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乘法的初步认识
学科
数学
学段
低段
年级
二年级
相关领域
教材
人教版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姓名
单位
设计者
123
123
实施者
123
指导者
课件制作者
其他参与者
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而且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这一节内容。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教学这一节课,我设计的指导思想是:1、正确运用知识迁移规律,注意以旧引新,抓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体现温故知新的教学思想。2、以学生为本,突出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地位,教师只是参与者、指导者与合作者,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3、提优辅差,采用灵活多样、新颖有趣的方法使绝大多数学生(包括学困生)都能在课堂里,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背景分析
这部分教材十分重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中具体活动情景,首先给出了一幅学生最为熟悉的游乐园图,再用所学的加法算出每种游乐项目的人数,从学生认识相同数相加开始,结合具体的事例,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逐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这样在学生活动中由同数相加的计算引出乘法,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乘法”产生亲切感。
    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得出二个知识点:一是初步认识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入乘法,这是本节课教学的一条主线。二是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这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实际计算的基础。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
⒈ 通过摆小棒的学习活动,初步认识乘法,知道乘法算式的意义,体会几种表征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⒉在经历乘法的抽象概括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⒊ 在参与数学活动的同时产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体会、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
教学难点:什么样的算式才能直接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学流程示意
第一层:通过摆小棒的学习活动,初步感受加数相同算式的特点。
二层:进一步感受加数相同的算式,认识、理解乘法。
第三层:巩固练习,强化意义。
                          教学过程
第一层:通过摆小棒的学习活动,初步感受加数相同算式的特点。
第一步:出示主题图,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1.几个同学在进行摆小棒比赛,我们看看他们都摆的什么图形?
2.这个同学摆的是小伞,每个小伞用5根小棒,一共摆了4把小伞。
3.这个同学摆的是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用三根小棒,一共摆了6个三角形,
4.这个同学摆的花边,一共用14根小棒。
5.这个同学摆的五角星,每个五角星用10根小棒,一共摆了3个五角星。
6.这个同学摆的与众不同,用14根小棒摆成了房子,又用6根小棒摆成了一棵小树。
第二步:学生进行摆小棒比赛
现在请同学在心里想好一个要摆的图形,比一比谁在1分钟的时间里用的小棒最多?要求明确之后开始动手摆。
第三步:汇报结果
汇报过程中我们要监控以下问题:
第一.你摆的是什么图形?摆一个用几根小棒?
第二.一共摆了几个这样的图形?
第二层:进一步感受加数相同的算式,认识、理解乘法。
这一层分两步实施教学
第一步:请同学用算式表示出一共用了几根小棒。
在汇报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汇报算式顺序由少到多。也就是我们先汇报摆的个数少的情况,让学生用算式来表达出摆的情况来。
2.这个时候孩子可能会出现加法算式,比如摆了3把小伞,就是5+5+5,如果学生只出现加法算式,我们就接着汇报别的。学生也可能出乘法算式,就可以写在旁边。然后再汇报多一点的,比如,5个的,学生再用加法算式表示。如果有的学生用乘法算式表示,我们也给她写上。追问一下,为什么解决同一个问题,既可以用加法,也可以用乘法。
3.最后汇报比较多的,比如9个、10个。当加数较多,大家都听不明白她到底摆了多少个的时候,适时监控,就他说的怎么一下子就说清楚了?我们让学生用一句最简单的话把这个意思说明白。(3+3+3+3+3+3+3+3+3+3说成10个3相加)
4.教师用加法算式表示出10个3相加的意思。
第二步:体会同一件事可以用不同方法表示
1.这个加法算式3+3+3+3+3+3+3+3+3+3表示什么意思?10个3相加表示什么意思?
2.看到加法算式,你能想到什么?10个3相加的意思,你还在哪看见了?我看见3了,10在哪呢?10是怎么得来的,要带着孩子一起数一数。
3.就是10个3相加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这个加法算式的意思,还能用别的方式表示吗?出现乘法算式。
4.10×3=30表示什么意思?
5.这里的核心问题就是:为什么我们解决同一个问题,既可以用加法去解决,也可以用乘法去解决?(都表示10个3的和)
6.如果前面没有出现乘法算式,最后再回扣前面的式子,说说以上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还能用别的方法?怎么也能用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第三层:巩固练习,强化意义。
第1步:体会只有加数相同时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
1.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让孩子说加法,大家改)
2.教师出示2+2+2+2+2+2+2+1你能直接改写成乘法算式吗?说说理由。
3.交流:什么时候用乘法算式表示比较简便?
第2步:解决生活问题,巩固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主题图
1.根据这幅图中的意思列出乘法算式,让别人一眼看出你写的是哪幅图的意思。(根据算式图)
2.看到图能想到什么呀?看到算式能想到什么?
3.根据算式画一幅画,编一个数学小故事。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1、按要求写算式
(1)4个3用加法计算的算式(            )
          用乘法计算的算式(            )
5个7用加法计算的算式(            )
          用乘法计算的算式(            )
2、将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5+5+5+5+5+5=          9+9+9+9=      10+10+10= 
6+6+6+6+6+6+6+6+6+6=
3、看图写算式
(1)横着看,是(  )个(  )相加,
(  )+(  )+(  )+(  )=(  )×(    )
(2)竖着看,是(  )个(    )相加,
(  )+(  )+(  )+(  )+(  )+(  )=(  )×(    )
教师基本功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它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本课从整体上看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重点突出,目标明确,目标落实到位,教材利用的很好。这节课我印象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1、注重数学教学的游戏化,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方式展开学习。如在第二环节,老师让学生用小棒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使学生在自己熟悉感兴趣的活动氛围中学习,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另一方面,注重结合孩子已有的知识展开学习,让学生在充满着趣味性,同时又蕴含着数学问题,使学生在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体性。
2、注重以人为本,促进学生主体参与教学中,教师不急于提示孩子怎么做,而是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去思考怎么做。如黑板上出现3+3+3+3+3+3+3+3+3+3+3=    时,老师让孩子们想一想有什么方法写的更简便。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当出现问题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本课引入新课时采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并且配合课件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游乐园场景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不但达到了数学生活化的目的,还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学生的学习动机强烈,学习效果增强。