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知密州
由于在杭州工作已满三年,按宋朝的规定得换地方任职了。苏轼为了能够和在济南作官的弟弟苏辙离得近一点,以便两个人能经常见面,便主动向朝廷申请到山东密州作官,于神宗赵顼熙宁七年(1074)十二月到达密州任。神宗赵顼熙宁九年(1076)十二月,苏轼改调到山西的河中府,离开密州,共在密州生活工作了两年多一点的时间。在此介绍了他在密州期间写的十二首诗词和一篇赋。
神宗赵顼熙宁七年(1074)九月,三十九岁的苏轼在结束了杭州通判的任期之后,为了能够和在济南作官的弟弟苏辙离得近一点,以便两个人能经常见面,便主动向朝廷申请到山东密州作官,可是,已经有五年时间没有见面的兄弟俩。受诏移知密州(山东诸城),秋末离杭,十二月三日到达密州任。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一些旷达表现,也难以遮掩深藏内心的郁愤。
神宗赵顼熙宁九年(1076),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兼怀子由,做《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他遣怀为主,遣怀什么?兼怀子由。
苏轼写《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不到时两个月,王安石又第二次罢相(1074年第一次罢相)。
神宗赵顼熙宁九年(1076)十二月,苏轼改调到山西的河中府,离开密州,共在密州生活工作了两年多一点的时间。次年苏辙改赴南京(今河南商丘)做签判。七月,兄弟会晤在徐州。夜晚共宿。想着当年的期约,如今又要分别,苏辙便写下了著名的两首诗词《水调歌头⋅徐州中秋》和《逍遥堂会宿》。
《雪后北台书壁》或《雪后书北台壁》
1其一黄昏犹作雨纤纤
黄昏犹作雨纤纤,夜静无风势转严。
但觉衾裯如泼水,不知庭院已堆盐。
五更晓来虚幌,半夜寒声落画檐。
试扫北台看马耳,未随埋没有双尖。
【赏析】
此诗写从黄昏到第二天天亮,彻夜雪飘的情景。黄昏时节,淫雨绵绵,入夜后不知不觉转而为雪。作者只觉被褥无一丝暖意,有如水泼在上面,而不知道庭院里已雪积成堆了。“堆盐”,即堆雪。用盐喻雪,出自《世说新语⋅言语》,后世诗人都喜欢效用,如白居易《对火玩雪》:“盈尺白盐寒,满炉红玉热。”作者“五更晓来书幌,半夜寒声落画檐”一联,亦世称咏雪名句,但历来有歧解。南宋⋅费衮《梁溪漫志》卷七“东坡雪诗”条以为,“此所谓‘五更’者,甲夜至戊夜尔。自昏达旦皆若晓。”据此解,则“五更”应总指分为五更的一整夜。庭院里的雪光反射在帷幔上,明晃晃的,作者因寒冷未能安眠,加上“不
知庭院已堆盆”,所以一整夜都迷迷糊糊,误以为天将破晓。直到天放明,借着雪光,看见了垂挂在房檐下的冰溜子,这才省悟,原来是雨转为雪,所以有这“半夜寒声”。上句写地面上积雪的反光,下句写房檐下雪水凝成的冰溜,都紧扣“雪后”的标题,且又与末两句意思连贯。“扫北台”、“看马耳”,是天明以后所为。马耳,山名,在北台的南面,“上有二石并举,望齐马耳,故世取名焉。”(《水经⋅潍水注》)作者扫除积雪,登上北台,观赏雪景,只见一片银白世界,唯有马耳山尖尖的双峰高峭兀立,没有为雪所封。原本应首先被雪覆盖的高山顶却“未随埋没”,可见这双峰如马耳一般陡直,连雪花也无法驻留其上了。
2其二城头初日始翻鸦
城头初日始翻鸦,陌上晴泥已没车。
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眼生花。
遗蝗入地应千尺,宿麦连云有几家。
老病自嗟诗力退,空吟冰柱忆刘叉。
【注释】
1.北台:即密州的超然台,在山东诸城县北城上。
2.马耳:山名,马耳山,在诸城县西南,与台相对,即密州城南的马耳山。
3.堆盐:谢安侄儿咏雪,有“撒盐空中差可拟”句。
4.幌:帘幕
【赏析】
此诗继写在北台观雪景的所见所感。太阳已升起,虽然前一晚下了一场大雪,但第二天却是冬季里难得的一个晴天。往上看,天空中一乌鸦开始活跃起来,绕着城墙,上下翻飞;低头瞧,小路上渐渐融化的积雪被来往的车辆辗来压去,变成了稀泥,粘糊在车上;放眼望,在阳光照耀下,积雪的原野上屋似玉楼,地如银海,冻得人皮肤起粟,耀得人目眩眼花。这四句皆是白描眼前实景。作者另有《次韵仲殊雪中游西湖》说“玉楼已峥嵘。”《雪中过淮谒客》:“万顷穿银海。”其“玉楼”、“银海”皆系实写。有人以为这里是用道家语“玉楼为肩,银海为目”,实则凿之过深。颈联则表现了作者对农家生计的关切之情。大雪灭蝗,麦子得雪覆盖则来年会长得茂盛,眼前这场大雪预示着来年的丰收,在观赏雪景时,诗人没有忘记这一点。诗人十分希望把自己对来年丰收的希冀和祝愿,把这场瑞雪所引发的种种感受一一用诗表达出来,但他既老且病,诗力大不如前,只得空自磋叹,以吟诵唐元和年间(806~820)诗人刘叉的《冰柱》诗来自慰了。此时诗人虽年仅三十九,但退出朝廷已三四年,心境不佳,且古人四十叹老亦为常事。
这首诗全诗不着一“雪”字而雪景宛然,确非高手不能为,该诗极为王安石欣赏并有和章。
在道教的典籍里边,用玉楼来形容人的双肩,用银海形容人的两只眼睛。两句诗的意思是在冬天的时候把人冻得肩膀都缩起来了,光线让人的眼睛都感到炫目。
他拿去让王安石看,王安石一看就明白了,苏轼不得不承认,自从这两句诗写出来,还没有一个人知道这里边藏了这么两个典故,他不得不承认王安石是有真学问的。
世传王荆公常诵先生此诗,叹曰:“苏子瞻乃能使事至此。”时其婿蔡卞曰:“此句不过咏雪之状,妆楼台如玉楼,弥漫万象若银海耳。”荆公哂焉,谓曰:“此出道书也。”蔡卞曾不理会于玉楼何以谓之“冻合”,而下三字云“寒起粟”;于银海何以谓之“光摇”,而下三字云“眩生花”乎?“起粟”字盖使赵飞燕虽寒体无轸粟也。
王安石看后即指明,道家称人的肩膀为玉楼,称人的眼睛为银海。同时,批评苏轼把冷词僻典放进诗中去故弄玄虚,让人难懂。王安石一番中肯的言语,令苏轼服膺,之后他作诗行文就很少犯晦涩之病。另一则说的是,一次,苏轼读到王安石新作中“积李兮缟夜,崇桃兮炫昼”骚句后大为赞叹,连称今日所见为千余年所没有的离骚佳句。
两首诗用韵颇有特。“尖”、“叉”二韵属险韵、窄韵,而作者运用自如,韵与意会,语皆浑成,自然高妙,毫无牵强拼凑之迹。正如前人所评:“才高气雄,下笔前无古人。”(《瀛奎律髓》卷二十一)
【背景】
北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县)的北面。神宗赵顼熙宁七年(1074),作者由杭州通判改任密州知州,十一月到任,正是寒冬季节,这两首诗即作于此时。
3《后杞菊赋》
天随生自言常常食杞菊。及夏五月,枝叶老硬,气味苦涩,犹食不已。因作赋以自广。始余尝疑之,以为士不遇,穷约可也。至于饥饿嚼啮草木,则过矣。而予仕宦十有九年,家日益贫。衣食之奉,殆不如昔者。及移守胶西,意且一饱。而斋厨索然,不堪其忧。日与通
守刘君廷式循古城废圃求杞菊食之。扪腹而笑。然后知天随生之言可信不谬。作《后杞菊赋》以自嘲,且解之云。
吁嗟先生,谁使汝坐堂上称太守?前宾客之造请,后椽属之趋走。朝衙迭午,夕坐过酋。曾杯酒之不设,揽草木以诳口。对案颦蹙,举箸噎呕。昔阴将军设麦饭与葱叶,井丹推去而不嗅。怪先生之眷眷,岂故山之无有?
先生听然而笑曰:人生一世,如屈伸肘。何者为贫,何者为富?何者为美?何者为陋?或粮核而瓠肥,或粱肉而墨瘦。何侯方丈,庾郎三九。较丰约于梦寐,卒同归于一朽。吾方以杞为粮,以菊为糗.春食
苗,夏食叶,秋食花而冬食根,庶几乎西河南阳之寿。
【译文】
唐代一个自号天随生的诗人陆龟蒙,说自己常吃枸杞和菊花,五月间,杞、菊枝叶老硬,气味苦涩,还是一样吃。他于是作了《杞菊赋》来宽解自己。开始,我曾经怀疑过,士大夫遭遇不好,可以清心寡欲,降低一点生活水准就行了,说饿到吃草木,就过分了。现在,我觉得他讲得不错。我作官十九年,家里越来越贫困,吃的、穿的还比不上过去。本来认为,到了密州知州任以后,可以得到饱食,然而,厨里空空的,家里人要吃饭,同僚们要吃饭,整日忧愁,想不出解决的办法。于是,我与本州的副长官刘庭式君每天沿着密州的古城和荒废了的园圃,寻枸杞和菊花,吃起来有滋有味,摩着肚子,看着对方,会心地一笑。我认为天随生说得不错,是因为有了亲身的体验。于是,做这篇《后杞菊赋》,一面自解,一面自宽。
唉呀,我的苏先生,谁叫你在堂上称太守?你看,你身前有众多宾客的拜访、请托,身后有众多的办事人员来往奔走。你从早上进衙办公,一直到中午,一直到傍晚酉时。这样辛劳,却从来没有见过你桌上放着酒杯,你只是拿着杞和菊来欺骗自己的口腹。人们对着你的饭桌就皱起了眉头,拿起筷子就想吐。你不会不知道东汉光武帝阴皇后的弟弟阴就将军,用麦饭和葱叶来接待大儒井丹,井丹认为这是对他的不尊与不敬,推去不吃。现在,你丧失了起码的自尊,吃起杞、菊来。我实在不明白,你为什么对这里还这么眷恋,难道你的家乡什么都没有?你可以辞官回乡嘛。
先生我听了,哈哈大笑,说:你知道吗?人生一世,好比臂肘的一伸一屈,什么是贫?什么是富?什么是美?什么是丑?有的人吃麦糠和杂在糠中没有破碎的麦粒却肥肥胖胖,有的人顿顿山珍海味却又黑又瘦。晋朝何曾吃起饭来,肴菜摆满了方丈的桌子,南齐瘐杲之吃饭只有三九(韭),除了韭,还是韭。许多人就是在梦中,也要分出谁吃的丰盛,谁吃的寒素。这又有什么意思呢?其结果都是身死骨朽。我现在正以杞、菊为干粮,春天吃苗,夏天吃叶,秋天吃果实,冬天吃根。我自信能活上百岁,和住在西河的孔子学生子夏差不多,和住在南阳郦县山中饮甘谷水的人一样高寿。
【赏析】
唐代诗人陆龟蒙,曾植杞菊以食,而作《杞菊赋》。本文系效法陆龟蒙而作,故名之《后杞菊赋》。
这是一篇幽默风趣,令人绝倒的妙文。在“超然台记”记述,东坡从杭州通判自请调胶西(密州)为太守,一方面是子由在济南,到密州可常常与弟弟见面;另一方面或许是以为作太守总比作通判强,起码可图个温饱吧。没想到到了密州做了太守,反而更加穷困。
因为胶西地瘠民贫,且连年歉收,盗贼又多,公务比在杭州时繁忙多了。非但如此,竟然堂堂太守,还落得三餐不继,每天到荒郊野地采杞菊果腹。到此地步,东坡实该大呼冤枉才对,谁知他吃饱野菜之馀,竟能“扪腹而笑”,无比的满足,满足之馀,写了此赋来自我解嘲一番。
【背景】
苏轼四十岁作此赋,时任密州知州。这年密州蝗虫成灾,民不聊生。
苏轼于熙宁七年(1074)冬十一月至密州,因灾情严重,生活困苦,采杞菊以食。但他心胸豁达,超然物外,以洒脱的态度对待困难,表现了不羁心于外物,不戚戚于贫困的博大胸怀和高深修养。文章记述真切,议论风生,颇有谐趣。此文后被诬为讥讽朝廷减削公使钱太甚,成为“乌台诗案”罪证之一。
4《和子由四首⋅送春》
梦里青春可得追?欲将诗句绊余晖。
酒阑病客惟思睡,蜜熟黄蜂亦懒飞。
苏轼 水调歌头芍药樱桃俱扫地,鬓丝禅榻两忘机。
凭君借取《法界观》,一洗人间万事非。
【注释】
1.《法界观》:即《注华严法界观》,佛家典籍。
【赏析】
密州是苏轼的重要人生驿站。在这里他虽然也积极为地方办事情,勤政爱民,但是因为政治上的消沉,更多的时间用在与亲友交游、谈论禅宗与庄子,并写下了大量经典的诗词作品。所以,苏轼的创作有所谓的密州时期。
首联苏轼起句就用反问开始,感伤整个青春的虚度,青春已经无可返回地逝去了。青年时的政治理想都成为梦幻泡影,只有以诗句来安慰自己的内心。
颔联第一句是自己,第二句写黄蜂,都是在说诗人心灰意冷。我像一个喝醉的病人来到异乡作客,昏昏欲睡;而身边的黄蜂因为蜂蜜已经酿造好了,也懒得飞去采蜜。
腹联也是一句写景一句写自己。芍药与樱桃都落在地上,我已经有了白头发,坐在禅榻上,淡泊宁静,泯除一切心机,完全忘记自己的失意。第二句化用了杜牧《题禅院》:“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飞”。
尾联苏轼在这句的注释中说,弟弟苏辙最近在看《法界观》这本佛家华严宗的书,而自己还没看过,想借来一读,希望能一下子洗去人间的万事万非。
苏轼调任密州知州第二年,修复了一座残破的楼台,起名“超然”。人生失意、精神苦闷使苏轼的思想开始和佛家接近,想用佛家华严宗圆融无碍之说洗去人间一切烦恼,超然于万物。但是,这只是诗人的期望,苏轼一生都没有逃过人间的烦恼。
【背景】
《和子由四首⋅送春》是苏轼写给弟弟苏辙四首诗中的一首。大约写于神宗赵顼熙宁八年(1075),当时苏轼正在密州(山东潍坊诸城)任上,苏辙在齐州(山东济南)。写《送春》的时候,苏轼已经将近四十岁,经历了众多的家庭变故,母亲、妻子、父亲相继永远离开他。在政治上,因为王安石变法而引起的新旧党争,苏轼被迫离开朝廷,从杭州来到密州任地方官。
5《蝶恋花⋅密州上元》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
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注释】
1.上元:即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也叫上元节,因有观灯之风俗,亦称“灯节”。
3.钱塘:此处代指杭州城。
4.三五夜:即每月十五日夜,此处指元宵节。
5.“照见”句:形容杭州城元宵节的繁华、热闹景象。
6.帐:此处指富贵人家元宵节时在堂前悬挂的帏帐。
7.香:香炉。麝,即麝香,名贵的香料。香吐麝,意谓富贵人家的帐底吹出一阵阵的麝香气。
8.此般风味应无价:一作“更无一点尘随马”。
9.“更无”句:说的是江南气清土润,行马无尘。苏味道《上元》:“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10.山城:此处指密州。
11.乍:一作“却”。
12.“击鼓”句:形容密州的元宵节远没有杭州的元宵节热闹,只有在农家社稷时才有鼓箫乐曲。
13.社:农村节日祭祀活动。《周礼》:“凡国祈年于田租,吹《豳雅》,击土鼓,以乐田畯(农神)。”王维《凉州郊外游望》:“婆娑依里社,箫鼓赛田神。”农桑社,指农村祭土地神等的场所。
14.“昏昏”句:意谓密州的元宵节十分清冷,不仅没有笙箫,连灯火也没有,只有云垂旷野,意浓浓。
15.垂:靠近。
【译文】
杭州城的元宵夜,明月好似霜,照得人好似一幅画。
帐底吹笙,燃香的香气好似麝香,更无一点尘土随着马而去。
寂寞的密州城里人们都老了,人们沿街击鼓吹箫而行,最后却转到农桑社祭祀土地神。
灯火清冷稀少霜露降下,阴暗昏沉的乌云笼罩着大地,要下雪了。
【赏析】
这首词题记为“密州上元”,词却从钱塘的上元夜写起。钱塘也就是杭州,苏轼曾那里过了三个元宵节。元宵的特点,就是“灯火”。苏轼用一句“灯火钱塘三五夜”,点出灯夕的盛况。“明月如霜”,写月光之白。李白曾有诗云:“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但元宵夜月正圆,灯月交辉,引来满城男女游赏,元宵节是宋代一个很重要的节日。这一天街人游人如织,男子歌啸而行,好盛装而出。难怪苏轼要写月光“照见
人如画”了。这还是街市的游人。至于富贵人家庆赏元宵,又另有一种排场。作者一句“帐底吹笙香吐麝”写尽杭州城官宦人家过节的繁奢情景。“更无一点尘随马”,化用苏味道《正月十五夜》:“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句,进一步从动态写游人。说“无一点尘”,更显江南气候之清润。
上片描写杭州元宵景致,作者此时是刚来密州任知州,正好遇到元宵佳节,在街上看灯,观月时的情景和由此而产生的感想。词句虽不多,却也“有声有”。写灯、写月、写人,声交错,充分展现了杭州元宵节的热闹、繁荣景象。
下片描写密州上元。“寂寞山城人老也”是一句过片,使情调陡然一转,用“寂寞”二字,将前面“钱塘三五夜”那一片热闹景象全部移来,为密州上元作反衬,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密州上元的寂寞冷清。无须多着一字,便觉清冷萧索。结句“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则不但写出了密州气候的寒冷,而且也让人感觉到环境的空旷苍凉。
作者“曾经沧海难为水”,见过了杭州上元的热闹,再来看密州上元自觉凄清。更何况他这一次由杭州调知密州,环境和条件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心情完全不同。首先,密州不比杭州,贫穷,劳顿又粗陋,再无江南之诗情。而更让他感到“寂寞”,感到郁郁不乐的是这里连年蝗旱,民不聊生。作为一个爱民之官,他又怎能快乐开怀呢?这位刚到任年仅四十的“使君”不禁有“人老也”之叹。他这上元之夜,随意闲行,听到箫鼓之声,走去一看,原来是村民正举行社祭,祈求丰年。这里农民祈年的场面和箫鼓之声,
让作者久久不能离去。直到夜深“火冷灯稀霜露下”,郊外彤云四垂,阴霾欲雪。“昏昏雪意云垂野”一句,表面上意象凄惨,却是写出了他心中的希望,有一种“瑞雪兆丰年”的喜悦之情。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