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成长的故事演讲稿
是啊!古往今来,伟人、学者、战将、豪杰,哪一个不是出自教师的熏陶?理论、学说、发明、创造,哪一件不包含着教师的辛劳?他们身在三尺讲台,心怀芸芸学子,矢志于“传道、授业、解惑”,为人们启迪蒙昧的心扉,拓开智慧的泉流;他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清贫洁白,与那些“前途前途,有钱就图;理想理想,有利就想”的人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我热爱教师这个职业,我为自己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而骄傲、自豪!
光阴荏苒,转瞬间在教育战线上我已度过四个春秋,回首这一千个日日夜夜,辛酸苦辣各显期间,摸打滚爬中,我渐渐熟悉了教师这个行业。四年来,我更深层次、更立体地把握了人民教师的整体形象:教师是清贫的,为了事业他们两袖清风、不计酬劳;但教师是伟大的,为了祖国他们孜孜以求,不屈不挠。
去年我结婚了,以牛郎织女为楷模开始了我的另一段人生,别人说我“天马行空,独来独往”“绵绵情意,可望而不可及”!是啊,谁不想拥有幸福的家庭,温暖的所在,个中心酸困难,
谁能知晓?我虽然暂时失去了那份情意绵绵的爱,但对职业的追求、对事业的向往,使我拥有的是另一种享受、另一份爱,那就是对工作、对学生的爱,作为一个教师对祖国对教育事业的爱,这是一种最深沉的爱,最真挚的爱、最博大的爱。
记得我任二年级班主任时,我班有个老留级生,上课经常迟到,作业总不能按时完成,学习就可想而知了,因为个字高,还经常欺负女同学。后来我了解到:他妈妈改嫁了,爸爸在外地打工,家里只有他和弟弟,虽然只有九岁,却要承担家务。我在班里讲了他的情况,表扬了他自力更生的精神,并推选他任班级的生活委员,树立他的自信心。寒冷的冬天,他还没有袜子穿,一双小脚升满冻疮,我就自己给他买了一双鞋、一双袜,当我把这两件东西送到他手里时,他流泪了……
我想此时此刻,我给予他的不只是一双鞋、一双袜,而是一份爱。渐渐地,我发现他正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他上课不再迟到,作业也能按时完成,期末统考,他的各科成绩均在90分以上,放假前,他拿着成绩单,含着泪说:“谢谢老师,我会继续努力的。”看着他那那坚定的目光,我想:作为教师就是通过这份充满爱的言行给学生送去温暖,使他们扬起理想的风帆,收获知识的硕果。同时,作为教师的我也真正感受到教师的伟大与神圣,真正感觉到作
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价值,因为这些稚气未脱的孩子需要我的引路,这些年幼弱小的孩子需要我的关怀和鼓励。
任教以来的无数个白天黑夜,我远离了喧嚣人,告别了灯红酒绿,拥向那灯火阑珊处。我自与那清风白云作伴,在知识的海洋里赢取那心灵的海阔天空。教师这个神圣的称呼,他如磁石般吸引着我游离得目光,安抚我躁动的心河。多少个宁静的夜晚,我安于寂寞,笔耕不辍。有时为了上好一堂课,我认真钻研教材好几遍;有时,为了准备一份材料,我翻阅大量书籍,不断学习新知,提升教育理论;有时,为了完成学校交给的紧急任务,我放弃休息日加班加点,直到雄鸡报晓。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几年来,我所教的科目在同轨班里名列前茅,我所讲的语文课曾在市达标活动中被评为优质课,前几天,我执教的数学课也被评为市优质课。一灯如豆,四壁清辉,在漫漫的求索与执着的进取中,我逐渐感悟到人生的哲理,甘于寂寞是成熟的标志,因而我感觉自己在前进,在成长。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培根说的一句话:我们不应该像蚂蚁单是收集,不应该像蜘蛛只从肚里抽丝,我们应该像蜜蜂,既收集又整理,酿出香甜的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雨,无声的春雨,不正是人民教师的真实写照吗?他将整个身心献给了花草,献给了树木,献给了大地……正因为如此,神州大地才得以满目鲜花,万千桃李;我们伟大的祖国才如此春光明媚,山河锦绣。
朋友们,教师是平凡而伟大的,他们的理想在三尺讲台上闪烁着夺目的光彩。我庆幸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师,我为自己所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而骄傲、自豪!我愿作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我愿作绿叶默默生存,点缀人生;我愿作渡船迎着风险送走人们;我愿作铺路的石子,为了一代又一代新人的崛起铺筑起成功的'跑道!教师成长
我觉得,教师与学生是一对互相依赖的生命,是一对共同成长的伙伴。教师的幸福不仅仅是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同时还应该包括自己的充实与成长。吾生有涯,而知无涯。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我们只有通过读书,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活水",给自己和学生的双重成长以坚实的保证。
今天站在这里,我不想用那些华丽的词藻去描述读书的美好和意义,只想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的成长故事。
记得刚踏上工作岗位时,学校为了让我们尽快地熟悉业务、完成角转换,对我们青年教师进行了一系列的培训。初出茅庐的我觉得这种培训没什么意义,尤其是没有必要讲那些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只要多提供几堂精彩的示范课,让我们模仿就可以了。因为初登讲台,不懂得什么教学方法,面对教材总是感到束手无策,不知道课堂上该讲什么、讲多少,所以特别希望老教师给一个明确的、具体的、能"立竿见影"的做法或模式让我们参照,甚至照搬,否则心里就没有底。这样做果然省劲,一切都不必费心,教材的处理、教学环节的设计、课后练习的安排等等,一切都照老教师的去做,无从下手的困扰没有了,每天上完课回到办公室,感觉是那样的轻松,那时的我以为教学就这样简单、容易呢。
可是,渐渐地我发现我的课堂缺乏活力、了无趣味,除了少数几个学生在比较认真地听讲之外,其他学生表现出很淡漠的样子。每当我提问问题的时候,下面几乎都是一片沉默。这样的教学效果当然不好,我十分沮丧却束手无策。再去听老教师的课,看到人家课堂上那热烈的气氛,活跃的场面,我感到不解:一样的知识,一样的讲解,为什么效果却差这么多?
我曾经的一个导师对我说:教师和教师不同,学生和学生也不一样,不同班级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特点,再者,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变通和取舍。别人的教案和课例,只能作为一个参考,教学还是得有自己的东西啊。
这一席话说得我茅塞顿开。我仔细地比较了一下与老教师的差异:老教师们熟悉教材,了解学生,他们的授课计划总是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具有预见性,并能准备好一套或几套解决方案;他们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语言生动,讲解详略得当;他们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学生始终在前一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这样,学起来轻松,掌握起来也不感到困难。而我总是搞不清楚一节课到底能进行多少内容,惟恐完不成教学任务,所以总像是被人追赶似的赶进度;每节课我的第一句话通常是:"这节课我们继续进行下一节。"完全顾及不到新旧知识的关联;课堂上我虽然也想上出点新意,可就是不知道有什么新方法、新手段、新角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