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颂革命烈士事迹800字以上
歌颂革命烈士事迹的作文第一篇
王朴生于1920年,牺牲于1943年,河北省完县人。他生长的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11岁时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牺牲时只有14岁。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夫的家庭里。在他开头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芦沟桥事变, 侵占华北,战斗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在王朴幼小的心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村子里,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拱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然后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你就是野场村的儿童团团长王朴吧?”。王朴理都不理这个狗汉奸。“你确定知道八路军的东西藏在那里, 说出来就放你回家。”“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会告知你鬼子和狗汉奸!”王朴面不该得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快的说,你不说死了死了的!”王朴面对日本鬼子强盗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领着儿童团团员宣言的誓言“头可断,血可流,隐秘不行泄!”于是把牙一咬,仰头挺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就这样,王朴英勇的为自己的祖国献
出年轻的生命。
一朵格桑花歌颂革命烈士事迹的作文其次篇
清明节这天,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去参观平阳革命烈士纪念馆。
一进纪念馆,我就看到了一幅巨大的石雕,上面刻着战士们浴血奋战的情景:他们有的弓着腰,好像随时可以给敌人来个沉重打击;有的爬上城楼,把国名党的旗帜换成中国由战士们鲜血染成的五星红旗;有的吹着号,仿佛是在吹响成功的凯歌。
浮雕左右还有革命烈士的雕像,他们表情庄重,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他们那嘴角露出的一丝微笑,仿佛是在为看到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而欣慰吧!
我们通过西边的小路来到了纪念馆的院子里,那儿花草树木长得格外茂密,苍松翠柏格外地绿,它们象征着烈士们与天地共存的正气。纪念馆顶上有着一个红五星。面对正门,有一个大屏风,正面写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反面写的是什么呢?
走进纪念馆,我们先来到了西厅,里面有白的窗帘,白的墙,这仿佛象征着烈士们一尘不染的贵重品质。柜台里有他们的事迹简介。
走进正厅,我才知道,后面写着革命烈士的名字。墙上有遗像和照片,但大部分是遗像,少部分是照片,还有些是人们依据印象画出来的。
走进东厅,我观看了烈士们的遗物,粗糙的工具与已经变成暗红的血衣。我看到这,好像可以看到革命烈士在简陋的环境中学习、战斗、吃饭。
走出烈士纪念馆,我深受感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革命烈士们为我们将来的生活抛头颅、洒热血,我们今日的幸福生活真是来之不易啊!我们应当好好去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作为祖国将来的栋梁,我要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热忱讴歌革命先烈为追求真理,舍身取义、矢志不渝的无私奉献精神,学习革命先烈的高尚品德和崇高精神,我将沿着先烈的脚印 ,努力进取,开拓创新,争做为祖国多作贡献。
歌颂革命烈士事迹的作文第三篇巴一
1939年是抗联一路军抗战以来最为艰苦的时期之一,部队伤亡很大。曾当过杨靖宇身边警卫战士的黄生发老人回忆道:“天气嘎嘎冷,我们的棉衣又不齐,有的同志手脚冻伤了。可是敌人的部队越
集越密,‘讨伐’越来越频繁。就在杨司令他们为解决棉衣问题召集各方面军负责人开会争辩时,因叛徒出卖,在那尔轰的东北岔一带被岸谷隆一郎带领的日伪军层层包围,敌兵力达4万多人。天上有飞机,地上有机大炮,汽车来回运送粮食、弹药。在我们的正面,敌人满山满谷。为了掩护各部队分头转移,杨司令带领我们300多人在正面吸引住敌人,由机连开路,生生撕开一条口子。“但是,当我们经南泊子突围到了五金顶子时,敌人已经纠集了更多的兵力,我们甩掉一股又遇上一股,很难得到个休整的机会。雪地行军,裤子总是湿的,让寒风一吹,冻成冰甲,很难打弯,也不知有多沉,迈步都吃力。鞋子也都跑烂了,只好割下几根松软的榆树条子,从头拧到尾儿,当作绳子把鞋绑在脚上。衣服,全叫树枝扯烂了,开着花,白天黑夜都挂着厚厚的霜,浑身上下全是白的,全是凉的。“这时候,多么需要火啊!生起一堆火,好好地烤一烤,把冻成冰的衣服烤化、烤干,把冷冰冰的身子烤暖。特殊是夜里,气温降到摄氏零下40多度,冻得大树喀吧喀吧直响,粗大的树干冻裂了缝儿,人又怎能受得了啊!可是一生火,火光照出老远,青烟飘上林梢,敌人就会像一绿头苍蝇一样扑上来。我们只得不停地在雪地上蹦高,生怕坐下来再也起不来。
为什么会反复发烧“更难的是没有吃的,不要说粮食啊,连草也埋在二三尺深的积雪里,没法,没法挖,我们只好吃那难咽的树皮。先把老皮刮掉,把那层泛绿的嫩皮一片片削下来,放在嘴里嚼啊
嚼啊,就是咽不下去。牵强吃下去了,肚子也不好受……”
怀孕可以吃桑葚吗杨靖宇鼓舞大家:“革命就像一堆火,看起来很小,可燃烧起来能烧红了天,照亮黑夜。革命,不管遇多大困难总会成功的!”1940年2月,杨靖宇牺牲前夕,他和战士们同吃着一碗用雪水熬煮的糊糊,格外沉静地对警卫员说:“就是我们这些人都牺牲了,还会有人继承我们的事业,革命总是会成功的。”此后几天,他都没有吃到一粒粮食,饿了就以草根、棉絮充饥,战斗到生命的最终一刻。
1940年2月23日下午,敌人在蒙江县保安村三道崴子包围了杨靖宇。在日本侵略者留下的战场实录中有这样的记载:“讨伐队已经向他(杨靖宇)靠近到一百米、五十米,完全包围了他。讨伐队劝他投降。可是,他连答应的神都没有,照旧不停地用手向讨伐队射击。交战20分钟,有一弹命中其左腕,啪嗒一声,他的手落在地上。但是,他连续用右手的手应战。因此,讨伐队认为生擒困难,遂猛烈向他开火。”下午4时30分,杨靖宇被敌弹射中胸膛,壮烈殉国,年仅35岁。杨靖宇为国捐躯后,日本侵略者剖开了他的遗体,发觉他的胃饿得变了形,里面除了尚未消化的草根和棉絮,连一粒粮食都没有!壮士喋血,为争民族之气,连残暴的侵略者也震惊和折服了。当年参与“围剿”的伪通化省警务厅长岸谷隆
殡仪馆工作一郎都不得不承认:“虽为敌人,睹其壮烈亦为之感叹:大大的英雄!”并特意为杨靖宇进行了“慰灵祭”。
刘传文烈士,原名刘坚,罗浮徐东乡笠石人。他为人英勇刚直,性情急躁,有抱不平思想。他父亲刘观英,母张氏,有两一弟一妹,全家七口,生活贫苦,难以度日。
他在学校读至十三岁时,因家贫辍学,尔后,跟他叔父刘镜渊(国民党军刘志陆部下当副官)在部队当勤务员,经过三年的部队生活,看出国民党政治腐败,军心涣散,感到长此下去,没什么前途,便离开部队,回家耕田,农闲磨豆付,做付竹出卖。以后,又在徐田村谢自瑶手下当民团,因谢在徐田村设卡抽税,苛捐繁重,传文对重税甚感不满,对客商则深表怜悯,因而把未经抽税的客商赐予放行。后被谢自瑶发觉,即把他开除,于是他私带驳壳一支,愤然离去。当时,革命烈火已燃烧到大信,而且已成立了大信苏维埃政府。传文与共村的刘王妹、刘德盛三人投身革命,到大信苏区跟从刘光夏、刘霭环等参与革命工作。传文参与革命队伍后,英勇善战,乐观工作,经常在大信案山上、石门等地进行革命活动,后提升为驳壳队排长。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