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毁灭》教材解析
《圆明园的毁灭》记录了一段中华民族辛酸屈辱的历史。本课主要讲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和圆明园被毁灭的经过。读完全文,情感的涟漪激荡:为中国曾有如此辉煌美丽的圆明园而骄傲,为如此辉煌美丽的圆明园被毁灭而痛彻心扉,为英法联军的残暴、贪婪、野蛮而义愤填膺,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而痛心疾首。爱恨满园,感慨无限。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正确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不太难,但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揣摩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却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
对比描写是文本语言的主要表现形式。“昔日之辉煌”是中华民族之骄傲,在“毁灭”之前先写“辉煌”,是作者在文章整体构思上的独具匠心。“皇家园林”“圆明三园”“众星拱月”三个词语,让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精彩亮相。圆明园由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组成,周围还有环绕着许多小园,就像是星星环绕着月亮一样,气势宏大。所以,理解“众星拱月”的含义也就能了解圆明园的整体格局。
接下来作者从面到点,在这座宏大的建筑中,精心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点,采用对比的手法,借助关联句式“有……也有”“……还有……”“不仅……还有……”引领学生漫步园内。金碧辉煌的殿堂对应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热闹的街市对应田园风光。不仅有各地名胜,还有诗句中描写的美景;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用文字引领学生,边走边赏。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学生在朗读品味中,定会对文章内容选择之精妙、遣词造句之恰当、表达方式之准确有所感悟,也会成为日后行文的参照。
“安澜园、狮子林、平湖秋月、蓬莱瑶台、武陵春”这些充满着诗情画意的名称,是落实单元语文学习要素,学习和运用查阅资料的方法促进理解的好素材。借助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就能设身处地地感受“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同时对前文的“不可估量”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就在学生依然沉浸在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情感定格在欣赏、赞美、骄傲、自豪中时,英法联军闯进了圆明园——他们是多么野蛮啊:“凡是……统统掠走;
拿不动的……;实在运不走的……”“为了销毁罪证……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读着这些文字,想到圆明园曾经的辉煌,谁不会感到痛心、愤怒呢文章读到此,眼前除了出现了圆明园被毁的惨景之外,更多的是气愤、惋惜、耻辱呀!
园明园的毁灭
前文的“辉煌”与此时“毁灭”形成强烈的对比,学生通过查阅的资料,会发现是清无能,导致了“辉煌”被“毁灭”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也就成为他们内心的最强音。
借助文本,学习语言,落实语文学习要素:
1.字词教学。
本课要求认识10个字,书写15个字。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结合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并在
学文中理解字义。要求书写的汉字中“毁”的字形,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准确书写。
2.朗读积累。
“毁灭”一词是文章的题眼,也是牵动学生情感变化的线索。首先,在教学中结合收集的资料,通过诗词、图片、视频等把文字变成一幅幅流动的画面,并通过学生的声音,再现园内诗情画意的景观和侵略者野蛮、无耻的暴行。其次,抓住“不可估量”“毁灭”等词语深入理解,朗读体会,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圆明园昔日之辉煌”和“被毁灭之痛惜与愤怒”,让朗读、想象、情感,相互融合,浑然一体。
课文第3自然段借助关联词语,运用对比手法,细致描绘园内景观,是学生学习景物描写之优秀范式,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积累内化。
3.方法习得。
查阅资料,读懂文字是阅读本文的主要方法。如收集和交流圆明园昔日辉煌景观的图片,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搜索并观看电影《火烧圆明园》片段,感受“落后就要挨打”激发学生振兴中华之责任感……让学生习得借助资料,读懂文字,并体会文字背后情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