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选5篇)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一
    第三十四学时:14.2.1平方差公式
    一、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平方差公式的过程。
    2.会推导平方差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运算。
    二、重点难点
    重点:平方差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难点:理解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灵活应用平方差公式。
    三、合作学习
    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吗?
    (1)2001×1999(2)998×1002
    导入新课:计算下列多项式的积.
    (1)(x+1)(x—1);
    (2)(m+2)(m—2)
    (3)(2x+1)(2x—1);
    (4)(x+5y)(x—5y)。
    结论: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即:(a+b)(a—b)=a2—b2
    四、精讲精练
    例1: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1)(3x+2)(3x—2);
    (2)(b+2a)(2a—b);
    (3)(—x+2y)(—x—2y)。
    例2:计算:
    (1)102×98;
    (2)(y+2)(y—2)—(y—1)(y+5)。
    随堂练习
    计算:
    (1)(a+b)(—b+a);
    (2)(—a—b)(a—b);
    (3)(3a+2b)(3a—2b);
    (4)(a5—b2)(a5+b2);
    (5)(a+2b+2c)(a+2b—2c);
    (6)(a—b)(a+b)(a2+b2)。
    五、小结
    (a+b)(a—b)=a2—b2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二
    一、教材分析
    1、特点与地位:重点中的重点。
    本课是教材求两结点之间的最短路径问题是图最常见的应用的之一,在交通运输、通讯网络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2、重点与难点:结合学生现有抽象思维能力水平,已掌握基本概念等学情,以及求解最短路径问题的自身特点,确立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如下:
    (1)重点:如何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求解最短路径问题,以及该问题的解决方案。
    (2)难点:求解最短路径算法的程序实现。
    3、教学安排:最短路径问题包含两种情况:一种是求从某个源点到其他各结点的最短路径,另一种是求每一对结点之间的最短路径。根据教学大纲安排,重点讲解第一种情况问题的解决。安排一个课时讲授。教材直接分析算法,考虑实际应用需要,补充旅游景点线路选择的实例,实例中问题解决与算法分析相结合,逐步推动教学过程。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掌握最短路径概念、能够求解最短路径。
    2、能力目标:
    (1)通过将旅游景点线路选择问题抽象成求最短路径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据抽象能力。
    (2)通过旅游景点线路选择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讲究工作方法、与他人合作,提高效率。
    三、教法分析
    课前充分准备,研读教材,查阅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中除了使用传统的“讲授法”以外,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同时辅以多媒体课件,以启发的方式展开教学。由于本节课的内容属于图这一章的难点,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注意与学生沟通,根据学生的反应控制好教学进度是本节课成功的关键。
    四、学法指导
    1、课前上次课结课时给学生布置任务,使其有针对性的预习。
    2、课中指导学生讨论任务解决方法,引导学生分析本节课知识点。
    3、课后给学生布置同类型任务,加强练习。
    五、教学过程分析
    (一)课前复习(3~5分钟)回顾“路径”的概念,为引出“最短路径”做铺垫。
    教学方法及注意事项:
    (1)采用提问方式,注意及时小结,提问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回忆概念。
    (2)提示学生“温故而知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导入新课(3~5分钟)以城市公路网为例,基于求两个点间最短距离的实际需要,引出本课教学内容“求最短路径问题”。教学方法及注意事项:
    (1)先讲实例,再指出概念,既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又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自然过渡。
    (2)此处使用案例教学法,不在于问题的求解过程,只是为了说明问题的存在,所以这里的例子只需要概述,能够说明问题即可。
    (三)讲授新课(25~30分钟)
    1、求某一结点到其他各结点的最短路径(重点)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提出旅游景点选择的例子,解决如何选择代价小、景点多的路线。
    (1)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图中求任一结点到其他结点最短路径问题。(3~5分钟)教学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主要采用讲授法,将实际问题用图形表示出来。语言描述转换的方法(用圆圈加标号表示某一景点,用箭头表示从某景点到其他景点是否存在旅游线路,并且将旅途费用写在箭头的旁边。)一边用语言描述,一边在黑上画图。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②注意示范画图只进行一部分,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完成余下部分的转化。
    ③及时总结,原型抽象(景点作为图的结点,景点间的线路作为图的边,旅途费用作为边的权值),将案例求解问题抽象成求图中某一结点到其他各结点的最短路径问题。
    ④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一张带权有向图,并略作解释,为后续教学做准备。
    教学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启发式教学,如何实现按路径长度递增产生最短路径?
    ②结合案例分析求解最短路径过程中(重点)注意此处借助黑板,按照算法思想的步骤。
同样,也是只示范一部分,余下部分由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四)课堂小结(3~5分钟)
    1、明确本节课重点
    2、提示学生,这种方式形成的图又可以解决哪类实际问题呢?
    (五)布置作业
    1、书面作业:复习本次课内容,准备一道备用习题,灵活把握时间安排。
    六、教学特
    以旅游路线选择为主线,灵活采用案例教学、示范教学、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手段辅助教学,使枯燥的理论讲解生动起来。在顺利开展教学的`同时,体现所讲内容的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教具模式的演示和通过画图等操作,交流归纳与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了解平行线的概念、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交和平行的两种位置关系,知道平行公理以及平行公理的推论、
    3、会用符号语方表示平行公理推论,会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重点:
    探索和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论、
    难点:
    对平行线本质属性的理解,用几何语言描述图形的性质、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1、复习提问:两条直线相交有几个交点?相交的两条直线有什么特殊的位置关系?
    学生回答后,教师把教具中木条b与c重合在一起,转动木条a确认学生的回答、教师接着问:在平面内,两条直线除了相交外,还有别的位置关系吗?
    2、教师演示教具、
    顺时针转动木条b两圈,让学生思考:把a、b想像成两端可以无限延伸的两条直线,顺时针转动b时,直线b与直线a的交点位置将发生什么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直线b与c木相交的位置?
    3、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并形成共识、
    转动b时,直线b与c的交点从在直线a上A点向左边距离A点很远的点逐步接近A点,并垂合于A点,然后交点变为在A点的右边,逐步远离A点、继续转动下去,b与a的交点就会从A点的左边又转动A点的左边……可以想象一定存在一个直线b的'位置,它与直线a左右两旁都没有交点、
    二、平行线定义表示法
    1、结合演示的结论,师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平行定义:同一平面内,存在一条直线a与直线b不相交的位置,这时直线a与b互相平行、换言之,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直线a与b是平行线,记作“∥”,这里“∥”是平行符号、
    教师应强调平行线定义的本质属性,第一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第二是设有交点的两条直线、
    2、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从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交点情况去确定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只有两种位置关系:相交或平行,两者必居其一、即两条直线不相交就是平行,或者不平行就是相交、
    三、画图、观察、归纳概括平行公理及平行公理推论
    1、在转动教具木条b的过程中,有几个位置能使b与a平行?
    本问题是学生直觉直线b绕直线a外一点B转动时,有并且只有一个位置使a与b平行、
    2、用直线和三角尺画平行线、
    已知:直线a,点B,点C、
    (1)过点B画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几条?
    (2)过点C画直线a的平行线,它与过点B的平行线平行吗?
    3、通过观察画图、归纳平行公理及推论、
    (1)由学生对照垂线的第一性质说出画图所得的结论、
    (2)在学生充分交流后,教师板书、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3)比较平行公理和垂线的第一条性质、
    共同点:都是“有且只有一条直线”,这表明与已知直线平行或垂直的直线存在并且是唯一的
    不同点:平行公理中所过的“一点”要在已知直线外,两垂线性质中对“一点”没有限制,可在直线上,也可在直线外、
    4、归纳平行公理推论、
    (1)学生直观判定过B点、C点的a的平行线b、c是互相平行、
    (2)从直线b、c产生的过程说明直线b∥直线c、
    (3)学生用三角尺与直尺用平推方验证b∥c、
    (4)师生用数学语言表达这个结论,教师板书、
    结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也互相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