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一生融儒、释、道于一体,诗、书、画俱佳,是中国历史上难得一见的旷世奇才,因而受到很多人的追捧。仔细阅读下面的文章,说说作者喜欢苏东坡的原因是什么。
喜欢苏东坡(节选)
喜欢苏东坡当然最先是由他的诗文开始。对于苏子诗文,用什么样的溢美之词都不觉得有过。在中国,如若游历名山名水,如若中秋月下饮酒,人们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提到苏东坡,仿佛离了苏东坡,山、水、酒、月都会大为逊。历史上最具文化意义的山是庐山,将庐山写得最有意味的诗是苏东坡(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最具文化意义的水是西湖,将西湖写得最为传神的诗也是苏东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而中秋,自从有了苏东坡大醉而作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后,其他都“余词尽废”。无论苏东坡是在思情,或在怀旧,无论他自品孤傲,或自作潇洒,无论他心情畅快,或心情苦闷,总而言之,但凡他有所作,其作品都几乎可列入同类作品“之最”。当年神宗陛下每逢“举箸不食”时,人们就知道他必是在读苏东坡的文章。学者章元弼家有美妻,可因太爱苏子诗文,其妻难以忍受,章便为苏而休了妻。一个人的才华到了这种地步,实在是让人除去佩服和仰慕,再无话说。 
苏东坡让无数的后人崇敬和偏爱,除了他的盖世才华,还因为他的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
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所致。他的人生经历也算是够坎坷的了,因为才华太过出众而一生受小人陷害:坐牢于京城,遭贬于黄州,浪迹于天涯,最后还上了个“元祐党人碑”,累及子女。观其一生,其实他并没有过过多少太平安静的日子,然而他也并没有因为这些而整日里蓬头垢面哀哀切切,见人便“痛说革命家史”。困惑虽有过,烦恼也有过,但这些到底也还是如同烟云,在他悟性非凡的心里只作穿行而从不停滞。他依然我行我素地热爱着生活,乐观着人生,使他的天才横溢一生:他一戏墨,就创立了中国文人画;他一写字,就有着惊世的书法流芳千年;他一好吃,就传出“东坡肉”“东坡饼”诸类佳肴;他一穿戴,就使“东坡帽”“东坡屐”民间长存,如此等等,仿佛只要苏东坡稍一动弹,就会留下浓重的文化彩。一个人能活到如此地步,该是件多么有趣的事。
参考答案:喜欢苏东坡当然最先是由他的诗文开始。喜欢苏东坡,还因为他的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所致。
峡江寺飞泉亭记(节选)
◎袁 枚
粤东峡山,高不过里许,而磴(dèng)级纡(yū)曲,古松张覆,骄阳不炙。过石桥,有三奇树鼎足立,忽至半空,凝结为一。凡树皆根合而枝分,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
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纵横丈馀,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人可坐可卧,可箕踞,可偃仰,可放笔研,可瀹(yuè)茗置饮,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
【注释】①已:语气助词,表示确定无疑的语气。②箕踞:两腿伸直岔开,坐姿随意。③偃:仰卧。④瀹茗:烹茶。⑤九天银河:指瀑布
记承天寺夜游翻译全文
且读且思: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高不过里 ________
(2)闭窗瀑  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人可坐可卧,可箕踞,可偃仰,可放笔研,可瀹茗置饮。
                                                                                       
3.这篇文章与课文《记承天寺夜游》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之处?试列举出两点。
                                                                                     
参考答案:1.(1)约数,相当于“多”(2)听到
2. 人们(在亭中)可以坐,可以躺下,可以伸开两腿坐着,可以仰面朝天地躺着,可以放笔墨纸砚,可以煮好茶放在亭中饮用。
3.(1)本文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古松、奇树、飞瀑逐一展示,以众多自然景物来衬托飞泉亭的幽雅;(2)情景交融,完美地把风景的秀丽与游人的心理结合在一起;(3)运用排比修辞,铺陈出亭子的种种好处,喜爱之情不言而喻。
附参考译文:
广东东部的峡山,高不过一里多,但石砌的台阶曲折而上,古松张开树盖遮蔽着,(即使)太阳火热也不觉得晒。经过石桥,有三棵奇特的树,(它们的根)像一座鼎的三条腿一样分别立着,到了半空中,三棵树忽然就长在了一起。凡是树都是根合在一起而枝叶分开,唯独这三棵树,根部分开而枝叶汇合在一起,真是奇怪了!
登山走过了一半路,飞泻的瀑布像打雷似的轰鸣,从空中一泻而下。瀑布旁边有间屋子,就是飞泉亭。长宽有一丈多,八扇窗户明亮干净,关上窗户,可以听得见瀑布声响,打开窗户就可以看到瀑布。人们(在亭中)可以坐,可以躺下,可以伸开两腿坐着,可以仰面朝天地躺着,可以放笔墨纸砚,可以煮好茶放在亭中饮用。以人的安逸,对待水的劳碌,把瀑布取来放在桌案几席上玩弄。当年建造这个亭子的人大概是个仙人吧!
苏轼不仅是文学史上的“旷古奇才”,更是一个实干家。他一生虽在政治上不得志,但在地方任上,仍励精图治,为民着想,留下了不少佳话。仔细阅读下文,请你说说苏轼具有哪些可贵的品质。
                      苏轼徙知徐州
(苏轼)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节选自《宋史》
注释】①涂潦:泥沼雨水。②侪(chái):同类的人。③畚(běn)锸(chā):箕畚和铁锹。④版:古城墙之夹板,中填土石,夯实,垒而成墙。⑤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
参考答案:临危不惧、以身作则、善于指挥、足智多谋、公而忘私、亲民爱民等。
附参考译文:苏轼调任徐州。黄河在附近决堤,在梁山泊泛滥,从南清河溢出,汇聚在徐州城下,水不断上涨,不时地泄进城里,城墙即将被冲毁,城里的富人争着逃出城去避难。苏轼说:“如果富人都出了城,民心一定会动摇,谁和我一起守城呢?只要有我在这里,就一定
不会让决堤的水毁了城墙。”于是,(苏轼)将富民们赶回城中。苏轼到武卫营,把卒长叫出来说:“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你们虽然是禁军也要暂时为我效力。”卒长说:“太守您尚且不逃避洪水,我们这些小人物就更应该为您效力。”于是,卒长率领他的士兵拿着箕畚和铁锹出营,修筑东南方向的长堤,堤坝从戏马台起,末尾与城墙相连。雨日夜不停地下,没有受损的城墙只有三版。苏轼天天住在城上,即使经过家门也不入,派官吏们分别在城墙各处守卫,终于保卫了徐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