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对民众精神力量的激活
乡村旅游对于很多乡村来说,并不是简单地物质层面的财富增长,更是很多村民精神面貌的改善。在长期的城市化进程中,很多乡村不仅面临着经济的衰退,也面临着精神面貌的衰退。大多数贫困地区的乡村都只剩下了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乡村失去中青年骨干力量,意味着乡村的精气神也就慢慢消失了。所以,要激活乡村民众的精神力量,有两条路径,一条路径是引进一大批中青年创业者进入乡村,让创业者的创业精神感染乡村、激活乡村。另一条路径是积极争取原住民返乡,每个乡村都有大量在外打工的人,如果能够给这些人提供较好政策,就能鼓励他们返乡,这些人的返乡与创业者有所不同,他们对家乡的归宿感更加强烈,更
加愿意在家乡长期扎根,并且他们对家乡的民俗风情有着浓厚的情感和深刻的记忆,同时也吸取了大都市的现代文明精神。这些人返乡是对乡村精神力量的巨大支撑。
培养不同类型的乡绅
在5000年的发展历史上,乡绅体一直都是中国乡村发展的中坚力量。重新构建乡绅培养机制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人才保障。乡村旅游的乡绅分为几种类型,一种乡绅来自政府官员,比如村主任和村支书都是非常典型的乡绅,他们之所以能够当选村主任和村支书,就是因为他们拥有较高的威望,他们不仅仅能够经营乡村的产业,更能够通过个人魅力凝聚人心。个人魅力是一个很重要的素质,在中国乡村社会中,没有个人魅力,很难凝聚人心,这是由中国乡村社会几千年形成的人情社会所决定的,在人情社会里,个人魅力往往拥有不可思议的凝聚力。还有一种乡绅也是乡村社会急需的,那就是理性务实的幕后英雄。每个乡村都有一个个人魅力很强的村主任和村支书,但是,只有村主任和村支书是不够的,还需要在不同的产业板块有一些幕后英雄,这些人可能不会像村主任和村支书那样在台前与公众见面,也不像村主任和村支书那样具有号召力,但是,他们在幕后默默地支撑着乡村不同产业的发展,为不同产业注入理性的力量。这些人对中国乡村社会的文明进步起着重要作用。
注重与多元产业之间的对接关系
乡村旅游是一个融合性的产业,尤其是在乡村范围内,不同规划之间的多规合一是非常容易实现的,反正就那么几个部门,就那么几个人,在田间地头就能随时开会商议事情,制度机制之间的部门割裂状况在乡村是很少见到的。但是,多规合一容易实现,产业融合却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因为产业融合并不是部门之间开个会、协调一下就能够实现的,产业融合是对多规合一的具体落地,需要不同产业类型的人才参与进来,需要不同的投资者参与进来,需要具有长期坚持的核心发展战略来统筹不同产业之间的发展关系。所以,未来乡村旅游最大的挑战就是产业融合概兆战。
设计好旅游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机制
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那些条件较好的乡村地区一定是各类资本角逐的焦点,资本进入乡村之后,就难免会对乡村村民的利益形成一定的影响。如果没有较好的利益分配机制,那么,村民的利益就很容易被忽略。尤其是在中国社会,农业农村的稳定是非常大的事情,乡村旅游一定要与乡村稳定结合起来。如果因为乡村旅游的发展使得村民利益受损或者村民没有分配到最大的蛋糕,那么,势必会对乡村稳定形成影响。所以,社会资本在进入乡村之
后,一定要注重对村民利益的保护,宁愿自己在利益分配中少分一点,也要给村民多分一'点。因为村民是乡村真正的主人,村民是乡村的风景线。对村民利益的保护,也是对一村一大“乡村风景”“乡村文化”的保护。每一个村民身上都流淌着乡村的文化血脉,他们就是乡村宝贵的文化财富,所以,让村民活得滋润一些,社会资本在乡村的长期利益也就能够获得更稳固的保障。
注重小众产品的设计
在一些偏僻的乡村,本身没有非常好的旅游资源,加之地理条件不好,很多大资本都不会进入。在这样的条件下,偏僻地区的乡村就需要寻小众帀场的突破口,一旦在小众市场形成影响力,就会快速形成差异化的竞争力,并能够建立起游客的忠诚度,同时吸引社会资本的扎堆。在休闲度假时代,大多数游客都已经对旅游市场上的大多数产品相对熟悉,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大家对小众产品的渴求开始慢慢增强。尤其是在自驾游体越来越多的情况下,自驾游游客对于偏僻的地方反而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前提是这些偏僻的地方必须拥有独一无二的小众产品。
在乡村小众旅游产品的打造过程中,还要注意与当地文化的结合,没有文化的小众产品
是没有根的,也是没有生命力的。这就要求每个规划师都要能够抓住乡村文化的灵魂,都要对乡村拥有一种独特的情感,带着一份情感和情怀去规划乡村,才能打造出浸透着独特人文气息的小众旅游产品。
创新乡村旅游营销模式
首先,联合多个乡村景点,构建乡村旅游度假联盟,与当地旅行社合作,进行宣传、营销,同时利用新闻媒体和当地的文体活动进行宣传。其次,实施目标化营销战略,紧紧依靠当地政府和市区旅游主管单位,进行宣传。最后,应建立自己的旅游网站,利用网络平台对自己的产品进行推销宣传。各地区应因地制宜,利用多种渠道创新乡村旅游营销模式。
通过旅游市场主体的投资带动旅游扶贫
基层在实际工作中探索创新出来了“两带两加”旅游扶贫项目,就是景区带村、能人带户、合作社+农户、企业+农户,通过景区、能人、合作社、企业等旅游市场主体的投资、运营来带动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分莩旅游收益,实现脱贫。
深化旅游供给侧,推进“旅游+”
以“旅游+”为手段,培育旅游新业态,助推振兴实体经济。大力实施产业+旅游行动,着力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快创新。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促进乡村特旅游资源产业化;积极推进“乡村旅游”+“互联网”的形式,形成全新的商业模式乡村电商、乡村旅游“智慧”服务。
乡村旅游扶贫是一项能够让农民实现脱贫、走向致富的利民工程、民心工程。要让农民在发展乡村旅游中充分获益,真正发挥“乡村旅游业+精准扶贫”的作用,关键是要发挥农民在乡村旅游开发、经营中的主体地位,这种主体地位不仅仅是强调农民开发主体或经营主体,更要强调他们自身要在思想上树立主体意识。由于缺乏市场意识、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原因,作为资源所有者的当地农民往往不了解市场,不了解自己所拥有的资源的经济价值,更缺乏投资能力。
因此,发挥乡村旅游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重要作用,各种扶贫要素都应该围绕扶贫这个目标开展,通过乡村旅游实现精准扶贫,社会各方面都还肴很长的路要走。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