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并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我们党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他充分体现了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和要求。作为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众组织的工会,是党联系职工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会员和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工会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条件,是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是大有作为的。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最大限度地把教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阶级基础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根本方针。在教育系统要想办好学校,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就是要全心全意依靠教师、职工和工人这三支队伍搞好三个育人。工会作为高校最广泛的众组织,团结三支队伍,共同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校改革和发展,在保持学校稳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依靠工会,加强工会建设,充分发挥工会的作用,是高校贯彻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方针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也是党、政、工领导共同的责任。工会是党联系教职工众的桥梁和纽带,是保持党和人民众的血肉联系的重要环节。工会组织必须把握大局,提高认识,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依靠广大教职工
办学的思想,从政治上、思想上尊重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从组织上、制度上保证教职工对学校重大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要把坚持党对工会组织的领导和发挥工会组织的四项职能统一起来,要以人为本,满腔热忱地关心教职工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协助党支部做好疏导和思想教育工作,在维护整体利益的同时,维护好教职工的具体利益,对个别教职工的特别困难要实施帮扶措施。
工会要坚持依法治会,规范自身行为,增强组织活力。要适应形势和任务的要求,改革、完善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要转变作风,求真务实,力戒形式主义。根据本单位实际和教职工的意愿,积极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推进工会组织的众化和民主化建设,努力把工会建成教工之家,成为教职工众信得过的代表者和维护者。通过这些把广大教职工团结起来,形成学校一切工作的基础力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力量。
二、以建立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为切入点,切实履行基本职责,增强构建和谐校园的社会基础工会的基本职责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工会责无旁贷要把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始终放在自己工作的突出位置,具体地讲,重点是突出三个维护,即维护教职工的政治民主、经济生活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的合法权益。这三个维护是新时期教育工会工作的基本支柱,是充分调动教职工积极性的保证。
1、维护教职工的政治权益是教育工会突出维护职能的根本任务。教职工的政治民主合法权益集中表现在知校情、参校政、督校事。目前正在推进的校务公开是教代会制度建设的发展与深化,工会的职责是做好监督工作,并促使落实这一工作,通过校务公开使广大教职工知校情,并以主人翁的态度自觉关心学校改革中的重大问题、热点问题,参与和携手解决学校发展的难题,依此,提高广大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自觉为学校的各项工作努力奋斗。
2、维护教职工的经济权益是教育工会的首要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虽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教师已经成为人们向往的职业。但是,随着学校用人机制的变化,分配制度的改革,广大教职工在很短的时间内,不仅要适应和承受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带来的压力,而且必须适应和承受学校内部管理机制改革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随着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和校内聘用制的深入开展,也不可避免地触及部分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对此,工会组织一方面要指导和帮助教职工端正心态,适应改革的形势,另一方面要关注出现的新动向、新变化,相应采取新措施,保护和维护广大教职工的利益不受大的损害等等。
3、维护教职工的文化权益,大力推进教职工队伍建设。工会组织教职工深入学习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建设有中国特的社会主义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
生观和价值观。要根据教育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形势、新要求,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要坚持以青年教师为重点,师德建设为核心,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广大教职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自觉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不断增强创新意识;深入持久地开展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和师德标兵、师德先进集体评选表彰活动和各种劳动竞赛等众性自我教育活动,并努力使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取得实效。通过这些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构建和谐校园的社会基础。
三、积极营造和谐向上的校园环境,为构建和谐校园注入持久的生机和活力和谐校园并非是你好我好式的一团和气,也不是个性被压抑、矛盾被掩盖、问题被搁置的稳定局面,而是学校教育各个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和谐校园的构建基于协调和默契,终于竞争与效益。构建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和谐社会这个新概念,并将和谐社会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四位一体的目标。构建和谐校园同时也是教育规律的体现。构建和谐校园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校园掌舵人带领船员绕过险滩暗礁,走到光明彼岸的顺水顺风。怎样构建和谐校园?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五方面的和谐发展入手: 1、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 所谓教
育环境的和谐发展,首先表现为学校教育环境与社会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社会是育人的大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无论是杜威提倡的教育即生活,还是陶行知提倡的生活即教育,他们的教育理论都是主张教育与生活的一致性,强调的都是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学校管理的开放性,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生走出教室,置身社会,在生活中学习。我们期待着和谐社会的构想尽快变为现实,给学生发展提供成长的肥田沃土。 其次是学校教育环境与家庭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举手一投足往往是无言的规范,对孩子的影响胜过千言万语。父母应该为孩子创造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民主平等的家庭环境。《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重视家庭教育。通过家庭访问等多种方式与学生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为子女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第三,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还表现为学校教育环境中教学因素与非教学因素的和谐发展。教学因素指的是以课堂为主渠道的诸种因素;非教学因素指的是学校的校园环境、办学理念、制度建设、校风校貌等校园文化方面的育人因素。教学因素与非教学因素的和谐发展是形成和谐校园整体效应的关键性因素、决定性因素。校园环境能起到无声的育人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并指出:隐性课程乃是一种真
正的道德教育课程,是一种比其他任何正式课程更有影响的课程。学生在这样的校园环境中学习、生活、能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学校的办学理念要变成师生的共同追求,要内化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动。 2、教育主体诸要素间的和谐发展 学校校长、副校长、中层干部、各科老师等诸要素共同构成教育主体。构建和谐校园必须注重教育主体诸要素间的和谐发展,在提倡谅解与宽容、促进公平与公正的和谐氛围,增强竞争实力,获得效益的整体提升。校长作为学校的第一责任人,要在办学思想的形成上下功夫,要用自己的实力、活力、魅力去影响干部,影响师生形成共识的价值观、体意识、行为规范等等。同一学科教师要摒弃文人相轻、同行是冤家的陋习,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不同学科的教师要打破画地为牢的学科壁垒与偏见,涉猎其他学科知识,改变自己单一的知识结构,走综合型教师发展之路。在教师和谐互动的正向氛围中,完善学校的合作机制,让教师充分认识到学校的兴衰荣辱都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都关系到渴求发展的莘莘学子。 3、学科间的和谐发展 在高考升学率的压力下,学校各学科自然形成主科副科的概念。考试科目是主科,分值比例大的是主科,其余均为副科。由此,学科地位、课时、作业、学生重视程度都发生了偏斜,难以形成教师的团队意识,合作发展就成了一句空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这无疑给学科间的和谐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课程改革的学分制管理又为学科间的和谐发展搭设了平台。因此,教师应该转变观念,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促进学科间和谐发展、构建和谐校园的实践者和生力军。 4五育的和谐发展 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以人体为喻,提出了五育并重,融合发展的思想。他指出:军国民主义者,筋骨也,用以自卫;实利主义者,胃肠也,用以营养;公民道德者,呼吸机循环机也,周贯全体;美育者,神经系也,所以传导;世界观者,心理作用也,附丽于神经系,而无迹象之可求。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仍然强调受教育者应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五育的和谐发展是改变重智轻德,片面追求升学率,单一追求智育的现状,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五育的和谐发展就是素质教育的本质体现。有专家指出,所谓素质教育,是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掘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并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五育的和谐发展并不意味着学生各方面的均衡发展,而是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教育的整体效应。在增长科学文化素质的同
时,思想道德素质、劳技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都能和谐共进,为将来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可靠的接班人奠基。 3、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和谐校园的构建最终还是要落实在学生身上,学生个性素质的高低是评价和谐校园构建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尺度;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标志。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发表的权威性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应该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教育的过程是学生生命感受和经验体会的过程。学生在主动学习、主体实践、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情、意、行诸方面协调发展;在培养适应社会要求所必需的各种基本素质的同时,根据自身潜能、兴趣、爱好、特长等因素培养出具有鲜活个性的多样化人才,使校园的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特长充分展现,都能做到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四、积极构建和谐、健康、文明、团结、互进、互助的师生关系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从培养人才的角度对教育观念、教学模式的转变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即打造沟通关爱的平台,构建和谐、健康、文明、团结、互进、互助的师生关系。 1、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科学知识和思想文化的传递者、传播者和创造者,是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建设者、塑造者。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东方还是西方,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教书是知识的传授,育人是道德的熏陶,教书和育人相辅相成、一脉贯通。没有一流的教师就没有一
流的教育,教师的知识、能力和人格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和道德。他们对于青年心灵的影响,构成这样一种教育,决非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格言,任何奖惩条例所能代替的。才高为师,一个合格或优秀的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文化素养和精深的专业知识。随着科学技术革命的深入,知识的总和平均每七年增长一倍,在爆炸式涌现的知识面前,一个教授若不及时学习充实和更新,很快就会陈旧落后。因此,在社会生活急剧变革的当代世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文化涵养、道德认知等都面临重大冲击,发生着不断的改变。这就需要教师与时俱进,树立学习的观念,顺应整个变化的形势和步伐,不断更新知识、方法和观念,以开放和开阔的眼界接受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新现象。做到要给学生一杯水之前,自己就必须有一桶水。教师既要掌握人类文化知识,成为活的知识宝库,更要熟悉新的研究成果和先进手段,善于把智力财富传给青年一代,激起学生心灵中的求知欲望和点燃爱知的火花。如果说教书是教师职业的话,教师更大的责任是育人,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成为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者,个体成长的构建和谐校园雕塑家(苏霍姆林斯基)。为此,教师必须要使自己具有魅力,拥有崇高的思想和道德境界,有完善的人格,吸引青少年,即在敢于担任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之前,自己就必须要造就成为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教师的主导性体现在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和需要追求,了解并尊重他们的不同个性,如
强烈的独立意识、略带偏激的批判性思维、丰富充沛的创造力等,从分析学生的个性特征和个性心理出发,正确对待学生在智力和非智力上的差异,启发、强化他们不断成熟的自我意识和主体观念。细致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道德、行为、能力、爱好等,促进个体在体中相互接纳、相互融合、相互陶冶。像关心自己的眼睛一样关心学生、诲人不倦,尊重并信任学生,也严格要求学生,善于运用不同方法,针对个体差异,诱导个体的学生动机,引导学生的行为,发挥学生主动性,体现一切为学生、为一切学生、为学生一切的宗旨。激励学生自强、自尊、自立、自信,在人本主义的育人环境下,锻炼学生确定发展目标、到前进动力、开辟发展途径、探索前进方法。特别是在社会开放和观念激荡日趋激烈的当代社会,教师更要承担起社会变动的思想疏导和指导责任,培养社会主义的公民观念、法治思想,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的心理,掌握学生的行为,针对性地进行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正确辨别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不同价值观、利益观,并给予学生思想和行动上的正确引导,心理上的合理疏导,避免人际冲突,养成完整的人格精神。 2、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主体角随着国内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大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特征表现出许多全新的现象。社会参与意识增强,注重自我发展,追求主体价值,独立意识和创新精神突出,平等观念明确,为教育理念的转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所谓学生的主体性是指确立学
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中心地位,学生扮演教学过程中的主要角。主要表现在明确意识到活动目标和方向的自为性,以自己的意愿和需要出发改造主体的自主性。主体性的获得不是自然的行为,必须在观念转变基础上,通过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积极探索,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才能逐步建立起来。首先,平衡教师和学生的主体间关系,教师是教育主体、学生是学习主体,教育的实质是学生主体在教师主体帮助下,消化、吸收、实践的过程,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教学活动民主化,尊重学生独立人格,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创造轻松和谐的环境。激发学生内驱力,唤起并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来参与学习。其次,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动机和兴趣,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品德形成规律,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克服和消除各种心理障碍,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来转移、升华由挫折导致的需要受阻。再次,教师的激发、诱导只有引起学生的认同,引发学生的自主意识,认清自己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才能化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要培养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主动性和积极性,尽量减少和避免强制式灌输,正确定位教师的角,以引导的理念去认识学生,展开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最后,发挥学生主动性,增进学生的主体参与,必须完成四个转变:即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以学生学会为主转向学生会学为主,以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培养,以注入式教学转向启发式教学,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发挥学生个性特。提倡并开展探索式、研究式和批判式的学习方法。 3、在人的自我实现与超越(创造性)实践基础上培养创新精神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科技已经成为生产力第一要素的情况下,高等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法》)这不仅是高校教育的历史使命,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更是国际竞争中现代人才素质的核心品质。创新人才是知识时代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创新人才的创造性活动,才能产生新的思想、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推动社会进步。创新过程也就是自我实现的过程,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为社会和人类创造有价值的东西,体现自己的生活意义,达到人的自我实现。创新人才是具有追求创意的鲜明意识,具有积极探索、勇于开拓的心理取向,认识事物和把握机遇的敏感气质以及适应改造环境应变能力的人才。为此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人本主义三育人模式就是调动教育的各种能量,根据创新的形成机制,提供创新的外部环境,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主体价值为取向,培养追求真理、不断超越的进取意识,主动、好奇、敏锐的个性品质,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态度品质以及良好的修养、自信心和危机感。 4、理解、宽容贯穿整个教育过程自然需要解释,而人需要理解(狄尔泰)。教育活动本质上是生命与生
命、心灵与心灵相互影响、交流的精神活动过程,无论是学生主体还是教师主体,都是主体间的关系互动,带有明显的主观成分。因此,人本主义教育的实施方式在于倡导一种理解式地启发教育。理解的前提是沟通和了解。在教师为中心的关系中,学生和教师相对于对方都是它者,二者建立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学生成为纯粹的知识获得者。学生主体指导下建立的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即我-你关系。师生各方并不把对方看作是一个对象,而是看作与我讨论共同话题的对话者,在这个关系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作为真实的完整的人在交谈、相遇,各自的情感与理性、直觉与感觉、思想与行动、经验和知识等都时时展现在对方面前,双方都在理解中获得了沟通和共享。教师真诚地与学生交往、双方平等地了解和沟通,正确理解大学生的思想、宽容大学生的行为,认识到大学生不是圣洁的天使,也不是未曾雕琢的璞玉,大学校园也不是象牙塔,更不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密封箱。大众媒介的影响日益扩大,学生面对激烈的信息流和缤纷的外界生活,常陷入困境而无所适从,人格发展中形成激烈震荡。对此,教师必须指导他们的生活和世界,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意向,并且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不武断和专横,也不对学生放任自流,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自己的生活道路、反思自己的生活、展望自己的未来,做出有价值的选择。同时,学生也敞开了自己的精神世界,与教师共享。 5、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教育人才培养
是一个综合的体系,学生的个体发展更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人本主义强调人的需要是丰富多彩的,人的发展是全面的。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说:凡是在知识上有进展而道德上没有进展的人,那便不是进步而是退步。学生在学校中的成长既是知识的增加,也表现为精神的生长。发展人格、陶冶情操、公民养成、职业道德,建立温暖健全的人际关系,负有责任,成为有教养的人,这些都应该是每个学生必须在教育中养成的。重视德育的基础性作用,改变智育挂帅下,轻视思想道德修养、急功近利的危险倾向,德育的发展不要在一片强化和重视声中被弱化和忽视。获取科学知识只是手段和过程,和谐美好的人类社会才是目的的观念。而美好生活的获得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因此,只有培养知识丰富且品德高尚的个体,才能使科学技术真正为人类谋幸福,否则,先进的科学技术将是一柄双刃剑,可能成为人类灾难和痛苦的加速器。总之,高校工会要以这些理论为基础打造沟通关爱为平台,努力构建和谐、健康、文明、团结、互进、互助的师生关系。五、积极大胆探索在新形势下构建和谐校园的新途径、新方法工会是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众组织,阶级性和众性是工会组织的两个鲜明的特征。工人阶级的内涵已经深化,其外延正在扩大,加之人们的就业形式和就业行为多样化,其职业、身份的经常变动,如果继续恪守原有的观念,会人为地缩小工会组织的覆盖面。工会不从自身特点出发,有效地加强作风建设,就会出现脱
离众的问题。因此,我们一定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党联系教职工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最大限度地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尤其是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更需要我们动员广大教职工积极支持改革,参与改革。正确对待改革中利益关系调整的同时,进一步履行代表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能,加大源头参与和维护的力度。在促进学校不断发展的同时,努力把教职工的物质文化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为构建和谐校园不断探索。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一定要大力转变工作作风,做到团结、创新、务实、清廉。一定要加强团结。工会领导班子要讲团结、顾大局、识大体,以党和人民利益为重,以工运事业的发展为重,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勇于创新。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工会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增强前瞻性,富于创造性。要深刻认识当前工作的重点、难点、热点。结合高校的实际,结合工会工作的特点,转变观念,闯出一条新形势下工会工作新路子。工会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努力改进工作作风,多深入实际做好调查研究;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倾注真情来做好教职工工作,多为教职工办实事。工会领导干部要清正廉明,要带头讲正气,艰苦奋斗,乐于奉献,严于律已,清正廉明。 我们要抓住机遇,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优势,进一步加强工会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大力巩固和完善现有的教育工会体系,把
广大教职工最大限度地组织到工会中来。要积极争取党政的支持,促进有关困难问题的解决,力争做到教育工会组织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我们已经跨入21世纪,新的形势,新的更高的要求,是对我们的挑战,也是赐于我们的大好机遇,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就是抓住机遇,实现教育工会工作新的突破,开创教育工会工作的新问题,而决不可坐失良机,贻误工作,辜负党和广大教职工对我们的期望和要求。我们一定要振奋精神,团结奋斗,在党的领导下,努力开创工会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