中写道,“樽前柏叶休随酒,胜里金花巧耐寒”;宋人戴复古在《壬寅除夜》中写道,“横笛梅花老,传杯柏叶香”;明代张居正在《元日感怀》中写道,“闲愁何事演芳序,且尽樽前柏叶卮”。这些诗记录了人们饮岁酒的春节习俗,抒发了诗人们热爱生活的情怀,更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审美感受。
4.放爆竹
关于元宵节的诗句佳句据南朝梁人宗懔记录中国古代楚地(以江汉为中心的地区)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笔记体文集《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谓之端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4]这段记载说明放爆竹在古代是为了辟邪驱兽。唐代诗人来鹄诗云,“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宋代赵师侠在词《鹧鸪天·丁已除夕》中写道,“爆竹声中岁又除,顿回和气满寰区”;宋代诗人范成大在《爆竹行》中则详细描述了苏杭的一户人家在春节放爆竹的全过程,表达了诗人新年愉悦欢畅的心情,寄托了诗人对居家平安的美好愿望:
岁朝爆竹传自昔,吴侬政用前五日,
食残豆粥扫罢尘,截筒五尺煨以薪。
·
7
7
·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8月 第18卷第4期
节间汗流火力透,健仆取将仍疾走。
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吼。[5]
5.除夕守岁
除夕是春节最重要的时刻,除夕守岁习俗由来已久,代代相传。古代描写守岁的诗歌尤其多,诗名为《除夜》《守岁》的古诗俯拾皆是、不胜枚举。白居易曾写过多首描写除夕年俗、寄托思乡思亲、感慨时光流逝的除夜诗:“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老添新甲子,病减旧容辉。乡国仍留念,功名已息机。明朝四十九,应转悟前非”[6];“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6]。唐代诗人孟浩然在《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中写道,年三十这天要“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7];宋代吴自牧在《梦粱录》里说,除夕之日要“家家饮宴,笑语喧哗”[8]。
除夕守岁时,最让人思念的是家乡和亲人。苏轼曾经写过《守岁》《馈岁》《别岁》三首诗,表达了置身异乡的诗人在除夕之夜,思父念弟、怀念故乡之情。其中的《守岁》写道: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日,少年犹可夸。[9]
诗人感叹时光荏苒,担心光阴虚度,羡慕少年时光充裕,勉励自己仍须努力。
6.贴春联
春联由桃符演变而来。《后汉书·礼仪志》曰:“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周代时,人们把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称为桃符,用来驱鬼辟邪。在桃符上写联语是从五代时的后蜀君主孟昶开始的。孟昶喜好文学,每年都命人在桃符上题诗,成为后来春联之滥觞。明代开始将桃符改称“春联”。宋代赵师侠的《鹧鸪天·丁已除夕》词写道:“爆竹声中岁又除,顿回和气满寰区。春风解绿江南树,不与人间染白须。残蜡烛,旧桃符,宁辞末后饮屠苏。归欤幸有园林胜,次第花开可自娱。”[10]而陆游的诗“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11],则细致描写了除夕夜窗外突降的瑞雪兆示来年的丰收,诗人喜出望外的心情跃然纸上。由此可见,贴春联已成为除夕夜的固定习俗。
7.拜年
拜年,古时指年幼者向年长者跪拜,以及同辈之间互拜,有恭贺新年、祝福添寿之意。清代诗人、《桃
花扇》作者孔尚任在《甲午元旦》中写道: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12]
《甲午元旦》写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诗人描写了当时的过年习俗,如围炉守岁、饮酒宵夜、放爆竹、换桃符、听乐曲、拜新年等。当年作者虽已66岁,但赤诚童心在字里行间清晰可见。该诗所表达的正是诗人脱离官场之后那种恬静和愉悦的心情。
拜年的习俗到了宋代,由当面拜年变成了投送拜贴。这种相互问候方式既礼貌又雅致,只是略嫌简陋罢了。明代文学家文征明的《拜年》一诗就记述了古人的这一拜年风俗。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13]
·
87·
李欣:中国古诗中的春节习俗文化研究
综上所述,古人过春节,习俗多样,仪式感强,充满神圣之感和敬畏之感,这与习俗的民族性、地域性、阶层性、多样性等特点相关。另外我们发现,诗中描述的大多是市井百姓的春节习俗,这一方面说明诗人们贴近生活、记录生活的现实主义情怀,另一方面更说明春节习俗文化影响力深远,对诗人心灵和情感产生了极大触动,从而产生了春节习俗入诗传播传承的文化现象。
二、年俗诗的作用和文化意蕴
春节习俗作为中华民族独具特的春节文化,已植根民间,融入故土,走进家庭,深入人心,代代相传。记录和传承春节习俗的年俗诗也被历朝历代的人们喜爱并世代传诵。如今,每逢春节,这些诗词必将被人们谈之咏之,其中的名句更是被写入春联装点千家万户。年俗诗的内容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生动形象、客观真实地记录春节的风俗民情,如扫尘、祭祖、燃爆竹、贴春联、饮屠苏、守岁、拜年等。如前所列,不再赘述。另外,也有一些地域性很强的习俗,如南宋诗人范成大所写的《卖痴呆词》,不仅记叙了南宋时的守岁习俗,而且还专门提到了吴中一带过年的卖痴呆民俗,即让小孩子在除
夕夜满街跑,呼叫“卖痴卖呆”,以将痴呆转移给别人。诗人的描写生动形象、活灵活现: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买。
二物于人谁独无?就中吴侬仍有余;
巷南巷北卖不得,相逢大笑相揶揄。
栎翁块坐重帘下,独要买添令问价。
儿云翁买不须钱,奉赊痴呆千百年。[14]
二是表达欢度春节时人们迎新的欢喜心情和阖家团圆的伦理亲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比如,宋代著名诗人苏轼和苏辙,兄弟情深,苏轼评价苏辙,“岂独为吾弟,要是贤友生”;而苏辙称赞苏轼,“抚我则兄,诲我则师”。两人都曾在除夕夜把思念对方、期待团聚的心情写入诗中。苏轼在给苏辙的《守岁》中写道:“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日,少年犹可夸。”[15]另外,还有苏辙的“一岁不复居,一日安足惜。人心畏增年,对酒语终夕。夜长书室幽,灯烛明照席。盘飧杂梁楚,羊炙错鱼腊。庖人馔鸡兔,家味宛如昔”[16];孟浩然的“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
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17];李世民的“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科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冰消出镜水,梅散入风香。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18]。
三是感叹时光易逝,抒发人生感慨,表达诗人关于时间生命的思考。在时光新旧交替的特殊时空下,诗人常常借年俗诗感叹壮志未酬、功业不就的人生憾恨,表达自己不甘颓废、对事业的执着追求,祈望在新年实现生命的超越与功成名就。白居易是写年俗诗最多的诗人,他在60岁时在《除夜》中写道:“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19]整首诗洋溢着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以及生命仍然存在的恬然自得。苏轼在《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之一》中写道:“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南来三见岁云祖,直恐终身走道途。老去怕看新历日,退归拟学旧桃符。烟花已作青春意,霜雪偏寻病客须。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20]第一首写诗人彻夜不眠,并非因守岁而是在为民间疾苦忧虑;第二首诗抒发除夜感慨,诗人以直抒胸臆的手法,写出不能践行其政治
·
9
7
·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8月 第18卷第4期
抱负的遗憾之情。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21]记录生活抒发情感的年俗诗,之所以能够永久流传,一是因为它记录的是人类共同记忆和美好情感的节日———春节;二是因为诗人凝练而有韵律的语言艺术和诗词魅力,唤起了人们的共同情感和审美感受;三是因为诗人在描述春节景象、人生感慨的同时带给人们的还有许多哲学思考和人生启迪。
由此可见,敬神敬祖、祈福求安的祭祀文化,驱祸辟邪、除旧迎新的求新精神,注重孝道、重视亲情的伦理文化,珍惜生命、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是年俗诗背后丰富的文化意蕴。
三、关于春节习俗文化传承的思考
春节是凝结中华民族共同记忆的独具审美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春节习俗是春节文化的根脉,在民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近年来全国各地春节民俗活动正在复苏,民间庙会、社火、行水在春节期间纷至沓来,目不暇接,失去的年味正在回归。2017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
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标志着传统节日文化复兴的时代已经来临。
1.春节习俗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的乡愁,应自觉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2月1日~13日举行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强调,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意见》要求:要“挖掘和保护乡土文化资源,建设新乡贤文化,培育和扶持乡村文化骨干,提升乡土文化内涵,形成良性乡村文化生态,让子孙后代记得住乡愁。鼓励港澳台艺术家参与国家在海外举办的感知中国、中国文化年(节)、欢乐春节等品牌活动,增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22]。认同感会带来传承自觉,过年就是传承春节习俗文化,春节习俗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的乡愁。记住乡愁、回家过年,是中华儿女共同的心愿。正如一位学者所言:“家,是中国人最核心的认同;年,是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日。再难也要回家过年,反映的正是中国人寻家的归属和精神寄托的集体共鸣。”[23]
2.春节习俗文化应融入现代文明,在发展中传承
春节习俗自产生到现在,既有地域差异,也有内容增减的变化,有的习俗是新生的,有的习俗已消亡。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习;除旧迎新、移风易俗是其规律。比如,祭祖的习俗在农村依然盛行,在城市却淡化了许多;放鞭炮,农村由于地广人少依然可以燃放,而在城市由于污染严重实行了禁放。在现代
文明发展的进程中,春节习俗文化的传承也在发生变化,变是永恒的,不变是相对的。《意见》要求要“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22]。继承传统与发展创新是历久弥新的话题。在现代文明发展进程中,增加新的春节习俗内容会为社会增添新活力,如拜年,有文字、有图画、有声音、有视频,已成为一种非常新颖、便捷的拜年方式。民俗就在生活中。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春节习俗。比如,春节北方习俗是吃饺子,寓意新旧之交、除旧迎新;南方习俗则是吃年糕,寓意新年步步高升。随着城镇化、网络化时代的进一步发展,春节习俗文化还会产生变化,我们应在发展中传承。
四、结语
随着中国国力的逐渐增强与中国文化的不
·
08·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