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音乐学院古诗文朗诵节拍划分(详解)
一、关于古诗(包括词、曲)节拍的划分
1.古诗的声律(节拍)节拍
《诗经》的时期,主导的诗歌形式是四言。在它的阻碍下,古诗慢慢形成了以两个音节(即两个汉字)为一节拍的声律特点。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表现出整齐匀称、琅琅上口的韵律美。
五七言诗尽管也是以一节拍两音节为主,但与四言、六言不同的是,五言、七言除几个完整的节拍外,还有一个畸零的单音节,五言是两个节拍外加一个畸零单音节,七言是三个节拍外加一个单音节。什么缘故需要如此一个单音节呢?有两个作用:一是更便于表现诗叶韵所带来的韵律美。五言、七言的节律一样是二二一和二二一一。第二个作用是使诗句更具抑扬、转变之美。二二一和二二二一因此就别离成为五言与七言诗大体的,也是经典的声律节拍。汉以后的诗人写诗,一样都遵循如此一种经典的声律节拍来造句,如: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预防病毒的手抄报
2.古诗的意义结构
五七言诗之因此成为古典诗歌主流形式,还与它有着更强的意义表达功能有专门大关系。人们发觉,各句中那个畸零的单音节如此显眼,以致它很自然就成为表达的中心。于是,许多诗人都把功夫放在单音节的锤炼上,从而使五七言诗的时期,从某种意义上成为锻造名句的诗歌时期。固然,依照意义的需要,单音节的位置就不仅能够置于句末,也可置于句中。如: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谢脁《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如此,古诗就显现了两种常见的意义结构:一,单音节在末尾。五言诗为二二一,七言诗为二二二一,这是符合自然的、经典的声律节拍。第二种,单音节在句中。五言为二一二,七言诗为二二一二,这也是比较常见的。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读少府之任蜀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只是,如此一来,诗的声律节拍与意义结构二者之间就显现了一个错位。若是说第一种是经典的声律节拍,是诗的声韵所要求的自然节拍,那么第二种确实是对自然的声律节拍的一种背离。换言之,诗韵所带来的呼应回
环美,有所淡化。为此,在实际应用中,一样是把两种形式错综起来利用,且看一首完整的诗,如陆游《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康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跟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两种节拍形式交织起来,产生了更丰硕、更深永的美感效应,经典的声律节拍与对它的冲破并无从全然上破坏诗应有的自然的声律美。只是,第二种节拍形式中,单音节在句中的位置是值得注意的,不管是五言仍是七言,它都是处于最后一个节拍之前,在意义上往往与最后一节拍结合较紧,而与开头的节拍更疏离。粗粗看上去,它与第一种形式是相似的,这种节拍形式能够看做是第一种形式的一个变式。为此,前人提出了“三字尾”之说,现代有学者则把它称之为“半逗律”(林庚《唐诗综论》)。前者以为,五七言诗句末尾三字,从意义上看是一个大的意义单元(如“存知己”、“丝方尽”)。后者则以为诗句之内还存在一个“半逗”,五言在第一节拍后(如“海内学生如何划分古诗节拍
中国的语文教育向来是专门注重诗,而一直到二十世纪上半期,学诗都专门注重吟诵的。而传统的吟诵,有腔有调,节拍完全依照自然的声律节拍,而不管意义结构如何,都只按前述的第一种节拍形式,即经典的节拍形式来吟诵。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尽管读的人明白“疑无”无解,“又一”隔间了词义,但实际吟诵时确实是如此。可见,传统的吟诵方式是注重声律,而轻忽意义的。(参阅朱光潜《诗论》)这种方式,用在今天的中小学的教学中,固然是不适合的。那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划分节拍呢?关于那个问题,语文界是有争议的。这种争议在2000年人教版初中第一册《语文》讲义P144练习一中即有反映,这是中学生第一次学到古诗,那个练习中要求学生划分节拍,提出的原则是“兼顾音节和意义”(笔者按,“音节”应改成“声律”),给出的示范有两种,别离是:故人/具/鸡黍故人/具鸡黍
谁家/新燕/啄/春泥谁家新燕/啄春泥
但是到了2001年版,两种划法只保留了前一种,后一种被删去了。那么,这种修订的理据是什么呢?事实上,有许多教师更情愿利用后一种划分,因为它更简化,而依照上文的分析,咱们还能够以为简化的二分法符合“三字尾”或“半逗律”原则,更便于学生操作。常规的情形只要把诗句一分为二就行,五言为二三,七言为四三。
但是,这种简化的方式事实上是不妥当的。它仅仅只注意到了意义,并无兼顾到声律,就如上举的《游山西村》而言,按二分法划分以后,简单却是简单了,但如此划分以后,全诗就变成了单调的四三、四三,没有任何转变,这是不符合该诗实际的美感效应。事实上,作为律诗,从形式上说,它专门讲究对仗。而对仗要求上下两句必需结构一致,互为对称。对仗句(即骈句)安排在中间四句的位置。在律诗的首尾通常利用散句,第一和二句,第七和第八句的结构形式不同。散句和骈句的交织应用,是律诗的大体特点。另外,两联对仗,在结构形式上通常也需要转变,若是颔联是二二一二,那么颈联一样确实是二二二一。如此,散句和骈句交织起来,几种不同的骈句结合起来,才使律诗既有很强的表现力,又有很美的阅读成效。《游山西村》中,第一句为二二二一,第二句则变成二二一二,颔联为二二一二,颈联则为二二二一,末尾两句又变成二二一二。
可见,给古诗划分节拍的要领是:⑴到各句畸零的单音节,那个音节单独作为一个节拍;⑵其他音节,只要不违抗意思,每两个音节为一个节拍。如此的方式,关于常见的两种结构形式都是可行的。
操作举例,下面是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第一到各句的畸零单音节:平、混、泽、城、无、耻、情。如此专门快就能够够给全诗标出节拍点,如下: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标好后,能够看到,第一句为二二一,第二句为二一二,这一联是散联。中间两联对仗,一联为二二一,一联为二一二,整齐中有转变。那个地址,尾联第七句没有按三分法划,这是因为“垂钓者”三字不行拆,“垂钓”固然是结合得很紧的,但“者”不行独立,故笔者以为仍是尊重意义,把切分后会损害意义表达的结构,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看待。
课题结题报告怎么写以上的例子属于两种常规意义结构。其实,打破了常规意义结构的诗句,也适用以上方式,如“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好/谁看。”(杜甫《宿府》)“寻觅/诗章/在,考虑/岁月/惊。”(元稹《遣行》)很明显,这几个例句从节拍上看,与常规节拍是相同的。只是,以下各例需要专门加以讨论:
①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②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杜甫《旅夜书怀》)
③管城子/无/食肉相,孔方兄/有/断交书。(黄庭坚《戏呈孔毅父》)
以上是按意义作的切分,从节拍上划分的话,第一不能违抗意义结构,第二应尽可能细化,以便反映出诗实际的节拍性,第三节拍点和每一个节拍的音节数能够依如实际情形变通处置。以上三例能够如此标示其节拍的:
①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②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元宵节演讲稿
③管城子/无/食肉/相,孔方兄/有/断交/书。
前两例中,两个短节拍是诗句意义的重心,以两个节拍来朗诵,有助于领会诗的内涵。例②中两个虚词作为一个单独节拍,要紧也是因为“岂”(莫非)和“应”(理应)各自都是诗人表达的重心,能够独立表意(这与前面的“垂钓者”中的“者”是不一样的)。
语文担当着宏扬民族优秀文化的重任,而要实现这一任务,在诗词教学中,就务必使青青年喜爱朗诵古诗,在朗诵中体味到古诗的精神、古诗的美。因此,在指导划分古诗节拍时,就不该该知足于简单粗略地切分为二,而应该在不违抗意义的前提下,尽可能细致地标出古诗节拍,尽可能真实地还原出古诗本有的声律美。
二、关于古文节拍的划分
哥伦比亚电影公司
读清句读,正确停顿是朗诵文言文的要求之一。停顿有两种:一是句间停顿,确实是依照标点符号来确信句与句之间停顿的长短,语调的抑扬;一是句中短暂停顿,它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依照句子成份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划分的语气停顿。
正确地进行句中停顿,是以把握句子里的词意和语法结构为前提的,因此解答这种题时能够先将句子翻译出来确信地明白得文意,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需要必然的停顿;在分析语法结构时可先抓动词,把跟动词有关的前后各词联系起来,观看句子的整体,往前主语,往后宾语,再旁及其它成份,如此就能够够确信句子的语法结构,依此确信句中停顿。有以下六种情形注意停顿。
领导致辞
1.依照语言顺序来停顿。即依照“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谓语”“动词—补语”来停顿。那个地址包括:主谓之间要停顿;谓宾之间要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例句:先帝/不以/臣卑劣。)2.“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节词的,要分开读。如:①可/以一战。②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3.关联词后面要停顿。如:“且”“虽”“因”“惟”“故”而”等。(例如:且/焉置土石虽/我之死敏而/勤学)
4.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如:句首发语词“至”“若”“至若”“夫”“若夫”“盖”“然”“则”“然则”“岂”“岂若”“宜”“诚宜”“何尝”“其”等。(例如:至若/春和景明若夫/淫雨霏霏然则/北通巫峡诚宜/开张圣听)
5.停顿应表现句子结构的原貌。如:瞻余马首/可也问/今是何世两三点雨/山前
6.节拍停顿要表现出省略成份。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三”后省略动词谓语“鼓”,应略停,以表现谓语的省略。
7.“也”用在句中揭露停顿,朗诵时在其后停顿。如:余闻之也/久。
8.文言文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停顿往往在“之”后,如此朗诵使得整个句子的语气不至于显得急促,而是缓急有致。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9.对古代的国号、年号、官职、爵位、史实、地名后一样要停顿。如:卢陵/欧阳修也。
10.利用对文意的明白得来确信停顿。要依照语境明白得文意,只有确切地明白得了文意,才能准确地停顿。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其实,划分文言句子的朗诵节拍远不止这些,而这些也不是孤立利用的,要正确划分朗诵节拍,仍是要准确明白得文句的意思,把握住其内在的逻辑意义。
下列情形不能停顿: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要连读。如:其一/犬坐/于前山行/六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