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目标:我能认识比喻句
写作目标:我会写出句子(二)——正确运用修辞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      )邮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      )船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      )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      )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
1、将下列词语还原到诗中。
  浅浅的    窄窄的    小小的    矮矮的
2、这首诗把乡愁比做                    
3、这首诗中表示时光变迁的词语分别是           
   
4、诗中的海峡指的是                 
5、对这首诗的情感表达最为准确的句子是(  )。
A.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诉说思念母亲、思念家乡之情。
B.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诉说乡愁,表达思念祖国、渴望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的心情。
C.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诉说伴随他一生的难以排遣的乡愁。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席慕容)
1、 席慕容的“乡愁”与余光中的“乡愁”有何不同?
                                                                     
2、 具体说说诗中描绘了几幅图画?
                                                                     
3、诗中运用了一支”“一种”“一颗等数量词,说说有何表达作用?
                                                                     
                                                                     
故乡滋味(凸凹)
8年前的旧事。那年,刚过完4O岁的生日,突然生出一种莫名的思乡之情。这种感情很强烈,近乎一种烧燎,若不回故乡住上一段日子,心里难以平静下来。于是我回了一趟老家。
  ②到了母亲的老宅院,推开那一道柴们,母亲“哦”了一声,显出意外的喜悦,眼晴潮潮的红起来。走近母亲身边,觉得母亲很矮小,依旧是粗布衣裤,与那道柴门一个调。多少年了,故乡仍带着那种逼人的质朴。我心里很温暖,觉得自己就是为这质朴而来。
  ③母亲烧起柴草,煮了几穗青玉米。柴草很干,火烧得热烈。“住几天吗?”母亲问。我说:“当然要住几天,陪您唠一唠近20年来不曾细唠的家常。”母亲笑一笑:“你已是老家雀了,只有老家雀才知道回窝哩。”在母亲的感觉里,我居然跟她一样老了。青玉米煮熟了,剥了玉米的苞衣,米粒很黄。一粒一粒剥着吃,很绵软,香得和奶一样。母亲同我一起剥玉米吃。炉膛的余火闪着黄黄的光。我一下子到了故乡的感觉,即黄的温暖。
  ④晚上,母亲问我:“你到哪儿睡呢?娘就这一条土炕。”我说:“除了娘的土炕,我哪儿都不去。”躺在土炕上,感到这土炕就是久违了的母亲的胸怀。母亲就是在这土炕上生的我,揭开席子,肯定还能闻到老炕土上胎衣的味道。而今,丹亲的儿子大了,自己也老了,却依然睡着这条土炕。土炕是故乡永恒的岁月、不变的情结吗?这一夜,母亲睡不着。她的儿子也睡不着。母亲很想对儿子说些什么,儿子也想对母亲说些什么。却都不知道从何说起,只能清晰地听到对方的呼吸。其实,岁月已使母子很隔膜了,却仍爱着。像呼吸,虽然有时感觉不到,却须臾不曾停止。
  ⑤天亮了。我却酣然地睡沉了。睡醒来,小饭桌早已放在身边。“酒给你温好了,喝几盅吧。”毋帝安然说道。饭桌中央,果然就是那把几代人用过的黄泥酒壶。说温酒,其实是把罐中的老酒舀到壶里去。母帝给祖父舀酒,给父亲舀酒,如今,又给她的儿子舀酒,那么,在她眼里,儿子是条有分量的汉子了。
  ⑥在老家的日子,我彻底让自己放松了。每日起得很迟,睡到日上三竿。母亲从不叫醒我,开心地放任她的儿子。“快把娘的儿子宠坏了。”我跟母亲开玩笑。“还能宠几天呢?世道上,除了娘宠儿子,还有谁宠呢?”听了娘的话,我心中竟生出一丝莫名的酸楚。媳妇好,爱情的后面是温柔的束缚;儿子好,伦常会把一副叫责任的担子不由分说地让你担下去;朋友好,友谊时时提醒你要保持一种无奈的却是必须的心灵对等……这一切,都美丽而忧伤,美得让人感到有些累。
  ⑦吃过母亲的早酒,便是走走儿时的路,爬爬儿时的山……路依旧,山依旧,我的感觉却大不一样了。儿时高高的曾绊得我摔破了膝的石阶,已显得很矮很矮。儿时深深地看一眼都眩晕的水井,也显得很浅很浅。山路曲折悠长,我却走来走去,又走回原处。踅(乡愁席慕容xué)回母亲的柴门,看到柴门下的母亲,霜雪已浸染了大片发际。我不禁低沉地吟了一声:“哎,故乡。”
  ⑧晚上,盘腿坐在母亲的土炕上,在小饭桌上摊了几页纸,随便写些什么。笔落下去,却写出了这么几行字:故乡,就像母亲的手掌,是温暖,却很小很窄。它遮不了风雨,档不住光阴,给你的只是一些缠绵的回忆……
  ⑨写到这里,我抬头看一眼熟睡的母亲,想到明天就要走了,泪水不禁热热地流下来。(摘自《读者》2011年第1期,有改动)
1.结合文章分析第①段中“于是我回了一趟老家。”这句话在结构上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去掉第②段画线句子中“意外的”、“潮潮的”两个词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中“我说:‘除了娘的土炕,我哪儿都不去。’”这句话运用哪种人物描写方法?它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人物描写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言外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要分析第⑥段画线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⑦段中的“路依旧,山依旧。我的感觉却大不一样了”,“感觉”为何大不一样?流露出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仿照第⑧段画线句子,另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熟悉几种常见的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反问、夸张、设问、对偶等
2、要善于用各种修辞增加文章语言的表现力。
1、填空。
连绵山峦像                                           
绿的江水像                                               
2、用两个比喻句描述你印象中的文春天。
                               
                               
3、对于“乡愁,出来作者在诗中的比喻,你还能把它比作什么?
                                                                   
                                                                   
    以“走进春天”为话题,进行习作。要求:能运用多重修辞,对春天的的景进行描述,写出对春天的真实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