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公路道路方面日常大中修养护
摘要:市政基础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城市三分靠建设,七分靠管理。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市政养护维修的体量和需求也不断增大。因此,在市政养护维修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维修养护措施,确保不会影响周边环境和居民,不断提高工程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市政道路;日常维护;养护管理;
引言
市政道路的养护工作是道路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终端环节,在合理使用年限内,道路的日常养护工作会贯穿整个道路的使用寿命。其中包括偶发类病害的日常维修、中等规模的局部维修、病害的专项处置。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道路设施数量不断增加,道路日常养护作业的压力也日益增大。新建道路或改扩建项目竣工后,即进入养护周期。在此期间,为保证道路结构满足设计年限要求,同时满足道路的正常使用要求,需要在养护周期内进行局部的零星补修、中小修、抢修、抢险、预防性养护等内容。而养护管理方式、管理水平、维修质量将直接影响到道路的使用周期。
1市政养护维修工程的特点
1.
工程重复性高,对周边环境影响大。市政养护维修工程的最大特点是重复性高。养护维修不是一次性的活动,而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既包括日常的检查与维修工作,也包括不定期的维修与抢修工作,周而复始。市政基础设施的养护与维修是有计划进行的,通过各种方式相结合,进而保障市政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为居民生活、工作服务。因维修重复性高,往往一处损坏需多次维修,持续时间较长,产生噪声、扬尘且影响交通,成为市民投诉的重点。
2)工程专业性强,参与方多。市政基础设施主要包括道路、排水、照明、交通信号等设施,针对这些设施的维修与养护,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也反映出市政养护维修工程的专业性。因专业性强,不同的专业由不同的单位来实施,造成参与方多,如通信管线的养护维修就由电信、网通、有线电视等多家单位进行维护,进一步加大了管理难度。
2市政道路施工管理维修常见问题
2.1施工过程中周边环境保护不到位
目前,上海市许多地区的公路在使用后受到周围地形、水文和土壤质量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其中重力和环境因素对的稳定性影响最大。如果不提前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将会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暴雨、暴风雪等恶劣天气破坏和侵蚀结构表面并渗入结构内部,腐蚀钢筋,降低结构承载力。人民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私家车的数量逐年增加,很多家庭选择自主出行,大大提高了公路的承载能力,部分承载能力大大超过了承载量,增加了安全性。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对周边环境的不合理利用,对于本身的施工来说,也容易存在设计容量隐患的问题。
道路养护2.2养护方法缺乏标准化
近年来,许多部门逐渐认识到做好路桥养护的必要性,不断加大养护力度,但由于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的严格执行,养护方法和目标的针对性不够。该策略并没有实现的整体覆盖,一方面破坏了养护工作的价值,一方面长期阻止了一些病害的治愈,再一方面影响了桥的生命。
3市政道路日常维修与养护的措施
3.1创新养护体制机制
在展开公路施工管理与养护阶段,需要加大力度创新养护体制机制,以此保障公路养护工作能够顺利进行,首先需要建设起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公路养护工程队伍,并且能够将相关公路养护管理机制全面落到实际之中,及时对于公路进行养护以及安全隐患检查,且针对于其中有可能产生的高发风险因素进行针对性的检查以及分析,及时发现其中存在安全风险,并且在第一时间进行上报。随后便可以由管理部门主持展开养护方案的制定。在此过程中,需要充分明确各个工作岗位之上的职能,做到职责落实到个人,落实公路施工养护责任制,以此保障该项工作能够井然有序进行。除此之外,各地区政府部门也需要对于公路的施工养护给予足够的专项资金,以此实现对于公路养护过程的科学化与动态化管理,全面开发公路的使用价值,促进公共交通行业的高效率发展。
3.2建立道路巡查体系
在道路养护管理工作中,巡查是最基础的工作。养护巡查包括建设专业巡查队伍、配备专业巡查设备、完善巡查技术手段、规范巡查制度,使巡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做好养护工作打好基础。结合养护管理范围及市政设施情况,组建一支巡查队伍,并对巡查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和考核,从而形成专业化的巡查队伍。培训内容包括巡查作业、市政设施巡视、事件辨识及描述、施工过程监管、施工完工复核等。
3.3制定精细化养护方案
3.3.1裂缝处置养护施工工艺分析
在处置裂缝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务必要用高标准来对待,对不同裂缝要采取针对性的养护施工工艺。实际上,针对多处缝隙,同时具备明显网裂或者显著性下沉的路段,此时就要求对路基予以注浆加固处理。待沉降平稳之后,其路基与路面要采取等级同等的沥青稳定碎石,接着再提供填补处理,接着于面层撒上慢凝液体石油沥青透层油,还应于沥青混凝土上面层、中面层间提供一处改性沥青粘结防水层,如此一来就可以大幅度地提升修复路面的水平。针对已产生的横向裂缝问题,其裂缝宽度要控制在5mm左右,此时应该把缝隙清理洁净,接着用乳化沥青或热沥青灌封;针对裂缝宽度超过5mm的地方,要先用机械开槽,铣刨中面层以及上面层,倘若基层强度俱佳,那么就需要顺着裂缝平铺一定的玻璃格栅,接着再采取乳化沥青予以摊铺,接着使用细粒式沥青混合料完成填充以及捣实工作。
3.3.2慢行系统设施病害处理
人行道要保证在所属道路内完全贯通、外观平整、宽度合规、盲道精准、无障碍物。对于步
道缺失、下沉、拱起等病害采用日常养护或巡养一体化的手段进行维修,对于步道砖出现大面积沉陷、面层脱皮等病害可进行小修或中修处理。盲道设置应符合规范要求,在横穿路口、公交车站、过街天桥等位置应与现况路面进行平接。盲道改造时尽量沿直线布置,在转弯或路口位置设置提示砖。对人行道上的检查井应按照无障碍设施标准进行升降。
3.3.3针对松散、脱皮以及坑槽等问题的养护工艺
首先,相关人员要明晰修补的实际范畴,确保路中心线与纵横边线保持垂直或平行;倘若问题规模相对较小,同时比较聚集,那么就要求将相邻问题予以合并处置;采取与原路面统一的沥青材料予以摊铺。针对那些再次摊铺的路面,则要求采取压路机械予以碾压,确保压实的严密程度以及平整程度。在实际碾压之后,新路面还需要稍微高出一定的原路面。如果路面损坏深度大于7cm,就不要求压实机一次碾压成型,而是采取分层铺筑的形式,下层开始进行人工夯实,上层则采取压实机械予以持续性碾压。
结束语
养护管理是一个管理过程,最终的结果体现在延长道路使用寿命、保证道路使用功能、提升
道路外观效果、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通过管理精细化分工、制度精细化落实、施工精细化作业、科技手段精细化应用,整体提高养护行业的养护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桑增光.市政道路工程养护存在问题及对策浅析[J].居舍,2020(27):159-160.
[2]徐进.市政工程中道路的养护要点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02):120-121.
[3]郑威.关于加强市政工程设施工作的养护管理[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01):175.
[4]陆会萍.市政道路的维修与养护技术探究[J].居舍,2019(35):73.
[5]柯治国.市政工程道路养护的若干关键点[J].居舍,2018(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