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古诗词音韵美的构成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一首诗,一篇文,一席话,都是传达信息和交流思想的声音符号,文字只不过是语音的书面形式而已。读者通过默读或朗读,受到感染和熏陶。优秀的诗词作品,读起来抑扬顿挫,听起来韵味无穷,这是因为它具备了音韵之美。
我国的古典诗词,素有讲究音韵美的优良传统。在先秦时代就出现了像《诗经》、《楚辞》这样内容丰富、韵律谐和的作品。《诗经》以四言为主,用韵形式多样而不杂乱;《楚辞》代表了战国后期南方诗歌的格式,已具有六、七言的句式了,并常带有“兮”字。先秦的诗歌中,韵字平仄分押的情况普遍存在,但平仄还没有构成诗句的固定格式。到了魏晋时代,诗人们从历代的诗歌创作中,发现了平仄交错构成音韵美的艺术手法,并吸收它来进行创作,推动着诗歌向格律化方向发展。到了唐代,近体诗的出现,把诗歌的音韵美推向了高峰。唐以后的宋词和元曲,也是唐代诗歌音韵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构成音韵的方法丰富多彩,押韵、平仄、句式、对偶、语调、回旋、重叠等,都可以增加语言的音韵美。本文将结合一些具体例子从韵律、声律、对仗、句式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韵律。用韵是文学语言的重要表现手段,韵是诗词的基本要素之一。我国是诗的国度,在诗词音韵美的创造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诗词中所谓的韵,大致等于现代汉语中的韵母[1]。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部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到同一位置上,这种同韵部字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构成了声音的回环之美,使作品声韵谐和,也方便记忆。 (一)诗的押韵 押韵是构成一首诗的主要因素,不论是古体诗,还是近体诗,都要求押韵,没有韵就不能成诗。 古体诗的用韵比较灵活,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双句用韵,一韵到底;句句用韵,一韵到底;转韵;通韵。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展现了上古社会的历史风貌,并具有崇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在语言方面具有鲜明的音韵美。《诗经》用韵非常普遍而又灵活、协调。据粗略统计,在305篇诗中,只有《周颂》中的七篇祭祀诗没有用韵,其他则篇篇用韵。用韵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句未用韵、句中用韵、一章中一韵到底、逐句押韵、隔句押韵。如: 自然之神《秦风·蒹葭》第一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便是一韵到底的。 《魏风·硕鼠》第一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爱得我所。”是逐句押韵。 近体诗体现了我国古典诗歌音韵美的最高成就,其韵律已经模式化了,也比较简明,值得注意的有四点:(1)偶句句末必须用韵,称为“韵脚”,奇句(除首句外)不用韵。(2)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3)必须一韵到底,不能转韵,不许出韵。(4)绝大多数都用平声韵(极少数用仄声韵)。 如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常扫静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送给医生的锦旗用语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这首诗的首句入韵,押平声韵。这里的“苔”、“栽”、“来”押韵(押ai韵),它们在相同位置上重复出现,从而造成一种和谐和回环的音韵之美,使作品读来朗朗上口(第三句的“绕”字不押韵,这是符合诗歌格律要求的)。 (二)词的押韵 词的用韵比较复杂,不同的词调对韵有不同的规定,有押平韵的,也有押仄韵的,还有平仄互押的;有一韵到底的,也有中间换韵的。总之,词是依照词谱来填,哪里需要押韵,哪里不需要,是用仄韵还是用平韵,是一韵到底还是中间换韵,词谱中都有规定,只需依照词谱安排押韵就可以了。词的押韵,从大的方面讲,有 “通首一韵”和“一首多韵”两类。通首一韵,即一首词,整篇只押一个韵部,且一韵到底,或押平声韵,或押仄声韵,中间不换韵,也不平仄通押。“一首多韵”大致又包括了“同韵部平、仄韵互押”、“ 平仄换韵”和“数部韵交押”等几个情形。 一首词用韵最多的要算薛昭蕴的《离别难》: ?宝马晓鞴雕鞍,罗帏乍别情难。那堪春景媚,送君千万里。半妆珠翠落,露华寒。红蜡烛,青丝曲,偏能钩引泪阑干。 良夜促,香尘绿,魂欲迷,檀眉半敛愁低。未别心先咽,欲语情难说。出芳草,路东西,摇袖立。春风急,樱花杨柳雨凄凄。 “鞍”、“难”、“寒”、“干”为一韵;“媚”、“里”为一韵;“烛”、“曲”为一韵,“促”、 “绿”为一韵;“迷”、“低”、“西”、“ 凄”为一韵;“别”、“咽”、“说”为一韵;“立”、 “急”为一韵,共七部韵,交互错杂,最为复杂少见。? ?二、声律。即利用不同声调有规律的更相交替,构成语句的抑扬顿挫。在诗词中,不同平仄声调(有些词还要区分四声)的文字交错配置,就能使句子的声调丰富起来和多样化,不至显得单调,构成一种错落的节奏与平仄谐和,形成一种音乐般的美质。声调是汉语语音的要素之一,有区别词义的作用。汉语有了声调,使汉语具备了抑扬顿挫音乐之美。每个声调具有自身的特点,前人曾说:“平声哀而安,上声厉而举,去声清而远,入声直而促。”[2]其实,方言不同,声调的调值也有差异,但总的看来,平声是长的,不大波动;上去入三声较短,或升或降或曲折。江永说:“平声长空,如击钟鼓;上去入短实,如击土木石。”[3]这比较形象地描绘了不同声调的特点。所以,古人把平作为一大类,把上去入作为一类,即平仄两大类。诗词的声律,就是靠平仄来构成的(有时连四声也要讲究),由于平仄(或四声)在诗文中交替出现,就形成了抑扬起伏的不同语势,朗读起来,悦耳动听。古人从长期的文学创作实践中,总结出了“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一类的声律模式,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诗词均可用之。王骥德说:“句子长短平仄,须调停得好,令情义婉转,声调铿锵,虽不是曲,却要美听。”[4]各种文体,对声律也有不同要求。 (一)诗的声律 近体诗除每句尾字之外,都是两字为一音步(顿),这两字中后面的字通常称为“节奏点”,因此,五言诗句有三个节拍,第二、四字和末一字是其节奏点;七言诗句有四个节拍,第二、四、六字和末一字是其节奏点。 近体诗声律的总原则,就是平声和仄声交替使用。所谓平仄交替就是相邻的节奏点上的字必须平仄相反。为了使诗句有音乐美感,就要求诗句中节拍上的用字,平声字和仄声字交替使用:例如在同一句内,第二字是平声字,第四字就用仄声,而第六字用平声。相反,如果第二字是仄声,第四字就用平声,而第六字又用仄声。这样,平声字和仄声字在诗句中从对立到统一,读起来声调高低间隔,悦耳动听。 如杜牧的《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仄仄平平仄仄平) 白云|深处|有人|家。(平平平仄仄平平) 停车|坐爱|枫林|晚,(平平仄仄平平仄) 霜叶|红于|二月|花。(平仄平平仄仄平) 另外,还要求平仄对立、平仄相粘。 “平仄对立”是指近体诗中的第一句和第二句,第三句和第四句中节拍上(不包括句末的一字)的平仄用字,要做到相互对立。以七言绝句来说,第一句中的第二、第四、第六字如果是平仄平,那么第二句相同地位的字就用仄平仄;相反,如上句的这三字是仄平仄,下句就用平仄平。第三、第四句也是一样。 “平仄相粘”是指近体诗中的第二句和第三句之间,节拍上的平仄用字(不包括末一字),两句要求相粘。所谓粘,就是粘连在一起,平粘平,仄粘仄。以七言绝句为例,如果第二句的二、四、六字用的是平仄平,那么第三句中相同地位的字也用平仄平;相反,第二句节拍上的字用的是仄平仄,第三句相同地位的字也用仄平仄。这种规则,在格律中叫“粘”,违反这种规则叫“失粘”。比如张旭的七言绝句《山中留客》: 山光物态弄春晖,(平平仄仄仄平平) 莫为轻阴便拟归。(仄仄平平仄仄平) 纵使晴明无雨,(仄仄平平平仄仄) 入云深处亦沾衣。(仄平平仄仄平平) 通过诵读就可以感受到,对和粘使全诗的声调有变化而不单调,富有音乐美感。 (二)词的声律 词在四声、平仄方面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 词的平仄相对来说要比诗严格,不仅规定必平或必仄,而且有时要区分仄声中的上、去、入三声,甚至有时还要区分阴阳(入声也有阴阳)。如《永遇乐》结尾四字句的前二字必为“去平”。以辛弃疾《永遇乐》五首存词的尾句为例,“这回稳步”、“片云斗暗”、“记余戏语”、“尚能饭否”、“更邀素月”前二字就均为“去平”。第二,词的平仄是根据曲调的高低升降确定的,平仄不可变更,也没有“拗救”。第三,词也大量采用律句,但词的体式中还相当多的采用叠平叠仄的拗句(相对于二、四、六节奏点而言),如“平仄平仄”“仄平平仄”等。此外,词中还有大量如“仄仄仄”、“仄仄仄仄”等这样的纯仄声“三连仄”、“四连仄”句子,甚至“五连仄”都有。 三、对仗。即让词语有规律的相互配对,形成对偶句。对偶句音节匀称,互相映衬,加强了内容的表达,增添了声音的美感。 对偶是汉语特点的充分表现,也是方块汉字形式美的体现,其历史几乎和押韵同样悠久,运用得也很广泛。诗词中所要求的对仗句,是使它字数相等,语法结构一致,词性相同,平仄相对,内容对称(或相反,或相关,也就是说要求相同的词类相对,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虚词对虚词;一般情况下还要求同类事物相对,如天文对天文,草木对草木),从而互相印映补充,烘托渲染,产生修辞上的对称美、形式美、音节美。 (一)诗的对仗 近体诗的对仗,要求相当严格。律诗的每两句为一联,依次定名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联的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颔、颈两联要求必须对仗,对仗的两句每个字的平仄要相反(大略的说法),词性和意义要大致相同,并且要避免字的重复等。例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四首》);“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夜思》)等等。 动漫人物女生严格的对仗还要求音节的平仄相对。如李商隐《锦瑟》: (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颔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对仗) (颈联)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对仗) (尾联)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该诗的本句平仄相交替,对句平仄对立;颔联和颈联对仗工整。 对仗使辞藻鲜明优美,增强了感染力,也提高了艺术表达效果。这样的例子在唐宋作品中数不胜数。 (二)词的对仗 词的对仗就不象近体诗那么严格,什么地方用对仗也不那么固定。这是因为词调有上千种,各调的句式不同,就某一个词调说,用不用对仗可以有所限定,而就整个词体说,根本不可能有什么一致的要求。 词的对仗不限平仄相对,韵脚也可同平同仄,如: 左牵黄,右擎苍(苏轼《江城子》)。 红日又西沉,白浪长东去(辛弃疾《生查子》)。 词还不避同字相对,如: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 分贝网词为长短句,只要字数相同且相连的句子都可使用对仗。通常,若上、下阙起首两句字数相同,大多惯用对仗。一首词中,上、下阙相同的位置,可以用对仗,也可以上阙用,下阙不用,或反之,或都不用。词的对仗允许使用同一个字作对仗。比如:“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等。从平仄来说,词的对仗大致有两种,一种如律诗对仗,即平仄相对;一种是非律诗式的对仗,即平仄不完全相对,甚至相同。这方面与古体诗的对仗要求有些类似。词的对仗中还存在“同韵相对”和“叠韵相对”。如“汴水流,泗水流” (白居易《长相思》),即是“叠韵相对”;张先的《天仙子(持节来时初有雁)》一词上片中的“堂阜远,江桥晚”,下片中的“旗影转,鼙声断”的韵脚“远”、“ 晚”、“ 转”、“ 断”是同韵相对。 四、句式。即句子的长短和音步(顿数)按一定的规律安排。 (一)诗的句式 前面我们在谈诗的声律时已经提到过“音步”这个概念,那么,究竟什么是“音步”呢?音步是一种语音,它是组织诗歌节奏的基本单元,其功能相当于音乐中的拍子。简言之,音步就是诗的音节。在音步划分上,四言诗有两个音步,五言诗有三个音步,七言诗有四个音步。诗歌有了和谐的音步,就能让人产生一种音韵之美感。对于一篇作品来说,有的要求句式整齐,各句音步大致相同。如: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这首绝句每句七字四个音步,七言绝句的音步都要这样。 有的要求词语的自然读音也要服从音步的需要,以求音节之美。如: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按自然读音“三万里”和“五千仞”应连续,而“里”与“河”、“仞”与“岳”不应连接,但在绝句的音韵模式里,必须改变其自然音读而服从音步格式的需要,否则就破坏了节奏的美感。 (二)词的句式 词的句式长短不齐,富于变化,比近体诗句灵活,从一字句到十一字句全有。一字成句的,如周邦彦的《十六字令》:眠,月影穿窗白玉钱。无人弄,移过枕函边。端午节八字祝福语 这里短短16个字共4句,就杂用了一言、七言、三言、五言共四种句式,而且极尽参差跌宕之变化,造成了悦耳的音乐效果。再如陆游的《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该首词的上下阕末句的三叠韵“仄、仄、仄”,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视为一种一字句。二字句就比较多见了,平仄格式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的均有,如李清照《如梦令》词中的“知否,知否”,即为“平仄”搭配的二字句。三字句至七字句,在词中使用最多,其平仄搭配多是取五、七言律句的部分或整句,但也有不少是作拗句的情况。八字句往往是作上三下五句法。九字句往往作上三下六,或上六下三,或上四下五,通常是用两个律句组合而成,至少下六字或下五字是律句,如“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十字句比较罕见,如辛弃疾《摸鱼儿》的上下阕各有一个十字句:“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十一字句的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长句也好,短句也好,长短相间也好,在文学上各有各的功用,各有各的音韵美感。短句简洁明快,节奏迫促,一般宜于表达强烈鲜明的思想;长句严密深沉,节奏舒缓,一般宜于表达委婉细腻的感情;长短句并用,参差错落,别有一番韵味。 韵律、声律、对仗、句式是构成作品音韵美的主要因素,但并非每篇作品都要齐备,不同的文体,往往各有侧重。 话梅粉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