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邑县大营镇-河北村小学 任计华
精细化管理是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而在教育中精细化管理则是“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服务”的教育思想在管理中的具体体现,其目的就是将学校管理引向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以人为本”教育观来自于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作为一种教育思潮,对整个世界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精细化管理”和“以人为本”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通过多年的实践,我认为:“精细化管理是规范办学行为的基础,必须依托于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前提,必须服务于精细化管理”。
一、“精细化管理”制度是规范办学行为的重要基础。
遍观中外,凡是办得好的学校,都有一套符合规范化、精细化要求的规章制度,这就证明了实行精细化制度的管理是办好学校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规范办学行为的重要基础。它可以避免管理的盲目性、主观性和随意性。因此,我们在管理上努力实现以精细化为内容的制度化管理。
(一)、教师的精细化管理制度。
1、干部“管”的管理制度。
中午以及放学是学生和校外青年勾结打架滋事的“多发时机”,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先后制定了领导干部中午1:00到校和放学之后的轮流值班制度,并在全体师生大会上明确了职责,这项举措有效的杜绝了学生上学和放学期间在学校门口集聚滋事这一难题,领导和教师均跳出了“解决打架热点问题”这一苦海。
本学期,各年级教师均建立了《年级管理工作日志》,对每天的工作都做了细致的安排,即有布置、有督促、有检查;其目的是努力做到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事做,工作层层抓,责任人人负。
2、教师“教”的管理制度。
教师“教”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效果。因此,我们重点对这一环节进行了梳理:首先是对课堂教学中的备课、讲课、复习、作业、辅导和单元质量检测六个环节提出了明确要求;其次是对校本教研各项工作的数量、活动形式和内容做出了相
应的规定,力求做到教研有实效。
3、目标与学习积累资料的公示化制度。
目标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实践证明,教师有一个明确而切合实际的奋斗目标,不仅有强大的驱 动力,而且有强大的凝聚力,使全体师生团结起来,齐心协力为实现共同的目 标而努力奋斗。 本学期,我校在各办公室均设立了《我想我说我做我思》专栏,此专栏分为两个板块:第一板块是“我的目标”,即本学期教学工作预设的奋斗目标;第二板块是“我的积累”,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学习笔记、心得、反思、论文等学习积累的资料。
(二)、学生的精细化管理制度。
1、学生“管”的管理制度。
我校教学区分为南北两院,学生流动量比较大,为有效控制学生随意走出校门,特制定了由教师带班学生会成员课间值班制度和课前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双到岗实施办法,这样,从根本上遏制了课间学生追打闹和随意走出校门的不良现象。
另外我们还制定了以学生为主的卫生检查小组的卫生评比制度、课间纪律检查制度等。
2、学生“学”的管理制度。
学生“学”是学校教学工作中的中心环节。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生学习的精细化制度方面我们主要推行了课前准备、课中学习过程、课后作业要求等学习环节的管理制度,并且制定了《小学生学习程序规范》。
3、学生日常礼仪制度。
3、学生日常礼仪制度。
针对学生日常礼仪规范较差这一现状,在贯彻落实《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学生日常礼仪规定十条》,并且要求各班制定《班级日常礼仪规定》,以求不断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
(三)、创设人文教育环境制度。
一种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能促使教师和学生在环境中得到感染和熏陶,并激励他们不断进取,不断拚搏。本学期,我们对办公室、各班人文教育环境做出了具体要求,并且通过评比活动把此项工作推向了高潮。我们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师生共同动手,不断创设人文教育环境,努力做到“让每面墙壁都说话”,使师生天天、处处都能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构建和谐校园
除上述制度外,我们还坚持了教师政治学习、业务学习制度、周一国旗下的讲话制度、教师夜间值班制度、五六年级每月联考等常规制度,以此来不断规范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
二、坚持“以人为本”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必要前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今年两会期间的热点话题。创建和谐校园是我们教育行业当前面临的又一新要求。我们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即尊重人、激发人、满足人,才能使我们的校园更温馨、更和谐,因为“学校即人,学校为人,学校靠人”。怎样才能做到“以人为本”呢?
(一)、以“教师为本”,尊重关心教师。
任何制度措施的出台,都必须考虑到“教师心理”这一层面,把绝大部分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作为底线,坚持以人为本,推行人性化管理。特别是在帮助、关心教师这一方面,要为老师真办事、办实事。对他们真正做到政治上关心进步,思想上帮助提高,工作学习上给予支持,生活上给予照顾和关怀,从而满足教师自我价值的需要。学校领导要深入到教职工中去,了解、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学校重大决策要通过全体教师讨论,充分体现教师当家作主的原则。在用人策略上坚持特特用,为每个教师创造一个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在评
价上,要摆脱狭隘的个人情感因素。比较敏感的事情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即“阳光作业”。这样才能使领导干部和教职工之间形成尊重、理解、沟通、信任的人文精神,教师之间形成团结、合作的体关系和团队意识。让教师在充满民主、公正、富有人情味的校园文化中,怀着快乐的心情工作。
(二)、以“学生为本”,理解和尊重学生。
理解是一座桥,能使心灵相通。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心换心,取得与他们心灵的沟通,形成平等、民主、亲切和信任的师生关系。要真正的做到尊重学生,教师必须要由衷的信任学生。信任是一种特殊的尊重,对学生有着特殊的教育功能。学生往往从教师的信任和期待中体验到人的尊严,激励自己不断进取。信任是一种催人向上的力量,是教育学生的一种特殊手段。
3月初,我校开展了“点滴学英雄,爱心助同窗”资助贫困生捐款活动,学校领导、老师和同学们积极踊跃,共捐款两千三百多元,资助了3名特困生的书费和本费共计567元,余下部分将作为“资助贫困生基金”使用;本次活动拉近了距离,增进了感情,促进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帮、互学、互助的良好风气的形成。
(三)、让教师和学生更多的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
从学校管理角度来讲,制度措施是学校管理的外衣,检查督导是学校管理的本质,良好习惯的形成才是学校管理的终极目标。我们通过:1、设立倾听你的声音、期待你的参与的班级“心语信箱”,2、设立学校的金点子信箱,3、全员参与的课堂师生互动反馈记录,4、教师学生会课间门口值班等途径,积极的创造机会,充分为每位教师和每个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让所有的教师和学生都行动起来,不断丰富和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不断让教师和学生取得“我是学校的主人”、“我能行”的成功体验,让他们从成功处获得自信,在参与中形成习惯,以形成追求新目标、新业绩的新动力。
综上所述,精细化的管理制度只是规范我们办学行为的基础,“以人为本”只是创设和谐校园的必要前提,在今后的学校管理工作中,我们只有坚持“二者并重”,即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才会全面提升我们学校教育教学的管理水平。
最后,我以一首小诗结束我的论坛:
学校发展人为本,精细管理就是根;
二者兼顾齐并重,质量定会全面升。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