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一辈外交家化解困境的小故事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声音十分微弱。体育赛事成了中国扩大对外交往的重要方式,而乒乓球是中国当时能拿得出手的主要体育项目。这项占地不大、器材简单的运动,在中国有雄厚的众基础。
1956年4月,第2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日本东京举行。中国派代表团参加了这次比赛,这是日中两国民间体育交流的开端,也是中国乒乓球队首次走上国际舞台。当时在国际乒坛处于领先位置的日本选手,感受到了中国选手强劲的实力和良好的风度。
陈毅的故事
第23届世乒赛结束后,中日民间交往逐渐增多,日本运动员时常被邀请到中国进行比赛交流。
中国官方敏锐地抓住了由乒乓球启动的外交机遇。每次日本乒乓球队在中国参加比赛或访问时,周总理都要接见他们。
1960年7月,在周总理、贺龙和陈毅元帅的关怀下,为了备战次年在北京举行的第26界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国家队从全国各地调集“国乒108将”大集训。当时国家还处在三年困难时期,
连、周恩来都带头不吃肉,但对运动员却格外照顾,周总理、陈毅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等专程看望,亲自做思想工作,缓解大赛压力。
1961年4月,中国乒乓球协会在北京承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界锦标赛——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国拨出专款兴建了北京工人体育馆。
4月4日下午,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北京工人体育馆隆重开幕,周恩来等出席规模盛大的开幕式并接见参赛国朋友。当晚,贺龙元帅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举行盛大宴会,周恩来热情致辞,代表中国政府并且以一个业余乒乓球爱好者的名义,对五大洲运动员朋友表示热烈欢迎。
中国男队第一次捧得斯韦思林杯,成就了中国乒乓球队九年的梦想;中国队共获得三项冠军、四项亚军、八项第三,从此确立了乒乓球强国的地位;创造了“人生能有几回搏”、“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等饱含哲理和文化彩的警句、格言,成为全社会共有的精神财富,迈开了中国乒乓球50年长盛不衰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