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 诗词曲阅读与鉴赏
(时间40分钟,共100分)
游溪
韦应物①
野水烟鹤唳,楚天云雨空。
玩舟清景晚,垂钓绿蒲中。
落花飘旅衣,归流澹②清风。
缘源③不可极,远树但青葱。
【注】①韦应物:唐代诗人,著名山水田园诗人。②澹:水波荡漾。③源:水流始出的地方。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清新淡雅,以“游”统摄全篇,用生动的语言描写划舟游溪的所见之景。
B.颔联“绿蒲垂钓”,趣味盎然,突出了诗人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闲适之情。
C.颈联一“飘”一“澹”用词精妙,从视觉的角度写出了落花与流水的静态美。
D.尾联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意味深远,富有哲理,表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境界。
2.“诗中有画”是本诗的特点,请赏析首联描绘的画面。
(2022·宁夏·中考试题)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
初秋行圃①
〔宋〕杨万里
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
听来咫尺②无寻处,寻到旁边却不声。
注:①行圃:指在园子里散步。②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3.下面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歌前两句写夕阳看似无情,其实最有情,正催着园子里树上的蝉鸣叫。
B.诗歌的后两句写蝉鸣仿佛就在身边,可是去寻时,蝉却不鸣叫了,就好像是知道有人来它。
C.这首诗用寥寥数语描写了初秋时节夜晚的情致,同时含蓄委婉地表达了诗人的感受。
D.这首诗极为平淡,却充满诗情画意,而且蕴含理趣。
4.本诗写作手法多样,请你作简要分析。
(2022·四川巴中·中考试题)阅读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5.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片运用借代手法描写月到中秋,飞镜重磨的景象。词人不仅感叹时光流逝,也表示对自己满头白发的无奈。
B.“苏辛”是豪放派代表词人,本词中“把酒问姮娥”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把酒问青天”有异曲同工之妙。
C.词的下片“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让我们感受到神舟飞船在太空俯瞰祖国大好河山的豪迈之情;“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的典故出自杜甫,委婉含蓄,别有深意。
D.辛弃疾是一个词人,更是一位英雄。现实的种种不如意让作者一次次伤心失落,却让笔下的词焕发出倔强的神采,慷慨纵横。
6.作者想象丰富,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2022·浙江衢州·中考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学习任务。
刘伯川席上作
[明]杨士奇①
飞雪初停酒未消,溪山深处踏琼瑶②。
不嫌寒气侵入骨,贪看梅花过野桥。
[注释]①杨士奇:明代大臣。他十四五岁时去拜访父亲的好友刘伯川,应刘伯川之请而作此诗。②琼瑶:美玉,这里指冰。
7.除了深山访友,诗人还做了哪些有趣的事?请你用“深山访友”或“艺花邀蝶”这样的四字短语概括。
8.这首诗调动了我们哪些感官去想象诗中的情境?结合诗句分析。(写出两种即可)
(2022·山东济南·中考试题)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中田园作
王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①,荷锄觇②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思远客。
【注释】①远扬:桑枝。②觇(chān):察看。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春天的颂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田园图。
B.首联通过写斑鸠鸣叫、满树白杏花开放,侧面展现了浓浓的春意。
C.颔联描写了农民拿着斧子去修整桑枝、扛着锄头去察看泉水通路的画面。
D.尾联中“忽”字传神地写出了诗人想开怀畅饮,可是对着酒杯又停住的样子。
10.诗歌展现出唐代前期的社会生活场景和人们的精神面貌,试结合颈联内容赏析。
(2022·贵州黔西·中考试题)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选自《陈子昂集》)
11.“前不见古人”的“古人”指谁?“后不见来者”的“来者”又指什么人?
12.诗人为什么“怆然涕下”?从诗中出理由。
(2022·黑龙江牡丹江·中考试题)赏析《观沧海》,完成下面小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3.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水何游澹,山岛竦峙”的画面。
14.这首诗蕴含了丰富的想象,请你结合具体诗句赏析。
(2022·山东东营·中考试题)
登楼望水
(唐)顾况
鸟啼花发柳含烟,掷却风光忆少年。
更上高楼望江水,故乡何处一归船。
15.本诗四句起承转合,一句一转换,颇具特,就此谈谈你的理解。
16.下列选项中表达正确的两项是( )
A.本诗写“登楼望水”,与许多写登山登楼登塔的唐诗一样,都是借景抒怀。
B.作者强调诗歌的思想内容,注重教化,故写本诗寄语少年应珍惜青春时光。
C.本诗为作者暮年所作,写登高望远,看到迎接他的归船,思乡心切,无心赏景。
D.全诗文句通俗易懂,景情并有,不着一“愁”,实则写“愁”。
(2022·广西百·中考试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概括峰和塔的高度,古代八尺为寻,“千寻塔”,极言塔的高峻。
B.第二句写在晨鸡报晓时分,便可以看到旭日东升,进一步渲染塔之高。
C.第三句用典来直抒胸臆,“浮云”在古代诗歌中,往往用来借代品德高尚的人。
D.这首诗是登高抒怀之作,诗人登上飞来峰,触景生情,抒发豪情壮志。
18.有人评价此诗有“哲理的诗化,诗化的哲理”之妙,请结合诗的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2·福建·中考试题)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序写时间,地点及词人出游的独特感受,交代写作缘由。
B.从“吟啸且徐行”中可以想见沙湖道上词人率性洒脱的情貌。
C.“竹杖芒鞋轻胜马”一句,表达词人对权贵的蔑视与抗争。
D.这首词以风趣幽默的笔调,写出途中遇雨的所感所思。
20.“也无风雨也无晴”是词人对天气的态度,更是对生活的态度。请简要分析。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