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校外专项练习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1. 诗句理解。
山中送别
(唐)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注释:①柴扉:柴门。 ②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请结合注释,说一说最后两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课内阅读。
芙蓉楼送辛渐
_____________,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___。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首句中“_______”点明了诗人送别辛渐的季节是_______。
[3]请说说第二句中“孤”字好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后一句诗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课内阅读。
卜算子·咏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飞雪迎春到。
已是____________________,犹有______________。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她在丛中笑。
[1]将这首词的内容补充完整。
[2]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词牌名,________是词的题目。
[3]作者歌颂梅花的高尚品格,为什么要多次提到春天?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春到”交代了梅花开放的时间,也表明作者对未来充满信心。
B.作者相信“春天”就要到来了,表现出作者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
C.通过写春天里的烂漫山花衬托出梅花不与芳争春的崇高品格。
D.是为了以梅花的高尚反衬春天的美好。
[4]词的最后两句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梅花___________,体现出作者________的态度。
4. 课内阅读。
母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1]这首小诗中,诗人把_____类比成______,把______类比成______。
[2]诗中第一个“风雨”指的是__________。第二个“风雨”指的是____________。
[3]诗中“躲”字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___之情。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_的赞颂。
5.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林中小景
金波
阳光透过枝叶,
染上嫩绿的颜。
风,打着唿哨,
在叶面上轻轻滑过。
流进树林里的空气,
也变得又甜、又柔和。
因此,在每棵树上,
都挂着小鸟的歌。
(选自《让太阳长上翅膀》)
(1)写出部首相同的词语。
例如:唿哨、   、   、   
(2)写出形容小鸟歌声的词语。
例如:啾啾、   、   、   
(3)在这片树林中,你看到了哪些景物?听到了什么声音?
(4)你觉得这片树林中还有什么景物?
6. 完成练习。
题西林壁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诗句。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_)。
[3]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_)不同的角度,站在(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庐山。
[4]与成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阐述道理相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品读诗句,按要求完成练习。
大海啊!
哪一颗星没有光?
哪一朵花没有香?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1]诗句中的“思潮”是指接二连三的像____________一样的思想活动;从“清响”一词可以体会到波涛的声音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
[2]给画“ ”部分换种说法,去掉问号,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_________。请仿照诗句写一写。
明月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解释下列词
题:_____ 只缘:_____ 不识:_____
[2]《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苏洵、
其弟苏辙合称“________”。除了《题西林壁》他还写了_________。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_____的感觉。
[3]俗话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诗中有哪句诗说明这个道理,请填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题西林壁》前两句写__________,后两句写______,这首诗借写庐山的自然景象,还告诉我们_______。
金波的诗歌[5]题西林壁》这首诗中,有三组反义词,分别是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
[6]《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
A. 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 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 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9. 阅读与欣赏。
溪居即事
[唐]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1]下列对画线诗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小童)急急忙忙地跑回去,把柴门关上。
B.(小童)急急忙忙打开柴门,迎接客人。
C.(小童)以为有外人进来,急忙回家,发现门是关着的。
[2]诗中的三、四句中__、__两个字用得最好,描绘出一个________的农村儿童形象。
[3]诗中展现出的是一幅素淡的水乡风景画,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使人感受到水乡宁静、优美的景和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
[4]诗人写的虽是普普通通的景物和日常生活的小事,但给人美的享受,表达了诗人___的心境。
10. 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岛上的孩子
曾是苇丛中,
嬉水的鸭子;
曾是草滩上,
蹦跳的小绵羊。
(  )一只只贝壳,
能编出五彩的童话。
(  )一片苇叶,
能吹出美妙的乐曲。
(  )一捧苇絮,
温暖了大家的双脚。
(  )一桶螃蟹,
乐坏了可爱的小邻居。
(  )一袋野花,
熏香了奶奶那软软的枕头。
(  )一筐红果,
浸红了爷爷那陈年的米酒。
哦,江中岛上的孩子,
驾一叶扁舟,
划出生活五彩的波纹,
划出未来美好的憧憬。
[1]作者在描写岛上的孩子时,联想到了哪些动物?
_________________
[2]请将下列动词填入诗中的括号内。
采 拾 割 捉 摘 含
[3]诗歌表现了江中岛上孩子们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用目光倾听
妈妈说过一句最平常的话:
听别人说话,你要望着对方。
这句话一直伴随着我长大,
让我学会了如何与别人交往。
听别人说话是一种交流。
交流最需要的是真诚。
当我和别人交谈的时候,
我用耳朵,也用目光倾听。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子,
我的“窗子”永远明亮灿烂。
真诚的目光胜似千言万语,
目光传递的是温暖的春天。
妈妈一句话教会我生活。
她真诚的目光至今仍照耀着我。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平常——(________) 伴随——(________) 真诚——(________)
[2]诗中“我的‘窗子’”实际上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